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与分析王象征
- 格式:pdf
- 大小:237.81 KB
- 文档页数:2
急腹症10例的诊治经验分析
(1)急腹症的诊断对于急腹症患者,通常首先要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建议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如可以根据患者最初出现的症状、体征等信息,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临床诊断流程来确定患者的急腹症诊断。
(2)急腹症的治疗对于急腹症患者,建议采用多模式治疗,既要进行症状缓解治疗,也要进行恢复性治疗。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抗炎治疗、抗凝血治疗等措施,以此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在合理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营养、免疫功能。
(3)急腹症10例的诊治经验分析 1. 针对不同病情,个体化治疗是必要的。
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需要采取较为复杂的治疗手段,如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另外5例患者病情不太严重,可以采取较为简单的治疗手段,如抗炎治疗、抗凝血治疗等。
2. 抗炎治疗对急腹症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在1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采取了抗炎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3. 抗凝血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采取了抗凝血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4. 营养支持治疗也是急腹症治疗的一部分,在10例患者中,有
8例患者采取了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临床治疗方式,分析临床疗效,为临床急腹症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观察组60人,对照组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病愈45例,好转5例,手术成功率83.3%;观察组病愈53例,好转4例,手术成功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数据中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腹症临床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麻醉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43-02急腹症是急诊常见疾病,是腹部急性疾患的简称[1],临床发病率高,常见普外科疾病及妇科急腹症,起病急,腹痛明显,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所以患者一旦出现急腹症,要及时给予明确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对我院选取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观察组60人。
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5~65岁;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3岁。
1.2检查诊断:临床表现有明显腹痛、不同程度发热、恶心、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结合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相关X线、B超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腹症病例。
临床实践中的急腹症诊断与处理急腹症是指由于腹部内脏或周围组织器官的疾病而引起的急性腹痛。
这种疾病往往迅速发展,病情危重,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将探讨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疾病及其诊断与处理方法。
一、胃肠道急腹症1. 溃疡穿孔: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
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腹膜刺激征等。
诊断依据为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剧烈腹痛、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治疗应包括紧急手术修复。
2. 肠梗阻:肠梗阻是由于肠腔内或肠壁外的阻塞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策略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吸引性肠减压、及时手术等。
3. 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通过肛门部脱出,外推形成突出物。
患者常表现为肛门坠胀感、便血及便秘等。
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直肠指检等。
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矫正。
二、肝胆胰腹腔急腹症1.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内胆结石引起的急性炎症。
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胆囊切除术。
2.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常见症状为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赖于血清酶学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应包括休息、禁食、补液和疼痛控制等。
3. 腹腔脓肿: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感染所致的脓性积液。
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肌肉紧张等。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主要包括广谱抗生素治疗和引流术等。
三、泌尿系统急腹症1.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腰部胀痛、尿频等。
诊断依据有病史、尿液分析和血清学检查等。
治疗应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处理。
2. 肾绞痛:肾绞痛是由于肾结石阻塞尿路引起的剧烈腰痛。
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绞痛,并放射至腹股沟。
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分析标题: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分析引言:急腹症是指突发、剧烈腹痛,伴有全身症状的一类病症。
由于急腹症的种类繁多,临床上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和相关策略,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一、临床表现:急腹症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呕吐、发热、腹膜刺激征等,但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具备特异性。
临床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1.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男女发病率相近。
主要表现为以中上腹转移到右下腹为特点的腹痛,压痛位于“McBurney点”。
此外,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2.急性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绞痛,发作性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可出现Murphy征阳性。
3. 急性胰腺炎:腹痛持续时间长,胰腺区位于脐下、中上腹,辐射至背部。
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膜炎体征等。
二、鉴别诊断:对于病情危急的急腹症患者,早期准确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有助于及时开展相应处理。
1. 腹腔内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排除或确定诊断。
2. 腹腔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这些疾病所致的腹痛一般伴有系统性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线索。
3. 外科腹痛:如肠梗阻、胃肠穿孔、腹膜炎等,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腹部平片、CT等),可以帮助鉴别。
三、治疗策略:急腹症的治疗目标是尽早确定病因并进行有效处理。
根据病情轻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策略。
1. 保守治疗:适用于没有腹部器官破裂、穿孔和广泛腹腔感染的患者。
包括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疼痛缓解等措施。
2. 手术治疗:适用于急腹症伴有腹部器官破裂、穿孔、广泛腹腔感染等严重情况。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及时控制感染、修复病变器官,并对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急腹症的临床诊治分析急腹症是一种病情危重的急性腹部疾病,常由于腹腔内的炎症、出血、肠梗阻、肠套叠等引起。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急腹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疾病概述急腹症是指急性腹部疾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腹痛、腹部肌紧张、反跳痛或腹膜刺激征等症状。
病因多样,常见的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溃疡病穿孔等。
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干预,急腹症可以导致腹腔感染、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二、临床特征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一些常见的特征。
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表现为持续性、剧烈、阵发性或间歇性疼痛。
腹部肌紧张和压痛是急腹症的另一特征,可见于腹膜炎、肠梗阻等疾病。
其他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血等。
三、诊断方法临床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急腹症的诊断。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部位、食欲变化等。
然后,进行腹部体检,观察腹部是否出现肌紧张、压痛等体征。
最后,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腹部X光、腹部超声等。
四、常见病因和治疗策略1. 阑尾炎:阑尾炎是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切除患者的阑尾。
但在手术前,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以控制炎症。
2. 胆囊炎:胆囊炎是胆结石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治疗常规是通过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手术切除炎症严重的胆囊。
3. 肠梗阻:肠梗阻是肠腔的梗阻导致胃肠内容物无法流通的情况,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轻度的肠梗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肠道通畅,如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等。
但对于严重的肠梗阻,手术是必不可少的。
4. 溃疡病穿孔:溃疡病穿孔是急腹症中最危险的一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手术是治疗溃疡病穿孔的主要方式,通过修复穿孔的部位,遵循洗腹引流的原则。
五、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急腹症的并发症严重,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腹腔感染、肠坏死等。
急腹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急腹症病情都比较紧急,无论诊断和治疗都必须迅速和准确,否则一旦失去手术最佳时机,则易使病情恶化,出现生命危险。
因此许多情况下需要当机立断施行手术以救生机。
急腹症的非手术适应症情况,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应用得当,可发挥阻截作用。
但必须在配合西医、作好手术准备的情况下试用中医治疗,以防意外。
急性阑尾炎阻截治则为清热解毒,导滞化瘀。
方用《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生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红藤。
痛甚可选用乳香、没药、赤芍。
急性肠梗阻阻截治则为顺气通腑,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气滞加莱菔子;肠腔内积液多可酌加甘遂。
胆绞痛主要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症。
其中,急性胆囊炎的阻截治则为舒肝利胆、清热解毒,方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白芍、大黄、枳实、半夏、龙胆草、蒲公英、金钱草、虎杖。
便秘加芒硝;痛甚酌选郁金、川楝子或乌药、香附。
毒热甚可用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皮。
胆石症的阻截治则为疏肝利胆、导滞逐石。
方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白芍、黄芩、大黄、枳实、酌加郁金、厚朴、金钱草、海金砂。
便秘加芒硝,气滞加木香、川楝子,并应配合西医、针灸,采用总攻战术驱石,平日可服溶石汤金、鸡内金。
胆道蛔虫症的阻截治则为疏肝利胆、除湿驱蛔,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加苦楝根皮、乌梅、雷丸、槟榔片,并酌加芒硝、大黄,气滞胀痛加川楝、郁金。
急性胰腺炎阻截治则为清热解毒、化瘀通腑,方用小陷胸汤合大柴胡汤化裁:黄连、半夏,瓜蒌、柴胡、白芍、黄芩、大黄,酌加龙胆草、栀子。
腑实甚者用大陷胸汤合大柴胡汤:大黄、芒硝、甘遂、柴胡、黄芩、半夏、白芍。
热毒重者酌加红藤、银花、地丁、蒲公英。
血热妄行用犀角地黄汤。
急性吐血阻截治则为疏肝宁神、清胃止血,方予四逆散加味:柴胡、赤芍、枳壳、乌贼骨、侧柏叶、茜草根、血余炭、生三七末。
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急腹症就是指一类腹腔内某一内脏器官病变引起的,以急性、剧烈的腹痛为主要病理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有发病急、进展速度快、变化多、所涉及的学科多、病情严重等,急腹症对于患者而言,及其痛苦,对于乡镇卫生院临床工作者而言,是最困难的挑战之一。
由于急腹症患者发病急,一旦延误,或者是治疗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因此,临床工作者尽快明确病因并且迅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疾病,减少疾病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避免误诊、漏诊及医疗事故发生,对于患者的急腹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腹症;临床;治疗分析古代著名医者张孝骞在治疗急腹症时,曾这样形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可见急腹症之严重之难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医术也越来越高超,对急腹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可是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之一。
一、急腹症的简介急腹症的范围涉及很广,包括有外科急腹症、内科急腹症、妇产科急腹症、儿科急腹症等众多学科的许多疾病,例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石炎、急性胃肠穿孔、消化性溃疡等等。
导致急腹症的腹部内脏器官病变多种多样,急腹症的发病机制有急性炎症、急性出血、急性穿孔、腔道急性梗阻、脏器急性绞痛以及血管急性栓塞。
二、急腹症的诊断北美胃肠医师协会通过6097个病例统计分析得出,“文献资料记载有上百种,但是最常见的就只有十几种。
”其中,非特异性腹痛占43%,卫生院急腹症患者主要是属于非特异性腹痛,非特异性腹痛主要包括腹泻、痛经、消化不良、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肠炎等。
急腹病的诊断首先是了解腹痛的诱因如饮食习惯,然后再确定腹痛部位,首先出现腹痛的部位或者是腹痛最为严重和明显的部位一般是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随后可以通过视、触、叩、听来确诊病变部位,方便诊治。
还可以通过腹痛的性质来确定,如转移性腹痛为阑尾炎,阵发性疼痛为腹部脏器痉挛或者是梗阻。
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与分析王象征
发表时间:2018-07-28T15:01:45.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作者:王象征[导读] 探讨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王象征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60(75.00%)例、溃疡病急性穿孔4(5.00%)例、急性肠梗阻4(5.00%)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3(3.75%)例、急性胰腺炎4(5.00%)例、腹部外伤5(6.25%)例。
不同类型的急腹症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有73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91.25%,其余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结论:急腹症的临床诊治中,对其病因分析应结合内外因,重点对外因如何通过机体致使内因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急腹症;临床诊治;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87-02
急症病病人中,急腹病最为常见,所占的比例最高。
这种病发病速度快,病情严重,且病因多样,往往会和很多科室有关联,比如外科和产科,这样就会使得诊断极不容易。
治疗急腹症的时候,医生首先需要对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和所有可能病因进行详细的认识和了解,由于病人发病快,会危及生命,所以医生必须快速准确地拿出治疗方案,如果治疗不当,患者病情将会加重,甚至死亡。
下面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针对急腹症病人的治疗心得作一些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33±2.35)岁。
1.2 方法
1.2.1体液疗法急腹症患者入院后,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个初步诊断,再根据其以往病史来进行体检和全面的检查化验,除此之外,需要做腹液体电解质检测来了解患者自身的电解质失衡情况,通过相应计算得出在临床诊治中患者所需的补水量,从而对治疗方案进行改进。
1.2.2抗生素类药物如果病人患有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这些炎症,患者的病情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此,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和快速繁殖,在开始治疗的时候需要让患者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若病人的体质特殊则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是马上手术的患者则应手术前服用,待手术后再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发展情况来服用抗生素类药品。
1.2.3激素及其他药物试验前对患者的试验检测表明,患有这些炎症的人数比例高达95.34%,这些炎症包括阑尾脓肿、并发感染性休克、硬化性胆管炎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遏制病毒细胞的生长繁殖,有效防止病变位置产生硬结和条索,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疾病,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应控制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药品的使用量,先使用小剂量激素然后根据病情慢慢地调整使用剂量,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可以相应地增加用量。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60(75.00%)例、溃疡病急性穿孔4(5.00%)例、急性肠梗阻4(5.00%)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3(3.75%)例、急性胰腺炎4(5.00%)例、腹部外伤5(6.25%)例。
不同类型的急腹症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有73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91.25%,其余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表1所示。
3.讨论
3.1 处理好诊治缓急关系
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判断,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
急腹症病发突然,病情发展变化迅速,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相关的辅助性检查工作必须做到位。
3.2 系统分析病患的内、外因
急腹症病发因素很多,很难轻易下结论。
患者的生理系统和组织器官运行不规律、不协调的话,就会引起急腹症。
有些外因我们不重视甚至可能疏忽掉,但是却能引起内在的直接变化,造成急腹病。
所以,在第一次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应清楚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有无遗传病史、患者近一段时间在饮食方面的情况、是否有外伤、受到感染的程度等。
【参考文献】
[1]许晓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141-142.
[2]石伟.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48-549.
[3]何干龙.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31.
作者简介:王象征(1984.5-),男,汉族,河北邯郸人,学士,急诊医师,主要从事外伤急救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