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S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
- 格式:pdf
- 大小:9.17 KB
- 文档页数:2
【关键字】历史高考历史第一轮《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艺》专题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
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B.古代科技成果普及程度不高C.铜活字印刷取代了木活字印刷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2.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初),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3.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
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
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
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
”下列说法与作者的观点不符的是( )A.图画有利于历史的传承 B.图画的内容有助于社会教化C.图画的功能不应该被夸大 D.图画与文字记载相比有优越性4.明代戏曲家毕尚忠在《新安毕氏会通世谱》中写道:“余居歙南万山中……弱冠时好戏文曲破,所编《七国志》、《红笺记》梨园子弟广传之,愧非儒者所习,抑亦当时士大夫之所尚也。
”该文化氛围对中国哪一个剧种的影响最为深远( )A.汉剧 B.徽剧C.京剧 D.黄梅戏5.(2017·福建质检,1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6.(2017·北京东城3月,14)右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
2016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5.下列对于百日维新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6.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
”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7.1931年,蒋介石曾说:“我国人民此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1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影视的发展历程考点一:经典力学考点二:进化论考点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考点四:相对论和量子论考点五:现代信息技术考点六:文学的主要成就考点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考点八: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考点九: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9年全国卷ⅠT11)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 源自于劳动实践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 取决于资金保障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是在前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
2.(2019年全国卷ⅠT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 抒发了浪漫情怀B. 遵循了写实原则C. 突出了理性思维D. 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
A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3.(2019年全国卷Ⅲ T34)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及近代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1.(2014·河北保定期末考试)公元十六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
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解析】文艺复兴是借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复兴古典文化,故A项错误;古典文化揭露就教会的荒淫虚伪,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得教会神学理论诸如‚地心说‛破产,两者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故C项错误;西方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的准备,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4·广东汕头期末考试)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
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
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解析】‚14世纪到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而此时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名,开展文艺复兴,结合‚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相信神学的思想,故B项错误;此时英国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没有建立共和政体,故C、D项错误。
【答案】A3.(2014·河南郑州一模)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D.自由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古典艺术‛可以推断该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A项属于中世纪,C和D项属于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反映阶段不相符合,故A、C、D三项错误。
2016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2.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
由此可见科举制()A.禁锢了人们思想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了君主专制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3.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5.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
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6.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
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
各处皆然,沪上尤胜”。
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③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变革④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考点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成就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三:文学成就考点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年全国卷Ⅰ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2.(2018年全国卷II T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3.(2018年江苏卷T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16·江苏泰州一模·15)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B.两者相互推动C.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D.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析】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揭露的是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还未抨击宗教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揭露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反过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两者相互推动,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间接批判天主教会,故C项错误;两者否定的都是天主教会而非上帝的权威,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6·江苏南通一模·13)“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
科学工作开始动摇了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
”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应是( )A.彼特拉克B.牛顿C.卢梭D.达尔文【考点】文艺复兴【解析】依据材料“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了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等分析得知,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指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故A项正确;牛顿是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故B项错误;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的著名思想家,故C 项错误;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其主要贡献是提出进化论,故D项错误。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无)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无)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2016·浙江文综·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
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
”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A.20 世纪4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60年代D.20 世纪70 年代【知识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试题解析】1949年新中国建立,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才开始,除地质学、生物学和气象学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故A项错误;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1967年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已经拥有核武器的,这已经不是“开始”了,故C项错误;如上,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不是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B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2016·北京文综·37)(3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乾嘉时代,考证学最盛,其与以前的史学之最大不同,是考证学不强调A、版本真伪B、史实正误C、章句训诂D、道德判断2.《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A、礼仪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3、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4.下列省(行省)名称,在元、清两代都有的是A.陕西、湖南 B.浙江、河南 C.江西、四川 D.甘肃、河北5.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宴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
”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也。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7.“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随着澳门回归祖国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下面的诗句应出自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A.《七子之歌·威海卫》 B.《七子之歌·台湾》C.《七子之歌·九龙》D.《七子之歌·大连、旅顺》8.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单元评估检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丰台模拟)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下列对这部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A.总结了工业革命的经验B.形成了完整的数学体系C.体现了科学的理性原则D.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解析】选C。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部著作体现了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C项正确。
2.2004年,在联合国第58次大会上,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一个具有划时代物理学贡献诞生100周年,并盛赞是它“改变了传统物理学固执而绝对的不合理状态”。
这个“划时代物理学贡献”()A.改变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开启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大门C.从微观领域完善了经典力学体系D.从运动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相对性【解析】选A。
注意材料关键信息100周年,结合相对论诞生的时间,即可判断选择A项。
【拓展延伸】相对论的意义(1)相对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2)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
该理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解析】选D。
S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
S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1.[2016·江西名校三联] 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
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
结为力,认为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
这反映出牛顿力学() 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
B.对人们的认识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
D.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
1.B[详细分析] 牛顿力学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进步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故A项错误;“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对人们的认识观产生了消极
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牛顿力学对英国文艺复兴的影响,故C项错误;牛顿力学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依据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潮州质检]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人
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
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
命。
”该分析主要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C.为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2.B[详细分析] 进化论对传统的宗教势力是有公开挑战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
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说明当时社会相对稳定,因而其原因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
境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因素有关,故B项正确;为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启蒙
思想,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暴力革命,故D项错误。
3.[2016·郑州质检] 19世纪中期,有人曾这样说:“当我读着您的著作的时候,我感到
的痛苦多于愉快,,因为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令人难堪的恶作剧。
我一向把因果关系称为上帝的意志,并且我能够证明,上帝是为了它所创造的万物的利益而有所作为的,
上帝也是依照我们能够研究并且理解的法则而行动的。
”这个人读的著作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3.C[详细分析]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不符,故A项错误;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不符,故B项错误;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与材料“19世纪中期”“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上帝是为了它所创造的万物的利益而
有所作为的”相符,故C项正确;伏尔泰是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与材料时间
“19世纪中期”不符,故D项错误。
4.[2016·扬州期末] “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
就变得弯曲了,这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
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曲,‘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
”材料直观比喻的是
()
A.经典力学B.量子理论
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
4.D[详细分析] 经典力学主张绝对时空观,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量子理论解释的是微观粒子的现象,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
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质速关系),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
度的变化而变化,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
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正确。
5.[2016·江苏南京、盐城一模] 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
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学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
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
解释。
材料中的“它”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5.D[详细分析] 根据材料中“它冲破了经典物理学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得
出不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的是宇宙宏观领域,与题干中的“微观现象”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并结合所学可以判断是量子理论的提出,故D项正确。
6.[2016·山西名校一联] “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一种怀疑和反思批判意识、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
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
”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A.经典力学B.改良蒸汽机
C.量子理论D.相对论
6.A[详细分析] 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
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良不符合“一种怀疑和反思批判意识,,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
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的说法,故B项错误;量子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
的传统观念,但并不符合材料中的说法,故C项错误;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
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中的说法,故D项错误。
S2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22.S2[2016·海南卷]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
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22.D[详细分析] 材料没有体现机器人的使用对人口压力的缓解作用,故A项错误;结合时间“1962年”可知,B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机器人的使用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