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组分分析2-经济社会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6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进行概述,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区域发展的背景1.全球化与区域发展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区域发展的背景之一就是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各个地区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加强竞争力和发展优势产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2.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些传统产业可能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而一些新兴产业也可能带动了某些地区的快速发展。
区域性的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
3.政府政策与区域发展政府的政策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
政府对于区域发展的支持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区域发展的特点1.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
一些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更注重发展服务业等知识经济。
差异性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2.互补性不同地区资源和经济产业之间的互补性也是区域发展的特点之一。
一些地区可能在某个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缺乏竞争力,但却有其他领域的优势。
通过实现互补性,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3.协调性区域发展需要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包括经济与环境、城乡协调等。
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协调。
协调性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
一些地区可能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特色产业,如农业和旅游业。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3.1区域经济背景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正确认识和理解区域经济特色,走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是能否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决定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关键。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也可以表述为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3.1.1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区域经济应该反映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其经济地位。
特色经济:区域经济中具有地方特点和特色的产业组合。
1.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区域经济的特色是由区际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人员、技术和资金,市场、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区域差异大体上可分为自然差(区域间地理、自然和历史基础的差异)、位势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差异)和趋势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差异)三种。
区域优势和区域差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谓区域优势,就是一个区域所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区域优势是由区域之间形成的自然差和位势差所形成的,它具有普遍存在的特点。
任何一个区域总是客观存在着某些优于其他区域的优势,但也不可能集各种资源优势于一身,总是优劣并存,长短互见。
因此,只有识长知短,走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定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适应。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很多,但各类因素对不同产业部门有不同的影响。
有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也有起次要作用的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在特定部门的布局中起着突出的作用,各类产业部门都有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