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0
玉屏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编号027--029编写人:高二地理备课组向渊喻永华舒毅班级姓名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
2.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⑥。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⑦,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⑧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⑨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⑩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⑪,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⑫。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⑬。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⑭,发展⑮。
思维活动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答案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需求差异产生的。
分析时明确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思路点拨]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探究点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探究活动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其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与调配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
3、理解西电动送工程的原因及意义。
教学难点1、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启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千年神往,百代梦想,一朝辉煌。
看边陲大漠,塔架耸立;神舟昂首,英姿飒爽!雷霆过处,浩浩太空,迎我中华好儿郎!盼凯旋,数亿同胞,荡气回肠。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待来日,送神舟登月,嫦娥探乡。
教师引入:上首词中描述了我国哪些重大事件?哪些属于资源调配?(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我国资源为什么要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调配工程?(学生思考回答)(板书)一、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原因:(1)资源的分布不均且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需求资源量与赋存量不一致老师提问: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跨区域调配工程吗?(学生回答)(过渡)本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为大家介绍我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
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背景:课时:1课时年级:高二级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材分析:资源(本书主要指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其中,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受自身条件的约束,跨区域的可调配性差。
所以,本单元所关注的资源种类主要包括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包括矿物能源资源)。
天然气作为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是21世纪世界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发展目标。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现实利用率较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教材用我国21世纪初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作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代表性案例加以介绍。
本课共分两课时。
第1课时介绍了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为后面集中讲述西气东输工程做必要的知识铺垫。
第2课时具体讲述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措施、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工程: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一线工程)、珠三角(二线工程)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编制:聂振学于海萍刘宝经审核:审批:使用时间:2012.10.18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温馨提示】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四方面去思考,除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外,其余三个方面都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也可以从对输出地区、输入地区和线路经过地区三个方面来分析。
Ⅱ.我的疑问——请将探究学习中的疑难写下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课内探究案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是什么?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材料一、中国石油规划计划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是确保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重大骨干工程。
它将中亚天然气与中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连,同时实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和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联网,有利于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材料二、我国海外气源及第二条西气东输线路略图探究一、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探究二、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较,第二条西气东输经青海、四川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四川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探究三、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较,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Ⅲ.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是均匀B.分布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C.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D.自然资源及其组合状况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2.我国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均衡性B.资源具有利用潜力无限的特点C.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需求量的不平衡D.资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3.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A.清洁干净,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储量大,开发成本较低C.是流体,开采、运输、利用方便D.燃烧效率高4.读右图,西气东输一、二两条线路都经过图中的阴影区域,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天然气源丰富B.地形平坦C.地质条件稳定D.市场需求大5.我国天然气产品最大短缺地区是()A.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6.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形成的。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教学方法:分析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
汉江——>南水北调——>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等。
二、出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新授(一)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要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活动】展示中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资源分布及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学生思考总结,教师点评归纳。
(二)问题探究二: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活动】展示西气东输路线图,读图认识西气东输的气源地、目标市场、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自然带,思考路线布局的因素。
(三)问题探究三: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原因?【活动】:阅读课本82-84页有关内容,分析总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并通过课件展示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巩固。
)(四)问题探究四: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活动】:结合课本84-86页有关内容,讨论西气东输对于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分别有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知识迁移应用)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工程概况以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以南水北调为主。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