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42.2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

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

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

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 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

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

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

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

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

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

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

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

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

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

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

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

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明治维新

【解析】【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前期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下级武士的参与;

根据材料“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

严重威胁”可知到后期中下武士成为反对势力。

明治维新前期因为在幕府统治之下武士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所以成为明治维新的推动力量;根据材料

“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

不满”可知到后期明治维新的改革使武士的特权和生活来源丧失。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战争的意义需要从政府稳定、推动改革及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进行思考。

故答案为:(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

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治维新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

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5.(2019?北京)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

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

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

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

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内容及主要特点。

【答案】内容: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

特点: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考点】欧洲的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由材料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

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可以分析出内容是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由材料将关闭的修

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得出特点是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故答案为:内容: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