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1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题目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9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对点练: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意(知识回顾+对点训练+答案解析)【知识回顾】重要词句指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如指示代词;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句;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意义的词句;运用了某种修辞的词句;在结构上起到特殊作用的句子;等等。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以该词语的本义为基础,推及文中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以文解文。
一个词语有了临时含义,作者都要在其前或后进行比较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来揭示其内涵,以便读者弄明白其意思。
常见的设问形式:(1)纵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方法指导:(1)审视词语:一看其自身特点: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结构。
二看其外部环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2)理解情境义: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
如果有比喻义,就要搞清比喻的对象,寻找其本体;如果有象征,就要寻找其象征对象;如果有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如果有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如果有指代义,就要在上下句中寻找释义。
另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需要跨越远距离(指隔了几段文字)准确找到其含义所对应的文字。
2.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考查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句。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的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设问形式:(1)怎样理解……这句话?(2)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文意,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方法指导:(1)理解含蓄句。
含蓄句,是文章中运用象征等手法、含意比较隐晦的句子。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解析(1)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二凌晶年牛二已囊空如洗,夜里只好将就一宿了。
他把板车停妥后,抽出一张破旧的塑料纸铺在车底下,又抖开那条被子裹在身上,钻到了车底下。
早春的夜虽说没有寒冬腊月耶样彻骨透冷,但那种湿漉漉的夜气,使牛二寒从心起,他把被子越裹越紧……牛二入梦,或失足于冰河,或灼烤于火上。
当他迷迷糊糊醒来时,才发现太阳已在晒屁股。
街市上无数眼睛看着他。
呀,身上好烫,病了?牛二想回家,可回家的盘缠呢?眼下唯一的财产是一车刀剪。
原指望背井离乡能卖个好价钱,谁知一天卖不出两三把,还不够打发一张嘴的。
牛二家的刀剪在当地有名气。
只是这一带人竟全然不知道牛二家祖传刀剪的名声。
任牛二费尽口舌,还是白说。
急火攻心,风寒入体,牛二焉能不病?围观的人七嘴八舌,牛二隐隐听到有人说要送他去医院什么的,不能,不能去医院。
如今那药金贵得吓人,自己已身无分文,咋去?有个叫尤大头的热心主儿,朝大家拱拱手说:“这位山东来的小兄弟病了,异乡客地的,无人照顾也不是个事儿,各位是否每人一把,权当救助。
来,我做主了,这刀剪八五折,贱卖了,卖了刀剪山东客好早早回家……”尤大头的话还未讲完,牛二叫起来:“不卖,八五折不卖,少一个子都不卖!”但牛二气若游丝,那微弱的声音淹没在嘈杂的早市声中。
小镇人古道热肠,大伙儿你一把剪,我一把刀,党把一车刀剪全买光了。
尤大头与众人把牛二送进了医院。
牛二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刀剪,我的刀剪呢?”尤大头把一叠票子交到牛二手里说:“兄弟,刀剪八五折卖了,这是刀剪钱,你收好。
”不想牛二如被当头棒喝,一下子呆了,看着那叠钱,好似让他接炸弹似的。
牛二“哇”的一声哭开了。
尤大头听得他抽抽泣泣地说什么:“爹,孩儿不孝,坏了祖上规矩……“啥规矩?”尤大头不解地问。
牛二指指随身带的那老布包。
尤大头解开一看,里面一面褪色旧旗,上书“祖传刀剪不二价”七个字。
精心整理 提升自我难点 05 准确而全面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对论述类文章的要点归纳来说,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述是关键,因此,归纳内 容要点要注重“两分析一总结”:两分析:1.分析各个段落的内容以及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关系密切的语句等。
归纳文章要点首先要 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把握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注重分析与题 干要求归纳的内容相关的语句,明了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2.分析相关语句的关键信息。
分析了段落之间、 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后,就明确了归纳的要点,但还要注重分析每个语句的关键信息,以确保归纳全面、 不遗漏要点。
一总结:总结每个相关段落、语句的主要信息。
很多试题中要求归纳的信息不是照抄文本内容就可以 的,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
特别须要注意的是,题干中即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考生也要 保证所有的信息是在文中有根据的。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 备考的难点。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宗旨。
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
一般说来,按照文 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
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 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
2.读题干,明要求。
文章读完后,考生应认真审题,深入领会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指向。
3.梳语脉,定区间。
这里所说的区间,是指用来筛选题目中的信息的文章区间。
只有梳理清了语脉, 锁定了答题区间,才能快速、准确地解题。
4.巧归纳,做概括。
这里所说的“巧归纳”,一是指善于摘取文章原句作答,二是指着眼某一文段, 以文段中的关键词语为依托,归纳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教融合1精心整理 提升自我李为香1.儒道互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所倡导的三教融合,都是为了抬高自身的地位,并使其在实际传 补是对中国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免除来自政治与世俗的排斥。
难点26 理解并解释现代文重要词语与句子此考点的难点在于理解并解释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
●难点磁场[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
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
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
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
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的话。
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
决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
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会全部溪流的大海。
这二者的区别,正如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
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或标题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将其归到这个本源上来,那最遥远的也像最切近的了。
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宗教哲学与一首抒情诗和一首讽刺诗有什么关系呢这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都是从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还要归回到那里去。
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研究。
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
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万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澎湃。
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
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
它把我们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在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也不知道这一爱好是从这一愿望中产生出来的,但是我喜欢阅读了。
我从我所读的东西中发现了这一广泛的联系。
难点 05 准确而全面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对论述类文章的要点归纳来说,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述是关键,因此,归纳内 容要点要注重“两分析一总结”:两分析:1.分析各个段落的内容以及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关系密切的语句等。
归纳文章要点首先要 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把握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注重分析与题 干要求归纳的内容相关的语句,明了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2.分析相关语句的关键信息。
分析了段落之间、 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后,就明确了归纳的要点,但还要注重分析每个语句的关键信息,以确保归纳全面、 不遗漏要点。
一总结:总结每个相关段落、语句的主要信息。
很多试题中要求归纳的信息不是照抄文本内容就可以 的,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
特别须要注意的是,题干中即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考生也要 保证所有的信息是在文中有根据的。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 备考的难点。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宗旨。
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
一般说来,按照文 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
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 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
2.读题干,明要求。
文章读完后,考生应认真审题,深入领会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指向。
3.梳语脉,定区间。
这里所说的区间,是指用来筛选题目中的信息的文章区间。
只有梳理清了语脉, 锁定了答题区间,才能快速、准确地解题。
4.巧归纳,做概括。
这里所说的“巧归纳”,一是指善于摘取文章原句作答,二是指着眼某一文段, 以文段中的关键词语为依托,归纳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教融合李为香1.儒道互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所倡导的三教融合,都是为了抬高自身的地位,并使其在实际传 补是对中国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免除来自政治与世俗的排斥。
审定部编版试题难点 44 准确、全面地概括内容要点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考生在阅读时要始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 写了哪些人的哪些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文章是以什么作为 说理依据的。
具体来说,对记叙性文章,考生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一般的传 记文,考生要弄清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对议论性文章,考生要 找出其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说明性文章,考生要理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 把握,才能准确、完整地分析和评价人物及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考生在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文中的中心句、关 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
同时,文 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 的。
考生分析时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空间顺序归纳,还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考生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 能明确各项表述正确与否。
考生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层次混 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考生在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 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生平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从多 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黄子厚诗》序朱熹余年十五六,时与子厚相遇于屏山刘氏之斋馆,俱事病翁先生。
子厚少 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
后三四年,“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
难点 05 正确而全面地归纳内容重点、归纳文章的中情意思对阐述类文章的重点归纳来说,剖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中心,归纳表述是重点,所以,归纳内容重点要着重“两剖析一总结” :两剖析: 1.剖析各个段落的内容以及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关系亲密的语句等。
归纳文章重点第一要掌握阐述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掌握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剖析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着重剖析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有关的语句,了然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2.剖析有关语句的重点信息。
剖析了段落之间、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后,就明确了归纳的重点,但还要着重剖析每个语句的重点信息,以保证归纳全面、不遗漏重点。
一总结:总结每个有关段落、语句的主要信息。
好多试题中要求归纳的信息不是照抄文本内容就能够的,还要对有关信息进行必需的归纳。
特别须要注意的是,题干中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 ,考生也要保证全部的信息是在文中有依据的。
归纳文章的中情意思,即归纳归纳文章的主要看法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难点。
正确归纳文章的中情意思,考生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主旨。
考生对阐述类文章必定要仔细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推测。
一般说来,依照文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能够把文章阅读两遍。
经过两遍阅读,从整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看法、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构造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要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重点语句。
2.读题干,明要求。
文章读完后,考生应仔细审题,深入领悟命题企图,明确答题指向。
3.梳语脉,定区间。
这里所说的区间,是指用来挑选题目中的信息的文章区间。
只有梳理清了语脉,锁定了答题区间,才能快速、正确地解题。
4.巧归纳,做归纳。
这里所说的“巧归纳”,一是指擅长摘取文章原句作答,二是指着眼某一文段,以文段中的重点词语为依靠,归纳作答。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后边的题目。
三教交融李为香1.儒道互不论是佛教仍是道教所倡议的三教交融,都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并使其在实质传补是对中国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免去来自政治与世俗的排斥。
高考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2 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
根据题干要求及相关句子,考生应对句子所涉及的对象、句子所谈论的问题 的角度有清楚的了解,以明确题干要求的指向。
2.还句入文,揣摩句意。
结合具体的语境读懂原文,揣摩其句意,这是作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类题目的基础。
3.抓住关键词,找到突破口。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大意后,再细读该句,找出其中具有指代性、隐喻性、 逻辑关联性的关键词语,以求深刻透彻地理解句子含意。
4.细心比照,鉴别真伪。
在深刻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将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照, 加以判断。
一般说来,试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从原文的某个层次、某个角度提炼概括或转换而来的,这些选 项有的是原文信息的准确反映,有的则是命题人故意将信息扭曲而设置的干扰项。
考生要想准确选出答案, 就必须对命题“陷阱”提高警惕。
一、【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熊秉明熊秉明,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 著名法籍华人英雄的崇拜。
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 艺术家、哲学膜拜的情操。
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
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雕刻 家。
熊秉明集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 哲学、文学、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
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 绘画、雕塑、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书法之修养于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
他不从传统的 一身,旅居法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
雕 国 50 年,无论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模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点 01 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题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题目的方法可以用“两个辨明,四个警惕”来概括。
“两个辨明”指辨明“正确”与“最为准确” ,辨明“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 。
“正确”指该选项所 表述的内容没有知识上、事理上的错误; “最为准确”指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与作用等,做出了 科学、规范而周密的解说。
“不属于”指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或许正确或许错误,但不在该重要概念的范畴 之内; “不符合文意”则指该选项与文本信息有不相符的地方。
“四个警惕”是指警惕范围扩缩,警惕扭曲文意,警惕混淆时空,警惕胡乱组合。
1.所谓范围扩缩, 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2.扭曲文意指选项故 意扭曲文本的意思,把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本意思的方向引领。
3.混淆时空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顺序, 但有些选项会故意混淆事物的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
4.胡乱组合指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 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就故意把其中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 息相左,以迷惑考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义 界定和划分“知识分子”大致有两种标准:一种是职业标准,一种是精神标准。
对“知 北京大学识分子” ,人们可以从社会职业分类上下一个颇为宽广的定义,也可以从一种精神思想特征 哲学系教授何 怀宏著有 《独立 如果要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标准或者说“职业伦理” ,那么,我想 知识分子》一 能够提出来的只能是“独立” ,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上独立,包括经济上的自食其力、 书, 向读者介绍 有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尊严。
也就是说,他们应当比从事别的职业的人更加关注和热爱他们 古今中外的著 工作的对象,关注对某些具有真理性的观念和知识的探寻或守护。
为此,他们应当具有一 名思想家, 如苏 种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为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立场而扭曲这些观念和知识。
格拉底、 维特根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1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斯坦、 萨特、 陈 正是基于上述兼顾职业和精神两方面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是“独立”而不是别的什么,成 布雷、王小波、 为知识分子比较明显和普遍的辨识标志,这也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标准,是知识分子的优先 史铁生、 张承志 义,或者说“第一义” ,即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先有比较独立的精神人格,然后才有其他。
独 等人, 评述他们 立当然不是指完全在客观上独立,脱离社会而孤立,而是说知识分子一旦进入此行,一旦 的思想, 介绍他 从事观念性工作,就应当有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要尽量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要求,并且努力为 们的生平事迹、 自己创造保障这种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独立是第一步。
独立不是最高的要求,而是基 思想、 著作, 传 本的要求,但在一段时间里也有可能是最高的要求——如果这种独立的条件被从外部几乎 递了 “独立为知 剥夺殆尽。
识分子第一义”独立于什么?怎样才算是独立?如何保持独立?首先,我想知识分子应当独立于权力;这一基本观点。
其次,知识分子也应当独立于金钱;最后,知识分子还应当独立于大众。
“独立”主要是指 何怀宏教一种精神人格的独立,但就像自尊需要一种社会的基础一样,独立也需要有一种社会的基 授认为对于知 础。
独立需要得到社会的保障。
如果知识分子不断被软硬兼施地打击,摧残,如果连自己 识分子来说, 最 的人身安全和物质生存的基本条件也得不到保障,即便他们独立意识再强,也很难说能够 重要的是 “独立 独立,或者说只可能有极少数人的悲剧英雄式的独立。
而这种独立的社会条件又不能说是 之精神” 和 “自 等待而来的,恩赐而来的,于是这种“独立性”还包括知识分子对自己独立性有明确的自 由之思想” ,其 我认识和要求,因而他们也就必须为此有实际的努力斗争和争取。
精神独立、 思想保持独立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方面是在客观世界争取能够保障自己独立 自由体现在知 性的东西,首先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如果可以用笔耕养活自己,使谋生和观念的工作结 识分子不畏惧 合在一起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能,也能用其他的工作养活自己;另外,争取独立还 行动精英的权 包括争取观念产生和传播的自由空间,甚至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有一些名望和权力也不刻 力, 不谄媚大众 意拒绝。
另一个方面是在内心世界降低欲望,不以追求权钱名为自己的目的,对物质生活 和舆论, 具有精 的要求适可而止,甚至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真理承担艰难的物质生活与其他压制和迫害。
神创造能力, 字 就像《理念人》的作者刘易斯·科塞所说,理念人应当是为真理而生活,而不是靠真理而 里行间流露出 对国家、 社会的 总之,我们强调独立性是在个人的意义上强调的,这也是“人格独立”的应有之义。
关怀之情和对 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虽然最后可以选择加入到某个集团,成为这个集团最虔诚的一员,新一代知识分 但他先决地还是个人本位的。
在这个意义上,称他们为“分子”也是有道理的,即他们先 子所寄予的希 决地 望。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2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选自《读书》 ,有删改) 下列有关“知识分子”的标准——“独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独立”应当是知识分子比较明显和普遍的辨识标志,这是作者从精神思想特征上对知 识分子做出的界定。
B. “独立” ,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上独立,不涉及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
C.知识分子关注对某些具有真理性的观念和知识的探寻或守护,不为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 益、立场而扭曲这些观念和知识。
D. “独立”不是对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而是基本的要求。
因此,在独立的基础上,总会 有更高的要求。
【答案】C “重要概 念”常常包括: 1.表现文章主 题思想的词语; 2.反映文章深 层含意的词语; 3.体现作者观 点立场的词语; 4.起连接呼应 作用的词语; 5.概念上容易 混淆的词语; 6.展现具体语 言环境的词语; 7.有一定指代 意义的词语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以感性、个性、散 乱等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
自媒体一方面蕴含着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 另一方面却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缺陷,导致自媒体环境下的部分信息存在价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3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涌现出的“微电影”可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
其不仅诠释了自媒 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又一“符号” 。
相较于传 统的电影制作而言,微电影具有与之相区别的审美与价值定位。
其以“青年化” “生活化” “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获得社会广大受众的认可,展现出独特的差异性和生命力。
微 电影作为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新生事物,具有何种审美与价值定位,值得我们思考,从而明 确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理解重要所谓“微电影” ,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一种以“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 概 念 类 题 目 的 剧情、微小记录”为内容特征,以精致、简短、简约为表现特征的电影。
微电影实现了电 答题步骤: 影从传统精英制作模式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成为 1.审清题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制作,但又脱离于普通拍摄记录的影视作品。
从当下微电影所反映的 干。
首先, 审准 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题材来源于现实, “再现”现实,能够让广大受众置身于 考 查 的 是 哪 一 剧中,具有对生活面貌的纪实性与真实性,系一种纪实的美学。
重要概念;其自媒体时代下,以微电影为典型,电影美学转向了强烈的纪实美学,在取材源于现实,次, 审准判断的 “照顾”现实的同时,渗透大量的非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如运用再现场景的拍摄手法,从 标准。
而实现对美的构造。
例如,关注度较高的微电影作品《老男孩》 ,以一对“老男孩”重登舞 2.锁定区台找回梦想的剧情,来再现受众心中那份年轻时的梦想,从而让受众切身体会青春的逝去 间。
即找准与选 与生活的艰辛。
微电影作为现代自媒体时代下的典型代表,重在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是 项 内 容 相 对 应 一种纪实的美;但并非完全刻画生活,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 的 信 息 在 原 文 相区别。
可见,微电影中对现实事件或剧情的表现主义、 “再现式”重建,成为一种对剧情 中的位置。
“在场性”的还原或补救,是一种运用感受的“真实性”来实现对“在场性”的重建。
而 3.题文对该种纪实性美学塑造实现的前提是要让观众明确感受到这一场景是真实的,是“拟在场性”照。
将各个选项 的。
还原到原文, 找纪实作为一种审美态度、审美风格,具体到微电影中,要求我们从审美真实与本质真 到对应的文字, 实的角度去理解,即我们在对微电影进行美的解构时,应该从微电影剧情背后所反映的现 一一对照。
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否则便偏离了剧情所反映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义。
显然, 微电影纪实美学之下,外在剧情的“拟在场性”表达,是为了剧情内在真实性与真实感的 构造,从而塑造起微电影的审美真实。
相对于传统电影精英制作模式的审美构造,自媒体时代下,以微电影为典型的现代电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4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影,在传承蒙太奇流派的审美构造时,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倾向于纪实主义的 审美构造。
该种审美构造或许可以说是奇观化、平庸化,但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真实性,从 而使得广大受众感同身受,以塑造其内在的美。
可见,以微电影为代表的现代审美具有内 在的真实性,并非脱离于现实、独立而行,是一种纪实主义的美学。
1.揭示自(选自罗静《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有删改) 媒体的特征、 传 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播方式、 所具有A.微电影是数字化时代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通过感性、个性、散乱等 的 优 势 以 及 存 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的典型代表。
B.微电影具有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同时也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 缺陷,导致部分信息存在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问题。
C.微电影是对自媒体时代的内涵的诠释,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是数字时代的符 号,与传统电影在审美价值定位方面有区别。
D.微电影指自媒体时代以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为内容特征,以精致、 简短、简约为表现特点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