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的步骤和方法-精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8
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1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老师昨天……”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和“不可”双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五、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例1: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
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六、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例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至少”与“以上”矛盾。
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21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2()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1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语感审读法是指: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
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结构紧缩法是指: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标记识记法是指: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若句子出现数量词,便可考虑是否犯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表意不明等语病。
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做题技巧汇总!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复习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四、病句辨析有诀窍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
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
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如: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③、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一、语感审读法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例如: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操作示范]第一步:高考题一般都是四个选项,初读四个选项,在感觉“别扭”处进行标注。
第二步:对比筛选,假定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步:深入分析,验证排除,得出答案。
此处一读就会发现,“会产生茫然无措”不通顺,“产生”缺少宾语,可在“茫然无措”后加“的感觉”。
二、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操作示范]第一步:分析句子主干,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春晚(主语)→星光熠熠(谓语),歌曲(主语)→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谓语),使人们(兼语)→观赏(谓语)→活力(宾语)第二步:检查主干,确认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语病,分析后发现“观赏”和“活力”动宾不搭配。
可把谓语“观赏”改为“感受”。
三、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发现病因,可以理顺附加成分,看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操作示范]上面的句子可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语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四、造句类比法就是仿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语文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一、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辨析语文病句方法一.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2.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3.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
二.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1.在很多的时候,面对没有人称的句子我们都觉得是错误的,其实只要加上人称就好了,有时候没有人称的句子也是对的,没有人称,我们就加上人称,再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毛病就好了。
2.很多的时候,我们最开始就要注意一个句子里面有没有重复的话,比如,十分,很,非常,这些的词都是一个意思,出现二个就是病句了。
3.关联词是一个重点,很多的关联词的连续使用就可能出现搭配的错误,所以我们要记清楚,看见关联词一定要多看几遍句子。
4.另外呢,一些的连接词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只凭主观的臆断来断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有错,连接词的使用也是有规范的。
辨析病句的思路和步骤吴秘辨析病句的思路和步骤:1、检查句子里单个的“词”是否“恰当”(1)使用场合对象恰当。
如:对”、“对于”大都数情况能通用,但当“对”表示“对待”和“向”之意时,不能换成“对于”。
可以说“组织上对他真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不能说“她战胜了疼痛,对伙伴们笑了笑。
”(前一句的“对”是“对待”之意,后一句的“对”是“向”之意,这两句中的“对”不能换成“对于”)(2)情感色彩恰当。
如:“不刊之论”是褒义词,指“好得不能改动的言论”,不能说“这篇文章糟糕透顶,真是不刊之论”。
(3)表意程度恰当。
表意程度高低要与相应的情景一致。
如:“排山倒海”是一个描绘力量、气势非常大的词语,不能用于力量、气势很弱的情景,不能说“小鸡们以排山倒海之势飞过水沟”。
2、检查单句内部“词”的连接是否有问题(1)单句主干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
单句主干指主语、谓语和宾语,或者说主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必须注意:由于主干前后加了较多修饰词,我们可能找不准甚至找不出主干,查找主干连接的问题难度加大,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中心语。
所以首先必须找准和找出主干,然后逐一检查主干的并列项之间的搭配是否连贯一致。
典型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主干缺少必不可少的部分、主干搭配不当。
(2)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连接(包括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补语与中心语的连接),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
常出现的问题是修饰不当、修饰顺序不对、修饰语没有修饰对象。
修饰不当:可以分近距离修饰不当和远距离修饰不当两种情形。
近距离修饰不当比较容易检查,如:“吃饭的碗”;远距离修饰不当较难发现,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往远处检查,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语病在状语对中心语的修饰不当,这个句子有两个介词结构的状语、两个宾语,“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 和“详细的规定”、“深刻的说明”,语病出在“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与中心语之一“详细的规定”的修饰不当。
辨析病句“五方法”1.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语感,从语感上察觉出语病。
一般来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
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句式杂糅,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
如: 尽管气候条件多么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中的“尽管……多么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尽管……非常不利”。
2.语法分析法对于一个句子,可以通过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看它们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具体的操作步骤:①分析句子,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②对主干成分进行检查,判断主干成分是否残缺,主谓、动宾、主宾是否搭配。
③如果主干没有问题,便检查句子枝叶成分。
重点检查有没有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有没有定语、状语或补语残缺的问题。
记住一个基本的顺序:定语位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为补。
另外,介词结构一般只作状语,不能作主语。
如: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先提取出主干,可知“打击……商品”搭配不当,所以应在“商品”后添加“等行为”。
3.对照类比法对照,指遇到定语、状语较多的复杂单句时,可以对照多层定语和状语的一般次序来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符合规则的是正确的;反之,则可能有问题。
类比,指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进行比较,如果仿造的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也不正确。
如: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可以采用“对照类比法”先造一个句子,如:“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美好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这句话中的前后两个分句语序不当导致递进关系不恰当,把“递进”变成了“递退”;同理,例句应改为“如何培养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这些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辨析病句及修改病句方法一、辨析病句检查句子的毛病,可以先读一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
语句不通顺,原因主要有三个:1.不合语法规范。
2.不合事理,违背逻辑。
3.修辞不当。
1.简缩法所谓简缩法,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
如:在会上,学生会主席汇报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学准备文艺节目,到处借服装和道具,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积极排练,准备过一个愉快的“除夕艺术节”。
(抽出主干“学生会主席汇报了”,可发现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加上“的情况”。
)2.对照法是用自己的语感检查语病的方法。
人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种感性认识,这就是语感。
拿病句同语感一对照,就有可能发现毛病在哪里。
如:据科学工作者研究,雏鸟的消化能力比成鸟更强烈。
(读了全句,我们感到“能力”与“强烈”不能搭配,应该用“强”。
)3.类比法发现某些句子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有什么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
如:我们今天的学习为了实现四个现代为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狭隘的目的。
(造出几个结构相同的语段来:为了参加足球赛为目的、为了调动学生们积极参加为目的……可以看出,“为了”和“为目的”不能同时使用。
)4.分类法就是把病句分成几种类型,修改病句时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
二、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正确地判断,然后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的原则:1.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2.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1.实词使用不当如:①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丰,流势很急。
(“丰”字应改为“丰富”或“大”。
)②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
(“拦挡”应改为“挡”。
)③雨滴和汗水混在一起,他们的衣服湿透了。
(“雨滴”应改为“雨水”。
)④我们明明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认真地帮助它,反而毫无原则地掩盖它,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句中第一个“它”指“先进单位”,第二个“它”却指“先进单位的缺点”,第二个“它”应改为“这些缺点”。
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辨别语病,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还要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技巧:一、语感审读法对给出的语句先默读或轻读,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感觉一下,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二、枝干梳理法筋脉梳理,就是用语法分析手段,划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 ( 主语、谓语、宾语 ) ,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 ( 定语、状语、补语 ) ,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三、造句类比法如果句意一时拿不稳,我们还可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四、错例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记住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试时,将被判断的句子与错例作比较,很快地抓住错误的特点,辨别出病因来。
五、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就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可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逻辑分析。
六、关系揣摩法对于复句类型的病句,我们就不仅要分析每个分句的内部语法和逻辑,还要考查句子间的语义关系,除辨别关联词的搭配、位置外,还要注意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在该句中是不是成立。
七、标志确认法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
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八、修辞斟酌法修辞句的运用一定要合情合理。
夸张、比喻、拟人等使用一定要符合人们认识和描写事物的一般规律,否则,句子会出理不合特征的语病。
辨别病句的这八种方法,可单用,也可综合用。
一般来说,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很多同学在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这一考点时,花了不少功夫,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感觉病句难于辨析。
抓点析病句的方法是一条辨析病句的捷径。
“点”,即句中标志性的可能的病症,抓“点”就是抓住句中标志性的可能的病症进行分析辨别。
简述辨析病句的方法说到辨析病句,大家一定会想到文章中句子的准确表达,即文章的质量与受欢迎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文章中的病句往往会影响文章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从而给读者带来不好的读起感受,所以正确地辨析病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辨析病句的方法。
首先,正确辨析病句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检查句子结构,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检查每个句子的主干和从句是否完整,如果存在任何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缺少主语、谓语、宾语或其他语法部分,或者是在句子中混合了多种语法元素,则可能就存在句子构成上的问题。
其次,学会检查句子的语意是检查病句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仔细检查每一句话的谓语是否与它前面的主语搭配起来,以及它的谓语是否搭配其他成分,以及它的宾语是否符合句子的意思,如果这些都不符合,说明可能就存在句子的语义上的问题,那么这句话就是病句。
第三,检查句子的时态是辨析病句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严格检查每一句的谓语的时态是否符合上下文的要求,比如要关注句子中的连词,看看它是否是连接两个不同时态的句子,如果是,那么这句话也可能是病句。
此外,更关键的是,检查文章中要使用的词汇是否恰当,是否准确。
很多时候,一个正确的词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清楚,而错误的词可能就会使句子无法准确表达原意,所以检查使用的词汇是否正确也是辨析病句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辨析病句还要注意句子长度是否有规律。
可以检查整篇文章中句子的长度是否在短到长或者长到短之间有规律地变化,如果某句话与其前后的句子长度相差太大,则可能句子有问题,说明它也可能是病句。
以上是辨析病句的几个常用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检查文章中是否有病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规范,充满语言的美感。
了解了这些方法,还希望读者能结合实际,运用上述方法,提高文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