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好氧法)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62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一、引言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二、污水生物处理原理1. 好氧处理过程好氧处理是指在含氧的环境中进行的污水处理过程。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如细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产物。
好氧处理过程通常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池、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2. 厌氧处理过程厌氧处理是指在缺氧或者无氧环境中进行的污水处理过程。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如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发酵和产气作用,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厌氧处理过程通常分为厌氧消化池和厌氧滤池等。
三、污水生物处理技术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好氧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并通过搅拌和曝气等方式提供充足的氧气,促使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2. 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好氧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污水与生物膜接触,使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3. 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池是一种常用的厌氧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和产气作用,以降解有机物并产生甲烷等气体。
厌氧消化池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生的甲烷可用作能源等优点。
4. 固定化生物膜法固定化生物膜法是一种好氧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实现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四、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势与应用1. 优势(1)处理效果好:污水生物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2)操作简便: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来说,操作相对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过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三分之二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
后者就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其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又称生物污泥。
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经固—液分离后,需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
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
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CO2、H20、NH3、H2S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由于仅少量有机物用于合成,故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法,其污泥增长率小得多。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
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
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
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
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对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 000mg/L)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原理概述引言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的目标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能够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或进行回用。
好氧生物处理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能力来分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本文将概述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介绍其工作原理、常见的反应器类型以及关键参数的控制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工作原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通过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微生物细胞。
该过程主要包括废水处理系统、生物反应器和微生物活化等关键环节。
废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进水口、混合器、好氧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和出水口等组成部分。
进水口将废水引入处理系统,并通过混合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均匀分布到生物反应器中。
生物反应器是废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需要合适的温度、pH值和养分等条件来实现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反应器中,微生物利用氧气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废水中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和微生物。
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沉淀池主要用于分离处理后的水和沉淀物。
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可通过定期清理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被安全地排放或进一步处理以实现循环利用。
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好氧生物反应器是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以支持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根据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可以将好氧生物反应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曝气池是一种常见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引入气体,通常是空气,来提供氧气供微生物代谢使用。
曝气池通常具有较高的气液界面,并通过机械或气体喷射装置产生气泡,并使废水充分与氧气接触。
这有助于增加溶解氧的浓度,并提供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气。
曝气池可以是连续操作或间歇操作的,具体取决于废水处理的需求。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它涉及到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它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来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微生物处理技术:1. 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废物的过程。
在消化池中,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产生甲烷气体和有机肥料。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处理有机废物的优点,同时还可以获得可再生能源。
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需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这种技术常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工业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污水并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3.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采用活性污泥为主要微生物群落的处理技术。
废水进入活性污泥池后,微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降解有机废物,将其转化成稳定的无机盐和生物体。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 根式人工湿地技术:根式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技术。
通过在湿地中种植特定的植物,利用其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污染物。
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并且可以景观化利用,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性。
5. 疏浚底泥微生物技术:疏浚底泥微生物技术是一种针对河流、湖泊等水域底泥中的有机物和富营养化问题的处理技术。
通过加入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能够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的污染,改善水质。
6. 海水淡化微生物技术: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微生物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有机污染物,实现海水的净化和淡化。
这种技术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利用微生物益生菌处理污水的原理及方法二、微生物处理污水根据其处理过程中氧的状况,可分为好氧处理系统与厌氧处理系统。
1.好氧处理系统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吸附环境中的有机物,并将其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合成细胞物质。
微生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以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等形式存在。
(1)活性污泥法又称曝气法,是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此法是现今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主要的方法。
所谓活性污泥是指由菌胶团形成菌、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体及悬浮物组成的絮状体。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
在静止状态时,又具有良好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90%~95%。
,并多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原生动物起间接净化作用。
活性污泥法根据曝气方式不同,分多种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完全混合曝气法。
污水进入曝气池后,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菌胶团絮状体,构成活性污泥骨架,原生动物附着其上,丝状细菌和真菌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个颗粒状的活跃的微生物群体。
曝气池内不断充气、搅拌,形成泥水混合液,当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很短时间内被吸附到活性污泥上,可溶性物质直接进入细胞内。
大分子有机物通过细胞产生的胞外酶将其降解成为小分子物质后再渗入细胞内。
进入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生化反应,使有机物转化为C02、H2O等简单无机物,同时产生能量。
微生物利用呼吸放出的能量和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合成细胞物质,使菌体大量繁殖。
微生物不断进行生物氧化,污水中有机物不断减少,使污水得到净化。
当营养缺乏时,微生物氧化细胞内贮藏物质,并产生能量,这种现象叫自身氧化或内源呼吸。
曝气池中混合物以低BOD值流入沉淀池。
活性污泥通过静止、凝集、沉淀和分离,上清液是处理好的水,排放到系统外。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一、引言废水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水体。
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生化处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二、废水生化处理方法1. 好氧生化处理法好氧生化处理法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水、预处理、好氧生化池、沉淀池和出水等几个步骤。
(1)进水:将废水引入处理系统,通过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预处理:将进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油脂、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以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
(3)好氧生化池: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生化池,加入适量的氧气和微生物菌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4)沉淀池:将经过好氧生化处理的废水引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作用,使微生物污泥和悬浮物沉淀到池底,净化水体。
(5)出水: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沉淀池中流出,经过消毒等后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2. 厌氧生化处理法厌氧生化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水、预处理、厌氧生化池、沉淀池和出水等几个步骤。
(1)进水:同样将废水引入处理系统,通过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预处理:与好氧生化处理法相同,对进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油脂、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
(3)厌氧生化池: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厌氧生化池,由于池内无氧环境,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降解。
(4)沉淀池:将经过厌氧生化处理的废水引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作用,使微生物污泥和悬浮物沉淀到池底。
(5)出水: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沉淀池中流出,经过消毒等后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三、废水生化处理方法的优点1. 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好:生化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方式,有效净化污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
一、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降解有机物能力1. 好氧降解:好氧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研究数据,好氧降解可以去除污水中的70%以上有机物。
例如,某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好氧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去除率达到90%以上。
2. 厌氧降解:厌氧微生物(如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
研究表明,厌氧降解可以去除污水中的20%以上有机物。
某厂采用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水,有机物去除率达到80%以上。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氮、磷去除能力1. 氮去除:微生物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氮。
硝化是指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研究数据显示,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可以使污水中的氮去除率达到70%以上。
例如,某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硝化-反硝化工艺,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2. 磷去除:微生物可以通过磷酸盐的吸附和沉淀去除污水中的磷。
研究表明,微生物处理可以使污水中的磷去除率达到80%以上。
某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磷去除率达到95%以上。
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案例分析某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
该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特性,有效净化污水。
具体步骤如下:1. 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与生物膜接触。
2. 好氧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降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厌氧微生物在生物膜内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
4. 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微生物和悬浮物沉淀。
5. 沉淀后的清水经过过滤等步骤,得到净化后的水。
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显示,该工艺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氮去除率达到80%以上,磷去除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