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3
- 格式:ppt
- 大小:665.50 KB
- 文档页数:18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稀有气体突增)]。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起着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1,稀有气体为零价]。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说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周期性变化不是机械重复,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重复。
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变大是同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测量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量方法不同。
O、F没有正化合价是因为它们非金属性强。
例题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顺序排列的是:A、Na、 Mg、 AlB、Cl、 S、 PC、Be、N、 FD、Cl、 Br、 I解析:Na、Mg、Al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A 错误则B正确,Be、N、F无规律比较,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D正确。
答案:B、D。
二、几种量的关系(1)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2)|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例2、元素R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 2n -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解析:由H n RO 2n -2知R 的最高价为+(3n -4),R 在气态氢化物中为负价:-[8-(3n -4)]=-12+3n 。
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1)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A12O 3A12O 3+6HCl=2AlCl 3+3H 2O A12O 3+2NaOH=2NaAlO 2+H 2O(2)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起反应,又能跟碱起反应的氢氧化物。
例:Al(OH)3, 2Al(OH)3+3H 2SO 4=Al 2(SO 4)3+6H 2O A1(OH)3+NaOH =NaAlO 2+2H 2O 四、重点、难点突破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的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从左至右渐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如:Na>Mg>Al>Si ;Na +>Mg 2+>Al 3+。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节课时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结构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横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 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 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ⅣA 族:碳族元素;ⅥA 族:氧族元素。
课时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1__。
(2)递变性:Li ―→Cs ,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3.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 表示碱金属元素)单质R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 2+2R===2RCl 与水反应:如2R +2H 2O===2ROH +H 2↑与酸溶液反应:如2R +2H +===2R ++H 2↑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ROH ,且均呈碱性。
(2)递变性具体表现如下(按从Li→Cs 的顺序)①与O 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 与O 2反应只能生成Li 2O ,Na 与O 2反应还可以生成Na 2O 2,而K 与O 2反应能够生成KO 2等。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按照原子核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规律性的变化,将元素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的表格,可以为我们理解和记忆元素的性质提供便利。
下面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将元素排列在一起的表格。
它由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组成。
周期代表着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能级,而族代表着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的数量。
二、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规律1. 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横向周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变化。
原子半径随周期增加而减小,电离能、电负性和原子的氧化态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些规律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性质。
2. 原子半径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因是电子层不断填充,核电荷也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因是电子层增加,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减小。
3. 电离能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增加,即元素更难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从上到下,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减小,即元素较容易失去电子。
4. 电负性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加,即元素更容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从上到下,原子的电负性逐渐降低,即元素较不容易接受电子。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包括:1. 碱金属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一组,具有非常活泼的金属性质,易与氧气和水反应。
2. 碱土金属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二组,比碱金属更活泼,但比较稳定。
3. 铁系过渡族:位于周期表中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性能和催化性能。
4. 卤素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七组,非常活泼,常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5. 惰性气体:位于周期表的第八组,具有极低的反应性,稳定性极高。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元素性质预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预测其一些基本性质,如电子亲和力、电离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