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的外科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35.30 MB
- 文档页数:46
漏斗胸的矫正手术一条钢板完成的矫正术漏斗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廓畸形,其特征是胸骨和肋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凹入的“漏斗”形状。
这种畸形虽然不会对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身体和心理的困扰。
对于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漏斗胸,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中,一条钢板完成的矫正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肯定。
漏斗胸的矫正手术通常有很多种方法,如螺钉固定术、异物植入术等。
而一条钢板完成的矫正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是把一条适宜长度和宽度的钢板放置在漏斗胸的内侧,通过外科手术将钢板固定在胸骨和肋骨上,使胸廓得到矫正。
这种手术矫正术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患者在麻醉下进入手术室,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手术准备。
接下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手术。
钢板一般采用生物材料制成,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手术开始后,通过小切口将钢板放置在胸骨和肋骨的内侧。
钢板的选择和放置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具体病变范围进行操作。
在放置完毕后,医生会使用螺钉或其他固定材料将钢板和胸骨、肋骨进行固定,以确保钢板不会移位。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钢板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完全贴合胸廓,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手术时间一般为2-3小时,视病情而定。
术后恢复期一般需要1-2周。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
同时,医生还会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康复训练,以帮助胸廓的重新塑形。
一条钢板完成的矫正术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
其次,钢板的固定性能好,能够保持胸廓稳定,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此外,钢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塑形,以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
然而,一条钢板完成的矫正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胸廓肿胀和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钢板移位或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手术后的效果也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和塑形过程,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效果不尽相同。
漏斗胸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漏斗胸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发病率尚无确切数据,几项针对在校学生的大宗调查显示其发病率约0.1%~2%[1,2,3]。
漏斗胸患者多无自觉不适,部分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活动耐受量下降、心动过速、胸痛等症状,外观畸形严重者还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4,5]。
漏斗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背景[6,7]。
多数学者认为生长发育期肋骨、肋软骨生长的不平衡和不对称是漏斗胸等胸壁畸形发生的主要机制[8,9]。
近年来,由于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等技术的普遍开展,漏斗胸的诊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手术量在不同医院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能开展漏斗胸矫治手术的医院年手术量仅在数十例之内,因此部分医生对漏斗胸诊疗中的各环节认识不足。
目前对漏斗胸矫治手术的手术时机、方式、指征等诸多方面尚存争议,而国内外迄今尚无漏斗胸诊疗指南或共识发布。
基于以上背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联合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漏斗胸外科诊疗共识,以期促进我国漏斗胸等胸壁畸形的规范化诊疗。
本共识采用国际通用的Delphi程序,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等数据库,回顾国内外1940年1月至2018年10月关于漏斗胸畸形的文献3 000多篇,从中选取较高级别证据,并就漏斗胸诊疗中存在争议的31个方面,对国内开展漏斗胸矫治的医疗机构发出电子调查问卷,以了解国内专家意见和临床实践情况,共收回问卷170份。
于2017年12月首次召集全国心胸外科、小儿外科等多学科相关专家共150余人与会讨论,并于2018年3月、2018年8月和2019年1月三次组织各方面相关专家讨论,最终形成以下共识。
本共识推荐的级别为:1A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1B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2A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2B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认识,但争议不大;3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漏斗胸和鸡胸主要有什么影响?漏斗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畸形,其特点是胸骨前突,形成一种“漏斗状”的胸腔形态。
而鸡胸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畸形,其特点是胸骨后缩,形成一种向外凸出的胸廓。
这两种胸部畸形对患者的身体、生理和心理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生理影响1. 呼吸功能受损:漏斗胸和鸡胸都可能影响胸廓的正常扩张与运动,导致肺部得不到充分的通气,从而引起呼吸功能的受损。
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缺氧的症状。
2. 心脏与血管压迫:漏斗胸和鸡胸的胸廓异常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位置与运动,从而导致心脏受压,进而影响心脏的功能。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相关疾病。
3. 腰背疼痛:漏斗胸和鸡胸会改变胸椎和腰椎的正常曲度,更容易导致腰背部的损伤与疼痛。
患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肌肉紧张和韧带松弛等问题,进而引发腰背肌肉疼痛或骨骼畸形。
二、心理影响1. 自卑与焦虑:由于胸部畸形的外观明显,漏斗胸和鸡胸患者常常受到外界的关注和嘲笑,导致他们对自身形象产生严重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进而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困扰。
2. 社交障碍:由于胸部畸形可能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较大影响,很多患者会因此避免参加一些需要暴露胸部的活动,如游泳、打球等,从而导致社交障碍。
这种障碍会使患者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对其交友、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治疗与改善1.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漏斗胸和鸡胸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
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切除、矫正或植入外科材料等方式,改变胸骨和胸廓的形态,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
不过,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成年人或已经发育成熟的患者,对于儿童或未成年人则需要更加综合考虑。
2. 微创治疗: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一些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
比如,通过内镜辅助下的手术或腔内支架植入等方式,可以更加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同时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漏斗胸的正确诊断及诊疗
1:漏斗胸根据胸廓的视诊可立即诊断:
多自第3肋骨至第7肋骨向内凹陷变形,在胸骨剑突上方凹陷最深,剑突的前端向前方翘起。
肋骨的前部由后上方急骤向下方斜走,胸廓上下变长,前后径距离缩短,严重者胸骨下段最深凹陷处可与脊柱相接触,甚至抵达脊柱的一侧产生心肺压迫症状。
2:根据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位置:
根据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位置可分为左右对称凹陷和不对称凹陷两种类型不对称凹陷以右侧凹陷较深多见,胸骨体腹面转向右侧、严重时可旋转90°。
根据前胸壁凹陷的范围和胸廓畸形表现,贺延儒等将漏斗胸分为4种类型:广泛型、普通型、局限型、混合型或不规则型。
并将漏斗胸患儿常见的两肩前倾后背呈弓状、前胸下陷以及腹部隆起等表现称之为"漏斗胸体征"。
3:临床上有很多方法确定漏斗胸的程度:
漏斗指数(FI)是判断畸形程度的方法之一。
其分析方法是:重度:F I>0.3;中度:0.3>FI>0.2;轻度FI<0.2。
临床诊断常有X线和CT:X线剖位胸片可见下段胸骨向后凹陷,与脊柱间的距离缩短。
CT图象凹陷更为确切清晰。
漏斗胸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畸形一目了然。
4:漏斗胸腔积液量法:
患者仰卧位,在漏斗胸凹陷部注温水,然后用注射器抽出积水测量水量,这也是判断漏斗胸程度的一种方法,须考虑年龄、体重和身高的因素重度患者的容水量可达200ml左右。
有人用橡皮泥法测量,道理相同。
漏斗胸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漏斗胸,英文名pectus excavatum,是指人体胸骨陷入胸部深度较大,使胸壁中凹陷。
漏斗胸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因为胸骨发育异常导致,此外还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给予压迫或者外伤,引起胸骨即胸壁的塌陷。
据统计,50%以上是先天性因素引起的漏斗胸。
此外,男性罹患漏斗胸的几率明显大于女性,患者多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症状。
漏斗胸有哪些症状?一般表现为胸部上方的部分比下方低,从侧面看呈现出凹陷的特征。
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和肺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喘、胸闷、心悸等等。
还可能会出现背部和腹部疼痛等不适的情况。
对于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不能被忽视。
如何治疗漏斗胸?首先,如果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可通过锻炼来缓解症状。
例如,做深呼吸和跑步有助于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肌肉。
其次,如果症状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漏斗胸的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股动脉插管进行介入治疗;另一种是传统的开胸手术。
前者介入治疗对患者的体内损伤小,恢复得也快。
而开胸手术需要开刀、放置金属支架,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恢复时间比介入治疗要长一些。
具体的治疗方法,请就医师咨询后进行选择。
总之,漏斗胸是常见的疾病,不可忽视。
如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生活和健康。
同时锻炼也是缓解症状的好方法,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未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漏斗胸的治疗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让更多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临床研究·复发性漏斗胸的外科治疗杨 健 孟礼飞 肖海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上海 200092) 【摘要】 目的 总结复发性漏斗外科治疗的初步经验。
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23例复发性漏斗胸行二次手术:Nuss术15例,改良Nuss术6例,Nuss术联合截骨1例,Ravitch术1例。
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10~150ml,中位数20ml。
术后住院4~15d,平均7.1d。
术后2例引流较多,积极胸腔引流加强营养等治愈。
23例术后2年拆除钢板,均无复发。
结论 Nuss术可作为漏斗胸修复失败患者再次矫正的首选术式,疗效满意。
严重畸形漏斗胸复发患者,首选Ravitch术。
【关键词】 复发性漏斗胸; Nuss术; Ravitch术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18)06-0497-04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8.06.005SurgicalTreatmentofRecurrentPectusExcavatum YangJian,MengLifei,XiaoHaibo.DepartmentofCardiothrocicSurgery,XinHua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92,ChinaCorrespondenceauthor:XiaoHaibo,E mail:xiaohaibo@xinhuamed.com.cn【Abstract】 Objective Tosummarizethepreliminaryexperienceofsurgicaltreatmentofrecurrentpectusexcavatum.Methods Atotalof23casesofrecurrentpectusexcavatum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2toDecember2014werereviewedretrospectively.Ofthe23cases,theNussmethodwasemployedin15cases,themodifiedNussmethodin6cases,theNussoperationandosteotomyin1case,andtheRavitchoperationin1case. Results Thesurgerywassuccessfullycompletedinallthe23patients,withoutseriouscomplications.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was10-150ml(median,20ml).Thepostoperativehospitalstaywas4-15days(mean,7.1days).Afteroperation,2caseshadmoredrainage,whichweregivenactivethoracicdrainageandnutrition.The23patientsweregivenremovalofsteelplateat2yearsafteroperation,andnorecurrencewasseen. ConclusionsTheNussoperationcanbeusedasthefirstchoiceforpatientswithpectusexcavatumrepairfailure.Forpatientswithrecurrenceofseveredeformityofpectusexcavatum,thefirstchoiceshouldbetheRavitchoperation.【KeyWords】 Recurrentpectusexcavatum; Nussoperation; Ravitchoperation 漏斗胸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婴儿中发病率为1/400,男女比例4∶1[1~3]。
漏斗胸治疗方案漏斗胸简介漏斗胸是一种罕见的胸廓异常,其特征是胸骨前突,形成漏斗状凹陷。
这种异常造成了心肺功能的受限和心脏的位置异常。
漏斗胸的发生率大约为0.1-0.3%,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尽管漏斗胸一般属于先天性畸形,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然不明确。
在许多情况下,漏斗胸并不会造成严重的症状,但在一些患者中,它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心理和社交障碍。
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对于那些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保守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来改善患者的姿势以减轻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锻炼:通过增强胸部肌肉的力量和改善姿势来纠正漏斗胸的形态。
常见的锻炼包括深呼吸、胸肌屈伸和牵引等。
•姿势控制:教导患者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以减轻漏斗胸的症状。
•物理疗法:例如按摩、伸展等,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
2. 外科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时,外科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主要选择。
外科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胸骨的位置和形态来纠正胸廓异常。
主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Nuss手术:这是一种较新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在胸腔内插入一个弓形金属杆来纠正胸廓畸形。
这个金属杆会在手术后慢慢固定在胸骨上,持续6-12个月。
之后,金属杆被取出,通过重建的胸廓来维持正常形态。
•Ravitch手术:这是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通过去除异常的软骨和软组织来纠正胸廓畸形,并使用骨融合或植入物来固定胸廓。
3.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这些治疗方法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心肺康复:通过有氧运动和呼吸训练,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漏斗胸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交障碍。
结论漏斗胸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胸廓异常,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心理和社交障碍。
治疗方案可以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决定。
马凡氏综合征漏斗胸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之一是漏斗胸。
漏斗胸是指胸骨向内凹陷,形成类似漏斗的胸廓畸形。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对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治疗漏斗胸是患者和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
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漏斗胸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并没有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患者。
治疗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畸形的严重程度、功能障碍程度以及患者和家庭的意愿综合考虑。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运动疗法:针对轻度的漏斗胸,通过特定的胸肌锻炼可以增强胸肌的发育,改善胸廓形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胸廓畸形不明显的患者。
运动疗法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可能并不能完全纠正胸廓形态。
2. 外科手术矫正:对于漏斗胸畸形较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的患者,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植入支架或者纠正胸廓形态的方式来改善胸廓畸形。
具体的手术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Nuss术、Ravitch术等。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3. 器械矫正:近年来,一种叫做外置式正压矫正器(PEP)的器械被用于马凡氏综合征漏斗胸的治疗。
该器械通过外部作用力,逐渐矫正胸廓的形态。
使用该器械需要患者配合积极锻炼,每天佩戴几个小时。
虽然使用该器械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在一些患者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被尝试用于漏斗胸的治疗。
比如,负压吸引器疗法、胸廓扩大术等。
然而,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漏斗胸的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包括儿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等多个专业的医生参与。
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善胸廓形态,还包括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马凡氏综合征漏斗胸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胸廓畸形,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治疗漏斗胸需要患者和家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康复训练的坚持也非常重要。
胸外科漏斗胸的诊疗规范样本【概述】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
男性较女性多见,有报道男女之比为4∶1,属伴性显性遗传。
大多数人认为漏斗胸是由于下胸部肋软骨及肋骨发育过度,胸骨代偿性地向后移位而形成的畸形。
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的一种畸形,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二或第三肋软骨水平开始向后,到剑突稍上一点处为最低点,再返向前形成一船样畸形。
两侧或外侧,向内凹陷变形,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
漏斗胸的肋骨走行斜度较正常人大,肋骨由后上方急骤向前下方凹陷,使前后变近,严重时胸骨最深凹陷处可以抵达脊术。
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右侧乳腺发育较左侧差。
后胸部多为平背或圆背,脊柱侧弯随年龄逐渐加重,年龄小时不易出现脊柱侧弯,青春期以后患者的脊柱侧弯较明显。
漏斗胸畸形压迫心肺,心脏多数向左侧胸腔移位。
【诊断要点】1. 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者压迫心肺出现呼吸循环症状。
凹胸、凸腹、颈肩前倾、脊椎侧弯等2. F 2I=CB A c b a ⨯⨯⨯⨯ 漏斗胸指数 A.胸骨长度 B.胸廓横径 C.胸髓及椎体的最短距离a.凹陷纵位b.凹陷横径c.凹陷深度F2I>0.3为高度0.3 >F2I>0.2为中度F2I>0.2为轻度3. X线:肋骨后部平直、前部向下方急倾斜下降,侧位胸骨下方明显向后凹陷。
重度可接近脊椎前缘,心影向左移位。
4.CT:对术前胸壁凹陷程度、心肺受压情况及术后改善情况判定十分有效。
5.心肺功能检查:心肺功能降低【诊断依据】有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依据。
【鉴别诊断】其他胸壁疾患。
【手术适应症】F2I>0.2有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负担较重者应手术治疗,3岁以前有假漏斗胸,3-10岁左右做手术为宜。
【手术禁忌症】患者病情危重或有其他疾患无法耐受手术。
小儿漏斗胸的外科治疗—改良Ravitch矫形术
王德智;张逊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11)003
【摘要】漏斗胸是先天性胸前壁的漏斗形凹陷畸形,主要见于小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紊乱,影响正常发育。
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较少,且多为个案报告。
我院胸外科1986年采用改良Ravitch矫形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2例,经过2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王德智;张逊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551
【相关文献】
1.48例小儿漏斗胸改良Ravitch术的护理 [J], 孔桂芬;胡鸥
2.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价值分析 [J], 阿布拉•艾买提
3.比较 Nuss 手术与改良 Ravitch 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 [J], 宁玉林
4.微创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J], 庄博
5.微创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效果比较 [J], 齐世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