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版一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指法练习等;(3)学会使用鼠标进行简单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3)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学会安全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讲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学习开关机的正确方法;(2)学习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3)进行指法练习,提高打字速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1)鼠标的正确使用;(2)指法练习。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2. 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2. 软件资源:教学课件、视频、练习软件等;3. 教学素材:图片、文字、动画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动画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互联网等;(2)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使用等;(3)讲解指法练习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开关机、鼠标使用等基本操作;(2)进行指法练习,提高打字速度;(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案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初次接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案,旨在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 熟悉计算机的常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4.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和图像编辑;5.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使用习惯。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概念和作用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3 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2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2.3 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的作用和关系3. 计算机的常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1 Windows操作系统的介绍和使用3.2 常见办公软件的介绍和使用3.3 常见图像处理软件的介绍和使用4. 计算机文字处理和图像编辑4.1 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4.2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编辑和处理4.3 制作简单的海报或名片5. 计算机安全和使用习惯5.1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5.2 培养良好的密码和账户管理习惯5.3 善用互联网资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学生实践: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操作技能。
3. 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项目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项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定:通过布置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1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2.了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用途3.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
3.能找到显示器和主机的开关4.认识不同的电脑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教学难点:能对照实物说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课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到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出示电脑图,新朋友的名字叫电脑,它的本领很大,大家想认识它吗?二、教学新课(一)数一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想和电脑做朋友,我们就要先认识它,观察身边电脑,先数一数,你身边的电脑由几个部分组成?再用手摸一摸,它们是硬的还是软的'?它们像什么?刚才小朋友们说真好,电脑由4个部分组成,有的小朋友说像电视机,有的小朋友说是像箱子,还有的小朋友说像小老鼠……电脑的4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一台电脑一般都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1.这个像电视机一样的就是显示器吧!它有什么用途?显示器的屏幕真奇妙,能让我们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
你能行:找到显示器的开关,按一下,并仔细观察。
2.这主机箱有啥用途?主机是电脑的“脑袋”,电脑要工作少不了它。
3.怎么才能让电脑听我的命令?(鼠标)你可别小看它!它是电脑的指挥员之一,用它可以命令电脑工作。
4.这个有很多按键的东西是键盘!对,它是电脑的另一个指挥员。
(二)说一说请同学看实物说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名称(三)看一看出示各种电脑图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这些电脑的虽然长相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电脑。
奇妙的时间本溪市平山区实验小学张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设置时间和日期(2)学会查看和更改系统时间。
2.过程与方法在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环境下,以任务驱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自己的个性设计,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通过查看时间,使学生感受时间飞速流逝,从而激发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启运属性对话框教学难点:查看日期和时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卡通世界的超级明星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猜一猜。
(学生自由猜测)课件出示卡通明星——喜羊羊师:喜羊羊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喜羊羊讲述:(在小羊们与灰太郎大战之后,羊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时间发生了混乱)课件出示羊村的时间到底混乱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懒羊羊家时间,观察时钟3:00:00,与学生一起正确读出:3时00分00秒。
2.羊村实验室时间,观察时钟6:00:00,与学生一起正确读出:6时00分00秒。
羊村的时间真的是混乱极了!再去看看日期变没变?3.喜羊羊家日历是2014年5月8日星期四4.美羊羊家日历是2018年6月1日星期五。
羊村的日期和时间真是混乱了,让我们听听喜羊羊怎么说?喜羊羊(同学们,看到了吗?羊村真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只要你把电脑上的日期和时间按我的要求设置好,羊村的时间就会恢复正常了,你愿意帮助我们吗?)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时间世界,帮助喜羊羊解决关于时间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
4.初步了解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
5.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素养。
6.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讨论与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并简单介绍计算机的作用。
2.认识计算机(10分钟)
给学生展示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部分,并简单
介绍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操作实践(3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鼠标和键盘的正确使用练习,如如何左击、右击、
双击鼠标,如何使用键盘上的字母和数字键等。
4.电脑开机与关机(20分钟)
教师通过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电脑的开机和关机步骤,注意事项和
安全使用规范。
5.小结(10分钟)
对今天所学的内容和操作细节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正确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素养。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计算机来
主动探索和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
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下次课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游戏和评价手段,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电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
教学内容:1. 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等。
2.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对电脑有初步的认识。
2. 示范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二章:浏览网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教学内容:1.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2.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浏览器的打开和关闭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文档编辑1.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
2. 学会保存和打开文档。
教学内容:1. Word的基本操作:新建、编辑、删除等。
2. 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章:图片处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工具进行图片处理。
2. 学会简单的图片编辑技巧。
教学内容:1. 画图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图片编辑技巧:剪切、复制、粘贴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画图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图片编辑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五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 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
2.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六章:网络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网络资源。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局域网等。
2. 网络资源的使用:浏览网页、文件等。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初步了解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当代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它是学生步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关键前提。
基于这样的原因,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被制定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知识。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上册教案中,教学目标包括:(1)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电脑与周边设备的连接方法。
(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与网络相关的知识。
(3)掌握计算机输入输出基本操作方法,如打印、存储、拷贝等。
(4)学会使用基本的生产力软件,如Word、Excel等。
(5)明确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学会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
在教学内容上,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上册主要分为4个章节,分别是: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和文字处理。
2.教学方式除了标准的教材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多种不同教学方式的融合使用。
适宜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针对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具有不错的效果:(1)把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概念和术语,学生可能并不熟悉和了解。
教师可以使用实例或者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的优点在于能够展示图像、声音甚至视频等多种媒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采用情景教学方式。
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把学生置于某种特定情境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
情景教学很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3.评测方法为了检测教学效果,评测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上册教案中,评测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作业、测试。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3. 认识操作系统:Windows 7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基本操作和操作系统的认识。
2. 教学难点: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合作。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一体机等。
2. 软件资源:教学课件、视频、练习软件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机房,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投影仪或教学一体机。
教案第一课时:认识计算机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的了解和经验。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开关机,学生跟随操作。
2. 教师讲解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引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操作的经验。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实践。
注:本文纯属虚构,不涉及任何真实信息。
一年级开学第一课的信息技术教案一年级开学第一课的信息技术教案应该怎样设计,怎样精心准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吧!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础概念和操作方法。
2.了解电子邮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法。
3.掌握互联网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技能。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过口头和图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理论部分1) 计算机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基础概念,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和基本功能。
随后,老师介绍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重启、进入系统等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老师以计算机游戏的形式引入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游戏软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计算机的趣味性。
2) 电子邮件老师向学生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包括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步骤等;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技能。
3) 互联网浏览器老师向学生介绍互联网浏览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包括浏览器的界面、网页的打开和关闭等;通过实践让学生熟悉浏览器的使用技能。
3.实践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技能,老师设计以下实践环节:1) 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简单的小学生题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口算并回答。
2) 老师用投影仪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过程,让学生模拟发送电子邮件,以此加深对电子邮件的理解和掌握。
3) 在浏览器上搜索和展示集体备课资料和相关教育新闻。
4.总结环节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和意见;同时,老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教学心得本次一年级开学第一课的信息技术教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
在初步掌握计算机、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浏览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浏览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