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
- 格式:doc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主要有哪些?中国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开展的环境事务。
中国是历届联合国环境署的理事国,与联合国环境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于1979年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环境监测网”、“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国际环境情报资料源查询系统”。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中国兰州设立了“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总部。
在环境署的组织下,中国将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的经验和技术传授到许多国家。
到1996年,中国已有18个单位和个人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中国与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使用和管理上,已经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模式,对推动中国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是1993年成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国,在这个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高层政治论坛中一直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组织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参加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东亚海洋行动计划协调体等,对亚太地区的环境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积极发展环境保护领域的双边合作。
10多年来,中国先后与美国、朝鲜、加拿大、印度、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芬兰、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家签订了环境保护双边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全球环境问题、污染控制与预防、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海洋环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酸雨、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还参加了美国倡议的“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计划”活动。
中国为进一步加强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1992年4月成立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40多位中外著名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向中国政府提出有关咨询意见和建议。
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1.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我的答案:B√答对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2.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我的答案:B√答对3.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A√答对4.()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 D √答对5.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 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 1.0 分)A.1% ~1.5%B.1.5% ~1.8%C.1.8% ~2%D.2% ~3%我的答案: D √答对6.全球每年1260 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 1.0 分)A.10%B.23%C.32%D.35%我的答案: B √答对7.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分)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分)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10.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中国加⼊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件。
中国加⼊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名录如下:《防⽌海洋⽯油污染的国际公约》(1954年,伦敦)《捕渔与养护公海⽣物资源公约》(1958年,⽇内⽡)《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6年,华盛顿)《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1956年,罗马)《⼤陆架公约》(1958年,⽇内⽡)《南极条约》(1959年,华盛顿)《世界⽓象组织公约》(1947年,华盛顿)《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布鲁塞尔)《世界⽂化和⾃然遗产保护公约》(1972年,巴黎)《关于各国探测及使⽤外层空间包括⽉球与其他天体之活动所应遵守原则之条约》(1972年,莫斯科)《防⽌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伦敦)《关于禁⽌发展、⽣产和储存细菌(⽣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2年,伦敦)《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进⾏⼲涉的议定书》(1973年,伦敦)《国际防⽌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伦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1979年,维也纳)《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维也纳)《核事故或辐射事故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5年,维也纳)《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年,维也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蒙特利尔)《亚洲和太平洋⽔产养殖中⼼⽹络》(1988年,曼⾕)《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巴塞尔)《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约热内卢)《⽣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约热内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护林防⽕联防协定》(1980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1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政府与澳⼤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年签订)《中华⼈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平利⽤核能合作协定》(1986年签订)另外,中国还积极⽀持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许多重要⽂件,并把这些⽂件的精神引⼈到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之中。
单选题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 √答对2.()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 √答对3.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我的答案:C √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我的答案:C √答对6.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我的答案:A √答对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 √答对8.()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9.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中国积极参与了许多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致力于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下面了一些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环境保护公约之一,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3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承诺采取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是全球范围内关于控制跨境转移和处置有害废物的重要公约。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2年批准该公约。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全球有害废物问题,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3.《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公约,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中国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3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渔业可持续发展公约》《渔业可持续发展公约》旨在促进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
中国于1995年签署并于1996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作为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中国致力于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协定,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中国于2023年签署和批准该协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于落实《巴黎协定》目标起到关键作用,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
以上是中国参与的部分重要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中国将继续加大自身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A.1986B.1987C.1988D.1989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3.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1.0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10.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一、危险废物的控制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二、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1、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1987年6月17日)2、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26(1998年9月11日)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6月25日)2、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1990年6月25日)3、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1990年6月25日)四、臭氧层保护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22日)2、经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16日)五、气候变化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11日)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0日)六、生物多样性保护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10月23日)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1983年9月13日)七、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4年6月7日)八、物种国际贸易1、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3月3日)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二十一条的修正案(1983年4月30日)3、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83年11月18日)4、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94年1月26日)九、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类]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摘录第12部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1982年12月10日)[油污民事责任类]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11月29日)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1976年11月19日)[油污事故干预类]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1969年11月29日)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1973年11月2日)[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0年11月30日)[防止海洋倾废类]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1972年12月29日)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1996年议定书(1996年11月7日) [防止船舶污染类]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3年11月2日)13、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1978年2月17日)十、海洋渔业资源保妒1、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6年12月2日)2、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1966年5月14日)3、中白令海狭鳕养护与管理公约(1994年2月11日)4、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与管理协定(1995年12月4日)5、亚洲一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1988年1月8日)十一、核污染防治1、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1986年9月26日)2、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1986年9月26日)3、核安全公约(1994年6月17日)4、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1980年3月3日)十二、南极保护1、南极条约(1959年12月1日)2、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1991年6月23日)十三、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1972年11月23日)2、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11月17日)>十四、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1、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摘录)(1966年12月9日)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摘录)(1966年12月9日)十五、其他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1、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摘录)(1967年1月27日)2、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摘录)(1972年3月29日)。
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1.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我的答案:B√答对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4.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我的答案:B√答对5.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A√答对6.()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7.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我的答案:D√答对8.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分)A.10%B.23%C.32%D.35%我的答案:B√答对9.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10.()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中国已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包括()。
(2.0分))欧阳光明(2021.03.07)A.《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生物多样性公约》D.《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我的答案:ABCD √答对2.城市的功能包括()。
(2.0分))A.管理B.服务C.创新D.集散我的答案:ABCD √答对3.在十九大报告的基本方略中,强调了“十四个坚持”,其中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是()。
(2.0分))A.坚持全面深化改革B.坚持新发展理念C.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的答案:BCD √答对4.在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作为顶层设计,其作用包括()。
(2.0分))A.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及举措B.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搭建基础性框架C.基本解决了我国在生态文明上面临的难题D.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我的答案:ABD √答对5.我国对防控环境风险提出了意见的文件包括()。
(2.0分))A.《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B.《“十三五”规划纲要》C.《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D.《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的答案:ABCD √答对6.下列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层面的表述,正确的有()。
(2.0分))A.国际层面:倡导环境国际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和协调,把环境问题纳入多边合作计划B.政府层面: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整个社会的有序活动,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缔造一种新型的环境文化;引导新颖的运作方式C.企业层面:遵守环境法规、严格执行环境标准、节能降耗是企业的责任D.公众层面:要使节约资源成为全民的主流意识,实行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我的答案:ABCD √答对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1.()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 A.1986 B.1987 C.1988 D.1989我的答案:B?√答对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3.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我的答案:B?√答对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答对5.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的答案:A?×答错6.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 A.2 B.3C.4 D.5我的答案:C?√答对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 B.节能减排 C.环境友好 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答对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1.0分)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我的答案:B?√答对9.()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一、概述中国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签署、批准并履行了多项国际公约和协定。
这些公约和协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水资源管理等。
下面将逐个介绍中国参与的主要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
二、气候变化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2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旨在促进全球减排、适应气候变化和技术转让。
2. 京都议定书1997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议定书,承担减排目标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3. 巴黎协定2016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协定,承诺到2030年前将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降低。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
四、大气污染1.《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公约》2000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加强对非法贸易和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打击。
2. 温室气体控制和二氧化硫减排协议2002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协议,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二氧化硫污染。
五、水资源管理1. 海洋污染防治公约1982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加强对船舶污染、油污染等的监管和整治。
2. 国际淡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2000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致力于保护淡水湖泊、河流等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六、其他公约和协议1. 国际条约与公约法公约1969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公约,确立国际环境法的适用原则。
2. 区域环境合作协议2007年中国签署并批准该协议,与周边国家合作解决边境地区的环境问题。
附件: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文2. 《京都议定书》全文3. 《巴黎协定》全文4. 《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5. 《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公约》全文6. 温室气体控制和二氧化硫减排协议全文7. 《海洋污染防治公约》全文8. 《国际淡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全文9. 《国际条约与公约法公约》全文10. 区域环境合作协议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公约:指由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签署并承担一定义务的国际协定。
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各种环境保护公约协定,致力于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文将就中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约协定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影响。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保护公约之一。
中国于1992年签署了该公约,并在1993年正式加入。
根据公约,各国必须制定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行动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参与是积极的。
中国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将低碳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是为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中国于1992年签署了该公约,并在1993年正式加入。
公约旨在提高全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中国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动表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和责任。
中国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建立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了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展联合科研和信息交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Basel Convention)是针对控制和管理跨国边境转移的危险废物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中国于1992年签署了该公约,并在1993年正式加入。
公约要求各国制定国内法规来管制废物的产生、转移和处置,以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和中国环境保护立法1. 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是各国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而签署的国际协议。
这些协议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
1.1 著名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巴黎协定》:旨在减缓气候变化,并为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设定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确立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框架,并推动各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巴塞尔公约》:旨在控制和减少跨国边境运输的危险废物。
《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减少大气中的臭氧破坏物质。
1.2 中国参与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并在一些重要条约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的签约国之一。
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积极举措,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中国还通过国内法律和政策履行了这些条约的承诺。
2. 中国环境保护立法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立法措施,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2.1 环境保护法中国的环境保护法是最重要的环境保护立法之一。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和企业的责任、环境监测和评估等内容。
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和补偿制度。
2.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2.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置和管理要求,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
2.5 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内蒙古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答对2.()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答对3.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我的答案:C√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答对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我的答案:C√答对6.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我的答案:A√答对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答对8.()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9.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4.3 国际合作基础题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某些环境问题通过大气环流、洋流等大尺度的物质流动使其影响大大超过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A、C、D三个选项只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可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到大洋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等地区,B对。
故选B。
【答案】2.D 3.D【解析】2.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A正确;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B正确;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C正确;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D不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3.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A错;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增速,减轻环境问题,B错;“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使森林净化大气的功能增强,有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C错;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D对;故选D。
4.【答案】D【解析】《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①错误。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②正确。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③错误。
《维也纳公约》明确指出大气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合作行动,保护臭氧层,④正确。
故选:D。
【答案】5.D 6.A【解析】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②、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①、④错。
故选D。
6.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发赤潮等,直接影响和危害其他水生生物正常生存,A对;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从而防止臭氧空洞。
中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十几件。
中国加入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名录如下:
《防止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公约》(1954年,伦敦)
《捕渔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1958年,日内瓦)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946年,华盛顿)
《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1956年,罗马)
《大陆架公约》(1958年,日内瓦)
《南极条约》(1959年,华盛顿)
《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47年,华盛顿)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布鲁塞尔)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72年,巴黎)
《关于各国探测及使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之活动所应遵守原则之条约》(1972年,莫斯科)
《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伦敦)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2年,伦敦)
《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进行干涉的议定书》(1973年,伦敦)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伦敦)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1979年,维也纳)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维也纳)
《核事故或辐射事故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5年,维也纳)
《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年,维也纳)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蒙特利尔)
《亚洲和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络》(1988年,曼谷)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巴塞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
《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护林防火联防协定》(1980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1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年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1986年签订)
另外,中国还积极支持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许多重要文件,并把这些文件的精神引人到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之中。
这些文件包括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世界许多国家同时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2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发表的《内罗毕宣言》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表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