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任务一之活动1.
- 格式:ppt
- 大小:5.81 MB
- 文档页数:61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之间关系。
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3.知道金属的冶炼、锈蚀及防护。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重视运用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和图片的根底上,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视频,结合实际生活及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宰相刘罗锅》:老师问:请你帮助一下,怎样鉴别真假黄金?〔学生看视频,积极答复。
〕〔导入课题:金属和金属材料〕二、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之间关系。
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3.知道金属的冶炼、锈蚀及防护。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重视运用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和图片的根底上,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视频,结合实际生活及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任务一:怎样鉴别真假黄金?活动一:小组合作与展示生活中有哪些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同学们讨论一下分享给大家吧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
小结: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考虑,学完本节课我们就很容易鉴别了,〔设计意图:加强日常生活自我保护,以免上当受骗。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二:金属物理性质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观察图片‘生活中离不开金属’答复下列问题。
课题金属材料-人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应用范围。
2.能够简单描述金属材料的结构特点。
3.学习掌握金属制品的制作流程和一些常见制品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材料特性的关系。
3.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制作工艺。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导学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制品,如剪刀、铅笔、铜管等,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2 课堂讲授
3.2.1 金属材料的特点
1.密度大、强度高、延展性好、导电性好、热传导性好。
2.容易加工,可以通过冷加工或热加工得到希望的形状和性能。
3.2.2 金属材料的组织特点和分类
1.金属物质的晶粒结构。
2.晶体缺陷和晶界。
3.单质金属和合金的区别。
3.2.3 金属制品的生产流程
1.原材料的选择。
2.材料处理(熔炼、轧制、拉拔、锻造等)。
3.制品加工。
3.2.4 常见金属制品的应用
1.铜管、铝管、钢管、不锈钢管等。
2.钥匙、锁、铁路轨道、自行车车架等。
3.餐具、厨具、地铁车厢等。
3.3 课后作业
1.利用搜索引擎或图书馆资料,了解一种新的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2.家庭用品和办公用品中可以看到哪些金属制品,写一篇日记。
4.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互动和作业撰写,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并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的指导。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主要情境任务设计单元情境任务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一、情境描述情境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精密的电子产品到庞大的建筑结构,从日常的餐具到高端的医疗器械,无处不见金属的影子。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深入探索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奥秘,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任务目标1.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反应等。
3. 探究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三、任务内容及步骤任务一:金属的物理性质研究1.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思考讨论:为什么金属具有这些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3. 拓展阅读:关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更多知识,如金属的颜色、磁性等。
任务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研究1. 实验探究:观察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金属的氧化过程。
2. 思考讨论: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它的物理性质有何关联?如何利用这些化学性质?3. 拓展阅读: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更多知识,如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任务三:金属材料的应用研究1. 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金属加工厂或相关企业,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金属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探讨其优缺点。
3. 创意设计:设计一款使用金属材料的创新产品,并给出理由和可行性分析。
四、评价标准1. 实验探究能力:能否独立完成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思考讨论能力:能否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有深度的思考问题。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8.1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理解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了解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2.金属材料的分类3.金属材料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引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使用到了哪些材料?(学生回答)•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非金属材料,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讲解:金属材料的定义是指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金属材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密度大:金属材料的密度大于非金属材料,使其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坚固的性质。
–导电性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可以作为导电材料使用。
–导热性能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迅速传递热能。
–延展性好: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薄片、线材等。
–高熔点:金属材料的熔点通常较高,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总结:金属材料密度大、导电性好、导热性能好、延展性好、熔点高。
2. 金属材料的分类•讲解:金属材料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黄金、银、铜等贵金属:这些金属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还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和韧性,常用于首饰、硬币、电线等制作。
–铁、铝等常见金属: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领域。
–镁、锌等有色金属:这些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韧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钢铁材料:钢铁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设备等领域。
3. 金属材料的应用•讲解:金属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如钢材常用于建筑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抗压性能和稳定性。
–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金属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项目一常用金属材料课题一碳钢任务一认识碳钢班级姓名组号合作者学习目标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你应当能1. 说出碳钢的分类、牌号、性能2.会正确选用碳钢任务实施一.完成下列填空题:’1.碳钢是指含碳量小于_______的铁碳合金,实际使用的含碳量_________。
碳钢不仅冶炼方便,价格低,产量大,且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性能. 2.碳钢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碳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按含碳量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按质量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类。
3.将分发到的实物进行相关分类:(弹簧、螺钉、轴承、链轮、钢丝钳、剪刀、锉刀、游标卡尺)属于碳素结构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件,其含碳量一般_______%;属于碳素工具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工具,其含碳量一般______%。
类别牌号举例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铸造碳钢二、完成下列选择题:1.碳钢指含碳量()的铁碳合金。
A.< 1.5% B.< 2% C.< 2.11% D.< 4%32.低碳钢的含碳量为()。
A.≤ 0.20% B.≤ 0.25% C.≤ 0.30% D.≥0.1%3.螺钉由()制造;机床主轴由()制造;锉刀由()制造;飞轮由()制造。
A.45 B.Q195 C.ZG 230-460 D.T12任务评价根据各小组讨论结果,分别派代表交流学案内容,相互对照检查,评价各自结果。
参考题型正确错误填空题(32题)选择题(6题)任务巩固1.何为碳钢?碳钢的材料有何特点?2.常用的碳钢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铸造碳钢碳钢牌号牌号:ZG200—400 45 Q235—A.F T103.碳钢如何分类?4.碳钢的牌号如何表示?任务拓展1.碳素钢中除铁与碳外,还常有、、、等杂质元素,其中、是有益元素,、是有害元素。
《材料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
2、认识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建筑、交通、电子、医疗等领域。
3、理解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影响。
4、培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材料的分类1、金属材料钢铁:常见的建筑和机械制造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
铝合金:轻质且耐腐蚀,常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
铜:良好的导电性,用于电线和电器元件。
2、高分子材料塑料:种类繁多,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品和工业制品。
橡胶:具有弹性,用于轮胎、密封件等。
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用于纺织衣物。
3、陶瓷材料传统陶瓷:如瓷器、陶器,用于餐具和装饰品。
先进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等特性,用于发动机部件和电子元件。
4、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用于体育用品和航空航天领域。
层合复合材料:由不同材料层叠而成,具有综合性能优势。
(二)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建筑领域钢材和混凝土:构建建筑物的结构框架。
玻璃:用于窗户,提供采光和视野。
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2、交通领域汽车:车身使用钢材、铝合金等,轮胎由橡胶制成,内饰采用塑料和纤维材料。
飞机:大量使用先进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轨道交通:钢轨、车辆外壳和内饰材料的选择影响运行安全和舒适度。
3、电子领域芯片制造:使用硅等半导体材料。
电线和电缆:铜导线保证电力传输。
手机和电脑外壳:塑料、金属或玻璃材质。
4、医疗领域假肢和植入物:钛合金等生物相容性材料。
医疗器械:塑料和不锈钢制造的手术器械。
药品包装:特定的塑料和玻璃材料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影响1、生活质量舒适性:如床垫和家具材料的选择影响睡眠和休息质量。
安全性:防火材料在建筑和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保障生命安全。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如铁、铜、铝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掌握金属冶炼的主要方法,包括热还原法、电解法等,并能理解其原理。
3、认识金属腐蚀的原因和类型,学会防止金属腐蚀的常见方法。
4、明确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节约和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2)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2、难点(1)对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和理解。
(2)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护方法的实验设计。
三、知识梳理(一)金属资源的存在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2、常见的金属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₂O₃)、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₃O₄)、菱铁矿(主要成分是 FeCO₃)、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₂O₃)、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₂)等。
(二)金属的冶炼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把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2、方法(1)热还原法用还原剂(如一氧化碳、碳、氢气等)在高温下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例如: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 Fe₂O₃高温 2Fe + 3CO₂②碳还原氧化铜:C + 2CuO 高温 2Cu + CO₂↑③氢气还原氧化铜:H₂+ CuO △ Cu + H₂O(2)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其熔融化合物来制取金属单质。
例如:电解氧化铝制取铝:2Al₂O₃通电 4Al + 3O₂↑(三)金属的腐蚀1、原因(1)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2、类型(1)析氢腐蚀:在酸性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 2e⁻= Fe²⁺,正极反应为:2H⁺+ 2e⁻= H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