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键 晶体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了解晶格能及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微粒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能结合晶体结构(实例)描述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的性质。
3.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过渡晶体、混合型晶体的存在现象。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晶胞及晶体的类型,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晶体的组成微粒、结构特点,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典型晶体模型判断晶体的结构特点及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不同晶体类型的特点,能从多角度、动态的分析不同晶体的组成及相应物质的性质。
考点一晶体常识和常见四种晶体性质[学在课内]1.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结构微粒无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有无熔点固定不固定异同表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得到晶体的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A.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B.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4)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2影响因素A.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B.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名师点拨](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
(2)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六面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2.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本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涵义。
5. 理解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6.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7. 掌握几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3. 三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 知识分析:1. “六种量〞及其涵义〔1〕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也称为原子序数,它是决元素品种的重要因素。
〔2〕中子数:即原子核内中子个数。
当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便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3〕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于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为阴离子。
〔4〕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之和为质量数,用“A 〞表示。
由于电子质量忽略不计,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5〕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某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C 12原子质量121的相比照值。
初中化学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O 168的一个原子质量为kg 2610657.2-⨯,一个C 126的质量为kg 2610993.1-⨯ O 168的相对原子质量〔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的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总和。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O Ar759.999949.15⨯=%+037.09991.16⨯%+204.09992.17⨯%注:我们在题中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此求得的结果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如: 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59.9916⨯=%037.017⨯+%204.018⨯+%2. 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由上可知:①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一含离子键。
第六单元化学键晶体结构化学键1、概念:相邻....叫化学键..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分类:离子键化学键共价键金属键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1)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讨论]: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是否就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2)表示方法①电子式[例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S Ba(OH)2NH4I FeS2CaC2②形成过程[例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MgCl2Na2O2(3)离子键强弱的判断①离子所带电荷数,②离子半径[例3]比较下列物质熔点的高低CaO MgO NaCl NaBr2、离子化合物(1)概念: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即离子化合物包括:大多数盐类,强碱,金属氧化物等[例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离子B、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有非极性共价键(2)离子化合物的特点:较高的熔沸点,硬度。
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可导电。
注意: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表示分子式,只表示阴、阳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
[例5]氧化铝是白色固体,在180℃升华,能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可见它是(离子、共价)化合物。
从蒸气密度测定表明,它具有双分子缔合结构,试写出这种双分子的结构式。
二、共价键和共价物质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2)键参数(表现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①键能:拆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物质越稳定。
②键长:分子中,成键两原子的核间距离。
(近似等于成键两原子半径之和)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
③键角: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例6]判断下列分子中的键角CH4 109°28′CO2 180°P460°H2O 104°30′NH3 107°18′[例7](1)比较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大小;(2)试从键长对键的强弱影响的角度说明下列卤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试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熔点的高低。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0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案,教师版)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整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如Ge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
②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容纳2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注意:洪特通过分析光谱实验得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d10)、半充满(如d5)和全空(如d0)时体系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如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表示形式①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
如K: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
②电子排布图:每个小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碳原子。
2.电离能(1)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Ⅵ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无机化学《晶体结构》教案[ 教学要求]1 .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性质特点。
2 .了解离子极化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解释。
3 .了解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
[ 教学重点]1 .晶胞2 .各种类型晶体的结构特征3 .离子极化[ 教学难点]晶胞的概念[ 教学时数] 4 学时[ 主要内容]1 .晶体的基本知识2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3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4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5 .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6 .离子极化[ 教学内容]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
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结晶,所得的晶体表面夹角(晶角)是一定的。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在熔化时,在未熔化完之前,其体系温度不会上升。
只有熔化后温度才上升。
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晶体有各向异性。
有些晶体,因在各个方向上排列的差异而导致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只有在单晶中才能表现出来。
晶体的这三大特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晶体内部的质点以确定的位置在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这些点本身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称结晶格子或晶格。
每个质点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称晶体的结点。
每种晶体都可找出其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单元晶胞简称晶胞。
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重复就产生晶体。
故晶体的性质是由晶胞的大小、形状和质点的种类以及质点间的作用力所决定的。
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平移性3-2-2 布拉维系十四种不拉维格子类 型 说 明单斜底心格子( N ) 单位平行六面体的三对面中 有两对是矩形,另一对是非矩形 。
两对矩形平面都垂直于非矩形 平面,而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β, 但∠β≠ 90°。
a 0≠ b 0 ≠ c 0 ,α = γ =90°, β≠ 90°正交原始格子( O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体心格子( P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为长、宽、高都不等的长方 体,单位平行六面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底心格子( Q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面心格子( S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立方体心格子( B ) 属于等轴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是一个立方体。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基于大家对查词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供大家参照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化学键与晶体构造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认识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激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在罕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经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开朗金属跟开朗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经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含强碱、多半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经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 )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一样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含酸(无水 )、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半有机物和少量盐(如 AlCl3) 。
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 )导电。
4.在铵盐、强碱、多半含氧酸盐和金属过氧化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二.理解电子式与构造式的表达方法。
1.可用电子式来表示:①原子,如:Na②离子,如:[:O:]2 ③原子团,如: [:O:H] ④分子或化合物的构造;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构造式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化学式。
三.认识分子构型,理解分子的极性和稳固性。
1.常有分子构型:双原子分子、 CO2、C2H2( 键角 180)都是直线形分子;H2O( 键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 键角10718') 是三角锥形分子 ;CH4( 键角 10928')是正四周体分子 ;苯分子 (键角120) 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2.非极性分子:电荷散布对称的分子。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键晶体构造一、高考考纲解读:1、理解离子键、一一共价键的含义。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理解分子间作用力。
初步理解氢键。
2、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二、复习方法物质构造的理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要求理解高考资源网原子的组成和构造,同位素,化学键,键的极性,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等。
考察主要集中在8电子构造判断,电子式的书写,微粒半径的比较,晶体熔沸点上下判断,化学式的推导及有关晶体模型的计算等,在表达根底知识再现的同时,侧重观察、分析、推理才能的考察。
近年来,往往从学科前沿或者者社会热点立意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关注社会热点。
三、重点、难点剖析及典型例析1.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2.一一共价键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4.晶体的构造与性质5.化学键与分子间力的比较六、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1.由晶体构造来确定.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①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如:SiO2>NaCl>CO2(干冰)②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一一共价键越结实,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③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那么离子键越结实,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越高.如:MgO>NaCl高.如:F2<Cl2<Br2<I2⑤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Na<Mg<Al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假设常温下即为气态或者者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惰性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互相间的作用为范德华力,而并非一一共价键.典型例析1.〔2021全国Ⅰ卷〕以下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SiO2CaClCBr4CF2 B.SiO2CsClCF4CBr4C.CsClSiO2CBr4CF4 D.CF4CBr4CsClSiO2解析:物质的熔点的上下与晶体的类型有关,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即:SiO2>CsCl>CBr4、CF4。
化学键、晶体结构
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2.分类:离子键
化学键共价键
金属键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
(1)概念:由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讨论]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是否就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2)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
②形成过程
2.离子化合物
(1)概念;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即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的特点:
二、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分类:①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价键
②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3)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
②结构式
③形成过程
2.共价化合物
(1)概念: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即共价化合物
三、分子结构
四、晶体结构
晶体:通常指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规则几何外形是其构成微粒有序排列的外部表现
分类: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其作用可分为四类。
1.离子晶体
(1)概念: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
(2)构成微粒:阴阳离子,它们间的作用为离子键(3)典型晶体:
①NaCl
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每个晶胞中Na+、Cl-的计算
(4)性质特点。
化学键和晶体课堂学案一、判断晶体类型的依据—四看一看元素种类: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离子晶体(AlCl3为供价化合物);均为非金属元素,铵盐为离子晶体,金刚石、Si、SiO2、SiC为原子晶体,其余为分子晶体。
二看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分子三看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四看晶体的物理性质(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二、化学键与晶体类型关系:①原子晶体中只有共价键(可以是极性键也可以是非极性键)②离子晶体中一定有离子键,也可能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NaOH、Na2O2)③分子晶体中可能无化学键(稀有气体),也可能存在共价键④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键三、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1.不同类型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沸点范围较广,有的比原子晶体高(如钨);有的比分子晶体低(如汞)2.相同类型的晶体:①原子晶体:看共价键强弱,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熔沸点越高。
②离子晶体:看离子键的强弱。
一般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_______,离子半径越__________,离子间的作用力越_________,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__________3.a.NaClb.KClc.CsCl的熔沸点高低顺序________;NaCl比MgCl2的熔沸点___________③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_______,熔沸点越______4.F2Cl2Br2I2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4SiH4GeH4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HH②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具有氢键的物质有:HF、H2O、NH3、CH3CH2OH等等③绝大多数有机物是分子晶体,其熔沸点的规律有: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有机物,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___________。
200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键晶体结构
一、高考考纲解读:
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
初步了解氢键。
2、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二、复习方法
物质结构的理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要求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同位素,化学键,键的极性,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等。
考查主要集中在8电子结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微粒半径的比较,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化学式的推导及有关晶体模型的计算等,在体现基础知识再现的同时,侧重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近年来,往往从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立意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关注社会热点。
三、重点、难点剖析及典型例析
1.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
2.共价键
电子式:H .
⨯
:..
cl H .
⨯N ..
.
⨯H
结构式 H —Cl H
H —N —H
+.
:..
..
cl →H ∙
⨯:..
..
cl
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
5.化学键与分子间力的比较
六、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
1.由晶体结构来确定.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
低的决定因素.
①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O2>NaCl>CO2(干冰)
②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③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则离子键越牢固,晶体的
熔、沸点一般越高.
如:MgO>NaCl
④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
高.
如:F2<Cl2<Br2<I2
⑤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Na<Mg<Al
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
如果常温下即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惰性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相互间的作用为范德华力,而并非共价键.
典型例析
1.(2008全国Ⅰ卷)下列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 CaCl CBr4 CF2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解析:物质的熔点的高低与晶体的类型有关,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即:SiO2>CsCl>CBr4、CF4。
当晶体的类型相同时,原子晶体与原子半径有关;离子晶体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分子晶体当组成和结构相似时,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点高,即CBr4>CF4。
答案:A。
点评:①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②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③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则离子键越牢固,晶体的
熔、沸点一般越高.
④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
高.
例2.(2008全国Ⅰ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解析:分子的极性一般与物质的空间结构有关,空间结构对称,这属于非极性分子,反之属于极性分子,对于AB n分子,其经验规则是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若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属于非极性分子,反之属于极性分子。
当然根据分子的极性也可以判断它的空间结构。
键的极性只与是否属于同种非金属有关,而物质的稳定性当结构相似的条件下,与原子半径有关。
所以选项A中CO2属于非极性分子;选项C中HF、HCl、HBr、HI的稳定性减弱;选项D中的H2O属于V型结构。
答案:B。
点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和分子的稳定性始终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
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根据规律逐步判断,各个击破。
例3(2008 海南)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结构作用力的本质及其应用,中等难度。
在硼酸的晶体中,每个硼原子用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氧根中的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每个氧原子除以共价被与一个硼原于和一个氢原子相结合外,还通过每个氧原子除以共价被与一个硼原于和一个氢原子相结合外,还通过氢键同另一个硼酸分子中的氢原于结合成片层结构。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例4(2008 海南)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结构中原子核外电子能量大小比较及其应用,较易。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选项ABD均正确。
p轨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所以C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例5(2008 海南)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结构的计算及其应用,较易。
根据晶体结构的计算方法可知,
一个Z原子,X原子为8*1/8(被8个晶胞共有)=1,Y原子为12*1/4(被4个晶胞共有)
=3。
所以化学式为ZXY3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例6、(2008山东)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 1 ) Li3N 晶体中氮以 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_。
( 2 ) 的键能为 942 kJ·mol-1 , N-N 单键的键能为 247kJ·mol-1,计算说明
N2中
的键比_键稳定(填“σ”或“π”)。
( 3 ) ( CH3 )3 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
100 ℃,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填“大”或“小” ) ,可用作Array_(填代号)。
a .助燃剂
b . “绿色”溶剂
c .复合材料
d .绝热材料
( 4 ) 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 K 、 L 、 M 三个电子层,它
与 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X的元素符号是_,与同一个N3-相连的 x+今有_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原理及其应用,较难。
⑴基态N3—核外电子数目是10,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⑵根据题给数据可知,N—N单键即σ键的键能为247kJ/mol,N≡N的键能为942kJ/mol,
其中包含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则π键的键能是(942-247)/2=347.5kJ/mol,键能越大,
化学键越稳定,由数据可以判断π键比σ键稳定。
⑶有机溶剂多是共价化合物,二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则其性质应与离子晶体相
似,挥发性小于共价化合物,有导热性。
题给离子液体中不含氧,则其不助燃,其属于无机
物,一般不用做复合材料,选b。
⑷已知X+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2个)、L(8个)、M层(18个),则其电子总数为:
28,则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是29,故核电荷数是29,是铜元素的原子;根据题给图示晶
体结构可知,N3—位于小立方体的顶点上,Cu+位于正方体每条棱的中点上,则与同一个N3—
相连的Cu+有6个。
答案:32 ( l ) 1s22s22p6 ( 2 )πσ ( 3 )小 b ( 4 ) Cu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