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1课鸦片战争主备人:陈卫东参与者:初二历史组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学目标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核心知识梳理一、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初,清王朝已经已由盛转衰,,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英国此时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大量输送。
2、鸦片危害的表现:(1)使大量流出中国,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使清朝政治更加。
(3)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
3、过程: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查禁鸦片。
年6月,林则徐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鸦片。
4、影响: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1、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经过:年6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年8月,英舰抵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
三、《南京条约》1、时间:。
2、主要内容:(1)割让给英国。
(2)赔款万银元。
(3)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4)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严重破坏了。
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
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开端。
交流展示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比较表2、学完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究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还是民族的罪人?检测反馈选择题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备人:陈卫东参与者:初二历史组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学目标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光荣传统。
核心知识梳理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
2、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3、侵略的国家:和是主谋,和是帮凶。
4、结果: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5、侵略者的暴行: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北京西北郊的,争先恐后地野蛮抢劫和破坏。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时间:从到19世纪80年代。
2、割地:割占中国东北和领土达多万平方公里。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背景: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
太平军建立了与清王朝封建统治对峙的政权。
2、表现:(1)1862年8月,青浦战役中,在指挥下,太平军打败洋枪队。
洋枪队被消灭六七百人。
(2)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与洋枪队激战。
受重伤,不久死去。
(3)1864年,太平军在金坛大败由率领的洋枪队。
交流展示1、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烧有什么影响?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有何历史意义?3、填表: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检测反馈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俄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B.清朝军备落后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4.指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天国将领是()A.洪秀全B.奕山C.李秀成D.华尔二、连线题1851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火烧圆明园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金田起义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主备人:陈卫东参与者:初二历史组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学目标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过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核心知识梳理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还直接出兵强占了。
(2)面对边疆地区普遍出现的严重危机,清政府在战略决策上举棋不定,力主收复新疆。
2、过程:(1)1876年,率军讨伐阿古柏。
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收复了除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2)清政府派外交官同俄国交涉,最后迫使俄国归还了。
(3)1884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3、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的阴谋,捍卫了。
二、甲午中日战争1、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时间:年到年3、主要战役(1)黄海大战:年,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率全舰官兵与敌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2)威海卫战役: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北洋舰队基地,全军覆没。
三、《马关条约》1、时间、地点:3、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刺激了帝国主义野心,中国空前严重。
交流展示1、简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2、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3、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为什么清政府最终还是失败了?检测反馈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A.丝绸之路的开通B.张骞通西域C.西域各国归附汉朝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为什么决定收复新疆?()A.新疆战略地位重要B.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C.新疆物产丰富D.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3.通过艰苦的外交谈判,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清朝外交官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奕山D.曾纪泽二、简答题“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哪些历史功绩?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备人:陈卫东参与者:初二历史组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学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核心知识梳理一、义和团农民运动1、兴起时间、地点:2、斗争对象:兴起时,主要进行的是活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
3口号:二、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2、八国联军组成:。
3、经过:年,八国侵略者由英国海军中将率领,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和清军奋勇阻击,在、围歼侵略军。
使侵略军狼狈逃回天津。
后八国联军夺取天津,不久攻占北京。
八国联军对北京实行占领,对北京城进行了洗劫。
4、结果: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三、《辛丑条约》1、签订时间:2、签订国家:中国清政府和。
3、主要内容: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中国完全沦为。
交流展示1、义和团斗争矛头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说明了清政府的什么本质?3、《辛丑条约》是中国空前严重的卖国条约,请你从它的主要内容分别解释它的危害性。
检测反馈选择题1.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A.邓世昌B.刘步蟾C.林永升D.丁汝昌2.北洋舰队的基地是()A.旅顺B.大连C.威海卫D.马尾3.《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线二、比较分析题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材料解析题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第5课洋务运动主备人:陈卫东参与者:初二历史组课时: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学目标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核心知识梳理一、洋务派的产生1、背景:19世纪年代,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认识到。
2、目的: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解除,实现,以维护。
3、代表人物: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为代表。
二、洋务运动1、主要内容(3)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如。
(4)派遣了。
(5)筹划海防,筹建了、、三支海军。
2、评价(1)进步性: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创办了一批,培养了一批,客观上刺激了的产生和发展,对也起了一定的地质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的开端。
(2)局限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
交流展示1、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