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 格式:ppt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90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以下是关于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详细介绍。
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二、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和胞外多糖组成的生物会萃体,可以附着在固体支撑材料上形成膜状结构。
三、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1. 初级处理: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
2. 生物膜反应器: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措施,使生物膜附着在固体支撑材料上。
3. 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氮、磷等营养物质也被去除。
4. 澄清池:经过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澄清池,其中的悬浮物和生物膜被沉淀下来。
5. 消毒处理:经过澄清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6. 排放:经过消毒处理的污水可以安全地排放到水体中,或者进一步进行再利用。
四、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优势1. 高效: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使得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节能: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通气能耗更低,节约了能源。
3. 占地面积小:生物膜反应器的体积相对较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4. 运行成本低:生物膜法不需要额外投加化学药剂,降低了运行成本。
5. 适应性强:生物膜法对水质波动和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五、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膜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
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放到周边水体中。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地表水净化等领域。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环境的改善。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和反应,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形成高浓度的微生物附着层,通过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生物膜对水质的稳定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工艺进行联合处理,如好氧-厌氧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然后将产生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全面去除。
总体来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
合理应用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将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膜法的原理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膜对水进行处理的生物技术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生长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
染物,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的原理主要包括
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生物膜的形成和微生物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是生物膜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
的基础。
微生物在水中生长繁殖,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氮、磷
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微生物的
代谢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pH、氧气等条件,因此在生物膜法中需
要对水体进行适当的调控,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生物膜的形成是生物膜法能够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关键。
微生物在水中通过自身的黏附能力和分泌物质的作用,形成生物膜。
这种生物膜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富集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粒,为微生物
的代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生物膜还能够阻隔水中的有
害物质,起到过滤和隔离的作用,确保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最后,微生物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膜法能够去除污染
物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通过酶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底
物降解分解,释放出能量和新的生物体。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还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生物膜的活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生物膜的形成和微生物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通过合理调控水体环境、优化生物膜结构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膜法的净化效果,为水质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技术。
生物膜是一种生物学屏障,由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形成一种薄膜状的结构。
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通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并同化其中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繁殖。
生物膜法的应用领域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工艺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污水治理等领域。
通过构建不同种类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生物膜法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对COD和BOD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显著。
其次,生物膜法具有稳定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此外,生物膜法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生物膜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物膜法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生物膜法将继续发展壮大,技术不断创新,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同时,生物膜法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膜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生物膜法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污水测定方法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污水测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必要的工作,但其中涉及到一些危险因素和化学物质,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污水测定方法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的详细说明。
一、安全操作规程1.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污水测定之前,操作人员应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和护目镜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和飞溅伤害。
2.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在进行污水测定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以免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正确使用实验器具:操作人员在进行污水测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使用实验器具。
使用前应对实验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4.避免混合使用化学物质:在进行污水测定时,操作人员应避免将不同性质的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5.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步骤或违反操作规程。
如实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二、实验室安全保养规程1.定期检查实验设备: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损坏或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安全储存化学试剂:将化学试剂储存在专用柜子或容器中,保证其密闭性和防腐性。
应定期检查化学试剂的保质期,过期的试剂应及时处理。
3.定期清理实验室: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确保实验台面、地面和器具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在完成一项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并将化学废液按规定方式处理。
4.熟悉应急处理措施:操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装置,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5.参加安全培训和演习:操作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演习,增加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以上是污水测定方法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的详细说明,操作人员在进行污水测定时,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保养工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好氧生物膜法作用原理
好氧生物膜法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基础的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有机废水处理。
它利用了好氧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在生物膜上形成了一层富生态系统的薄膜,这个薄膜包含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它们通过互惠互利的关系协同工作,以最大化地去除有机废水。
好氧生物膜法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将废水通过人工生物膜,流动在微生物生长用的固体基质表面,间接进行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微生物利用有机污染物为碳源,吸收氧气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小的物质,如CO2和水等。
同时,好氧生物膜法将废水中的氨氮和硝态氮依次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避免了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中可能出现的氮氧化过程中的亚硝酸盐的形成,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多,其厚度也逐渐增加,从而提高了处理系统的有机物负荷、抗冲击负荷、抗毒负荷能力等。
生物膜法好氧池汽水比生物膜法好氧池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中一个关键参数是汽水比。
汽水比是指进入好氧池的污水与曝气所需空气的比值。
合理的汽水比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膜法好氧池的处理效果。
汽水比的大小对生物膜法好氧池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大的汽水比会导致氧气过剩,造成能量的浪费;而过小的汽水比则会导致氧气不足,影响生物膜的正常生长和污水处理效果。
因此,确定合适的汽水比是优化生物膜法好氧池运行的关键之一。
确定合适的汽水比需要考虑好氧池的尺寸和工艺设计。
好氧池的尺寸决定了其处理能力,而工艺设计则确定了曝气所需的空气量。
根据好氧池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出合理的汽水比范围。
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来调整汽水比。
进水水质的不同会对好氧池的处理效果产生影响,而处理要求的不同则对好氧池的运行参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汽水比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生物膜的生长情况也是确定汽水比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膜是好氧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氧降解。
而生物膜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氧气供应,因此汽水比的大小也会对生物膜的生长产生影响。
为了确定合适的汽水比,可以通过监测好氧池的溶解氧浓度和污水的COD浓度来进行调整。
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汽水比的合理性,而COD浓度的变化则可以反映处理效果。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逐步调整汽水比,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逐步递增汽水比的方法来确定合适的数值。
首先,可以将汽水比设定为一个较小的值,然后根据处理效果和监测指标的变化逐步增加汽水比。
在逐步增加汽水比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测好氧池的处理效果和运行参数,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直至找到最佳的汽水比。
汽水比是生物膜法好氧池中一个重要的运行参数,合理的汽水比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确定合适的汽水比需要考虑好氧池的尺寸和工艺设计、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以及生物膜的生长情况。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
污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沟等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A2/O工艺亦称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 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
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应为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工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
氧化沟是一种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又称循环曝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