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检车波形图分析及应用(新).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76
轨检车波形图数据分析及其在铁路维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轨检车波形图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其在铁路维护中的应用。
通过对波形图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铁路轨道的状况,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波形图数据的采集方法、分析技术以及应用,为铁路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轨检车;波形图;数据分析;维护应用;引言:铁路系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检测以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轨检车波形图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源,用于评估铁路轨道的状况。
通过对波形图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检测轨道的异常,预测维护需求,并提高铁路系统的可用性。
一、波形图数据采集方法1.1传感器的使用1)激光测距仪(LiDAR):激光测距仪广泛应用于波形图数据采集。
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反射时间,可以高精度地获取地面的高程和轨道的曲率信息。
2)惯性测量单元(IMU):IMU传感器可以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用于确定车辆的姿态和运动状态,有助于对轨道特征的解释和纠正。
3)高精度GPS:高精度GPS系统用于获取轨道车辆的准确位置,结合其他传感器数据,有助于创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地理参考。
4)视觉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视觉传感器可用于拍摄轨道照片和视频,以支持轨道的可视检查,并为数据分析提供视觉信息。
1.2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频率1)时间:数据采集通常在轨道交通最低的时间段进行,以减少干扰和风险。
通常在深夜或凌晨进行,避免干扰列车运行。
2)地点:数据采集的地点应涵盖整个铁路网络,包括主线、辅线、弯道、坡道、交叉口等。
重点关注曾经发生过事故或问题的区域,以及高风险区域。
3)频率:数据采集的频率可以根据维护计划和需求而变化。
通常,轨道的日常巡检是常规任务,而更深度的波形图数据采集可以每月或季度进行一次。
二、数据预处理2.1 数据清洗和噪声消除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识别和处理异常值、缺失数据以及其他不规范的数据点的过程。
轨检波形图判读及在病害处理中的应用摘要:在运营线路轨道检测过程中,由于网轨检测车存在着里程的误差累积,使得现场不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病害出分地点,增加了病害处理的难度。
本文主要介绍轨检波形图在现场病害查找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利用轨检车资料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轨检波形图来准确定位现场病害地段,查找隐形病害,提高轨控水平,正确指导养修作业,确保行车安全。
养护轨道,必须首先正确测定轨道状态。
测定工作的方法有很多:人工静态检测、轨检小推车、晃车仪、轨道检查车等。
而轨道检查车的波形图相比日常人工静态检测、轨检小车等,能更准确、更直观地反映动态下线路各种超限状况,为工务及时全面了解及养护维修提供科学的依据。
轨道检查车(以下简称轨检车)是检查轨道状态,查找轨道病害,评定线路动态质量,指导线路维修的动态检查设备,其作用是通过检查了解和掌握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量,对线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指导,实现轨道科学管理。
轨检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线路的动态不平顺,以及由于线路状态引起的车辆动态响应。
我国轨检车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左右高低、左右轨向、水平、三角坑、曲线超高、曲线半径、轨距、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左右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等。
轨检车根据轨道动态不平顺和车辆动态响应综合评价轨道状态。
新型轨检车还增加了钢轨断面、波磨、断面磨耗、轨底坡、表面擦伤、道床断面、线路环境监视等项目检测。
一、轨道地面标志(ALD):轨道上的道岔、道口、桥梁、轨距拉杆、公里标等设备含有的金属部件,轨检车可用安装于轨距吊梁中部的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到,根据检测返回的信号的不同,区分设备类型,把它标在里程图上,就可以方便准确地找出病害的位置。
由于道口、道岔、桥梁、轨距拉杆等会含有金属部件大小、形状、位置不同,ALD信号反应也会不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检测产生的波形图中,有时会有ALD地面标记,而有时又会没有,下面从两方面分析。
轨检车波形图分析一、基础篇在分析轨检车波形图之前,首先要掌握分析标准,也就是《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6.3.1条轨道动态允许偏差管理值。
安装查看轨检车波形图的软件,第一步在电脑硬盘上找到<Wavers_setup>署名的程序文件(一个小电脑的图标),然后双击打开,按照提示点击下一步,到第四步时将<Ser_pub>署名的文本文档打开,将文本内的一串数字复制,粘贴到提示框的序列号方框里,然后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
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的<Wavers>文件(一个动车组的车头标志)进入波形图查看软件后,用鼠标点击左上角工具栏内的“文件”工具,选择“打开几何数据文件”弹出一个对话框,从对话框中找到以“AJTX-JINING-ZHELIMU”命名的轨检车数据文件单击文件名,然后点击对话框右下角“打开”键完成文件打开,打开文件可能需要几秒或2分钟时间。
新安装的波形图查看软件打开文件后,在屏幕右侧所显示的通道标签(即轨检车所检测的项目)不全,一般显示的只有左、右高低、水平、超高等项目,其他的项目需要进行手动设置,在设置前我们必须要认识所要设置项的英文标码,下面是常用的轨检车英文标码和相对应的汉字,请大家认识一下。
设置通道时,用鼠标点击左上角工具栏内的“配置”工具然后点击“通道设置”出来一个对话框,用鼠标在对话框右上方的下拉框(小三角)上点击出下拉菜单,然后在菜单中选择缺少的通道,选择后将对话框里的两个小方框用鼠标点击出现“√”后,点击“OK”键即完成一个通道标签的设置。
二、查看篇进入波形图查看软件后,首先要了解各个通道的显示值,我们可以看清,每条通道都有一条虚线为基线,基线以上的波形显示的数值为正值,基线以下的波形显示的数值为负值。
从图上可以看到每20米一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都有一条纵向比例线格,每一个线格都按照比例代表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决定于通道设置的比例,一般我们在设置通道比例时高低、水平、三角坑为2:1,轨向为3:1,轨距为1:1设置,超高为5:1。
轨检车检测数据及波形图的应用轨检车检测数据及波形图的应用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轨检车的重要性不断得到肯定。
但是,车间和工区对轨检车检测数据及波形图的应用并不十分充分。
本文从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些因素入手,谈了谈波形与现场病害的对应关系、病害点的补充及监控和病害实际里程的确定等几个方面,以解决轨检车数据在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方法的运用,在指导工区现场维修和监控管内病害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轨检车数据及波形图应用前言随着铁路向着高速、重载的方向不断发展,动态检测的手段也日趋多样化、精细化。
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动态检测手段对线路设备质量进行检查监控;同时需要根据动态检测数据发现线路存在什么样的具体问题,以此指导工区维修。
动态检测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检测结果对轨道质量状态进行评价,指导维修工作。
为了方便对病害点的查找应利用峰值指标,指导工区手工作业消灭Ⅲ级或Ⅱ级以上超限,关注I级病害是否有所发展,以解决线路局部不平顺问题。
1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1.1检测方式轨检车对轨道进行的是动态检测,是线路在列车实际动载作用下、轨道几何尺寸存在的偏差,不同于静态测量值。
因此与静态测量值有出入是正常的。
当线路存在较为严重的空吊时,就会发现线路动态高低的测量值非常大。
当曲线钢轨存在磨耗或木枕地段的扣件扣压力不足,就会发生轨距动态检测与静态检测值有较大出入的现象。
1.2偏差等级的确定1.2.1因偏差等级数据采集标准不同而产生的检测差异轨检车每进行一个采样距离时,计算机对轨道的各个几个参数项目的检测结果采样一次,当某个项目的检测结果连续3次采样值都超过某一级病害界限值时,计算机统计为一处病害,并依据病害的最大值确定超限病害的相应级数。
如图所示,一、二、三级为病害界限值,A、B、C、D分别表示4个采样点,则s为一个采样距离,A为病害起点,D为病害终点,L表示超限病害长度。
由轨检车超限等级的定义可知,如果超限级数划定的标准不同,那么对同一病害做检测其检测结果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