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素描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4
《动画素描》课程标准1.概述“动画素描”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通过学习素描基础理论(素描的概念、素描的观察认识及表现)及创意造型表现,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是学生将来从事动漫设计所必需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
该课程是以模块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掌握传统素描造型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要求,紧密衔接各专业课程而设置科学、严谨、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讲评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动画素描的技能要求。
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应用性强,知识面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正确的观察、感受、分析物体的方法,掌握脑、眼、手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更全面更系统地表现对象。
提高学生素描表现对象的方法技巧以及审美创造能力,为今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也能够使用基础素描与动画素描的基本知识和造型技能,掌握动画角色造型的制作过程。
并在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制作实训过程中加强实践能力,达到学生毕业就能够顶岗工作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实例为主,由浅入深地讲解传统素描与动画素描的区别与联系,从最基础的绘画理论到动画专业设计造型知识的了解,再到更深入的动漫创意造型设计。
全都采用项目教学法,解决相关问题。
本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引导,通过对各个实例的学习,全面掌握动画素描的各种原理、功能和表现技巧。
动画素描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从总体上来说是解决理论、观念和创造表现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从动画场景、动画道具、动画角色大范围考虑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同时,重新定位素描教学的目标,坚持寓表现技能、美学素养于创造性思维教育之中的教学理念,跳出传统的绘画素描框架,从而做到动画素描基础造型与动画核心课程的完美结合。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视觉暂留效应、连续播放画面的技术以及动画制作流程。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动画制作技术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动画制作的核心原理是视觉暂留效应。
当人眼看到一幅画面后,画面在视网膜上会短暂停留,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
动画制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使画面在视觉上产生连续变化,形成动态效果。
三、实验器材1. 动画制作软件:Adobe Animate、Flash等2. 摄影设备:数码相机、摄像机等3.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4. 辅助工具:尺子、圆规等四、实验步骤1. 前期准备- 设计动画剧本和分镜脚本。
- 确定动画风格,如卡通、写实等。
- 准备角色、场景等设计素材。
2. 角色设计- 根据剧本和分镜脚本,设计动画角色的外观、动作、表情等。
- 利用绘画工具和软件绘制角色原画。
3. 场景设计- 设计动画场景,包括背景、前景、道具等。
- 利用绘画工具和软件绘制场景原画。
4. 动画制作- 将原画分解成帧,确定每帧的画面内容。
- 利用动画软件制作动画,包括角色动画、场景动画等。
- 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连续性,保持画面之间的过渡自然。
5. 后期制作- 对动画进行剪辑,调整画面节奏和音效。
- 添加字幕、背景音乐等元素,完善动画效果。
五、实验过程1. 角色设计- 以一个简单的卡通角色为例,设计其外观、动作和表情。
- 利用铅笔和彩色铅笔绘制角色原画。
2. 场景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卡通场景,如森林、城堡等。
- 利用铅笔和彩色铅笔绘制场景原画。
3. 动画制作- 将角色和场景原画导入动画软件。
- 按照分镜脚本,制作角色和场景的动画。
- 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连续性,保持画面之间的过渡自然。
4. 后期制作- 对动画进行剪辑,调整画面节奏和音效。
- 添加字幕和背景音乐,完善动画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卡通动画。
《动画素描》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动画素描》是针对于动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动画专业素描课程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提高素描、速写熟练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与专业实践技能,为学生后续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动画素描概述及表现方法 4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2学时)第一节认识动画素描第二节动画素描的表现形式第三节动画素描的立体空间处理第四节动画素描的表现方法本章重点:动画素描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第二章几何体空间运动 16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14学时)第一节几何体空间运动原理与法则第二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透视变化第三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表现方法第四节几何体空间运动的创意设计教学重点:几何体的透视变化及空间运动规律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设计单个几何体的连续动态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几何体的透视规律及空间结构,运用几何体空间运动规律、主观创意,进行空间运动变化的连续动态设计。
要求学生具备理性分析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
本章作业要求:以一种较复杂几何体为主体形象,设计一组完整的连续动态。
要求创意设计要符合运动规律,并能够合理的表现几何体空间运动中的透视、结构及形体角度变化。
[学生课堂实践]:几何穿插体空间运动4开1张第三章人物头像速写 10学时(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第一节头部解剖结构第二节头部几何形体概括第三节形象特征第四节人物的表情第五节人像的夸张与概括表现理论教学重点: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构及表现。
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建立人物形象资料库1、典型的五官特征及典型形象2、典型的表情特征3、多角度人物头像速写练习。
4、短时人物头像速写练习5、对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夸张的表现要求: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构及变化规律,要求对结构形状与结构关系的理解立体而全面。
本章作业要求:能够主动的用线造型,对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概括的表现。
动画素描期末总结与反思一、总结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练习,我对动画素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逐渐掌握了动画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
1.技巧的掌握:在学习动画素描的过程中,我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观摩他人的作品,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比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表现、透视的应用等。
这些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为我后期的绘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动画素描是需要通过观察现实世界的事物来绘制的,因此,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养成了每天都要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并用画笔把这些画面尽可能地还原在纸上。
同时,对于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幻想角色、动漫人物等,我也逐渐培养了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来表现。
3.耐心和坚持:动画素描是一项需要不断绘画和实践的技能,虽然在学习初期会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通过不断地绘画和练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耐心和坚持的能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动画素描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反思虽然我在动画素描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提高。
1.构图能力不足:在动画素描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体现绘画的整体感和艺术性。
然而,我在构图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往往缺乏一个创意或者是整体的布局不够和谐。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强构图的练习,提高我这方面的能力。
2.色彩运用不熟练:动画素描虽然主要以黑白灰为基调,但在一些情况下,色彩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表达绘画的意境和情感。
然而,我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还不够熟练,往往在选择和搭配上存在问题。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色彩方面的练习,提高我这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3.动态表现不足:动画素描要求我们不仅要表现事物的形状和质感,还要表现事物的动态。
素描动画人物教学设计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
如何画好人物素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素描动画人物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素描动画人物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头部特征、五官比例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老师赵成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育同学的分析力量、观看力量、表达力量,了解同学的共性特点,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培育关爱他人、敬重他人的品质。
学问与技能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型、五官及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同学的相貌。
教学重点能说出人物头部的外形特征和表情。
教学难点用自己宠爱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好伙伴,能抓住人物特征并适当夸张。
教学预备教具:PPT课件、学案。
学具:图画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合作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谈话导入。
同学畅所欲言。
说一说:“他〞(她)的特征:同学们进入学校又有了一个新同桌,彼此可能已经成为好伴侣。
他(她)有哪些特征性格怎样老师小结:同学们刚刚都分析的很好,都有一双敏锐的眼光,能敬重同学,能全面评价他人。
(板书:画画你、我、他——画画好伙伴)1、独立思考问题。
2、争辩、答复。
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2二、分析与表现。
合作沟通、共同提高。
1、出示一张肖像漫画:他是谁(成龙)说出哪里像吗那个地方夸张了人物的头部由几局部组成(板书:脸型、五官、发型)小结: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2、分析脸型、发式。
A、脸型的区分: “田〞“国〞“由〞“申〞“甲〞或圆脸、方脸、三角脸、瓜子脸、鹅蛋脸等。
b、发式:长发、短发、直发、卷发。
3、神情的变化——哭、笑、怒、乐、忧等。
请几名同学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忧〞的表情。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相互争辩: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师总结:人物表情教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
第1篇一、实验背景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通过线条、明暗、质感等手段,将物体的形态、结构、空间关系等表现出来。
为了提高自己的素描技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素描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 分析不同素描表现手法的特点,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参考。
3. 通过实验,了解自己在素描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三、实验方法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体进行素描练习,如静物、人物、风景等。
2. 采用不同的素描表现手法,如线条、明暗、质感等。
3. 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自己在素描方面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条表现手法实验结果显示,线条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特点:(1)线条的粗细、疏密、虚实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关系等。
(2)线条的节奏和变化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
(3)线条的运用要遵循透视规律,以保持画面的和谐。
结论:线条是素描的重要表现手法,要学会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关系和动感。
2. 明暗表现手法明暗是素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以下为实验结果:(1)明暗关系可以体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明暗的变化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形状和体积。
(3)明暗的运用要遵循光影规律,以保持画面的真实感。
结论:明暗是素描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要学会运用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3. 质感表现手法质感表现手法在实验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质感可以通过线条、明暗、肌理等手法来表现。
(2)质感的表现要符合物体的实际特征,如光滑、粗糙、透明等。
(3)质感的表现要与其他表现手法相结合,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结论:质感是素描中重要的表现手法,要学会运用线条、明暗、肌理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4. 透视表现手法透视是素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以下为实验结果:(1)透视可以体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深度感。
(2)透视的运用要遵循透视规律,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
福建省闽江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授课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 4学期)课程名称:动画素描任课教师:黄菲凡课时授课计划(副页)第页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观看范画。
完成一张素描的基本练习。
1、动画速写的概念。
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后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动画速写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2、素描的概念。
素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说是一切图画之母。
关于素描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素描是与色彩画相对而言的。
第二、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第三、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作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动画速写创作服务的。
第三、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综上所述,关于素描的概念可以作如下概括。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它既是为动画速写创作收集素材,表现构思(包括工艺动画速写设计创意)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素描按其传统体系,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素描按其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形体结构研究和表现结构素描;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形体体积塑造和空间感表现的明暗素描;将上述两者综合运用的线面结合的素描。
素描按其功能性质和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营造气氛、消除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回忆曾学过的知识,并仔细观看、讨论图片,进入学习状态。
3、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要求培养艺术的感知能力掌握造型的法则与法律提高造型的技能技巧树立体积观念,掌握立体描绘的方法和技能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对比例的准确判断力掌握造型语言,提高素描造型的表现力掌握分析综合的方法,提高素描造型的概括力掌握作画程序,学会整体作画的方法学会使用多种素描工具,提高驾驭工具的技能技巧4、素描的工具材料与使用素描的工具材料: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笔画用纸、皮擦、纸笔。
《动画素描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468s
适用专业:动画
总学时数: 96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80
总学分:3.5
参考教材:《美术基础入门之素描石膏像写生(VCD)》
《素描石膏像-2》作者:高维星等绘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
《素描石膏像1》《素描头像》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动画设计专业必修课,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适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一定的素描艺术造型技能。
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和电脑美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素描造型、结构等有更深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素描基础训练,能够与本专业相结合,对提高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实验一几何形体组合写生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8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几何形体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实验二静物组合写生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8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静物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实验三石膏胸像写生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16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静物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实验四人物半身像写生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16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静物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实验五人体写生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16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静物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实验六几何形体组合写生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16
实验分组:不分组
二、实验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技法。
三、实验内容:
静物组合写生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注意光线与角度。
执笔:许楠审核:刘少辉制(修)订时间: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