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1)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初二历史记忆歌相桥初中杨涛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839—6月3,广州虎门林①销烟。
1840—6月中,英舰侵入我广东。
鸦片战争自此始,中国陷入苦难中。
1842年8月,南京城下签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②;赔款2100万③;被逼无奈割香港;关税须同英协商。
爱国人士雄心起,开始睁眼看世界。
魏源著《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注释:①指林则徐。
②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③2100万银元。
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鸦片战争十余年,英夷要求改条约。
1956年10月,广州再次起烽烟。
次年英与法勾结,坚船利炮相威胁。
1860年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人类文明遭浩劫,奕签《北京条约》。
沙俄趁火来打劫,割占领土百五万。
太平天国洪秀全,誓与列强相激战,青浦太仓与慈溪,击毙美夷①显神威。
西北边陲危机现,俄英唆使阿古柏,入侵新疆据天山,沙俄又把伊犁占。
钦差大臣左宗棠,抬着棺材赴西疆,军事外交齐下手,使我西北免祸殃。
注释:①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甲午年,日本蓄意挑祸端。
9月黄海袭我舰,大东沟里起硝烟。
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迎敌不惊慌;致远管带邓世昌,不怕牺牲战列强,弹尽舰损不退缩,不灭仇寇便同亡。
二百英魂随绿波,反抗侵略美名扬。
威海卫里保战船,日军夺得制海权。
1895最难忘,北洋舰队遭败亡。
同年四月李鸿章,马关会伊藤首相。
1①、2②、3③、4④签条款,瓜分中国掀狂潮。
俄国租旅顺大连;德国强借胶州湾;英法再次伸魔爪,九龙深圳、广州湾;日本割占台诸岛,巨龙正被蚕食掉。
只待睡狮渐已醒,敢叫日月换今朝。
注释:①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割三岛。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④开放四地。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起山东,“扶清灭洋”立大功。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北京;大沽出发至廊坊,一路遇袭遭伏兵;逃回敌首西摩尔,损兵折将而告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1)鸦片输入的危害: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3日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或者中国的禁烟运动)(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4)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目的:倾销商品)(4)关税协定影响:(1)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2)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3)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4)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5、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必然挨打,强大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卫!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二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
(3)主要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法国作家雨果称:“两个强盗闯入夏宫”。
[强盗指英法,夏宫指圆明园]2、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公里)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占领南京(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教材分析及处置1、课题地位、作用、意义“鸦片战争”在八年级上册中居于首章首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和开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进展、脉络,对正确熟悉现实生活及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三维目标(依据历史课标确信)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史实,明白中英《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阻碍;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要紧思想。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主线:培养学生发奋图强、爱我中华激情,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3、锁定重难点1)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
2)难点:熟悉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阻碍(正反两方面)。
4、“教”与“学”1)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讨+课堂辩(讨)论+选择性作业。
2)教学手腕:运用多媒体展现课件(包括历史影视、图片资料)。
五、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专门是爱国主义)的了解仅限于影视,有必然的认知,但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椐那个年级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来讲,教师在课堂当中应以史为据,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引领学生神入课堂。
二、教学流程表程序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分钟)历史“链接”(2分钟)课件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师生共同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背景提问学生影视中反映的史实A、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教师可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B、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1、“温故而知新”;为“讲”、“学”新知作好铺垫2、设问伏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剖析课题(3分钟)观摩发现(2分钟)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1.简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和伟大意义(1)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2)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3.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1)思想: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就是向外国学习,制夷就是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兴盛。
(2)影响: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河。
4.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②经济上:五口通商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社会矛盾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⑤思想上:一些知识分子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⑥革命任务上: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内容标准】(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认定目标:1识记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和意义、《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魏源《海国图志》的内容。
二、通过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课堂小组交流把握史实。
3、课堂激情参与、斗胆展现、体验学习的乐趣。
预习导学:一、林那么徐虎门销烟一、阅读教材P2正文内容和小字材料后试探:英国什么缘故要向中国输入鸦片?二、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吸食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危害?咱们应如何对待鸦片?3、1839年3月,林那么徐抵达,开始禁烟。
6月3日,开始。
4、虎门销烟的意义:二、中英《南京条约》五、鸦片战争(1)、时刻:~年(2)、入侵国家:国(3)、结果:清政府战败,年被迫签定《》。
六、《南京条约》(1)、内容:开放、、、、为通商口岸。
赔款万银元。
割给英国。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商定。
(2)、阻碍: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7、编写目的:。
八、此书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和进展状况。
提出了“”的主张。
九、想一想:你以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展现与反馈:学生整理学习功效,可采纳多种方式展现交流。
你还有哪些疑惑?总结与提升:一、知识建构:简述鸦片战争暴发的缘故、通过、结果、意义。
二、方式归类:学习“战争”一类的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巩固练习:选择题1. 鸦片战争暴发于( )A. 1839年B. 1840年C.1841年D.1842年2.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第一次较量是( )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鸦片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雅克萨自卫还击战3.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尼不楚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望厦条约》4.《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广州B. 上海C. 南京D. 宁波5.(2007, 龙岩)每一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人物是()A. 关天培B. 魏源C. 林那么徐D. 张謇6.(2007, 重庆)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要紧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峻危害,把握林那么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暴发及简单通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2.正确区分鸦片战争暴发的全然缘故和直接缘故,深刻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阻碍,熟悉掉队就要挨打的道理;3.理清本课教材线索,把握“战争”题材内容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探讨,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
学习重点:林那么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学习难点:明白得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1.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展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2.清朝的政策和的社会经济形态,顽强的抗击了英国的工业品的倾销,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
3.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清朝官员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
4.1839年6月3日,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数鸦片,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说明了中国人民招架外来入侵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保护了民族尊严。
5.英国政府为爱惜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年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海面。
鸦片战争正式暴发。
6.1842年8月英国军舰直逼南京城下,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
7.动脑筋:用什么简单方式快速经历《南京条约》的内容?(写出来)8.《》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9.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革新的方式方式,其中的杰出代表是他编的,提出了的主张。
二、合作探讨1.英国什么缘故要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战争暴发的全然缘故是什么?2.吸食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危害?咱们应如何对待鸦片?3.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什么缘故会失败?三、训练巩固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缘故是()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C.同中国成立外交关系 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C.中英《南京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3.以下通商口岸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是()A.南京 B.广州C.上海D.宁波4.在中国,有如此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那个地址屠戮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确实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5.中国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2、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爆发这场战争的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贫穷落后。
结局: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条约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环,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①闭关锁国导致贫穷落后,②腐败的清政府,③吸食鸦片的士兵身体虚弱④当时英国由于科技革命的爆发,国家强大。
5、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第二课劫难中的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2、俄国占领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村。
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清朝地方官员和英法侵略者勾结,持续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4、19世纪60年代,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2、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华县城关中学八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
【学习目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虎门销烟的相关事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过程】
【预习自学】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说一说鸦片的危害?
【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
【预习自测】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2、林则徐上书,称若鸦片泛滥,数十年后中国
“。
”
请求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3、虎门销烟产生了什么影响?
4、年6月---1842年月,英国为,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史称。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5、《南京条约》的内容是①开埠通商:;
②赔款:③割地:
④关税协定:。
【拓展延伸】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抄在课本上)
①直接原因(导火索、借口):林则徐虎门消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看中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价值。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①损害身心健康;
②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③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自我检测】
以下对林则徐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广州查禁鸦片B在虎门销毁收缴的鸦片
C消烟给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借口,不应该D他是民族英雄【课后作业】【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