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公地铁车站基坑内支撑变形规律监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9.91 KB
- 文档页数:2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摘要: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具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地区建筑物较集中、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较大等特点,相比于普通基坑工程的施工难度更大,因此,在进行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变形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成果,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此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展的顺利。
鉴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详细介绍了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布置方案,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以保证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数据1导言某地铁车站工程为地下3层的岛式站台,4柱5跨3层结构,车站长303m,标准段宽36.7m,深约25m,顶板覆土约4m,两端覆土约1.5m,车站设有5个出入口,其中,1,2,4号出入口为本次车站施工范围,3,5号出入口为预留。
本工程场地承压水呈年周期变化,承压水埋深在3~12m之间。
据承压水观测孔2013年8月-7日的观测数据,水位埋深在3.65~3.80m之间,水位较为稳定2深基坑变形监测项目及特点2.1时效性普通工程测量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
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
测量结果是动态变化的,一天以前(甚至几小时以前)的测量结果都会失去直接的意义,因此深基坑施工中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是1次/d,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可能每天需进行数次。
深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要求对应的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甚至适应夜晚或大雾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2.2高精度普通工程测量中误差限值通常在数毫米,例如60m以下建筑物在测站上测定的高差中误差限值为2.5mm,而正常情况下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mm/d以下,要测到这样的变形精度,普通测量方法和仪器部不能胜任,因此基坑施工中的测量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高精度仪器。
2.3等精度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通常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要求测量绝对值。
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需要进行基坑的大面积开挖,施工面积广且基坑深度大,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需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工作,以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本文对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上海某地铁站为例,对地铁车站基坑的变形监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监测前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带动城市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人地矛盾冲突、交通拥堵等,尤其是交通拥堵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而且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影响绿色城市建设。
这样的背景下,地铁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得到了应用。
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切实做好基坑的变形监测工作。
一、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点一方面,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受到地质地层因素的影响,不同地质会引发不同的基坑变形特点,以砂卵石地层为例,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明确砂卵石受力的分布变化情况,以此为参照进行施工支撑的合理设置,如果施工支撑设置不合理,则会引发围护桩的变形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形成中间突出的桩基础形式;另一方面,基坑开挖环节,可能会出现维护桩施工后地表沉降的问题,分析原因,重要是因为围护桩出现了水平方向的位移,引发乃至加剧了周边土体的同步位移。
在桩体周边,地表沉降分布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角形分布,指基坑开挖施工环节,施工位置处于软土层,同时围护桩没有能够达到稳定的嵌固深度,此时桩底将会有比较明显的水平位移,会导致桩体周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二是地表抛物线分布,指基坑开挖施工位置围护桩的嵌固深度较大,桩体深入到了稳定地层,此时与基坑存在一定距离的土体可能会出现地表沉降现象。
二、工程概况上海某地铁站规划地东侧靠近湖泊,地面以草坪绿化为主,周边开阔没有其他建筑物的存在,不过道路下设置有大量市政管线,如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线缆等。
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基础结构变形是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需要借助变形监测手段来明确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风险,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确保地铁深基坑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本文结合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的意义,阐述其具体工作要求,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能够为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结构变形问题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变形监测引言: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需要根据相应工作要求,对其施工流程进行全方面的监管,对深基坑发生变形的部位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变形问题的原因,并遵循地铁建设管理条例,对变形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同时还需要实时调整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的监测工作策略,保证工作的连贯性,进而为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的优化处理带来信息保障。
一、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的意义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发生变形问题,导致其承载能力下滑,对地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对地铁交通运输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的工作力度,对其变形趋势以及重点损坏部位进行全面了解,根据相关施工要求以及监测结果来处理,保证地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效果。
此外,变形监测工作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深基坑施工情况,快速定位地铁深基坑变形的部位,灵活调整地铁深基坑施工方案,在确保施工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升地铁工程的综合效益。
二、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的要求地铁深基坑施工的变形监测工作要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技术人员需要分析地铁规模形态以及深基坑施工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可行的监理工作模式,让各个施工人员能够对变形问题的具体部位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全面了解,并保证地铁深基坑变形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在发生变形问题时能够合理规划解决措施;其二,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工作也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来实现信息收集,确定地铁深基坑变形的具体位置,明确对施工效果以及结构稳定性的具体影响因素,以此来确定出相应的变形监测等级;其三,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地铁施工规模以及路线布置,合理规划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范围,利用合理手段来分析地铁深基坑的开挖深度及其地质条件,在掌握地铁深基坑影响区域表现情况以及变形情况分布趋势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变形问题处理方案,以此来有效解决施工变形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施工单位也需要确保监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其开展专业培训,能够明确相关条例,并应用于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之中,提升其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在面对大规模的地铁工程项目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对各方面变形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
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在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围护结构、各方向位移、邻近地下管线设施及地下水位的监测,以控制其变形的发生。
在深基坑形监测工作中应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合理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掌握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动态数据,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及沉降监测的主要目的,其次对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及沉降监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地铁;基坑监测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峻,许多城市陆续开通了地铁线路,其中深基坑工程作为常见的地铁车站形式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较大,开挖过程中所遇到的水文地质环境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上周边环境可能涉及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复杂因素,深基坑工程仍然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技术热点课题。
基坑开挖过程中会造成周边环境沉降和围护结构的变形,基坑监测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险情,突出了基坑监测在信息化施工中的重要性。
1地铁深基坑施工变形及沉降监测的主要目的(1)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由于土层性质的多样性和离散性,从地质调查资料获得的数据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地层的整体状况。
通过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可以随时掌握土层、支护结构及邻近建筑物等的变化情况,将监测结果与方案设计时的预估值比较,可以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和预期相符,为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施工工艺和周围环境的差异,通过现场监测结果还可以分析和研究设计计算中未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为基坑工程后期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为周边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
通过对邻近构筑物、市政管线、周边道路的现场监测,还可以对方案初期的环境保护方案是否准确全面给以合理的验证分析,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监测,对正确指导基坑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和普通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有很大的差别,在进行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时,由于其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加上地铁车站位于人群和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导致地铁深基坑开挖的环境也十分复杂,其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地铁深基坑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变形监测,这样不仅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1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的重要性深基坑通常都在人口和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建设,施工现场的周围会有大量的建筑和地下管线,对施工的进程产生一定的干扰。
对深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2深基坑变形监测特点1)因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必须在设计施工阶段开始后进行,因此具有时效性特点。
采集数据必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做到立即实施,尤其是在恶劣气候或者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要加大监测频率和力度。
2)基坑变形监测使用的都是高精度高密度值仪器,要求在检测中将误差限制在几毫米之内,因此,变形监测的数值都应符合精度密度值非常准确的要求。
3)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需要有相对变化值,不能只测算出绝对值。
在定位好监测地点后,要进行测量施工,包括对基坑变化的变形观测、基准位置的移动情况以及边壁位置的情况,按照深基坑施工的规律来完成监测工作。
3 深基坑变形监测原则①变形监测的准确程度与监测点的布置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进行变形监测系统设计时,首先要准备高精度仪器,最好是使用机械测量仪器,因为经过实践证明,机械类监测仪器的可靠性要远远大于电子仪器,使用仪器进行检测时间,要求仪器具备目标系统。
地铁车站工程深基坑支撑轴力监测与分析首先,深基坑是指在地下开挖的较深的大型土方工程,为了防止土体塌方和周围土体的沉降,在基坑周围需要进行支撑结构的设置。
支撑结构不仅要能够抵抗上部建筑和地下水的压力,还要能够承受地震等外部荷载的作用。
因此,深基坑的支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的轴力监测,以确保其稳定性。
其次,支撑轴力的监测与分析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支撑轴力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有关支撑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重要依据,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监测与分析支撑轴力需要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应力锚杆、锚索、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支撑结构的受力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针对支撑轴力的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如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以评估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监测时间点的数据,分析支撑结构的变形和承载能力的变化趋势。
最后,监测与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基坑的施工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根据监测数据,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优化支撑结构的设计,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还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基坑施工的后期维护和加固提供参考。
总之,深基坑支撑轴力监测与分析是地铁车站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
通过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以及有效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本文对深基坑支撑轴力监测与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监测研究摘要:研究目的: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地铁车站北区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目的是为类似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钢筋轴力随着钢支撑的施加而减少,钢支撑可以有效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桩内钢筋内力的增大,气温对钢支撑的轴力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现场监测目前,作为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场监测工作已受到广泛重视。
现场监测工作不仅有施工方的施工监测,第三方监测也在北京、西安等地的地铁施工过程中采用。
监测是地铁车站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环节[1-2],开展地铁车站施工过程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监测研究对安全施工和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有重要价值。
本文依托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地铁车站北区深基坑工程,完成了监测方案设计,分析了监测数据,给出了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围护桩、钢支撑等主要结构的变形及应力演化规律,目的是为北京地区类似车站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研究和围护结构设计优化分析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森林公园站是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上的第4座车站,位于中轴路与科荟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下,车站中心里程为K4+1.956。
车站北侧是森林公园,南侧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西侧是奥运村。
森林公园站为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14.0 m;车站南段与景观大道结合,结构标准断面宽23.0 m、3层3跨框架结构;车站北段与景观平台结合,结构面宽为23.0 m和25.1 m,3跨框架结构,层数为4层~2层。
车站主体结构南北长179.40m,其中南段长约57.60 m,宽33.00 m;中间段长为57.40 m,宽为23.10 m;北段长约65.40 m,宽42.70m,深为17.114—17.564 m左右。
采用明挖法施工,科荟路下车站结构即中间段已经预埋完毕,本次施工车站基坑分为南区、北区2个独立基坑,本文以北区基坑为例,研究围护结构变形规律。
“内支撑”支护的地铁站深基坑变形监测研究摘要:随着经济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各大城市发展迅速,地铁在各大城市中也愈发普遍,对地铁来说,其深基坑变形问题也很常见,是地铁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实在软土底层环境内,地铁站深基坑的变形不仅会对基坑自身带来很大影响,还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很大威胁。
内支撑是地铁建设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支护措施,本文主要对内支撑支护的地铁站深基坑变形进行监测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内支撑支护;地铁站;深基坑;变形;监测;控制措施引言当前,国内城市发展迅速,地铁站在各大城市中也愈发普遍,对地铁来说,其各个站点的深基坑通常都处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地铁站周围的市政管线和建筑物数量都比较密集。
在对基坑进行开挖时如果出现变形情况,不仅会对基坑自身安全性带来影响,还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内支撑支护为基础的基坑施工也就愈发重要,可以对基坑的变形状况进行有效限制,进而确保基坑的施工安全,并为周围环境带来保障。
还需要加强对地铁站深基坑变形情况的监测,以便对深基坑施工状况有实时的了解,进而及时做出应对。
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本文以某市地铁2号线进而6号线换乘车站为例,整个地铁站全长是312米,标准段宽是48米,车站结构时地下两层的钢筋砼框架,双岛式站台,在国内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超宽型大基坑,地铁站周围的管线数量也比较多,可能受到工程影响的管线就有三十多条,而且周围还有众多建筑物,到基坑的距离也比较近。
该地铁站所在位置的地层也是二元结构,其上部分多是淤泥质与粉质的黏土层,这一层的底部埋深位于地下26-30米范围内,而下部分大多是砂性土,该层地下水有着承压性,地铁站的地板则处于上部地质层中,该层现场的地质状况也是深基坑的内支撑支护提出更高要求。
2、深基坑变形的机理对地铁站深基坑来说,其基坑的变形包括支撑结构变形、基底的隆起以及基坑周围地层变形等,基坑的变形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坑的开挖卸载,导致基坑内外的压力不平衡,在此作用下导致支撑结构出现位移现象,进而使桩背土体应力出现变化进而造成土体的移动,而这种移动会在一定范围中传递,进而导致基坑周围建筑和地面出现沉降现象。
文章编号:100926825(2010)0120146202森公地铁车站基坑内支撑变形规律监测分析收稿日期:2009209202作者简介:李 涛(19792),男,硕士,助教,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31陈新焱(19822),男,硕士,助理工程师,山西建工集团建工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李 涛 陈新焱摘 要:给出了某市森公地铁站深基坑支护方案和内支撑监测方案,对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重点对钢支撑轴力变化进行了现场监测和规律研究。
结果表明,钢支撑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工况、开挖方式、开挖速度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监测,轴力,规律中图分类号:TU463文献标识码:A 城市建筑基坑的开挖深度愈来愈深,基坑的支护方式越来越多,由于车站基坑变形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预估值与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监测已经成为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125]。
因此,现场监测作为确保实际施工安全可靠进行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对于验证原设计方案或局部调整施工参数、积累数据、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原设计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指导意义[6,7]。
1 工程概况某市森林公园站位于朝阳区辛店村天辰路与辛店村路交叉处地下,站台形式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主体结构呈南北走向,车站中心里程为K4+2.000,轨顶标高为28.986m ,埋深为15.6m 左右,拟建车站设出入口4个,在东南与东北各设一个通风道,在主体站两侧设风亭2个。
该车站主体结构南北长179.400m ,其中南段长约73.50m ,宽为33.00m ;中间段长为40.5m ,宽为23.10m ;北段长约65.40m ,宽42.700m 。
该站结构底板标高为27.296m ,底板埋深为17.114m ~17.564m 。
主体结构顶板标高为35.60m 左右,顶板埋深为9.0m 左右。
本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2 支护方案本车站基坑围护结构上部采用土钉墙和放坡,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坑内竖向设置横向(或斜向)钢支撑,围护结构剖面图如图1所示。
其中,车站南区第一层采用<600mm ,δ=12mm 钢管支撑,第二层采用2Ⅰ245b 工字钢围檩和<800mm ,δ=14mm 钢管支撑。
车站北区土钉墙范围为三层支撑,第一层采用<600mm ,δ=12mm 钢管支撑,第二层,第三层采用2Ⅰ245b 工字钢围檩和<800mm ,δ=12mm 钢管支撑,北区其余部位为二层支撑,第一层支撑采用<600mm ,δ=12mm ,第二层支撑采用<800mm ,δ=12mm 钢管支撑。
车站折返线区间为三层支撑,第一层采用<600mm ,δ=12mm ,第二层,第三层采用2Ⅰ245b 工字钢围檩和<800mm ,δ=12mm 钢管支撑。
3 监测方案钢支撑轴力监测点的布置方式如图2所示。
本文重点研究Z122,Z125,Z222和Z225监测结果的规律,这些监测点布设在基坑长边中部最不利桩体上。
拆除施工段加强桩体位移的监测,加密监测点,加强监测频率;在未拆除围檩的钢管支撑处和每跨跨中处布置收敛点,经纬仪监测加密点的位移变化。
加密点和原有监测点加密监测频率2次/d 。
总结结构施工中围护桩变形情况,根据变形情况调整拆除长度。
4 基坑分段分层放坡开挖与钢支撑安装基坑开挖采用分段分层放坡开挖,分段长度结合主体结构施工段划分;分层高度则以满足钢支撑安装为控制标准,分层面一般设在各层钢支撑设计标高以下约0.5m 处。
分层开挖至钢支撑设计高程后即进行支撑安装。
基坑开挖主要采取纵向放坡,但为满足机械操作需要,横向亦需放坡,随挖随刷坡,坡度按不同地层计算确定(本工程确定为1∶1.0~1∶2.0)。
5 现场监测数据规律研究5.1 钢支撑轴力监测[2] 郑其华,李从德.钻孔灌注桩基桩缺陷压浆法处治实践[J ].工程技术,2004(1):2322233.[3] 王新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8,34(11):1612162.[4] 李彦兵,姚学昌.钻孔灌注桩断桩及缺陷修补处理[J ].公路,2000,6(16):21222.The cast 2in 2place bored pile quality detection and mend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UN Su 2jin L I You 2zheng SUN Yu 2qing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bridge beam foundation detection and re pair treating work in Nanjing area ,the detection and repairing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It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 had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guiding similar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and repair ,also had some engineering practical innovation.K ey w ords :cast 2in 2place bored pile ,detection ,repair ,application・641・第36卷第1期2010年1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6No.1Jan. 2010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钢支撑的轴力进行实时监测,由于监测点较多,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基坑长边中部的直撑Z125(Z225)和基坑角部附近部位的斜撑Z122(Z222),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研究。
监测数据表明,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监测值均未达到设计值,说明支撑体系是安全的。
为了保证基坑安全施工,需要给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在该深基坑工程中,预应力的施加值为设计值的50%。
Z 125,Z 225和Z 122,Z222的轴力变化曲线如图3,图4所示。
由轴力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第一道钢支撑Z125安装(200623215)初期(前10天),轴力变化波动较大,这是因为第一道钢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初期不稳定,由于受施工过程和施工机械的影响,预应力损失较大。
在第一道钢支撑最后一根Z122安装完毕(20062429)后,随着土方的向下开挖,基坑两侧的土体向内倾斜,第一道钢支撑的轴力有所增加,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由于地基土的屈服,钢支撑轴力增大的趋势变大。
从第二道钢支撑Z225开始安装(200623225)到Z222处钢支撑安装完毕(200624220),土方继续向下开挖直至基底的过程中,第一道钢支撑的轴力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第二道钢支撑的轴力有所增大。
当随着浇筑完底板,开始主体结构施工到第二层钢支撑拆除(200625221)过程中,第一道钢支撑Z125(Z122)的轴力变化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5.2 温度对钢支撑轴力的影响在现场监测过程中,于200623214~200623220一周内,在上午和下午均对Z126,Z127处的钢支撑进行了轴力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所计算的轴力值可以看出钢支撑轴力上午和下午测得的结果相差很大,这是由于该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而钢支撑的变形受温度的影响很明显。
因此,宜在每天气温较低的时间(如凌晨2:00~5:00或清早)施加预应力,以减少温度对应力的影响。
重要部位的钢支撑应设置可复加应力的装置,以便及时调整应力,使支撑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6 结语本文以某市森林公园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完成了基坑内支撑变形现场监测研究,分析了基坑水平支撑轴力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有:1)钢支撑的架设应及时,并且要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同时应选择合理的锁定方法以减小预应力的损失,这样不仅会有效减小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而且改善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
2)下一道钢支撑的拆除会引起上一道钢支撑轴力的明显增大,因此在下一道钢支撑的拆除过程中应加大上一道钢支撑轴力的监测频率。
3)钢支撑的轴力变化受基坑开挖过程、时间、温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因此在钢支撑轴力监测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监测。
4)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监测值均未达到设计值,说明支撑体系是安全的,同时表明该支撑体系的设计较保守,应对该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1] 肖武权,冷伍明,律文田.某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8):127121274.[2] 夏才初,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3] 李元海.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初探[J ].岩土力学,2002,23(1):1032106.[4] 吴小将,刘国彬,卢礼顺.基于深基坑工程测斜曲线的地下连续墙弯矩估算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9):108621090.[5] 张永谋,卓普周,李 鹏.南京地铁许府巷深基坑工程与监测[J ].江苏地质,2002,26(1):43248.[6] 廖鸿雁.珠海广场地铁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J ].世界隧道,2000(5):23227.[7] 陈 军.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J ].湖南大学学报,2002,29(3):1172121.[8] 李超志.西安地铁基坑开挖中地下水的处理技术探讨[J ].山西建筑,2008,34(34):1182119.On analysis of survey in support deformation la w of foundation pit of forest park subw ay stationL I T ao CHEN Xin 2yanAbstract :The paper provides the supporting scheme and internal support survey scheme for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forest park subway sta 2tion of some city ,researches on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deformation law in the foundation pit ,indicates the field survey and law research on the steel support axial force change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xial force of the steel su pport increases as the excavation is dee pened ,and its changes are related to the engineering situation ,the excavation approaches ,the excavation s peed and temperature.K ey w ords :subway ,deep foundation pit ,survey ,axial force ,law・741・ 第36卷第1期2010年1月 李 涛等:森公地铁车站基坑内支撑变形规律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