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塔-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1 KB
- 文档页数:2
神奇的塔第一章:神奇的塔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神奇的塔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理解神奇的塔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神奇的塔的概念,解释其独特之处。
神奇的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
神奇的塔的类型和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神奇的塔,分析其结构和建筑特点。
1.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讲解神奇的塔的定义、历史和文化背景。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神奇的塔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的特点和结构,分享自己的观点。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神奇的塔的小短文,加深对神奇塔的理解。
第二章:神奇的塔的传说与故事2.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分析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分析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创造性写作: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神奇的塔的传说或故事。
2.3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的文章,理解其内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创造性写作:学生创作自己的神奇的塔的传说或故事,培养创造力。
2.4 教学评估: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的理解程度。
创造性写作评估:评估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包括故事情节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神奇的塔的传说与故事(续)3.1 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深入分析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神奇的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神奇的塔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神奇的塔概述了解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神奇的塔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和原因2. 第二章:神奇的塔的传说与故事收集和讲解神奇的塔的相关传说和故事分析传说和故事中神奇的塔的象征意义和作用3. 第三章:神奇的塔与人物塑造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神奇的塔对人物塑造的影响探讨神奇的塔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和意义4. 第四章:神奇的塔与环境描写分析文学作品中神奇的塔与环境描写的相互关系理解神奇的塔在环境描写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5. 第五章:神奇的塔与情节发展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神奇的塔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探讨神奇的塔在情节设置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神奇的塔的定义、特点、象征意义等基本概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中的神奇的塔,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文学作品,写一篇关于神奇的塔的短文,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神奇的塔的题目,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神奇的塔概述2课时2. 第二章:神奇的塔的传说与故事2课时3. 第三章:神奇的塔与人物塑造2课时4. 第四章:神奇的塔与环境描写2课时5. 第五章:神奇的塔与情节发展2课时神奇的塔语文教案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神奇的塔与主题表达分析文学作品中神奇的塔如何体现作品的主题探讨神奇的塔在主题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7. 第七章:神奇的塔与文学流派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中神奇的塔的呈现方式分析不同的文学流派中神奇的塔的象征意义和作用8. 第八章:神奇的塔与现代文学探讨神奇的塔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新变化和新意义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神奇的塔的象征意义和作用9. 第九章:神奇的塔与跨文化比较收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奇的塔的文学作品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神奇的塔的象征意义和作用10. 第十章:神奇的塔的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神奇的塔的文学创作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流派中神奇的塔的差异和共性。
《语文教案-神奇的塔》第一章:神奇塔的传说1.1 教学目标1. 了解神奇塔的传说背景和故事情节。
2. 掌握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重点1. 神奇塔的传说故事情节的理解。
2.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1.3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2. 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1.4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和短语卡片。
1.5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神奇塔的传说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4. 寓意讨论: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引导思考和表达。
5. 创造性表达: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表达,如编写续集或角色扮演。
1.6 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情节,编写一个续集。
2. 选择三个生词,用句子表达其含义。
第二章:神奇塔的构造2.1 教学目标1. 了解神奇塔的构造特点和功能。
2. 掌握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重点1. 神奇塔的构造特点和功能的掌握。
2.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2.3 教学难点1. 理解神奇塔构造中的特殊设计和功能。
2. 运用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4 教学准备1. 神奇塔的图片或模型。
2. 生词和短语卡片。
2.5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神奇塔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中关于神奇塔构造的描述,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构造特点和功能的理解。
3.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4.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察神奇塔的图片或模型,用语言描述其构造特点和功能。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神奇塔的构造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2.6 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中关于神奇塔构造的描述,画出神奇塔的构造图。
2. 选择三个生词,用句子表达其含义。
第三章:神奇塔的历史3.1 教学目标1. 了解神奇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神奇的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和拼音知识。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神奇的塔介绍讲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背景。
学习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2. 第二课:汉字的结构与书写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则。
练习书写神奇的塔相关汉字。
3. 第三课:拼音的学习讲解拼音的组成和发音方法。
练习读写神奇的塔相关的词语。
4. 第四课:阅读理解提供神奇的塔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第五课: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神奇的塔的故事。
批改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背景,汉字的结构与书写规则,拼音的组成和发音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书写、阅读和写作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神奇的塔的传说和背景资料。
2. 汉字书写和拼音的学习资料。
3.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的素材。
4.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4. 第六课:塔的演变历史讲解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学习与塔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5. 第七课:诗歌中的塔欣赏与塔有关的古代诗歌。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6. 第八课:塔的文化意义探讨塔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学习与塔相关的文化习俗。
7. 第九课:塔的传说故事讲述不同地区的塔的传说故事。
学习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8. 第十课:塔的旅游价值介绍我国著名的塔旅游景点。
学习旅游礼仪和旅游知识。
《神奇的塔》人教版小学的语文教案第一章:神奇塔的传说1.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塔的基本概念和传说。
能够阅读和理解与神奇塔相关的简短故事。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神奇塔的定义和特点。
神奇塔的传说故事介绍。
阅读一篇关于神奇塔的简短故事。
1.3 教学活动:引入神奇塔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讲述一个神奇塔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神奇塔的简短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神奇塔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神奇塔传说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神奇塔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塔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描述神奇塔的主要部分和其特殊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内容:神奇塔的结构介绍,包括塔身、塔顶、塔底等。
神奇塔的功能,如升降、变形、发射等。
观察图片或模型,让学生对神奇塔的结构和功能有更直观的了解。
2.3 教学活动:介绍神奇塔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
学生观察并描述神奇塔的主要部分和其特殊功能。
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神奇塔。
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神奇塔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设计自己神奇塔的能力。
第三章:神奇塔的传说故事续编3.1 教学目标:能够续编神奇塔的传说故事。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已学的神奇塔传说故事,进行故事续编。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
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负责续编一个故事部分。
学生根据已学的神奇塔传说故事,进行创作和讨论。
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4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神奇塔传说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神奇塔的探险之旅4.1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神奇塔的探险之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神奇的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神奇、塔、幻想、探险”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和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塔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塔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塔有什么了解?你们曾经见过哪些塔?2. 生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词。
(2)教师讲解生词的意思,学生跟读。
3. 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三、教学内容第2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塔有什么神奇之处?2. 课文深入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3. 想象与创造:(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座塔,你会希望拥有什么神奇的能力?(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评价。
四、教学内容第3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塔对人们有什么意义?2. 课文延伸:(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了一座神奇的塔,你会怎么做?(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互相评价。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培养。
(2)学生表示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内容第4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神奇的塔——语文教案第一章:神奇的塔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神奇的塔的定义和起源。
2. 神奇的塔的种类和特点。
3. 神奇的塔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神奇的塔的资料和故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神奇塔的看法和感受。
3.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神奇塔的理解和想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神奇塔的理解和创造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
第二章:塔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塔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塔的结构特点和组成。
2. 塔的功能和用途。
3. 不同文化背景下塔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分析塔的结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塔的功能和用途的理解。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不同文化背景下塔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塔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总结,评估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塔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塔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塔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塔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
3. 塔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塔的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塔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让学生通过写作或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塔的历史和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塔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
第四章:塔的传说与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传说和故事。
《神奇的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神奇的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奇的塔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对神奇事物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书写。
3.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神奇的塔的神秘与魅力。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奇塔的看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章:塔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对塔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2. 学生对塔的文化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相关资料课件或黑板。
2. 历史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塔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塔的认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图片欣赏: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塔的特点。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塔的特点。
神奇的塔语文教案第一章:神奇的塔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神奇的塔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
神奇的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神奇的塔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神奇的塔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神奇的塔的基本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掌握神奇的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情况。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神奇的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情况。
神奇的塔的代表性实例和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神奇的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的代表性实例和发展趋势。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神奇的塔的起源和发展的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神奇的塔的结构和功能3.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神奇的塔的不同部分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神奇的塔的结构和功能。
神奇的塔的不同部分和作用。
神奇的塔的实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神奇的塔的结构和功能。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神奇的塔的不同部分和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神奇的塔的实例分析。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神奇的塔的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4.1 教学目标了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掌握神奇的塔背后的文化和意义。
《语文教案-神奇的塔》第一章:神奇的塔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奇的塔的定义和特点2. 神奇的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 神奇的塔的故事和传说三、教学重点1. 神奇的塔的概念和特点2. 神奇的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四、教学难点1. 神奇的塔的传说的理解和解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神奇的塔的定义、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神奇的塔的故事和传说。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神奇的塔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神奇的塔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神奇的塔的定义、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分析神奇的塔的故事和传说。
4. 引导学生讨论神奇的塔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5. 总结和回顾:强调神奇的塔的重要性和特点。
第二章: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2. 神奇的塔的文学价值和意义3. 神奇的塔的故事的解读和分析三、教学重点1. 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的内容2. 神奇的塔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四、教学难点1. 神奇的塔的故事的解读和分析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神奇的塔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3. 阅读理解法: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神奇的塔的故事。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激发对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的兴趣。
2. 讲解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
3. 分析神奇的塔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4.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神奇的塔的故事。
5. 总结和回顾:强调神奇的塔的传说和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三章:神奇的塔的探索与发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塔的探索与发现过程。
7.神奇的塔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学重点: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学难点:理解“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
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这神奇的塔是什么塔呢?(生:这神奇的塔是广播电视塔)2.你们去过吗?请去过的学生讲一讲。
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3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
4.你们想看看吗?那老师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放录相。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3.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5段)5.分段读课文。
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2.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3.指名读。
4.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
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5.学生模仿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上插图,你能看图说一说吗?2.师讲:塔这么高,星星月亮看见了想说些什么呢!自己出声读读2、3段。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2、3段,体会它们说话的意思。
4.分角色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星星说的意思是塔特别高,离星星很近,更加突出了塔高。
月亮说的意思是塔很美,每当晚上,电视塔里面的灯都亮了,就像一盏明亮的宫灯。
)板书:美师问:你们见过宫灯吗?什么样呀!请查找到宫灯图片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一看。
又问:给你什么感觉?(美)5.你能不能把塔的高、美读出来?同桌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三)学习四、五段。
1.实物投影出示第二幅图:他们在干什么?2.自己出声读读第四五段,妈妈和力生说了些什么呢?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他们说的话。
4.指名分角色读。
(1)思考: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塔很神奇?(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2)“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5.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和神奇的感觉。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学习生字:(一)读准生字的音:1.自己读读本课生字,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
比比谁全读对了!3.抽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识新偏旁“单人旁”“门字框”。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1)“们、问、什、电”这四个字用“熟字”加上偏旁或加一部分来记。
“生”用“青”换一部分来记,“青”字去掉下面的“月”字,加上一笔“撇”就是“生”字。
“力”和“么”这两个可以用笔画记忆。
(2)汇报的形式是(1)读字音;(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3)组词(三)指导书写:1.学会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红。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你们哪个字不太好写?(们什)4.教师指导书写“们”和“什”字。
(1)出示带田格的“们”和“什”字。
(2)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们”字:
单立人旁的“撇”写得不要太平,撇尖在横中线上收笔。
“门”字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比单人旁的“撇”起笔稍低一点。
“竖”写在竖中线左边一点,不要写得太长,起笔高一点,收笔也高一点。
最后一笔“横折钩”的钩稍低一点。
“什”字:“”旁与“们”字相同,右边是“十”字,横写在横中线高一点的位置,注意左低右稍高一点,竖的起笔与单人旁撇的起笔高低一样,竖写得比旁边的竖稍长一点。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2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议。
5.其他5个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
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书中的描红和生字谁写得最好。
七、复习巩固: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抄写词语:有力有电不问我们什么生火3.读句子(课后练习3)。
(1)读这3句话。
(2)师生对答:师问:江边有什么?生答:师问:哪儿有一座高高的塔?生答:生问:我家门口有什么?师答:生问:哪儿有一棵小树?师答:第3句:生问生答。
(3)出示句式:哪儿有什么?(4)请学生概括句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朗读文,读出塔的高、美、神奇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