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语言基础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0
《孔雀东南飞》文言基础知识总结整理《孔雀东南飞》文言基础知识总结整理一、通假字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二、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
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5.为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6.相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7.自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⑧不图子自归(自己)自誓不嫁举动自专由进止敢自专哪得自任专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16.结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17.会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18.故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19.望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20.幸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21.复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24.作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29.因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五、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语言知识大全《孔雀东南飞》语言知识大全一、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箱帘六七十(帘通奁)3.蒲苇纫如丝(纫通韧)4.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5.虽与府吏要(要通邀)6.奄奄黄昏后(奄奄通晻晻)7.合葬华山傍(傍通旁)二、一词多义1.意①何意致不厚(料想)②吾意久怀忿(心中)③处分适兄意/恐不任我意(主意,意见)2.适①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②处分适兄意(按照,符合)③适得府君书(刚才)3.见①相见常日稀(见面)②渐见愁煎迫(被)③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偏指,我)4.幸①幸复得此妇(幸而,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祈使副词)5.故①大人故嫌迟(仍然,还,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③知是故人来(旧的,老的,形容词)6.会①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②会不相从许(一定,当然,副词)7.遣①县令遣媒来(派遣,指派)②便可速遣之/仍更被驱遣(休,驱赶,遗弃)③十七遣汝嫁(送,打发)8.谢①谢家来贵门/谢家事夫婿(辞别,离别)②阿母谢媒人(辞谢,推辞,拒绝)③多谢后世人(告诉,告诫,劝告)9.令①便言多令才(美好)②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莫令事不举(让)④县令遣媒来(县令,地方长官)10.若①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三、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词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四、偏指副词在动词前面,修饰动词,但不表示“互相”,而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行动。
在词义上相当于人称代词前置宾语。
翻译公式:相+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我(你、他,他们)(一)相我:及时相遣归,嬉戏莫相忘,久久莫相忘你:会不相从许,不得便相许,还必相迎取,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她):好自相扶将,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二)见我: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附:“相”的其他用法互相(交互):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文言文篇目,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知识点一、古今异义.为仲卿母所遣,守节情不移便可白公姥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槌床便大怒.本自无教训举手常劳劳 .逆以煎我怀阿母大悲摧.便言多令才 .府吏见丁宁:恐此事非奇 . 寻遣丞请还否泰如天地 .渠会永无缘便利此月内 .蹑履相逢迎逼迫兼弟兄叶叶相交通多谢后世人二、通假字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虽与府吏要 .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摧藏马悲哀合葬华山傍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 )卿当日胜贵,(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槌床便大怒( )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 .交广市鲑珍,. ( )千万不复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逆以煎我怀,( )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四、偏义复词: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高中《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1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
今义:卧具。
)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 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 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6.相 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 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 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 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 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 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 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7.自 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 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 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 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 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 ⑧不图子自归(自己) 自誓不嫁 举动自专由 进止敢自专 哪得自任专 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 8.见 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 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 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 9.且 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10.何 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11.若 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12.区区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 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 13.遣 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 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14.意 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15.迎 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16.结 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 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 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17.会 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 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18.故 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 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 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 19.望 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 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 20.幸 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 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 21.复 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 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 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 24.作 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 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 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 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 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 29.因 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 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 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 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 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 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 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 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 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 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 (三)动词作名词 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 (五)使动用法 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 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动用法 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 五、偏义复词 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整理如下:一、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形式上以五言为主,为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开创了道路,表达方式上以叙事为主。
二、词类活用1.“伤”,为动:为...哀悼,如“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2.名词“五里”作动词:飞五里,如“五里一徘徊”。
3.名词“三日”作状语,隔三日,如“三日断五匹”。
4.名词“名”作动词,取名,如“自名秦罗敷”。
5.名词“马”作动词,骑马,如“府吏马在前”。
6.名词“车”作动词,坐车,如“新妇车在后”。
7.动词“煎”使动用法,使……受煎熬,如“逆以煎我怀”。
8.形容词“贫贱”作名词,贫穷、没地位的人家,如“贫贱有此女”。
9.名词“理”作状语,按道理,如“理实如兄言”。
10.名词“槌”作动词,敲,如“槌床便大怒”。
11.形容词“便利”的意动用法,以…为吉利,如“便利此月内”。
三、文化常识1.“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2.时间词:黄昏晚上7—9点、人定晚上9—11点、鸡鸣早上1—3点。
3.床:古代坐具。
4.年号:汉末建安中,年号始于汉武帝。
5.卿:敬称;夫妻互称;自唐代时君主称臣民;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古代高官。
6.丞:封建官僚机构中最高官职,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如府丞、郡丞、县丞。
7.主簿:太守的属官,是各级主官的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8.谦称:妾,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
9.大人:老父,称老人家。
10.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11.结发:束发,男子十五岁,表示成童;结婚时的礼节;妻子,指原配。
四、重点字词1.会不相从许(6段):许,答应。
2.便可白公姥(2段):白,告诉,禀告。
3.徒留无所施(2段):徒,白白地。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整理一、古今异义( )( )( )( )( )( )( )( )二、通假终老不复取( ) 箱帘六七十( ) 感君区区杯( ) 虽与府吏要( )三、词类活用(一)、( )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 )卿当日胜贵( )(二)、( )槌床便大怒(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交广市鲑珍( )千万不复全( )(三)、( )逆以煎我怀(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四、一词多义为为仲卿母所遣( )十七为君妇( )君既为府吏( )君家妇难为( )黄泉共为友( )时时为安慰( )遣丞为媒人( )自名为鸳鸯( )为诗云尔( )非为织作迟( )阿母为汝求( )始尔未为久( )慎勿为妇死( )相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 )儿已薄禄相( )誓不相隔卿( )及时相遣归( )好自相扶将( )还必相迎取( )会不相从许( )蹑履相逢迎( )登即相许和( )不得便相许( )遣为仲卿母所遣( )及时相遣归(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仍更被驱遣( )今日被驱遣( )县令遣媒来( )寻遣丞请还( )遣丞为媒人( )故遣来贵门( )十七遣汝嫁( )施徒留无所施( )留待作遣施( )取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复串复得此妇( )终老不复取( )勿复重纷纭( )何言复来还( )诺诺复尔尔( )千方不复全( )视历复开书( )勿复怨鬼神( )红罗复斗帐( )便复在旦夕( )会会不相从许( )于今无会因( )俱会大道口( )渠会永无缘( )何何意致不厚( )何敢助妇语( )何言复来还( )隐隐何甸甸( )汝今何罪过( )作计何不量( )便便可白公姥( )便可速遣之( )槌床便大怒( )便可作婚姻( )不得便相许( )便利在此月( )泪落便如泻( )便作旦夕间( )便言多令才( )登登即相许和( )郁郁登郡门( )应汝可去应之( )六合正相应( )零泪应声落( )以我应他人( )举举动自专由( )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 )举言谓阿妹( )举身赴清池( )举手长劳劳( )言举言谓新妇( )便言多令才( )主簿通语言( )举言谓阿妹( )理实如兄言( )何意出此言( )勿违今日言( )谓言无罪过( )谓言无誓违( )何言复来还( )老姥岂敢言( )言谈大有缘( )故大人故嫌迟( )故作不良计( )知是故人来( )故遣来贵门( )止进止敢自专母听去不止意何意致不厚( )吾意久怀念( )以此下心意( )恐不任我章( )何意出此言( )处分适兄意( )断三日断五匹( )自可断来信( )适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适得府君书( )尔为诗云尔( )始尔未为久( )君尔妾亦然( )诺诺复尔尔( )始小姑始扶床( )年始十八九( )始适还家门( )始尔未为久( )若今若遣此妇( )君既若见录( )书书十六诵诗书( )适得府君书( )令县令遣媒来( )便言多令才( )岂台令郎君( )有此令郎君( )莫令事不举( )令母在后单( )见相见常日稀( )君既若见录( )渐见愁煎迫( )谢谢家来贵门( )谢家事夫婿( )多谢后世人( )阿母谢媒人( )附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原文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孔雀东南飞原文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被迫分离,最后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
简单说,就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被写成了长长的诗。
②重要程度:在古代文学中地位极高,是汉乐府民歌中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它展现了古代婚姻制度、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风俗等多方面状况,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文学风格演变很关键。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古代汉语有一定的了解,像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用法,比如“之”“而”“于”等的多种用法,还有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像封建礼教下的家庭关系等。
④应用价值:在研究古代文学、历史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诗文中的描写了解当时的婚礼习俗、夫妻关系等。
就像现在通过描写家庭的小说了解现代家庭模式一样,从这里能了解古代家庭情况。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古代文学里,它属于汉代乐府诗这个分支内容,和其他乐府诗构成大的乐府文学体系。
②关联知识:和古代汉语知识紧密相关,像字词用法、句式结构等。
也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知识相联系,如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等。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因为是文言文,字词理解有一定难度,还有诗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背后包含的大量古代文化知识是难点。
- 关键点:首先是文言字词的准确理解,然后是把握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逻辑。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比较重要,无论是古代文学专业课考试,还是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考查。
- 考查方式:常考字词解释,像“槌床便大怒”中“床”的古意(当时是一种坐具而非现代的睡觉的床)。
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比如分析焦仲卿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源自东汉末年,当时封建礼教森严,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社会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各种门第观念影响深远。
- 时代特征: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家族制强大,这种背景下个人婚姻往往无法自主。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总结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古老的诗词格律,主要表达的是生活在群山环绕、江河纵横的山野风光,以及写爱国情怀和友情友爱之类的话题。
一、韵脚规律
孔雀东南飞声调平仄结构为律,韵部六言中句三言为律,所
以又名东南三句。
每句至少标三调,满足以下四种情形:
(1)仄平平、仄仄平;
(2)仄平仄、仄仄仄;
(3)仄仄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仄平。
二、句式结构
孔雀东南飞句式讲究对仗,句与句之间有着收束的关系,这
种关系又称为“立现”,是当代诗人刻画细腻入微特有韵味的表达方式。
三、结尾要求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一般多是采用画爷的格式,又被称为“王”字体,即末句以两个仄声结束(如:登山仙子里往、今日犹能片翼轻)。
意大利诗人佛罗伦萨(Florence)所说,这种画爷后末双仄的
形式,可以突出诗作的句子主题,并且生动地描述一位诗人洋洋洒洒的心境。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孔雀东南飞》里的文言知识,那可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小盒子。
先说这“相”字吧,在《孔雀东南飞》里,“相”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
有时候它表示“互相”,就像两个人面对面,你看我我看你,那感觉就像两只小猴子互相挠痒痒。
可是呢,有时候它又表示偏指一方,这就有点像捉迷藏了,你以为它是这个意思,其实它悄悄躲到另一方去了。
比如说“及时相遣归”,这里的“相”就是指刘兰芝自己,就好像这个字突然玩了个小魔术,只指向兰芝,把她推向被遣归的命运。
再看看那些古今异义的词吧。
“可怜体无比”里的“可怜”,现在咱们说“可怜”那就是觉得谁很悲惨。
可在这诗里啊,“可怜”就像个化了妆的演员,它是“可爱”的意思。
这就好比本来你以为是个苦瓜脸,结果人家是个甜美的笑脸,差别可大了。
这古代的词穿越到现代,就像古代人突然来到现代社会,好多习惯都不一样了呢。
还有那数词的用法也很有趣。
“共事二三年”,这里的“二三”可不能像我们现在精确地理解成二或者三。
它就像是个大概的范围,就像你说有那么几个苹果,不是真的就两个或者三个,可能是两三个左右,这种模糊的感觉就像雾里看花,有点朦胧美。
那特殊句式也像是一个个独特的小机关。
“何言复来还”这是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言何复来还”。
这就好比你把鞋子穿反了,本来该在前面的跑到后面去了。
不过古人这么用有他们的道理,就像某种独特的舞步,虽然和我们平常的走路不一样,但自有它的韵味。
诗中的互文也特别好玩。
“当户理红妆,对镜帖花黄”,这可不是说分别做这两件事,而是像麻花一样扭在一起的,意思是对着门户和镜子整理红妆、贴上花黄。
就像你吃汉堡,肉饼和蔬菜不是分开吃的,而是一起咬下去才有滋味。
《孔雀东南飞》里的文言知识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游乐园,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个独特的游乐设施,虽然有时候会让我们有点晕头转向,但一旦搞明白,就像在游乐园里玩了一次超级刺激又欢乐的项目,让你忍不住想再玩一次呢。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整理一、古今异义二、三、为仲卿母所遣(遣: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常用义为,派,派遣)四、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
今常指一种颜色)五、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今义为:值得怜悯)六、槌床便大怒(床:古代一种坐具。
今指供人睡觉用的家具)七、举手长劳劳(举手:告别时的动作。
今常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八、—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
今义与“顺”相对)九、阿母大悲摧(摧,伤心。
今义为:破坏,折断)十、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今常用义为:命令或使)十一、恐此事非奇(奇:宜,适宜。
今常用义为:特殊的,或惊异)十二、寻遣丞请还(寻:过了一些时候。
今常用义为,寻找)十三、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
读p7。
今常用义为:否定,可否。
泰,好运气今常用义为,平安,安定)十四、渠会永无缘(渠:他。
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十五、蹑履相逢迎(逢迎,迎接。
今常用义为,奉承,拍‘马)十六、逼迫兼弟兄(弟兄:哥哥。
今指同辈之间或旧军队中对士兵的称呼)十七、叶叶相交通(交通:连接。
今为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十八、多谢后世人(谢‘劝告。
今常用来表示感激)十九、二十、二、通假二十一、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读响)二十二、箱帘六七十(“帘”通“奁”,梳妆匣子。
读帕n)二十三、感君区区杯(“区区”通“拳拳”,挚爱)二十四、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读yso)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勤心养公姥(名词“心”作“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心)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甩手巾)卿当日胜贵(时间名词“日”充当用如谓语“胜贵”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一天天地)(二)、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槌床便大怒(名词“槌”带宾语“床”,活用为动词:拍,敲击)自名秦罗敷(名词“名”带宾语“秦罗敷”,用作动词:取名,名叫)谢家事夫婿(名词“事”带宾语“夫婿”,用作动词:侍奉,服侍)交广市鲑珍(名词“市”带宾语“鲑珍”,用作动词:买,购买)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受否定副词“不”与副词“复”修饰,用作动词:保全)(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逆以煎我怀(煎: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象受煎熬一样”)足以荣汝身(荣:使….”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受荣华”)便利此月内(利:以……为利。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四、一词多义为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
读w引)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
读wfi。
下文“君既为府吏”,“君家妇难为”、“黄泉共为友”“时时为安慰”、“遣丞为媒人”、“自名为鸳鸯”中“为”同此)为诗云尔(作,写,动词。
读询引)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读wfi。
或作“因为”,“由于”,介词。
读w剖)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
读w引)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
读wSi)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
读w引)相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诃。
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下文“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中“相”同此)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
下文“久久莫相忘”,“嬉戏莫相忘”中“相”同此)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
下文“誓天不相负”中“相”同此)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蹑履相逢迎(指代仲卿,可译为“他”。
下文“怅然遥相望”:中“相”同此)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遣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动词。
下文“及时相遣归”、“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仍更被驱遣”、“今日被驱遣\\\"中“遣”同此〉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下文“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故遣来贵门”中“遣”同此)十七遣汝嫁(送,动词)施徒留无所施(用,动词)留待作遣施(施舍,赠送,动词)取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复串复得此妇(又,再,副词。
下文“终·老不复取”“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诺诺复尔尔”,“千方不复全”、“视历复开书”、“勿复怨鬼神”中“复”同此)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会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动词。
下文“俱会大道口”、“渠会永无缘”中“会”同此)何何意致不厚(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下文“何敢助妇语”、“何言复来还”中“何”同此)隐隐何甸甸(无义,句中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汝今何罪过(什么,疑问代词)作计何不量(为什么,疑问副词)便便可白公姥(就,副词。
下文“便可速遣之”、“槌床便大怒”,“便可作婚姻”、“不得便相许”、“便利在此月”,“泪落便如泻”、“便作旦夕间”中“便”同此)便言多令才(很会讲,形容词)登登即相许和(立即,立刻,副词)郁郁登郡门(来到,或聚集,动词)应汝可去应之(答应,动词)六合正相应(合适,动词).零泪应声落(应和,随着,动词)以我应他人(许配,动词)举举动自专由(行动,名词)莫令事不举(办成功,·动词)举言谓新妇(拿,动词。
下文:“举言谓阿妹”,“举身赴清池”中“举”)举手长劳劳(举起。
抬起。
动词词)言举言谓新妇(话,名词。
下文“便言多令才”“主簿通语言”,“举言谓阿妹”,“理实如兄言”、“何意出此言”,“勿违今日言”中“言”,同此)谓言无罪过(以为,动词。
下文“谓言无誓违”中“言”同此)何言复来还(说,动词。
下文“老姥岂敢言”,“言谈大有缘”中“言”同此)故大人故嫌迟(故意,副词。
下文“故作不良计”中“故”、同此)知是故人来(旧,形容词)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止进止敢自专(停止,动词) 。
母听去不止(挽留,阻止,动词)意何意致不厚(料,意料,动词)吾意久怀念(心,心意,名词。
下文\\\"以此下心意”、“恐不任我章”,“何意出此言”中“意,,同此)处分适兄意(主意,名词)断三日断五匹(截下来,动词)自可断来信(回绝,动词)适始适还家门(出嫁,动词)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动词)适得府君书(刚才,刚刚,副词)尔为诗云尔(不译,语气助词。
下文((始尔未为久”中“尔”同此)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参下文“诺诺复尔尔”中“尔尔”同此,可:泽“这样这样”)始小姑始扶床(才,刚刚,副词。
下文“年始十八九”、“始适还家门”中“始”同此)始尔未为久(开始,动词)若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君既若见录(此,,这样,指示代词)书书十六诵诗书(尚书,名词)适得府君书(信,书信,名词)令县令遣媒来(官名,即县长,各词》便言多令才(美好,形容词。
下文“岂台令郎君”、“有此令郎君”中“令”同此) 莫令事不举(使,让,动词。
下文“令母在后单”中“令”‘同此〉见相见常日稀(看见,动词。
下文“黄泉下相见”中“见”同此)君既若见录(我,指兰芝,代词。
下文“府吏见叮咛,中“见”同此)渐见愁煎迫(被,介词)谢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
下文“谢家事夫婿”中“谢”同此)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阿母谢媒人(谢绝,推脱)附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原意为“公公婆婆”,这里的“公”字无意义,专指婆婆6下文“勤心养公姥”、“奉事循公姥”。
中“公姥”伺此)昼夜勤作息(作息:原意为“劳作和休息”这里“息”无义,专指劳作、劳动)(五)句式一、判断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二、被动句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三、宾语前置誓天不相负(这里的“相”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可译作“你”,放在谓语“负”之前,可看作宾语前置。
与此相同的其余句子详见;“一词多义”中的“相”字条)君既若见录(这里的“见”有指代性质,指代兰芝自己,可译作“我”放在谓语“录”之前,可看作宾语前置)五、介词结构后置亦自缢于庭树(介词结构“于庭树”放在谓语“缢”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于台阁”放在谓语“仕宦”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六、句子成分的省略1、省略主语十三能织素(“十三”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
下文’“鸡鸣入机织”、“谢家事夫婿”中分别在“鸡”“谢”前面省略主语“吾”)相见常日稀(“相”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们”。
下文“黄泉下相见”,在“黄”字前面省略主语“吾”)便可白公姥(“便”前面省略主语“汝”,即“你”。
下文“便可速遣乏”、:“时时为安慰”中分别在“便”’“时”前面省略主语“汝”.) ’结发为枕席(“结”前面省略主语“吾与之”,即“我与她t,》嬉戏莫相忘(“嬉”前面省略主语“汝辈”,即“你们”)还部白府君(“还”前面省略主语“媒人”)愁思出门啼(“愁”前面省略主语“兰芝”)勿复怨鬼神(“勿”前面省略主语“汝”)转头向户里(“转”前面省略主语“府吏”)摧藏马悲哀(“摧”前面省略主语“人”)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命”前面省略主谓词组“吾愿母”)2省略介词处置(于)南窗下窈窕绝(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