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64.50 KB
- 文档页数:50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内容: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早期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采取被动功能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关节、抗痉挛定位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同时进行常规物理治疗如电针、推拿、按摩等,促进肌肉和神经的功能恢复。
2. 肢体功能锻炼
采用物理治疗手段,通过被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等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提高肌力和协调性。
同时采用悬吊、牵引等方法进行肢体定位,以纠正不良姿势。
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训练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动作,培养自理能力。
采用任务分解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生活自理水平。
4. 语言功能训练
对存在不同程度失语的患者,可以采用语言重复、朗读训练等方法,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必要时可以辅助采用语言代替器材。
5.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常用的训练包括图片记忆、数字广度等。
必要时可以采用认知辅具来帮助记忆。
6.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7. 家庭培训指导
训练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康复锻炼方式,指导其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共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系统、全面的康复方案,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学知识: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今天帮助大家总结康复治疗学的相关内容,供考生复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康复治疗学知识-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1.评定内容
(1)患者全身状态的评定
全身状态、年龄、合并症、既往史、主要脏器的功能状态。
(2)患者功能状态的评定
意识、智能、言语障碍、肢体伤残程度。
(3)心理状态的评定
抑郁症、无欲状态、焦虑状态、患者个性。
(4)患者本身素质及家庭条件的评定
患者爱好、职业、所受教育、经济条件、家庭环境、患者同家属的关系。
(5)对其丧失功能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考前指导
2.确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及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康复治疗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远期目标:康复治疗三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如独立生活、部分独立部分介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等等。
康复目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作修正,对每个病人每月举行一次评定会议,评定是否达到目标,如果达到则制定新的目标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要分析其原因,变更目标,修正训练内容。
根据每位病人的功能障碍、能力障碍、社会不利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要由一个康复小组集体进行制定。
3.脑卒中的功能障碍评定
(1)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
偏瘫、两侧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情感障碍等
(2)脑卒中后障碍的三个层次
①残损(impairement),有生理、解剖结构和运动功能缺失或异常。
②残疾(disability),有个体能力受到限制、缺失或不能正常完成某项任务。
③残障(handicap),个体巳不能充分参加社交活动,即人的基本权利活动受到影响。
脑卒中康复的评定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
了严重影响。
脑卒中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而评
定脑卒中康复的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评定脑卒中
康复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自理能力评定,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洗漱、穿衣等。
评定患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
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展。
2. 运动功能评定,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评定患
者的肢体活动能力、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制定针
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
3. 认知功能评定,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
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有助于医护人员设计个性化的认知康复训练方案。
4. 情绪及心理评定,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评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干预
和治疗,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5. 家庭和社会适应评定,评定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康复情
况和社会融入程度。
以上是评定脑卒中康复的一些主要方法,通过综合评定患者在
生活、运动、认知、情绪及心理、家庭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状况,
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治
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评定一、评定基础知识1、康复评定的概念康复评定是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资料,通过询问、检查、测量等多种方法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功能障碍,并对功能障碍的原因、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做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同时形成障碍诊断,制定康复治疗目标的过程。
2、评定的对象: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或能力障碍者。
3、康复评定的目的①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和程度②寻找和确定障碍发生的原因③确定康复治疗项目④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⑤判断康复效果⑥判断预后⑦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⑧评估投资/效益比⑨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供依据4、康复评定的类型定性:观察和调查访谈;是定量评定的前期工作半定量:将定性分析评定中所描述的内容等级进行量化,即将等级赋予分值的方法--量表检查Brunnstrom、上田敏12级、Fugl-Meyer、MMT、Barthel指数、FIM、VAS等定量:分析量的资料,常通过测量获得并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其分析结果--用数值来表示障碍程度关节活动度(°)等速运动肌力检查(N.m) 步态分析中的步速(m/s) 二、脑卒中康复评估流程三、评估标准及操作规范(一)功能障碍评价:①认知功能:认知障碍是脑损伤导致大脑为解决问题而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出现的。
包括: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推理能力降低、判断力差及交流障碍等。
常用量表:MMSE、MOCA、NCSE②交流功能---ST部分③运动功能:1、ROM:四肢关节、脊柱关节2、肌力: 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测定、其他器械肌力评定(握力、捏力、背肌力)、肌肉耐力(等长肌肉耐力、等速肌肉耐力、背肌耐力、腹肌耐力)(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躯干屈曲加旋转腹内/外斜肌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2-级:躯干有些微旋转;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2+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稍微离开床面;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离开床面近一半距离;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3+级:双上肢伸直并举在身体前方,对侧肩胛骨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向前,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 男性患者,62 岁,既往有2 型糖尿病病史,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 天"为主诉入院。
: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体征: BP 130/80mmHg ,神志清,构音障碍,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偏右,j;咽反射减弱,心肺检查无异常,左上肢肌张力稍低,左侧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2; ;级,左下肢镜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3 级,左侧肢体生理反射存在,左巴氏征(+)ojf 脑CT 示:右侧内囊区脑梗死。
!;问题41.请针对目前患者的功能情况,简述如何进行康复坪定? 11 2. 写出脑卒中急性期的具体康复治疗方法病案讨论:j 1. 对患者目前的功能情况进行康复评定应包括: ;i (1)运动功能坪定:肌张力评定、Fugl-Meyer 评定法:! (2) 日常生活能力坪定: Barthel 指数:; (3) 构音障碍坪定。
!! 2 脑卒中急性期的具体康复治疗方法: !; (1) 患者病床在病房中的合理位直:应使患侧处于经常有人走动的一侧,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尽可能由患侧接近患者。
;! (2) 保持床上卧住的正确姿势。
;: (3) 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 (4) 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Bobat忡定法握手训练。
;(5) 转移动作训练:可分床上转移,从床上坐起或起立,自床向轮椅的转移等。
j病案分析:j 男性患者,45 岁。
4 日前因车祸造成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生命体征稳定。
现患者处; ;于意识模糊状态,查体欠合作,肢体活动受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体格检查:体温j; 36. 州,呼吸28 ;ÝJ 分,脉搏95 ;ÝJ 分,心率95 ;.大/分,血压138/98mmHg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模糊,双侧睦孔对光反射存在,左侧上肢肌力1 级,下肢肌力2 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1:正常,左侧膛反射减弱,左下肢巴氏征( + ) ,脑膜剌激征( + ) ,血象检查:WBC8.ox109/L ,: :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尿常规正常,血糖正常,脑脊液主血性,细胞数、糖均略升高,脑CT 检ij 查右侧额叶区点片状略高密度影,无颅骨骨折线及颅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