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们的大中国》PPT课件教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13
第二课我们的大中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面积、土地,中国是一个大国家。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的不同的习俗,以及环境气候。
3.通过了解同一时间内祖国的东西南北气候、时间的巨大差异,认识祖国地域的辽阔。
教学准备:展示同一时间内祖国的东西南北气候、天时的巨大差异的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祖国的面积、土地、气候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展示课件,让学生从时间和气温两个方面直观了解祖国到底有多大。
2.通过课件展示的内容,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真大”。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想像这么大的祖国存在的各种差异。
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和角度想像这种差异,如生活习惯等方面。
3.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交流自己了解的祖国各地存在的差异,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说明。
我们这里已是早晨8:30分了,可是帕米尔高原上依旧星星闪烁,这是为什么呢?(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知识,了解内容。
1.看图,了解中国的大小。
温度季节……2.交流一下:为什么同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做一做:P77找一找,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的位置,并写出与你家乡相邻的省份或国家的名称。
第二课时好大一个家1.初步了解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相应的位置。
2.通过拼图,加深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相应位置的印象。
3.通过了解各行政区的特点,进一步记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教学准备:1.简明中国政区图。
2.各省级行政区特色资料(学生收集)。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祖国的民族组成。
教学过程:一、认识中国行政图1.出示简明中国政区图。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记忆。
3.小组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设置关于某一省级行政区的问题,其他小组抢答。
如:山西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与河南相邻的省份有哪几个、我国的边疆省份有哪些等。
学生出题时,可以看着地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4.评出最佳问题和最佳答案。
二、了解我国行政区划1、各组准备好拼图;2、在同一时间内,小组合作拼出简明中国政区图;3、行政区的名称;4、奖励优胜小组5.以小组为单位,叙述某行政区的特色,编写谜面。
《我们的大中国》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首都和省会。
2、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比较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和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少数名族的服饰、习俗。
2、感受中国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各民族人物图片,视频,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56个名族56朵花”,从中国的组成导入课文。
二、我们的首都——北京1、教师出示有关北京的资料,如有关北京的视频、书、图片让学生欣赏。
2、学生观看视频,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北京建筑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对这一建筑物是认识与了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观察能力。
3、教师给学生介绍北京著名建筑物,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长城等。
三、我国的各省及省会城市1、学习儿歌(1)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收看天气预报,然后请父母帮助记录天气预报中播报的城市总共有几个?现在什么地方最冷?什么地方温度最高?(2)学生之间讨论记录的结果。
(3)老师告诉孩子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我们国家很大,有的地方已经很冷了,有的地方却很温暖,从中引出诗歌。
(4)老师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然后朗诵诗歌。
(5)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诗歌,慢慢地有感情朗读。
2、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记录天气预报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结果。
3、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一些感兴趣的省份及省会城市,教师作上标记,如:福建省—福州、河北省—石家庄、北京市、香港、澳门、台湾、新疆—乌鲁木齐。
4、学生自己做区角游戏,孩子间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成果。
四、了解少数民族1、介绍少数名族。
(1)教师出示各民族人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民族的服饰特点;(2)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这几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3)教师向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4)学生自由讨论,加深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2、学习少数民族舞蹈。
(1)教师播放视频放一段新疆舞,感受其音乐风格。
(2)老师做示范,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