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条跳甲发生1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6
黄曲条跳甲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黄曲条跳甲(Epilachna varivestis Mulsant)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黄曲条跳甲主要以豆科植物为害,如大豆、豇豆、毛豆、豌豆等,也会危害一些蔷薇科、茄科和菝葜科植物,如马铃薯、茄子、番茄等。
黄曲条跳甲成虫体长约0.6-0.8厘米,呈椭圆形,体色为黄褐色,背面有黑色斑点,翅鞘有黄褐色横纹。
幼虫呈灰色或黑色,体表有纵向斑纹。
黄曲条跳甲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食害叶片,成虫和幼虫均以叶片为食物。
害虫在幼虫期主要以叶片皮层为食,导致叶片变黄,质地变软,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凋萎。
而成虫在食害叶片时,会形成明显的刮擦痕迹,使叶片失去光泽。
黄曲条跳甲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内可完成多代繁殖,尤其在适宜的环境中繁殖更为迅速。
成虫和幼虫在寒冷季节进入休眠状态,在春季温度升高时苏醒并开始繁殖。
幼虫孵化后,经过四个龄期成长为成虫,全生命周期约为30-55天。
害虫的繁殖速度和迁飞能力强,容易造成种群暴发,导致严重的农作物减产。
针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预防措施:做好早期防治工作,包括清除过冬宿主、清除上一季节的菜园、早期发现并清除危害源等。
2.物理措施:采用捕捉器、天敌网和薄膜覆盖等物理方法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迁飞。
3.化学措施:在危害程度较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包括吡虫啉、乙氟虫腈等。
但使用农药要注意剂量和施药时期,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4.生物控制:黄曲条跳甲有一些天敌,如环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都是黄曲条跳甲的天敌,可以通过它们对害虫进行天敌驱遣,从而起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利用一些细菌和真菌也可以进行生物控制,如利用病原菌杀灭害虫。
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并结合多种方法。
进行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了解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以便决策和实施防治措施。
黄曲条跳甲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曲条跳甲是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它们以稻谷为食,通过啃食和污染稻米,导致稻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黄曲条病的发生。
黄曲条跳甲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黄曲条跳甲危害特点
1. 食害作物:黄曲条跳甲主要以稻谷为食,喜欢啃食稻谷,严重的会导致稻米产量降低。
2. 污染粮食:黄曲条跳甲经常在稻谷中繁殖和生活,它们在啃食稻谷的同时还会污染稻米,导致稻米品质下降,不利于市场销售。
3. 引起黄曲条病发生:黄曲条跳甲是黄曲条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它们吸取植株汁液时,能够将病毒带到下一个植株上,加速病害的发生。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
1. 农业管理: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和加强农业管理,减少黄曲条跳甲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将发生危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 化学防治:使用专业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选择安全、低毒、环保的杀虫剂,加强防治过程的安全措施,减少化学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3. 生物防治:通过使用黄曲条跳甲的天敌或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化学防治的强度。
但是需要注重选择天敌的时机和注意寄生虫的保护。
4. 综合防治:多种防治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控制害虫的危害,减少化学防治的施用量和频率,保证安全和效果。
总之,黄曲条跳甲是严重的农业有害生物,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尽量减少虫害对农业产业的危害,保障农民的经济稳定和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
黄曲条跳甲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虫害损害:黄曲条跳甲以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为害。
幼虫主要以农作物叶片为食,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蛹则在土壤中过冬,并会破坏植株根系,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成虫则以花朵、芽、茎和果实为食,造成植株减产、果实变形等。
2. 病害传播:黄曲条跳甲可以传播多种病原菌,比如水稻丝核病、玉米锈病等。
它会通过咀嚼、体液和排泄物传播病原体,并引起植物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黄曲条跳甲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艺措施:合理种植作物,选择品种抗黄曲条跳甲能力强的品种,栽培密度适宜,及时修剪除去受害植株,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控制黄曲条跳甲的数量。
引入天敌如蚜茧蜂、寄生蜂和瓢虫等,对黄曲条跳甲的幼虫和蛹进行控制。
3.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定期喷洒农药杀虫。
但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洒时间和剂量的掌握,同时避免农药滥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4. 田间管理:及时清除作物周围的杂草,减少隐藏和滋生地,及时清理并销毁虫害病害的蛹、卵和成虫。
5. 灾后处理:发生黄曲条跳甲危害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后处理,比如使用翻土等方式将虫卵、蛹和成虫破坏。
综合来说,黄曲条跳甲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管理,科学使用农药,掌握好天敌和寄生虫的引入和利用,并将田间病虫害的防治纳入农业生产的整体规划中。
只有保持积极的防治态势,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黄曲条跳甲的危害,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