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旅游市场分析含长三角旅游客群特征研究(最全)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14
镇江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群设置调研报告周书文【摘要】我国现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发展阶段,传统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用人的需求,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国旅游行业,对高素质、全面技能型的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是高职教育改革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能够与行业所需相衔接,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以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群【作者】周书文【作者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依托产业办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
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原则,不断增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职业学校要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业特色,本着同一区域院校间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在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创新上,不仅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更要强调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打造高职专业“准企业文化”,锻造学生的“职业灵魂”。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真正实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专业建设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群设置调研小组从暑假开始,分别通过多种媒体收集资料、调查问卷、走访企业、深入企业调研等形式对镇江市旅游产业的人才现状及需求趋势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调查问卷自2015年7月至8月,本调研小组对镇江市的多家酒店、旅行社、三山景区等多家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份,收回问卷25份,其中有效问卷21份。
一、长江三角洲概述1.位置与范围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
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具有得天独厚得江海交汇、南北居中得区位条件。
坦荡宽广的长江三角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长江三角洲的演变形成过程,大体由三个方三面组成:一是作为长江三角洲主体的太湖平原形成;其次,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长江口的堆积;第三,是人类生产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水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著名的舟山渔场、吕泗渔场、长江口渔场均在其附近海域。
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得天独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大陆海岸线近1000公里,长江优良岸线600公里,由上海、宁波、舟山、南京、镇江等组成的港口群,与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
通过长江水运大动脉,可以沟通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3.5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占全国半数的整个长江流域,市场极为广阔。
2、自然环境长江三角洲处于亚热带的中、北部,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光、温、水分均较充足。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6~50亿焦/平方米左右,在农作物生长旺盛的7~8月平均约为6亿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 000~2 200小时,7~8月日照百分率可达到60%~70%。
本区年平均气温14~17℃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20~250天,≥10℃的积温在4 600~5 300℃之间,持续日期为220~240天。
从四季温度分析,本区农业具有多熟制的条件,但据以往实践如实行双季稻—越冬作物(麦类、油菜)三熟制,在季节上显得偏紧。
4贯彻落实市委全委会精神2021年第1期•扬优展长—镇江"跑起来”新路超越的优势分析和对策建议□镇江市委研究室、镇江市社科联、江苏大学联合课题组推进镇江“跑起来”,奋力追赶超越,争得更大荣光,优势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镇 江有很多优势,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发挥,不仅要从优势中增强“镇江能行”的信心,更要把优势转化为“三高一争”的动能,真 正实现镇江“跑起来”。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是镇江"跑起来”的最好机遇当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 示范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镇江。
每 一个重大发展战略都是一座金矿,重大战略 叠加必然蕴含巨大战略红利,主要包括:(1) 理念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镇江,赋予镇江城 市更多内涵和更大责任,给城市发展带来无 限空间,给城市人民带来更多期待。
(2) 改革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镇江,思路调整、制度创新、改革加快,为镇江破解突出矛盾 和问题,增创发展动力活力,打开了许多新 的重要窗口。
(3)载体红利。
重大战略叠 加必然带来重大载体突破,无论是中央、省里直接投人建设,还是中央、省里给予政策 支持,都能够帮助镇江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想 解决而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办成一些当下 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
(4)政策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必然伴随重大政策支持。
这其 中包括实打实的项目、资金,甚至还有一些 高含金量的赋权。
但机遇不代表成功。
目前的问题是,对重大战略所蕴含的红利研究不深、挖掘 不够、争取不力、利用不足。
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持续开展重大战略研究,找准对接点、融人点和突破点,充分 释放战略红利。
(1)找准重大战略中的城 市定位和发展愿景,加强城市营销,对内 激发“跑起来”的自信,对外提高城市吸引力。
(2)针对发展障碍约束,谋划重大改革举措,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增创体 制机制新优势,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长三角考察调研报告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7 日,市政府办考察组一行4 人,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先后到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沿江地区,主要看了苏州、扬州、南京、芜湖等城市。
苏州毗邻上海,辖 7 区 5 市,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4 万;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辖 3 区 3 市 1 县,总面积 6638 平方公里,总人口 470 万;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总面积 6597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572 万;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三县两区,总面积 3317 平方公里,总人口230 万。
总的来看,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江苏、安徽两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录为以下一些方面,以为借鉴。
(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
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
我们也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
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9‰的国土面积和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的生产总值、5%的财政收入、7.7%的外贸总额。
2003 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工业总产值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地方财政普通预算收入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
现在不用说地级城市,就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市,普通的也难以和苏州一比,特殊是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彻底是新的模式。
苏州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们搞经济研究的同志分析,苏州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紧邻上海,浦东搞开辟,大项目到了浦东,中小项目感到在上海成本高,到周边一看,被苏州留住。
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工业经济的基础。
他们那时候形成的四大名品牌,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长城电扇,现在都已经和世界 500 强企业合资。
镇江市基本情况概述㈠自然概况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
在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9分,东经118度58分至119度58分。
西邻南京,东南连接常州,北滨长江,与扬州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区为1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1%;水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耕地面积179.71公顷,城市建城区面积为62.9平方公里,预计到2010年,建城区面积为104.7平方公里。
全市地貌大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以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组成的山字型构造为骨架,山脉两侧由丘陵、岗地、平原分布。
镇江的西南部丘陵起伏、群山连绵,其中大华山为最高峰,海拔437.2米。
镇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常年降水量1078毫米左右。
㈡社会经济、人口形势镇江市现辖丹阳、句容、扬中三县(市),京口、润州、丹徒、新区四区。
2002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其中:市区220.25亿元,丹阳152.26亿元,扬中62.41亿元,句容67.72亿元。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外商投资最为集中、城市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之一,镇江就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
镇江与南京、苏州等五座城市一起,构起了江苏最发达的区域——“苏南经济板块”。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84亿美元,人均2300美元,跨入了中国经济强市行列,所辖的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均为“全国经济强县”。
至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266.58万人,其中男性135.31万人,女性131.27万人,年末市区总人口62.82万人,人口自然出生率7.45‰,人口死亡率5.41‰,自然增长率2.03‰,呈下降态势。
0-4岁占3.76%,60岁以上占12.2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人均18852元,财政收入40.81亿元。
基于SWOT分析模型——长三角地区会展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长三角地区是由上海市、浙江省(具体包括杭州、温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7市)和江苏省(具体包括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7市)共15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会展旅游业现状的SWOT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发展该地区旅游业的四大对策:一.充分发挥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二.借鉴国际经验,促进长三角地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三.发扬特色,创立长三角知名会展品牌;四.强化长三角地区各个利益主体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长三角会展旅游业 SWOT分析会展对策研究一、长三角地区会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一)长三角地区发展旅游业优势1、城市规模长三角地区,越10万平方公里土地,15座城市。
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完全,城市规模偏大,15个城市中,人口在100万以上规模的城市有8座(见表1),占总数的53%以上。
表1 长三角城市规模表表1 长三角城市规模表规模等级(万人)≥500 500~100 100~50 合计城市个数 1 7 6 14由上表可知优越的区域条件,超大型的长三角城市群正在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
2、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包括上海、苏南和浙江东北15个主要城市在内的长三角洲地区,虽然只有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发达县,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人型企业。
据2003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地方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三角地区2001年城市平均GDP为702.8亿元,人均可以支配收入为10136.6元。
目前,GDP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到位外资占全国的四成以上……这就是长三角,一片生机蓬勃的富饶土地。
3、旅游业发展水平从地方旅游业总接待量、国际旅游接待量地方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等项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镇江景区主题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镇江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江苏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包括镇江市区的三山、金山以及扬州市区的瘦西湖等众多景点。
镇江景区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在如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主题营销,提升镇江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群体:年轻人、家庭游客、老年人和外国游客。
2. 目标市场需求:年轻人注重体验和互动性,需要有趣、刺激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家庭游客注重安全和便捷性,需要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娱乐项目;老年人注重休闲和文化内涵,需要有文化底蕴和舒适的游览环境;外国游客注重中国文化和历史,需要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介绍。
三、主题营销策划方案1. 主题定位:以“探寻古镇江,感悟中国魅力”为主题,突出镇江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将镇江定位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城市。
2. 文化体验活动:a. 镇江古镇文化游:设立多个古镇文化街区,重点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
b. 游船漫游大运河:在大运河上开设游船,提供漫游服务,让游客欣赏到大运河两岸的美景,了解到中国古代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c. 山水画廊探秘:将镇江的自然风光打造成一个山水画廊,设计精美的观景点和步行路线,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
d. 文化表演:设置各类文化表演,包括传统舞蹈、民族音乐、京剧等,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互动游戏活动:a. 古代军事体验:打造一个仿古军事基地,提供古代军事装备的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古代战争的紧张和刺激。
b. 大型逃脱游戏:设计一个大型逃脱游戏,将镇江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融入其中,让游客在游戏中感受到镇江的神秘和魅力。
c. VR体验馆:建立一个虚拟现实体验馆,提供各类虚拟现实游戏,让游客体验到虚拟世界的奇妙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