取景器进灰清理方法,有详细图解(绝对的终结版本)
- 格式:pdf
- 大小:654.07 KB
- 文档页数:12
摄像头里面有灰
首先观察下灰尘的位置,如果是摄像头盖片外面的灰尘,那很简单,用湿纸巾或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掉表面的污渍即可。
如果是镜头盖内部有灰尘,先看一下有没有影响拍摄效果,如果影响不大暂时可不处理。
如果有比较大的影响,拍摄的照片上甚至能看到灰尘颗粒阴影了,可以尝试用指甲盖轻轻弹几下镜头盖片,看是否可以把灰尘震落;或者用吹风机对着镜头周边的缝隙处吹一吹,因为有灰尘进去说明手机密封性不好,那吹的风是可以吹进去的,但是注意一定要用冷风。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去除镜头盖片内部的灰尘,那就需要拆机处理了。
对于大多数手机而言,后盖还是比较容易拆的,针对自己的手机型号,参考一些拆机教程,关闭手机电源,拔出手机sim 卡,后盖应该会比较容易拆下。
拆下后盖后,清理一下里面的灰尘,将透明的摄像头盖轻擦干净,然后用棉签裹上镜头纸,在摄像头上轻轻擦拭,清理完毕后盖上后盖即可。
比较好拆的机子,一般也比较容易进灰,所以时常需要清理一下。
部分手机是一体化设计,像苹果手机之类,自己拆机难度太大的,最好联系手机售后服务中心,由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手机摄像头进灰后的处理方法,自己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行事。
没有把握的话还是去官方客服找专业人士操作比较好。
佳能EOS5D取景器清理灰尘实录
最近收了台老5D,之前就领略过5D的各种不爽,看似大家最多反应的就是“这货简直就是台吸尘器” ……
取景器里面跟蚂蚁开会一样的感觉,估计也没什么心情拍片了,抱着撑死胆大的心态,动手清理了灰尘,并且完好无损。
先放一张清理过后的取景器图片:
不卖关子了,胆大的哥们上,小白也不怕。
毕竟这机器现在便宜。
如图,拆掉这俩螺丝,不会有危险。
拿掉螺丝,取出那个黑色挡板,就是这个景象。
如图,用你的指甲,扣开这个黑色的卡子,机器平躺,对焦屏就会落下,图示 1:对焦屏(毛玻璃) 2:对焦调整垫片 3:焦点屏。
继续用指甲扣那个黑色的卡子,里面的9点对焦屏就会掉落。
这下可以看到五棱镜了。
好吧,动手自己擦吧。
我用的工具是99%乙醇+棉签。
不过有一点给大家提示,五棱镜是玻璃,随便怎么擦都行,不会留下划痕,毕竟光学玻璃的硬度在哪摆着,中间的焦点屏,大家适当悠着点,那就是块塑料,前后带镀膜,我买的2手机器估计在男方使用,有霉丝,结果我擦的时候用力过猛,大概脱了绿豆粒大小的镀膜,不过不影响什么……其次对焦屏(毛玻璃)这块屏幕大家懂得,不敢乱擦,很容易搞花,我擦对焦屏的方法是,直接用胶带纸去粘除灰尘,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一起交流。
镜头进灰了怎么办?会影响画质吗?前两天,有个朋友找我说,他的镜头进灰了,心情很不美丽,问怎么办?我让他拍个图看看,其实,真没那么严重,就几个颗粒,但是心里不舒服。
这样的现象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新镜头也进灰要知道,以前哪个镜头不进灰呀,现在好多了。
去年吧,我陪人去买佳能17-40L,挑了几个,里面都有灰尘(还有在后组镜片里),即便只有一颗,反正买的人心里不舒服。
原装全新的徕卡蔡司镜头我都见过有细小灰尘的。
所以,大家也别说什么翻新的镜头才有灰,鬼的!全新的也有。
灰层是怎么进去的?密封不严呀!内变焦镜头比外变焦伸缩式镜头防尘效果好很得多,防滴溅镜头防尘效果又要好一点,但是,这年头,就没有不进灰的镜头。
因为就算不进灰,镜头内部机械运动也会产生碎屑。
要不要清理?会影响画质吗怎么清理?我的个人观点是不用清理,因为,你所有的行为,只会让镜头里面的灰越来越多,最后强迫症爆发,逼死自己。
那灰尘不会影响画质吗?不会。
很久之前,我曾经做过一个极端实验,用两根棉线模拟镜头上的两道划痕,呈十字排列。
镜头就用之前在狼族商城热卖的超性价比微距腾龙SP90。
这是F2.8大光圈下拍摄的画面,完全感觉不到棉线的存在。
即便光圈调到F22,仍然在画面中看不出来。
有人说,棉线离外镜面太远了,根本不能说明问题。
于是请出佳能17-40/4L,棉线同样呈十字形,紧贴前镜组。
这是光圈在F4,焦距在17mm时拍摄的。
这是光圈在F11,焦距在17mm时拍摄的。
这是光圈在F20,焦距在17mm时拍摄的。
这个实验还不够说明问题吗?相对于棉线,细小的灰尘颗粒对于画质的影响远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严重,尤其F8以上大光圈下拍摄,几乎可以忽略。
为什么呢?所有透镜都有一个最短成像距离,低于这个距离,就无法清晰成像。
玩相机的各位,应该还遇到过目镜进灰,拍照时心里极度不爽,虽然对画质也没有影响。
有人手控制不住,会想办法用各种布擦目镜,对不起,极容易擦花。
有哪些处理相机内部灰尘的方法有哪些处理相机内部灰尘的方法对于以往相机内部的灰尘我们常用的办法:1.一般的办法是使用脱脂棉、镜头纸和沾少许溶剂擦拭cmos或ccd部分,最后用吹气球吹干。
这个办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即使你相当细心的去做这个清洗工作也不一定能彻底清洗。
对于依附在取景器内部的灰尘、纤微我们使用吹气球,弹开反光板后机身向下,吹气、擦拭都不是很妥当的办法。
2.使用驼毛刷加吹气球的朋友,请以后使用这办法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操作起来其实比较危险的,即使一时有效果,残留在机器内部的细小灰尘仍然会在镜头变焦、快门频繁工作的时候回到原位。
3.还有喜欢使用压缩空气强吹的影友,相机说明书上明确提出请不要使用这一类的方法,强力压缩空气对零件和电路会造成间接的损伤,冷空气喷射出来对于温差大室内的相机电路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可修复的损伤!对于清洗cmos ccd之前要注意:相机有清洗功能选项的请选择该功能来准备清洗工作,一般传统相机使用B门长按快门的方法清洗数码相机的传统方法不妥。
清洗的时候因为相机会自动弹开反光板,所以一定要电池电量充足,如果中途没有电,反光板突然落下会造成严重以后的拍摄过早精度下降的`隐患。
切勿用接触的办法清洗反光板的半透玻璃(一半光线用于取景、一半光线则透射到下方的感光原件进行测光的工作),即使轻轻擦拭也会留下肉眼可以察觉不可恢复的伤痕,严重影像该相机的品相,即使不影像成像。
这里介绍的非接触吸尘式清洗办法:自己清洗相机内部部件,特别是精密的cmos、ccd和脆弱的反光板要特别心细,建议使用非接触的办法稳妥一些。
准备工作:一个吹气球、一台家用吸尘器、一圈宽透明胶布。
首先将吹气球的吹嘴用打火机微烤(为了去除塑料吹嘴的毛刺)。
吹嘴口径要有绿豆大小。
将吹气球的另一端与吸尘器吸管口固定,最后用透明胶布密封。
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其实吸嘴力量非常的小,远远不至于会对任何电子零件产生损害。
需要手动对吸尘器功率大小调整,气球如果吸力大,会自然瘪,一般把握在气球半瘪的时候吸力是最合适的。
投影机清洗、除尘操作流程给需要的朋友们1、拆下投影机外表除尘2、拿下过滤网、投影机拆解内外表除尘3、拆解光箱镜片的清洗〔一、物理清洗,二、化学清洗〕4、拆解镜头清洗5、机箱内部除尘6、组装恢复LCD投影机清洗、除尘图示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如何拆解清洗投影机解决这些问题,机械型号不同的朋友也能够借鉴一下。
一、投影机拆解1.将机械翻过来,拆下6颗螺丝,简单地打扫一下尘埃,拿下过滤网,将机械从头翻正,掀去上壳。
2.卸主板,拿走灯泡上的防护罩。
将主板周围的接插线拔除,然后将液晶板上的信号线取下。
扳开液晶板电缆接插件的锁扣,轻轻地取下液晶板电缆。
卸去主板上的3颗螺丝,拆去固定两个VGA接口的4只六角螺丝,拔除主板与输入接口板的连接插头,拿下主板。
现在机芯已经暴露在眼前,其要紧组成为:除主板外,有接口电路板、光箱、镜头、灯泡、液晶板散热风扇、内置喇叭、主散热风扇、电源、高压点灯器、辅助散热风扇等。
3.接下来拆下灯泡温度传感器螺丝,取下点灯器高压线。
4.轻轻取下三块液晶板上方的空气过滤器。
5.拆下光机总成〔包括灯泡、光机、镜头、液晶板散热风扇〕的固定螺丝,将光机总成从机箱中提出。
机壳局部可清楚看出冷却系统风的流向。
不幸的是进风口恰好设计在镜头下方,造成尘埃进入镜头腔,污染镜头。
6.分解光机总成:用平口螺丝刀松开两只固定螺丝,掏出灯泡,能够看到灯泡舱通向光箱的一面玻璃片积有尘埃,阻碍了通光量。
将液晶板独立的散热风扇从光机总成上拆下来。
卸去主板上的3颗螺丝,拆去固定两个VGA接口的4只六角螺丝,拔除主板与输入接口板的连接插头,拿下主板。
然后就可以拆下液晶板通风盖板,里面也有积尘。
液晶板过滤器难以阻隔大量灰尘。
拆下固定镜头的4颗螺丝,取下镜头,可以发现下半局部很多尘埃,将镜头对光观看也是灰蒙蒙的。
拆下代表红色的箭头所指的4颗螺丝。
注意:代表黄色的箭头所指局部是四块黑塑料片,其下面点了胶,用以固定光箱中的反光镜片,因此揭起光箱盖板动作必然要轻,万万不要将粘住的镜片带出摔坏或弄破。
一定要看的镜头拆镜清灰指南!镜头进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百爪挠心的事情,而且所谓镜片“三无”往往也是抬高二手镜头价格的重要砝码。
事实上99%的灰尘都不会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不过我们依然无法忽视那不幸的1%。
镜头进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百爪挠心的事情,而且所谓镜片“三无”往往也是抬高二手镜头价格的重要砝码。
事实上99%的灰尘都不会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不过我们依然无法忽视那不幸的1%。
这类灰尘颗粒往往很大,会对镜头成像造成致命影响。
如果镜头在保那当然很好,直接寄回原厂,在那里它们会得到最专业的清洁服务。
但很多人用的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镜头,早已过了质保期,对这种情况要么选择无视,要么自掏腰包花大价钱请人清洁。
不过,自行拆镜清灰显然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做法,只要掌握一些工具使用技巧,加上一些网上指导,自己也能对镜头进行简单的清灰工作。
当然,“经济”往往伴随着风险,镜头毕竟属贵重物品,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们决不建议用户这么做。
如果看到这里您仍对自行拆镜清灰充满兴趣,在正式拆镜前,我们不得不再次提醒:自行拆解镜头意味着自动放弃三包服务;不合理操作将导致镜头报废;拆镜有时会遇到螺丝滑牙、弹簧失效等问题,寄回原厂或许可以修复,但会收取额外费用;修复一个被别人弄坏的镜头往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如果您不能将零件重装起来,就只能望天了;拆镜准备:高品质J.I.S(日本工业标准)#00或#000磁化十字螺丝刀;气吹或电动气吹;软胶真空吸盘;井字扳手或二脚开扳手;一个光线充足的工作台;EG:尼康24-70mm f/2.8D后镜组清灰24-70mm f/2.8D或许是是尼康为数不多拆解较为简单的镜头,尾部镜片与整支镜头可以完全分离的,因此只要清除镜尾的三颗固定螺丝就能取出整个后镜片组。
用气吹吹走附着在镜片上的灰尘,最后再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
清除镜尾三颗固定螺丝。
将后镜片整个取出。
将尾部密封环缺口对准光圈拨杆,拧上螺丝,重装完毕。
照片上有“黑斑”,可能是传感器脏了,介绍两种清理传感器的方法每次镜头焦距放远和拉近,或是更换镜头时,图像感应器都难免有沾上灰尘和污垢的可能。
感应器一黏上灰尘和污垢,图片就会出现黑斑。
为了保持图像品质,最好经常清洁图像感应器,如果经常更换镜头或常在室外拍摄,就应该更勤于清洁。
本文就来教大家怎么做。
感应器上有灰尘的照片示例。
(圈起来的就是灰尘斑点。
)如何知道图像感应器沾染了灰尘?灰尘沾染图像感应器表面时,光线就无法到达灰尘沾染的部分。
沾染灰尘的位置,图像就会出现暗点,如上图所示。
如何确定是感应器还是镜头沾染灰尘?您可能很难确定所看到的恼人斑点是感应器灰尘或镜头内的灰尘。
如有以下迹象,那就很有可能是图像传感器沾染了灰尘。
1、每张照片中的斑点位置完全相同。
2、使用大光圈时,斑点看起来更小、更清晰。
3、如果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则斑点只出现在图片上,光学取景器上看不见。
(在无反光镜相机上,灰尘斑点将出现在电子取景器「预览」中。
)如何找出感应器灰尘?参考上述迹象,检查感应器是否沾染灰尘。
1、将光圈f值设为最高。
2、设定最低ISO感光度,避免噪点的干扰。
3、将相机对准天空或其他浅色和纯色区域。
4、拍一张照片。
如果感应器上有灰尘,则灰尘斑点应明显显示在拍出的图像中。
感应器灰尘斑点在纯色背景更为明显,因此对着天空拍摄还蛮能测试出感应器是否沾染灰尘的!如果自动对焦拍摄让您无法按下快门,请切换为手动对焦,对焦于云朵或其他易于对焦的点。
对焦于无限远也没问题。
哎呀,感应器上有灰尘喔!怎么清除?两种方式(以佳能为例):方法A:相机的内置的清洁功能方法B:手动使用吹气球。
方法A:使用内建清洁功能1、在设置菜单中找到“清洁感应器”选项。
2、找到立即清洁选项。
3、选择确定即可清洁相机传感器了。
提示:启用“自动清洁”后,每次开启或关闭相机时,将自动启动感应器自动清洁功能。
清洁感应器时,请将相机底部放在桌子或其他平面上,效果最好。
方法A可确保感应器干净,减少手动或专业清洁的次数。
单反相机CCDCMOS除尘方法在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下CCD灰尘的形成等问题:1、灰尘如何进入到CCD表面的?就一般情况而言,一部全新的相机在放置环境合适的情况下CCD/CMOS表面是相对洁净的。
但是相机使用一段时间后CCD/CMOS表面就会沾染灰尘。
所有CCD/CMOS表面的灰尘是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更换镜头时)或在放置环境差的情况下产生的。
当然,无论怎么小心使用,CCD/CMOS 上都会或多或少的沾染灰尘,只是迟早的问题,因而CCD/CMOS除尘问题就更加显得迫切和重要。
经过分析,CCD/CMOS产生灰尘的过程大致如下:a.空气中的灰尘b.相机腔内的灰尘或毛绒,油污c.镜头接环上附着的灰尘d. 空气中的潮气在温差的作用下机身与镜头的缝隙相机腔更换镜头反光板快速上翻快门释放形成水珠相机腔内空气被扰动凝固水迹或霉点吸附在CCD/CMOS表面灰尘飞动帘幕式快门打开灰尘吸附到CCD/CMOS表面2.CCD/CMOS表面灰尘的种类:浮尘干性靠静电吸附在CCD/CMOS表面带附着力a.颗粒状的微尘湿性自带黏结力直接粘附在CCD/CMOS表面。
b.毛丝状灰尘同上表中性水迹c.水迹状灰尘带油性或其他化学成分的水迹霉点3.灰尘在CCD/CMOS表面的分布状况:一般情况下,灰尘均是以点状、线状或水迹状分布于CCD/CMOS 表面某个或若干个位置上。
正常使用或存放环境合适的情况下,灰尘一般不会超过十个点。
通常以点状的灰尘为最多,并且不论干性、湿性都会有一定的附着力和黏结力。
4.目前主要的除尘方法:A.吸尘法:通常采用涡轮式或活塞式的吸尘泵。
产生吸力通过一条硬或软的导管,依靠泵的吸力吸除CCD/CMOS表面的灰尘。
就如同吸尘器的原理一样。
这种方法可以不直接接触CCD/CMOS表面对于干性浮尘有一定的作用。
而对有附着力和黏结力的灰尘、水迹、油迹、霉点则无能为力。
B.沾的方法,一般采用橡胶棒(俗称果冻),或粘性较低的胶纸等来粘CCD/CMOS表面上的灰尘。
单反取景器清洁方法导言单反相机是数码摄影爱好者喜爱的工具之一,然而,由于单反相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取景器常常容易受到灰尘、指纹等污垢的影响,导致拍摄时视野模糊不清,影响拍摄质量。
因此,定期对单反取景器进行清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单反取景器清洁方法,帮助读者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清洁工具准备在开始清洁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清洁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去除取景器上的污垢。
1. 单反相机清洁盒:可以从摄影器材店或者在线购买。
清洁盒通常包含清洁液、镜头纸、蓝色橡胶气球等清洁工具。
2. 镜头笔:用于清除指纹和其他污渍。
3. 隔尘罩:用于保护取景器免受灰尘和污垢的侵害。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清洁之前,确保你处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下,避免灰尘和杂物飞入取景器。
同时,拍下当前取景器的画面,以便在清洁过程中重现相同的位置和状态。
步骤二:使用镜头笔清洁首先,使用镜头笔清洁取景器上的指纹和其他污渍。
轻轻地擦拭取景器镜片,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度摩擦,以免刮伤镜片表面。
按照取景器的形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清洁。
可以反复多次,直至污渍完全清除。
步骤三:使用清洁液当指纹和其他污渍无法完全清除时,我们可以使用清洁盒中的清洁液来进一步清洁。
首先,将适量的清洁液喷在专用的镜头纸上,然后用纸轻轻擦拭取景器的镜片。
同样,应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擦拭。
不要让清洁液直接接触取景器的表面,以免液体渗入机身内部,造成损坏。
步骤四:使用蓝色橡胶气球蓝色橡胶气球用于清除取景器上的灰尘。
将气球轻轻按压,并将其尖端对准取景器上的灰尘,然后快速放松气球,使其吸附灰尘颗粒。
每次只吸附一个颗粒,避免将灰尘刮伤取景器表面。
步骤五:安装隔尘罩为了避免取景器再次被灰尘侵害,建议安装隔尘罩。
隔尘罩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和污垢,保护取景器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安装隔尘罩非常简单,只需要根据相机型号选择适合的隔尘罩,并将其安装在取景器上。
结尾单反相机取景器是摄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拍摄的质量。
单反镜头清洁方法
1.准备工具:一块干净的软布或特制清洁布、清洁喷雾剂或特殊清洁液。
2.先用软刷或电子风扇轻轻地清理镜头表面的尘埃和杂物。
3.将清洁喷雾剂喷到特制清洁布上,或者将特殊清洁液滴在布上。
4.用湿布轻柔地刷拭镜头表面,从中央向四周擦拭,不要用力过度。
5.如有必要,将另一块干净的布擦拭干净未清干的镜头表面。
6.最后,在无尘环境下安装镜头。
注意事项:
1.不要使用毛巾或纸巾等织物,以免留下细微的纤维和划痕。
2.不要使用含酒精、氨水或化学品的清洁剂,以免损坏镜头涂层。
3.不要用力过度或旋转镜头。
4.不要在潮湿或多尘的地方清洁镜头。
取景器进灰清理方法,有详细图解(绝对的终结版本)
此帖对"索尼"的评论
我的索尼A200刚买没几天,结果却扫兴的发现取景器里有个线头,这个线头真的是很奇怪,怎么会跑到我的取景器里?经过仔细查看,原来是机器里的一根电线探了出来,正好挡在了取景器前,我想也许拿气吹使劲吹吹会好吧,于是我拿着气吹吹了好久,再一看,居然又被我吹进了两根长长的灰尘和一个小黑点,哎呀我的心那叫个别扭啊,后悔啊,越瞄越黑,但还是不甘心,于是我拆下镜头,想看看那灰到底在哪里,东看看,西看看,鼓捣半天也没搞出个所以然,只好上论坛学习,看人家说要拆了反光板再拿气吹吹,可惜我这二把刀连反光板是啥都不知道,查资料吧,百度了一下终于知道啥是反光板了,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忍住,还是决定拆了看看,这不拆不要紧,我这才刚一伸一个手指头,马上就发现自己犯了个严重错误,因为我不小心把手指头放在了反光板上,我的个妈呀,一个超级大指纹就印上去了,那是相当扎眼,赶紧拿气吹吹吧,奶奶的吹了半天屁用也不管,也不敢再拆了,心想算了吧,忍了吧,倒霉就倒霉吧,慢慢就习惯了。
心里虽然这么安慰自己,但还是心有不甘啊,忽然想起了索尼不是有客服吗,打了客服问了问,说清理一下要250元,还要送上海弄,北京没这技术,要两个星期,心想二百多虽然不便宜,但是如果真能把我这玩意儿都弄干净,心里痛痛快快的玩相机那还是很划算的,可是这快过年了,相机给他了我这大过年的同学朋友聚会拿眼睛拍吗?我这眼睛也没那功能啊,还是等年后再说吧。
这取景器的事也就先撂这了,今天没事上网胡乱的看看,却发现有个教人换裂像对焦屏的教程,教程用机是A100机器,忽然发现如果按这个教程的话不就可以把那些灰尘都清理了吗? 心想豁出去了,弄坏了再拿客服修去,于是找了镊子,找了个手电筒,拿了气吹就开工了,按它那图先卸了弹簧片,用牙签把磨砂对焦屏抬起来然后用镊子夹了出来,却没有发现灰尘,于是又把垫片拿出来,再把透明对焦点片拿了出来,终于看见那三个我吹上去的灰尘就在透明对焦点片上,那气吹吹了吹就干净了,那个机器里的线条在里面棱镜的一个角落里,还和棱镜粘在一起,吹也吹不掉,拿了个牙签给挑到了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没办法,连着的,弄也弄不断,我也不敢使劲,只要看不见就行,就让它在里面吧。
然后又把棱镜吹了吹,按拆的时候的顺序又一个一个的装上去,装了镜头一看,那叫一个亮啊,干干净净,相当完美啊。
原以为反光板上的指纹会影响成像的,看来那指纹没事。
这个拆机图我发下,大家可以看看,还是挺有用的,但是我提醒大家,拆的时候千万不要让手指货其他物品接触到反光板,磨砂对焦屏和透明对焦点片,这三个东西超级娇贵,只能拿气吹吹,再说一遍,只能吹啊,不能用任何东西接触。
不然你会很后悔的。
当然拿镊子捏那个边边是没事的。
把图发到下面,大家看看吧,希望对你有用。
SONY α100 對焦屏安裝教學 对焦屏安装教学CANON 400D
α100是植基於D5D的機身改良的,所以對焦屏的尺寸跟換裝方式是相同的,擔心同好對照D5D會
混淆,所以在這裡就用α100的機身再拆解一次讓大家參考~
~~準備工作~~
1.請準備好小弟寄給您的對焦屏跟安裝說明書及附帶的機絲頭
2.請將您的雙手洗乾淨,作業環境忌諱塵土飛楊,所以請關上電風扇及窗戶,有必要的話請做一
下內務整理
3.清出一個乾淨的桌面,準備一盞檯燈跟吹球及鏡頭清潔工具就可以開工了 ~~開始上課囉~~
<圖1>本次現身的相機是SONYα100
<圖2>請將相機倒放
<圖3>往裡面看進去可以看到對焦屏及固定簧片
<圖4>請注意看聶子指的地方,這就是開啟對焦屏的彈簧片開關
<圖5>接下來用聶子穿過簧片的開口並小心的向內推,當簧片脫鉤後就可以拿出來了,因為彈力有點強的所以要小心點,如果怕聶子會傷到對焦屏的話直接用手指去扳也可以的~
<圖6+7>當簧片脫鉤後小心的彈簧片拿出來
<圖8>把彈簧片取出來後就可以把原廠對焦屏拿出來了,裡面的東西要全部拿出來喔~ 一共有 A.透明對焦點片 B.墊片 C.磨砂對焦屏 D.彈簧片 四樣,用倒出來會比較方便~
<圖9>接下來拿出海綿條,就是這個東西
<圖10>撕一條海綿條下來
<圖11>將海綿條貼在內對焦點片的右側,就跟<圖8>一樣
<圖12>確定它完全貼好邊緣不可以凸出來喔!!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結構的關係內對焦點片失去原廠對焦屏的話會變的鬆動,大力搖晃的話內對焦點片可會有輕微位移的現象,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固定內對焦點片的工作,杜絕後患~
<圖13>接下來準備裝回去了,這次要換上去的是十字裂對焦屏
<圖14>再拿出透明墊片,這是為配合α100換裝十字裂像對焦屏而做,用雷射切割成α100墊片的形狀
<圖15>圖上是α100由左至右排列就是安裝回去的順序, A是內對焦點片,右邊已經貼了海綿條 B是相機內原本的墊片 C是小弟做的透明墊片 D是要換上去的裂像對焦屏(裂像圈朝下) E是固定彈簧片~對照上面的相機,裝回去就是這個方向
<圖16>先裝上內對焦屏,要記住放上去時海綿條要完全塞入裡面的縫隙,不可以翹起來喔
<圖17>再放上墊片
<圖18>然後是透明墊片
<圖19>再來是裂像對焦屏,記的要裂像朝下亮面朝上
<圖20>最後是放上彈簧片壓片
<圖21>把彈簧片壓片放上去
<圖22>要扣上去的時候只要用手指往下壓就可以了,當您有感到"喀"的感覺後就是對焦屏已經被固定了, 扣上去前可以先倒著相機看觀景窗內的對焦屏有無在正中央,對到之後再扣上去
<圖23>壓下去後彈簧片壓片就會把對焦屏固定住了
<圖24>接下來測試對焦屏~~這是觀景窗內未合焦的畫面,十字裂像是錯開的
<圖25>這是合焦的畫面,改裝後原本的對焦紅點和格線還是會顯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