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3
1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1、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措施是什么?①措施:A 、抗美援朝战争。
B 、土地改革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2结果、性质、意义、英雄及其事迹、精神分别是什么?①目的:支援朝鲜,保家卫国。
②原因:A 、美国的侵略活动威胁中国的安全。
B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③开始时间和标志: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率领志愿军赴朝参战。
④结束时间和标志:1953年7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被迫同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⑤司令员:彭德怀。
⑥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⑦结果:朝中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⑧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⑨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⑩英雄及其事迹:A 、黄继光:用胸膛堵塞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
B 、邱少云: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
⑪3①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②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冬。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地点:新解放区。
⑤结果: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
⑥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①时间:1950年10月——1952年底。
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③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④重点:打击土匪(匪首、惯犯)、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分子。
⑤结果:到1952年底,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全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以巩固。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1)通过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讨论和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土地革命必要性和,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1.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黄继光、邱少云的资料,并加以整理,上台讲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
为巩固新建立的政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哪些艰苦卓绝的斗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抗美援朝显国威土地改革利人民镇反运动定局面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过渡:新中国政权成立时面临那些严峻的形势,面临着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其中美国干涉中国最严重的事件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抗美援朝显国威师: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发生呢?(一)抗美援朝战争学生活动:请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史实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2.了解土地改革前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版权所有
3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