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 同步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6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 10 课“秦王扫六合”教课目的经过本课学习,握秦代中央集权统治的成立和秦始皇稳固一致的举措及作用;认识秦代的领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概括并试评“秦达成一致的原由”“秦始皇稳固一致的主要举措”等问题,提升初步综合、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升察看、想象能力。
经过对秦代一致历史作用的剖析,认识到: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向,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一致在历史上拥有重要意义和进步作用。
要点和难点贯串本课的中心问题是“一致” :秦灭六国,成立一致国家;秦始皇采纳一系列举措,稳固一致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保护一致国家。
所以,秦的一致及其作用是本课的要点。
秦一致前,国家处于分裂盘据状态,战争屡次,严重阻挡了各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
秦的一致,切合历史发展的趋向,也是各族人民的共齐心声。
秦代是第一次也是真实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达成了一致,创始了一个新场面。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固然也出现过分裂盘据的期间,但一致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纳了一系列稳固一致的举措,对稳固封建国家的一致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秦的举措几乎囊括了我国不一样一致期间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学好本课对此后学习我国不一样期间的历史将有极好的启示。
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对我们来说,难以理解,易主观臆断。
别的,本课波及的空间观点许多,因我们见解与经历的要素,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观点。
学法指导1.整体掌握秦灭六国的原由,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同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剖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我们可以把历史资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成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点。
3.经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学会列表概括史实的方法,便于我们形成完好的历史观点。
秦王扫六合一、选择题1.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
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3.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门下省D.军机处4.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
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图1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5.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6.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
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
参考答案一、1.C 2.B 3.B 4.B 5.A 6.C二、7.(1)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秦王扫六合同步练
习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
A.夏朝
B.东周
C.战国
D.秦朝
2.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260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1年
3.秦朝的都城是 (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阳城
4.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士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
6.秦始皇发布的焚书令中,规定民间允许收藏的书是( )
①医药书籍②种树书籍③儒家书籍④法家书籍
⑤占卜书籍
A.①②⑤
B. ②④
C.①④⑤
D. ②③⑤④
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 )
A.收复河套地区
B.抵御匈奴
C.炫耀国力
D.防止风沙
8.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 ( )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C.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
D.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9.秦朝疆域东至 ( )
A.辽东
B.临洮
C.大海
D.咸阳
现在是不是感觉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章同步练习(汇总)
初一上册历史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同步练习:北大师版。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选择题1.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是()A.商鞅变法以后 B.战国中期以后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答案:D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因此选D。
点评:识记长平之战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军事基础,也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
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答案:D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统一后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把方形圆孔钱作为统一的的货币,因此选D。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经济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
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长城的起始点,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修建了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识记秦朝长城的起始点。
4.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A.蒙恬 B.李斯C.淳于越D.赵括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北击匈奴筑长城,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
因此选A。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军事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等。
5.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南征越族开灵渠,通过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秦朝修建的重要的水利工程。
因此选C。
点评:除了掌握秦始皇的军事措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等。
6.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答案:A知识点:秦王扫六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秦始皇所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④①②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朝C.周朝D.汉朝3.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A.公元前230年B.公元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221年4.建议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是()A.董仲舒B.李斯C.蒙恬D.赵高5.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语言6.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A.隶书B.楷书C.小篆D.草书7.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8.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9.秦朝疆域广大,西到()A.东海B.陇西C.长城一带D.南海10.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A.旅游景点B.军事防御工程C.划定国界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11.材料解析:在一部以秦朝为背景的小说中有这样一段人物描写:公元前219年,咸阳城内的一家小酒店来了位壮士,此人身高八尺,向店主买了10斤卤牛肉、10升好酒津津有味的吃着。
小明同学认为这段描写太不真实了,小兵同学则认为这段描写很符合当时的实际。
请说说你的见解。
12.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
(示意图应反映皇帝、中央政权、地方政权的地位及相互关系)13.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秦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在哪里?14.请你说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与同步练习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学习重点与难点(1)“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2)“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堂导入:1、以朕、皇帝的称号由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2、2008年奥运会,五尊秦兵马俑运到奥体展览。
3、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导入。
自主学习(用2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秦的统一秦朝建立的时间______建立者_______都城_______。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上,推行______制,郡下设县。
(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为巩固统一,秦朝还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______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______3、文化上:统一______;4、思想上:实行“______”。
5、军事上:①反击匈奴筑长城。
(命______率军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万里长城;安定了北方。
)②统一南方修灵渠。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它的疆域四至是:(自己动手画一个示意图)合作探究:1、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2、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3、你怎样看焚书坑儒的?这一措施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4、在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中,后来被封建王朝长期利沿用的是哪一个?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的是哪一个?精讲点拨: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学案(练)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有人阅读小篆书写的书籍B.用圆形方孔铜钱买东西C.很多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D.孩子们在朗诵《论语》【答案】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开辟丝绸之路【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保证了中国的统一。
”这些历史功绩应记录到下列哪位帝王的名下()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答案】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4.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当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三郡管辖。
这三郡郡守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小篆 B.金文C.甲骨文 D.楷书【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5.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①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②焚书坑儒③地方实行郡县制④修建长城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6.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建立中央集权制 D.稳固大一统局面【答案】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8.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扬了秦王赢政的一项功绩,这项功绩是指( )A.统一南疆 B.统一六国 C.统一北方 D.统一蒙古【答案】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9.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1.秦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2)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问题1】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探究:(1)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问题2】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你怎样看焚书坑儒?探究:(1)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措施加强思想方面的统一是有必要的。
(2)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之一。
人教版初一历史同步练习:秦王扫六合测试题及参考
答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同步练习:秦王扫六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以后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D.长平之战以后
2.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幺措施?( )
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D.统一语言
3. 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4.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
A.旅游景点B.军事防御工程
C.划定国界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二、填空题
1. 李白的诗《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他从年至年,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
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填空题1.从年至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
2.秦朝巩固统一措施:①政治上:嬴政规定最高统治着称。
中央政府设、、,丞相管理,太尉管理,御史大夫管理。
在地方上,接受的建议,推行郡县制。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钱;统一,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把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
④思想上,发布,规定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和的书。
这就是史上的“”。
⑤军事上:秦朝统一后,派将军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东到的“万里长城”。
3.开发南疆:秦始皇派人开凿了,沟通了水系和水系。
二、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的诗歌颂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 ) A统一文字B统一中国C修筑长城D设置郡县3.针对秦建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 )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统一货币D焚书坑儒4.秦始皇确立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实行了( )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颁布“推恩令”6.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全国流行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B.隶书C.小篆D.古文7. 下列有关秦朝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朝的建立者是赢政B从公元前260到公元前221年,赢政陆续灭掉六国C秦朝定都咸阳D秦的统一对历史起了促进作用。
8.下列有关秦朝历史的评述,哪一项不正确的。
A秦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C秦朝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铸币制造样式D开凿的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流域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475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10. 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
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步测试(无答案)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221年2.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以后 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
3.在秦朝的行政系统中,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
夫 D郡守
4.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5.(2000年鄂洲市初中调考题)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A.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6.秦朝规定标准文字是()
A.篆书
B.隶书 C.行
书 D.楷书
7.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9.(2000年十堰市中考题)秦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
A.匈奴
B.蒙古
C.越族
D.满族
10.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
11.“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段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情况?()
A.秦以前 B.秦朝 C.西
汉 D.东汉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秦
朝 D.西汉维度B 能力提高
二.动脑筋
13.(2000年宜昌市中考题)下面表格中的人物是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将材料的英文字母代号(A、B、C、D)分别填入到表格内相对应的位置。
注:序号为原书中人物所排名次序,与答案无关。
材料A:中国春秋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所以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
材料B: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材料C: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
材料D: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下令在全国焚书坑儒。
14.《寻秦记》是一部曾风靡全国的香港电视剧。
主人公项少龙在科学家的帮助下从21世纪回到了战国秦朝时期。
如果你是项少龙,你可能会看到哪些大事的发生呢?
15.下图为中国银行行徽。
80年代中国银行请香港设计师靳埭强设计完成的“中字钱标”至今可以说仍稳坐中国银行界“第一标”的地位。
这不仅是因为其推出时间早于其它银行,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它银行的设计构思几乎无出其右者。
根据你所学,你认为他的构思好在哪里?
16.材料“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
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②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17.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维度C 探究应用
18.思考探究。
材料一中国长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迹。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自豪!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项建筑能像长城一样跨越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广阔时空,凝聚起一个民族的荣辱与兴衰。
材料二世界文化遗产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莱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3)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
(6)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回答:
①长城在古代中国修建的作用是什么?
②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材料,你认为他符合哪几项遗产标准?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③针对材料一,有人提出长城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④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呢?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