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实用与功利主义
- 格式:pptx
- 大小:66.92 KB
- 文档页数:21
第1篇摘要:本文以实用功利主义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分析实用功利主义的特点,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用功利主义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引言实用功利主义是一种关注实际效果、追求实用价值的哲学思想。
在教育领域,实用功利主义强调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用功利主义的特点1. 实用性:实用功利主义强调教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功利性:实用功利主义追求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3. 适应性:实用功利主义要求教育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 创新性:实用功利主义鼓励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的方法和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增设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课程。
(2)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注重课程实践性,增加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 改革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2)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3)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的新方法。
4.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1)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
(3)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功利主义教育1. 引言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强调的是行动的结果对于判断其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在教育领域中,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功利主义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将分析功利主义教育的优缺点,辩证地观察其对于学生的影响。
2. 功利主义教育的定义功利主义教育是一种基于功利主义道德理论的教育方法。
它强调追求最大的效益和利益,将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利益作为评估行动的标准。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教育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3. 功利主义教育的特点3.1 重视个体利益功利主义教育注重个体的利益和幸福感。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参考。
教育者将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利益。
3.2 着眼于实际技能和知识功利主义教育强调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培养。
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实际应用的技能。
在功利主义教育中,学生将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实践培训和实习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3.3 追求最大效益功利主义教育追求最大效益。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将根据社会需求和职场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育者会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
4. 功利主义教育的应用4.1 职业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职场需求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通过与工作场所的合作,职业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前景广阔的机会。
4.2 经济教育在经济教育中,功利主义教育的理念也是关键所在。
经济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以提高个体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功利主义教育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机会,培养他们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
5. 优缺点分析5.1 优点•强调个体利益:功利主义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汇报伦理学是一门探讨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科,功利主义作为其中的一种主要思想流派,提出了追求最大幸福最大化的理念。
本文将从功利主义的定义、理论基础、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功利主义的定义与起源功利主义,又称实用主义,是一种以幸福和快乐为最高标准,追求最大幸福最大化的道德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18世纪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思想。
二、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最大幸福原则”或“最大幸福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产生最大的幸福或最小化的痛苦。
边沁提出了计算幸福的方法,称之为“计算法”。
而密尔则认为,不同的快乐具有不同的质量,人们应该追求高质量的快乐,也就是知识和文化的享受。
三、功利主义的特点和优点1. 以人为本:功利主义将人的福祉和幸福作为最高目标,强调人的需求和感受。
2. 实用性:功利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际结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现实际效果。
3. 社会效益: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化幸福,注重社会效益,追求整体最大幸福。
四、功利主义在医学伦理中的应用1. 医学决策:在医学决策中,医生可以通过考虑患者的幸福和福祉来做出决策,如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2. 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功利主义可以用于权衡研究的风险和收益,确保研究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3. 分配资源: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功利主义可以帮助决策者按照最大幸福的原则进行资源分配,以实现公平和效益的最大化。
五、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和批评1. 忽视个体权利:功利主义强调整体最大幸福,有时可能牺牲个体的权利和利益。
2. 难以计量:功利主义提出了“计算法”,但实际上很难准确计算和比较不同人的幸福感受。
3. 缺乏普遍性: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对幸福的定义有所不同,功利主义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六、结语作为伦理学中的重要思想流派,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幸福作为行为的评判标准,具有很多优点和应用前景。
西方哲学简史书杰目录第一章生命的本能第二章功利与实用第三章分析的时代第四章现象学运动第五章存在与真理第六章自由与荒谬第七章人的解放与幸福第一章生命的本能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弗洛伊德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叔本华,19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一个悲观主义者。
他第一次将⼈的⾮理性因素提到了台⾯,去讨论⼈⽣和⽣命的话题,让哲学具有了⼀种真切的⽣命体验感。
叔本华的⼈⽣观:⼈⽣,就是⼀趟痛苦的旅行,没有快乐,没有幸福。
⼀切都蒙上了⼀层灰色的⾯纱。
世界是虚幻的,⼈生是痛苦的。
⼈,在巨大的悲痛面前⼜显得⽆能为力,⼈身处在这个世界中就要遭受⽆尽的痛苦和⽆尽的磨难。
叔本华对康德的吸收和改进康德叔本华现象界表象自在之物意志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世界的本质叔本华哲学脉络唯意志论悲观主义人⽣观世界表象意志欲望不可遏制的欲求和冲动人生的痛苦摆脱痛苦艺术禁欲短暂解脱彻底解脱尼采尼采,西⽅哲学史上的⼀个疯狂人物。
⼀⽣坎坷不幸却充满激情,豪气富有激情;他⼝出狂言与时代抗衡;他宣扬上帝已死;他反对传统理性;他⽤诗和箴⾔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哲学没有晦涩的术语和逻辑体系⽽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
奔腾不息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具有超人品质的查拉图斯特拉、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哲学命题……这些都是对生命本身的诠释也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尼采哲学脉络 悲剧的诞⽣酒神精神 肯定的维度 强力意志 生命的意义总话题 批判的维度 批判苏格拉底主义 重估一切价值 理性道德宗教…… 价值重建 超人尼采哲学概览总话题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压抑理性道德基督教重估⼀切价值积极地创造成为你⾃己生命的肯定酒神精神强⼒意志超⼈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体孤独绝望焦虑个⼈的选择研究内⼼深处的体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克尔凯郭尔描述特点代表人物人生三个境界审美境界只追求感性层面的快乐,人的⽣活被各种欲望、冲动和情绪⽀配着。
第三章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Utilitarianism and Pragmatism)[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产生于18世纪末、发展于19世纪的功利主义道德哲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对20世纪社会政治的影响;了解产生于美国并对美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影响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使学生能够对功利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把握。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一节功利主义一、边沁:功利主义的创立(一)生平与著作杰雷米·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
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律师家庭。
176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法律,1766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
边沁在政治上主张社会改革,反对君主制、提倡普选制;支持法国大革命,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社会主义试验;他还为农民创办了“节俭银行”。
17、18世纪在英国盛行的是经验主义哲学,休谟不仅把经验主义原则贯彻于人类认识领域,而且贯彻于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生活领域。
休谟提出,道德行为的特征是产生幸福的倾向。
边沁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思考,认为: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是从别人的幸福中使自己感到快乐的,所以他们应当不仅以自己的快乐作为他们的行为的目的,而且要以别人的快乐作为他们的行为的目的。
边沁后来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功利主义道德原则。
1789年出版《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系统地论述了他的这种功利主义伦理道德思想。
边沁的其他著作还有:《政府论片段》(1776)、《义务论》(1834)、《行为的原动力》(1834)等。
(二)功利原则(principle of utility)边沁把经验主义原则从认识论扩张到道德政治领域,认为,正如人的感觉是知识的基础一样,人的感情感觉是道德和社会政治活动的基础。
痛苦和快乐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而所谓幸福也就是当事者的快乐感觉。
边沁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痛苦和快乐这两个强有力的主人的控制之下。
第二讲思考题1. 实证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答:分实证数据的取得与运用来讲:实证数据的取得主要有三种,一是文献检索,二是实地调研,三是可控实验。
文献检索是最基本的实证工具,其目的是将实证分析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实地调研或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直观的手段。
实地调研有很多具体形式,但主要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和走访两类。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研究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样本)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的种类很多: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自填式问卷调查中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中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按问题设计的方式则有三种基本类型:开放型、封闭型和混合型。
(2)走访调研:走访调研是研究者面对面地与受访者交谈,一般会有一个确定的主题,相对而言,走访调研的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其对象或样本也是经过某种标准筛选过的,与调查问卷比较强调特定样本的随机性相比,走访调研更加注重信息获取的有用性与集中性。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很难进行可控实验,即使可做实验,社会实验的成本往往非常高。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想办法进行了一些社会科学的实验,有两种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推行某一种政策,比如说增值税转型、最低工资制度、医疗保险等,在一定时期内对该区域内厂商、家庭或个人实行某一政策,由于地域的限制,政策的影响局限在可控范围内,对整个国家来说可以看作是个实验室,此所谓“试点” ,在这个实验室的有关经验与教训可以在总结与修正或在更大区域范围推广。
另外一种社会实验是模拟社会实验,它往往是模拟一种社会场景,还是由具体的个人根据这一社会场景做出自己的决策,这种实验与前一种的区别在于:除了计算或测算等需要的一些运行成本外它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