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24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7-22课)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时间:1836~1848年2.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
4.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6.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略)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3.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意义:(略)5.《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4.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结果: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7.性质: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重要史实。
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
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教学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三、教学方法: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分组探究法等四、教学手段:幻灯片与板书相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50多年了。
150多年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积极参与、努力进取,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把知识点在书上标注清楚。
2、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出来,以备学习讨论中与小组共同完成。
小锦囊:理清知识脉络,弄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掌握本部分历史的关键。
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中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斗争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巴黎公社,即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Ⅰ、教材助读: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背景: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了革命。
随着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越来越差。
目的:19实际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条件、提高积极进行斗争。
常识了解: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
2、英国宪章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的目的:工人们要求取得,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政治纲领:运动的特点:是一场、的运动。
宪章运动中工人最想获得什么权利?。
宪章运动的性质:。
宪章运动的意义:也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②理论基础;③阶级基础;④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组成部分:标志: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起草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