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中国果品加工品标准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7.36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和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比较分析
中国和欧亚联盟(以下简称EU)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但在具体细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和EU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国和EU的法规都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了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形等特征,调节食品的酸碱度或理化性质,并达到某些特定的技术效果的物质。
EU《欧洲食品添加剂法规》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对食品的制造、加工、包装、运输或存储过程中添加的任何物质。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中国和EU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的法规规定了不同食品类别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最大限量,以保证食品安全。
而EU的法规则采用了“ADIs”(每日摄入量)和“TTEs”(暂时接受的每日摄入量)的概念,即针对每种食品添加剂制定每日最大可接受摄入量。
这种限量制度在EU法规中更为常见。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审核和批准流程,中国和EU也有所区别。
中国的审核和批准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包括评估、公告、征求意见、审批等不同环节。
而EU的审核和批准流程主要由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负责,后续的批准工作由欧洲委员会完成。
中国和EU在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标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中欧两者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但在具体分类方面存在细微差别。
中欧两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制度也有所不同,中国的法规更注重限制最大使用量,而EU的法规更注重每日摄入量的控制。
中欧两国的审核和批准流程也略有不同,中国的流程相对复杂,而EU的流程较为简化。
欧盟标准与中国标准前⼏⽇浏览到⼀条饮料⼴告,⼴告语是这样说的:##饮料,欧洲质量,欧盟标准......为什么⼀定要⽤欧洲质量,欧盟标准来吸引消费者?事实上在许多中国消费者的⼼⽬中欧洲质量,欧盟标准意味着质量安全,品质优良.中国消费者的担⼼并不是多余的,⼏年前的假酒事件、⾩阳假奶粉事件让⼈⼼有余悸,许多商品被冠以“欧洲”字样⽽被销售的⼗分⽕暴,⽽我们国产的商品却⼗分冷清。
我承认欧盟对⾷品⽣产的要求的确很⾼,但我们这样⼀个国家就要被这样⼀个标准所限制吗?在国外,我们的商品销售很好,以⾄于美国眼红的告我们倾销。
但我们赢得市场靠的是廉价劳动⼒所带来的商品价格的降低,我们靠的是价格。
⽽外国商品或者说是进⼝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也⾮常不错,这些商品⼤都价格昂贵,为什么消费者还是钟情于他们,因为质量好。
拿⼿机来说吧,现在电视上到处可见国产⼿机的⼴告,功能繁多样式齐全,有的甚⾄有国外⼿机不具有的功能,最主要的是价格⼗分便宜。
为什么还是⼲不过诺**、摩托**、三*。
还是质量,国产⼿机虽然功能多,但是都不精照相的不清楚,听歌的⾳质差。
除了这些还存在许许多多的质量问题,⽽诺**、摩托**、三*质量都很过硬这样价格⾼,市场⼤,我们的钱都让他们赚⾜,他们有了钱可以研发更⾼的技术,完善产品质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这样良性循环,就是价格再低我们也不会赢得市场。
我们不应盲⽬信奉欧盟标准,更应发展我们的“中国标准”让世界按照我们的标准执⾏。
有⼈说我们已经有标准了。
我要质问他难道你所说的标准就是⾷品吃了不死⼈吗?吃了不死⼈的就是安全的吗?惟有价格,质量,服务。
三位⼀体,我们才能得到良性发展的机会,努⼒提⾼商品质量⽽不是压低价格才是我们要做的,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标准”。
中国和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比较分析中文摘要:本文对中国和欧亚联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
首先介绍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对中国和欧亚联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进行了对比,包括法规的制定机构、法规的适用范围、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以及对于特定食品添加剂的限制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最后讨论了中国和欧亚联盟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中文正文:一、引言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引起关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监管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护食品安全、增加营养成分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品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监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制定非常重要。
1. 法规的制定机构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主要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和发布的。
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 法规的适用范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中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以下范围:(1)食品添加剂种类的限定范围;(3)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定。
3.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在国家标准中,中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了“彩色素”、“防腐剂”、“香料”、“增稠剂(胶体抗体)”、“膨松剂”、“乳化剂”、“糖精钠(安赛蜜)”、“酸味剂”、“甜味剂”、“剂量增多剂”等十多类。
中国对于一些特定的食品添加剂也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例如:(1)色素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不得使用在大部分食品中,只能用于糖果等较少食用的食品中;(2)在奶制品中使用的增稠剂、膨松剂和乳化剂必须是经过国家认可的食品添加剂;(3)糖精钠的使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一些对于糖分等特定指标有要求的食品中等。
欧亚联盟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以下范围:(2)制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技术要求;欧亚联盟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了“色素”、“味觉改进剂”、“着色剂”、“防腐剂”、“酸味剂”、“抗氧化剂”、“发酵剂”等方面进行分类,具体分类较为详细。
我国与欧盟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比对分析
关于食品中重金属限量的标准规定,我国在2005年制定的国家标准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铅、镉、汞、砷、铬、铝、硒在各类食品中的最高限量值进行了规定。
欧盟2006年颁布的委员会条例(EC) No 1881/2006,制定食品中某些污染物的最高限量(废止了委员会条例(EC)No 466/2001)详细规定了欧盟水产品、谷物、蔬菜、水果、牛奶等食品中铅、镉、汞、锡重金属的限量。
2008年欧盟委员会条例(EC) No 629/2008对委员会条例(EC) No 1881/2006进行了修订,调整了铅、镉、汞、锡重金属在各类食品中的含量,尤其在水产品中的含量做了较大调整。
我国与欧盟各类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标准比对,具体如下:(以下数据均为2009年最新)
铅
我国大部分食品中铅的限量与欧盟相同。
部分食品中铅的限量高于欧盟,尤其以奶制品、禽畜肉类、鱼肉类较突出。
表1.我国与欧盟各类食品中铅限量标准比对表
镉
我国与欧盟的水果、蔬菜、禽畜的肝脏与肾脏中镉限量的标准一致。
关于禽畜肉类以及水产品中镉限量,各国标准有所不同。
表2 我国与欧盟各类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比对表
汞
我国与欧盟的水产品中汞限量的标准相一致。
表3 我国与欧盟各类食品中汞限量标准比对表。
我国与欧盟食品包装检测标准的对比1.引言GB968— GB9693 GB14942 GB14944等是国家关于各类食品包装的树脂和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是各个检测机构用来做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
但是,我国食品包装标准明显滞后于生产实际,我国食品包装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据悉,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明文规定了食品包装中的各类溶剂、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并指出未在规定中出现的物质不得用于加工食品包装用材料或容器。
但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类似包装标准与之相比明显落后。
而且由于食品包装国家标准滞后,一些符合我国包装溶剂残留量标准规定的食品包装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存有异味,影响食品质量。
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上得知,目前我国每年有近 240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达不到包装要求而受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包装不符合绿色要求造成的。
2.包装材料(容器)主要有害物2.1纸包装材料与容器纸包装材料与容器的有害物主要来源于原料本身的问题和包装材料上的油墨污染等。
原料本身的问题如原材料本身不清洁、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造纸过程中的添加物。
荧光增白剂、防渗剂/ 施胶剂、填料、漂白剂、染色剂等。
含有过高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包装材料上的油墨污染等。
我国没有食品包装专用油墨,在纸包装上印刷的油墨,大多是含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型凹印油墨,为了稀释油墨常使用含苯类溶剂,造成残留的苯类溶剂超标。
2.2塑料包装材料与容器首先,树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其次,树脂中残留的有害单体、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
还有,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助剂的毒性;塑料包装容器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因塑料易带电,易吸附微尘杂质和微生物,对食品形成污染;以及非法使用的回收塑料中的大量有毒添加剂、重金属、色素、病毒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2.3陶瓷包装容器釉料特别是各种彩釉中往往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锑、铬、锌、钡、铜、钴等,甚至含有铀、钍和镭 -226 等放射性元素。
出口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在全球贸易中,出口产品需要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口到欧盟市场和出口到中国市场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对比出口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以便企业更好地了解并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出口欧盟的标准和要求。
欧盟对进口产品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法规,其中包括对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特定类别的产品,还需要获得欧盟的认证和标准符合性检测。
此外,欧盟还对进口产品的包装、标识、说明书等方面有着详细的要求,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符合欧盟的相关法规。
而对于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国标准和要求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国对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环保要求同样非常重视。
此外,中国还对进口产品的进口许可、注册、检验检疫等方面有着详细的规定。
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特定类别的产品,还需要获得中国国家相关部门的许可和注册。
此外,中国还对进口产品的中文标识、说明书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中文标识和说明书符合中国的相关法规。
在满足出口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企业需要进行产品的测试和认证,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做好产品的包装、标识、说明书等工作,确保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符合目标市场的相关法规。
最后,企业还需要与目标市场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确保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总之,出口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都对进口产品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工作,以满足目标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希望本文对企业了解出口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国和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比较分析随着中国与欧亚联盟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食品行业也成为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
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添加剂法规在中国和欧亚联盟之间的差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和欧亚联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
一、法规制定机构在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由国务院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同时,食品药品监管局是中国制定和管理食品添加剂法规的主要机构。
在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法规由联盟委员会制定,欧亚经济委员会则负责协调和监督联盟成员国的实施情况。
二、限量要求限量要求是食品添加剂法规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它规定了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最大允许量。
中国和欧亚联盟对食品添加剂的限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1.色素在色素的使用上,中国与欧亚联盟的限量要求存在较大区别。
例如,淀粉糊和胶原蛋白铁氧化物在中国允许使用,但在欧亚联盟不被允许。
此外,中国对紫胶、铜胶和棕色HT 的使用均做了限量要求,而欧亚联盟则不允许使用这些色素。
2.防腐剂在常见的防腐剂中,欧亚联盟允许使用的种类相对较少,一般只允许使用苯甲酸和肉桂酸等几种。
而中国对防腐剂的允许种类比欧亚联盟更多,此外在限量要求上,中国对于部分防腐剂如山梨酸、Sorbic酸、硫酸亚铁等的最大允许量均作出规定,而欧亚联盟则未作出相应规定。
3.增味剂在增味剂的使用上,中国的允许种类比欧亚联盟更多,如三氯蔗糖、己内酰胺等。
而欧亚联盟则只允许使用一些常见的增味剂,如丙酸酯、吲哚等。
三、标签要求标签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标签要求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中国和欧亚联盟对食品添加剂标签的要求不同:1.标识方式在标识方式上,中国要求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成分、添加量和添加剂名称;欧亚联盟则主要要求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注明食品营养信息和成分,而对于添加剂信息只做要求,不强制标注。
2.标识内容四、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监管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比较研究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食品交流与合作成为日益频繁的现象。
因此,各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比较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国内与国外的角度探讨食品安全标准的比较,并对比研究进行分析。
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在近年来形成了一些重大食品安全案例,对食品行业的信誉产生了严重影响。
2019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的最新修订版,旨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并定下了更严格的标准和罚则,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中,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也进行了规定,如糖精钠、山梨酸钾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新标准下都有着比之前更严格的限制,以防止被滥用。
同时,对于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
这些都表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食品监管机构制定了各自的食品安全标准。
对此,美国、欧盟等国家也颁布了多项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例如,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人用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欧盟的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则主要负责保护欧盟市场上的消费者,制定了针对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结果逐渐变得更加严格,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
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比较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中外食品安全标准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首先,两种体系对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的使用有所不同。
国内采取较为集中的管理方式,而国外则更加重视风险评估体系,从不同层面对产品进行审查和监管。
其次,两个体系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也不同。
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注重建立与扩大食品检测技术,而且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上也显得更加迅速和果断,避免了安全事件的进一步升级。
我国则有着较为庞大的监督机制,如将部分食品大型连锁超市销售前进行检测,已经成了常态。
[8] 李训贞,梁满中,周广洽,等.水稻开花时的环境条件对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2,28(3):417-420.[9] 徐海波,王光明,隗溟,等.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粒性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205-207.[10] Van Breusegem F ,Dekeyser R ,G arcia A B ,et al.Heat 2induciblerice hsp82and hsp70are not always co 2regulated [J ].Plant M olBiol ,2003,51(3):295-311.[11] Lilley J M ,Ludlow M ,M cC ouch S ,et al.Locating QT L for osm oticadjustment and dehydration tolerance in ric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1996,47:1427-1436.[12] Fukai S ,C ooper M.Development of drought 2resistant cultivarsusing physio 2m orphological traits in rice [J ].Field Crops Res ,1995,40:67-86.(责任编辑:吴益伟)欧盟和中国果品加工品标准比较研究聂继云1,2,张德权3,哈益明3,徐国锋1,王祯旭1,李 静1,李海飞1,毋永龙1(11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 125100;2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161;3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 要:介绍欧盟和我国果品加工品标准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果品加工品标准NY ΠT 705-2003无核葡萄干、G B ΠT 13516-1992糖水桃罐头和G B ΠT 13211-1991糖水洋梨罐头存在的差距以及欧盟果品加工品标准对我国果品加工品生产与贸易的影响,提出果品加工标准的制修订应考虑果品加工品目标市场的要求并尽可能多地参考和借鉴欧盟有关条例以及C AC 和UNECE 的有关标准。
关键词:欧盟;中国;果品加工品;标准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829017(2009)01200072051 欧盟标准基本情况欧盟有关果品及其制品的标准包括两类,一类是欧共体委员会条例,另一类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the European C 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CE N )提供的自愿采用的技术标准,即欧洲标准。
目前,欧盟已通过欧共体委员会条例制定了苹果、杏、鳄梨、香蕉、樱桃、柑橘类水果、带壳榛子、猕猴桃、甜瓜、桃和油桃、梨、李子、草莓、鲜食葡萄、带壳核桃、西瓜等15种(类)新鲜果品的销售标准,并要求这些标准直接在所有成员国中完整地应用,但这些标准并不适用于加工原料果品[1]。
在果品加工品标准方面,以欧盟理事会条例(EC )N o 2201Π96[2]为基础,通过欧共体委员会条例(EC )N o 1666Π1999[3]、(EC )N o 1010Π2001[4]、(EC )N o 2320Π89[5]和(EC )N o 1559Π2006[6]分别为葡萄干、混合水果罐头、桃罐头和梨罐头设立了最低品质要求,3种水果罐头的覆盖液均为糖水或天然果汁。
CE N 制定的标准均为测定方法标准,共有56项,覆盖元素、有机酸、糖等20余种(类)指标,本文不予详述。
(EC )N o 1666Π1999于1999年7月28日通过,设定的《葡萄干最低特征(Minimum Characteristics of Dried G rapes )》包括定义、最低要求、含水量和容许度四章,规范对象为由无核葡萄(sultana )或麝香葡萄(muscatel )品种生产的葡萄干和小粒黑葡萄干(currants )。
(EC )N o 1010Π2001于2001年5月23日通过,设立了混合水果罐头的最低品质要求,包括样式、含量、沥干净重、桃和梨在沥干净重中所占比例、桃和梨应满足的最低品质要求,并规定玻璃容器装混合水果罐头在计算含量和沥干净重前,容器水容积应减去20m L 。
(EC )N o 2320Π89于1989年7月28日通过,(EC )N o 996Π2001对其进行了修正,该条例设立了桃罐头的最低品质要求,对收稿日期:2008209216基金项目:农业部农业信息预警项目“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平台”(2130111)作者简介:聂继云(1970-),男,四川大竹人,研究员,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果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工作。
2009年第1期7原料、样式、桃的色泽、缺陷、容许度、含量、沥干净重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玻璃容器装桃罐头在计算含量和沥干净重前,容器水容积应减去20 m L。
(EC)N o1559Π2006于2006年10月18日通过,废止并代替了(EC)N o2319Π89,设立了威廉姆斯(Williams)和洛查(R ocha)梨罐头的最低品质要求,对原料、样式、梨的色泽、缺陷、容许度、含量、沥干净重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玻璃容器装梨罐头在计算含量和沥干净重前,容器水容积应减去20m L。
2 我国标准基本情况我国果品加工品标准较多,其中,产品标准有107项,分属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轻工业行业标准和商业行业标准,覆盖苹果、梨、山楂、海棠、葡萄、猕猴桃、草莓、桃、李、杏、樱桃、梅、西瓜、柑橘、橄榄、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椰子、木菠萝、核桃等20余种果品,涉及的果品加工品包括糖水罐头、果干、果汁(包括原汁、浓缩汁、果水、果露等)、果酱(包括果酱罐头)、果酒、果脯、果冻、水果脆片等。
与欧盟标准相应的标准有NYΠT705-2003无核葡萄干、G BΠT13516-1992糖水桃罐头、G BΠT13211-1991糖水洋梨罐头和QBΠT1379-1991糖水梨罐头。
后两项标准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根据QBΠT1117 -1991什锦水果罐头,什锦水果罐头是指用果块颜色不少于红、黄、白3种、品种不少于5种(合格品不少于4种)的丁状混合水果制成的罐头,因此,什锦水果罐头属于混合水果罐头范畴。
NYΠT705-2003为农业行业标准,与C ODEX ST AN67-1981葡萄干标准(Standard for Raisins)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增加了分级指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学要求和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水分指标严于C ODEX ST AN67-1981,规范对象为无核葡萄干,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包括等级、理化、卫生)、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8章组成。
G BΠT13516 -1992为国家标准,规范对象为糖水桃罐头,分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包括原辅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缺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与包装运输贮存等8章,规定糖水桃罐头有二开桃片、四开桃片、八开桃片、碎片和桃丁5种样式。
G BΠT13211-1991为国家标准,参照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 odex Stan61-1981梨罐头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Pears),规范对象为糖水洋梨罐头,分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产品分类与代号、技术要求(包括原辅料、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缺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与包装运输贮存等8章,仅适用于对开块和碎梨块2种类别(样式)的糖水洋梨罐头。
3 我国标准的主要差距311 NYΠT705-2003无核葡萄干NYΠT705-2003对无核葡萄干外观的要求过于笼统,规定“果粒饱满,具有本品固有的风味,无异味,质地柔软,大小均匀整齐,色泽一致,无虫蛀果粒”(特级和一级)或“果粒较饱满,具有本品固有的风味,无异味,质地较柔软,大小基本均匀整齐,色泽基本一致,无虫蛀果粒”(二级和三级),(EC)N o1666Π1999则列出了3条共22项要求,具体而易于理解和操作。
对于含水量指标, (EC)N o1666Π1999为13%~18%,而NYΠT705-2003要求≤15%,但葡萄干含水量不是越低越好,含水量过低容易失去柔软的质地。
在容许度方面, (EC)N o1666Π1999针对穗梗碎片、果梗、矿物杂质等10种缺陷分别规定了容许度(表1),NYΠT 705-2003仅规定了杂质和劣质果率2项容许度指标(表2),而且两者之和最高为1115%,最低仅为213%,远远严于(EC)N o1666Π1999。
在卫生方面,(EC)N o1666Π1999没有相关要求,NYΠT705-2003规定了二氧化硫、砷、铅、汞、镉、三唑酮、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9项指标。
果品加工品标准中不宜设定卫生指标,因为G 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 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 B2761-2005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 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有关食品卫生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必须遵守和符合,将其中的部分指标列入到具体的产品标准中,既不利于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也不利于强制性标准的完全、无条件执行。
312 G BΠT13516-1992糖水桃罐头(EC)N o2320Π89对缺陷规定了具体的容许度要求(表3)并给予了定性甚至定量的准确描述,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G BΠT13516-1992只列出了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未规定这些缺陷是否允许出现以及允许的量,实际上这些缺陷都是不允许8 2009年第1期 表1 (EC)N o1666Π1999规定的容许度允许的缺陷缺陷果的容许度Π%以重量计以数量计穗梗碎片-2100果梗-5100未成熟或未充分发育的浆果4100-无籽类型中有籽浆果-1100有霉菌的浆果4100-有虫害的浆果1100-受损害的浆果5100-有明显糖晶体的浆果15100-不相干的植物性材料0103-矿物杂质0101- 注:穗梗碎片容许度为每1kg中穗梗碎片的数量。
表2 NYΠT705-2003规定的容许度级别杂质Π%劣质果率Π%特级≤013≤210一级≤015≤510二级≤110≤715三级≤115≤1010表3 (EC)N o2320Π89规定的容许度缺陷不同样式的容许度整果、半果、1Π4果其它果核或果核材料2个2个被玷污的个体10%(以数量计)115kg有机械损伤的个体5%(以数量计)不适用果皮累计面积150cm2累计面积150cm2植物源异物20个体20个体 注:除按数量百分比确定的容许度外,均以每10kg沥干净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