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3.94 KB
- 文档页数:1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原子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质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是由电子和中子组成的2、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A.300千克B.30千克C.3.0千克D.0.3千克3、一般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45kg B.45g C.450kg D.4t4、小明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选择了一个物体,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其质量为100 g,该物体可能是()。
5、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A、由甲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由乙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一定大C、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小D、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大7、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8、一个能容得下2kg水的瓶子,一定能容得下2kg的A.酒精B.食用油C.盐水D.汽油9、小明同学阅读了如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 1.0×103铝 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0、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11、下列四幅图中,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是12、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① 瓶内液体的质量;②液体的密度.(g=10N/kg)13、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c.菜刀被磨光以后D.将铁丝用拔丝机拉长14、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50cm B.篮球的直径约为30c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一块水果糖的质量约为0.3kg2.小研同学在探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 2 >ρ 1 >ρ 3 >ρ 4B.ρ 4 >ρ 3 >ρ 2 >ρ 1C.体积相同时物质4的质量最大D.体积相同时物质1的质量最大3.社会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A.未掺水B.掺水含量在20%以下C.掺水含量在20%~30%之间D.掺水含量在30%以上4.如图所示: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N向下的压力,木块有20cm 3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为A.0.6×10 3 kg/m 3B.0.7×10 3 kg/m 3C.0.8×10 3 kg/m 3D.0.9×10 3 kg/m 3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左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往右盘减少砝码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测液体温度D.测液体体积7.几种燃料的密度见下表.三辆完全相同的油罐车,分别盛满这三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最重B.乙车最重C.丙车最重D.三车重量相同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81.4g B.78.6g C.78.2g D.81.8g9.为了避免秤杆损坏,制秤时在秤杆两端各包上质量相等或相近的两块小铜片.现在秤杆一端的铜片脱落丢失,主人怕影响秤的准确性,把另一端的铜片也取了下来.用这样的杆秤来称量,结果是A.称量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大.B.称量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小.C.不论两铜片的质量是否完全相等,都可以恢复秤的准确性.D.只有在两铜片的质量完全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恢复秤的准确性.10.小明是九年级学生,在一次化学实验中,要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药品.他知道,为保护天平,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上,要在放药品的盘中垫一张纸片。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一支粉笔B.一瓶矿泉水C.一名中学生D.一辆轿车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不能用钛制作的产品是A.潜艇外壳B.医疗器械C.保险丝D.眼镜架3、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A.增加1/10 B.减少1/10 C.增加1/9 D.减少1/94、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中信息可知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5、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是()A.一张交通卡B.一位初中生C.一升水D.一只鸡蛋6、下列四幅图中,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是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
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
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81.4gB.78.6gC.78.2gD.81.8g8、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
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比热容变小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体积成正比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由物质的种类决定10、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11、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12、冬天里,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A.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C.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D.水结成冰以后,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13、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原子核、质子、电子,B.质子、原子核、中子,C.电子、原子核、原子,D.原子、原子核、质子.14、图中甲、乙、丙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某种属性或某类物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
己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kg/m3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A.6kgB.60 kgC.600 kgD. 6000 kg3、如图所示的圈养动物,养大后质量最小的是()4、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C.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5、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6、小红同学在称出质量是39g药品的过程中,她往天平右盘内添加砝码的顺序是()。
A.20g,9gB.30g,6g, 2g, 1gC.20g, 10g,4g, 3g,2gD.20g,10g,5g,2g,2g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3-6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ρ甲:ρ乙=2:1B.ρ甲:ρ乙=l:2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5、如图所示为"五千年文博园"里的石雕,它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石头的密度是(约为人的3倍),则这尊石雕的质量约为()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6、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原处站立不动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赶快向岸边跑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7、,表示的意义是A.1g水的密度是1.0g/cm3B.1cm3水的密度是1.0g/cm3C.1cm3水的质量是1gD.密度为1.0g/cm3的物质一定是水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9、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10、对于同种物质,根据ρ=可知,物体的()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体积越大,密度越大D.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密度也不变1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12、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13、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1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15、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内的粒子分布是均匀的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D.原子核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1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成B.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7、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体积成正比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由物质的种类决定18、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24分)1. 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A. 1.19×10−7tB. 125mgC. 0.13gD. 0.00012kg2. 某农户家有几堆玉米等着出售,收粮的商家上门买时要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玉米质量好是指玉米中空瘪的颗粒较少,饱满的较多)定价格.如果你是商家,你觉得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 质量相同,比较体积C. 比较一定颗粒的质量D. 比较颗粒的多少3. 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
黄金之所以能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具有A. 较大的密度B. 较大的硬度C. 较好的弹性D. 较好的延展性4. 秤杆上相邻刻度间所对应的质量差是相等的,因此秤杆上的刻度应A. 是均匀的B. 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密C. 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疏D. 与秤杆的粗细是否均匀有关,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 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200cm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C. 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D. 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6.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7. 某位九年级男生对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下列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正常体温为50∘CB. 自身质量约为50kgC. 手指甲宽度约为1mmD. 跑步的速度约为50m/s8. 有一铝块,下列做法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 把铝块加热到100∘CB. 把铝块压制成一张铝箔C. 用锉刀将铝块表面打磨平滑D. 把铝块从赤道带到南极9.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C. 铁的体积比木头大D.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10. 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
教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度学业质量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的托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把一粒米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B.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C.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称量物体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横梁仍然左端下沉,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3.“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双手捧。
如图,人双手捧起的米质量约为( )A.3 gB.300 gC.30 kgD.300 kg4.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的质量为60gB.该液体的密度为33.0610kg/mC.由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与液体的质量成正比D.当液体的体积是350cm时,液体的质量是70g5.某空烧杯上有一根标记线P,加水到标记P处,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40g;若在该空烧杯内放一个质量为243g的金属块A后再加水到标记P处,金属块A浸没于水中,烧杯、水和金属块A的总质量为393g;若在该空烧杯内放一个质量为243g的金属球B后再加水到标记P处,金属球B浸没于水中,烧杯、水和金属球B的总质量为456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A的体积为330cm100cm B.金属球B的体积为3C.金属块A的密度为33g/cm D.金属球B的密度为39g/cm6.我国自行设计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之所以用铝合金材料制作部分机身而不用钢材是因为( )A.铝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大B.铝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C.铝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D.铝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 VA.乙的密度较大B.甲的密度为32g/cm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8.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以下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9.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①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此时水的体积①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①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10.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
《第6章质量与密度》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C. 小明午餐大约吃4kg的米饭D. 济宁市四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2.如图所示,广州酒家双黄莲蓉月饼是广州人最爱的中秋食品,也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对月饼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 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20gB. 一盒月饼的质量比教室里的空气总质量大C. 宇航员带到空间站的时候,可以漂浮在空中,说明月饼的质量变为零了D. 人们喜欢把月饼切成四块慢慢品尝,切开后月饼总质量不变3.一杯鸡尾酒有几种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A. 质量不同B. 体积不同C. 密度不同D. 温度不同4.下列关于密度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无关B.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可能反而较小C. 水结成冰后,密度保持不变D. 写字时,水笔中液体的密度不变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A. ρ甲>ρ丙>ρ乙B. ρ乙>ρ丙>ρ甲C. ρ丙>ρ乙>ρ甲D. ρ甲>ρ乙>ρ丙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 ℃B. mC. kgD. K7.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请你判断下列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上区别的是()A. 树根“变”根雕B. 牛奶“变”酸奶C. 玉石“变”印章D. 机器人“变”形8.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非常近似,根据这一现有的结论,可以得出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A. 50cm3B. 500 cm3C. 5000 cm3D. 50000 cm39.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A. 认真仔细地直接测量B. 先称一粒米与一块木块的共同质量,再测木块质量,然后计算求得C. 先称1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D. 先称1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10.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11.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A.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12.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010年5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托人把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树枝的()A. 长度B. 质量C. 密度D. 重力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B.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C.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14.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ρ铜=8.9g/cm3;ρ铝=2.7g/cm3]则这两条导线的长度之比等于()A. 27:89B. 89:27C. 1:3D. 3:115.小聪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 )A. 小于1kgB. 大于1kgC. 等于1kgD. 无法判断16.水与酒精是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
下表列出了它们在标准大气压下的部分物理特征数据,请你参照这些特征分析: 让质量及初温都相等的水和酒精冷却,待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
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 )A. 在混合过程中,热将从酒精传递给水B. 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比水的凝固点低些C. 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D. 均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17.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 一只麻雀B. 一只老鼠C. 一只鸡D. 一只羊18.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 教室里静心考试的中学生1min脉搏的次数约为30次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 教室里空气的密度约为1.29g/cm3D. 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二、填空题(共12题;共41分)19.把一枝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枝蜡烛的质量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重力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0.请你正确填写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________,质量约为50________。
21.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1t=________mg.常见物体的质量:大象2________,一个成年人60________,一只大公鸡2________,一只苹果100____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____,一张邮票50________.22.小刚同学发现我们每天饮用的新希望牌学生饮用奶,每盒体积是200ml,他又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得一般盒装牛奶的密度是1.025×103kg/m3。
你能根据小刚提供的数据,算出这盒牛奶的质量是________ g,如果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 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24.(1)图中: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 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 N;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2)木块从下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公式________ ,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________请归纳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________25.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________,实验时,物体应放入________盘.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________在电路中.(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26.小明同学的质量为40________ (选填“kg”、“g”或“N”);假期旅游时他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这时他受到的重力方向是________.27.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如图为一块10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 g,重力为________ N.(g=10N/kg)28.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质量为4.5千克冰块的体积为________米3,若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__米3。
29.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为了测量它的密度,采取如下的做法:(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底面边长.如右图所示,边长是 ________cm.(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___g.(3)由以上测量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0.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封闭气体发生热胀冷缩,使水平玻璃管中液柱发生移动,如图所示,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_ (填“左”、“右”)移动。
(2)为了测量温度,小明决定给它标上刻度,请你帮他完成这个任务,说出一种标刻度的具体方法.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31.已知,则一块体积为的冰的质量是多少?32.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将瓶内的水倒出,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粒,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000g,再向瓶中倒满水,瓶、水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41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试计算:(1)瓶子的容积;(2)金属粒的体积;(3)金属粒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3.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
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物体A、B以及轻质杠杆MN 组成。
物体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体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
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3。
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100N,A的底面积为0.04m2,高1 m。
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F1﹕F2=27﹕7。
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1)物体A的底部距水面深为0.75 m时,A受到的浮力F浮。
(2)物体A的密度ρA。
(3)如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零,NN‘﹕MN =17﹕60,此时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7分)34.一支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mm2,笔尾的面积是0.4cm2(1)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5________(填单位)(2)如图甲所示,手指用较小的力压铅笔尖,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手对笔尖的压力________ 桌面对笔尾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图乙所示,两个手指用4N的力压铅笔的两端,手指对笔尖的压强为________Pa.35.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36.小明用如下实验测定所处环境的空气密度:(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后,并未待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而是________,就开始测量了.(2)他用打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6g.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放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中的空气引入量杯内,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慢慢排出皮球中的气体(周围环境空气的密度与量杯中空气的密度相等),如图乙所示,同时调整量杯的高度,使量杯内气体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且需量杯内、外水面相平.此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共进行10次.拔出气针,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及图中情况,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实验数据表格.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D6.【答案】C7.【答案】B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A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二、填空题19.【答案】变小;不变;变小20.【答案】dm;kg21.【答案】kg;t、g、mg;109;t;kg;kg;g;g;mg 22.【答案】205;不变23.【答案】2∶1;2∶1 24.【答案】106;34;1.4;-7;;1.25m/s;无关25.【答案】质量;左;串联;并联26.【答案】kg;竖直向下27.【答案】0.16;1.6×10-328.【答案】5×10-3;4.5;4.5×10-329.【答案】2.00;42.6;5.3×10330.【答案】左;将此装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标上0℃,将它放在沸水中,液柱处标上100℃,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行100等分,就可以标上各个刻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