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陶艺制品所用色料和釉料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1
陶器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陶器色彩的原料陶器色彩的原料主要包括釉料和彩料两种。
釉料是陶器表面的一层熔化玻璃,用以涂覆在陶器表面,使之呈现光滑、亮丽的效果,同时有保护作用。
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白云石等。
彩料是用于绘画或装饰的颜料,常用的有铁氧化物、锰氧化物等。
二、陶器色彩的分类1. 釉色釉色是指陶器表面的釉料颜色,通常分为透明釉、白釉、青瓷釉和五彩釉等。
其中透明釉通透度高、用于呈现陶器原料颜色;白釉用铅的氧化产物覆盖,使之显示出雪白色;青瓷釉是通过铁的氧化物呈现淡绿色;五彩釉则是在釉料中添加不同金属氧化物,呈现多彩效果。
2. 彩绘彩绘是指在陶器表面用彩料进行绘画或装饰,其可以根据内容和风格分为青花、彩瓷、釉上彩等。
青花采用的是以含铁的氧化物颜料绘制成青花图案,色彩鲜艳明快;彩瓷则是通过在釉上或烧制前,在陶器表面进行彩绘,颜色繁多丰富;釉上彩则是在釉面上进行彩绘,色泽艳丽牢固。
三、陶器色彩的制作工艺陶器色彩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粘胎粘胎是将混合原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挤压成形的方式制成陶器的基本形状。
2. 雕花雕花是利用刀具在陶器表面进行刻划、雕刻,以及用花钉、铁丝进行印花和装饰。
3. 晾干晾干是将陶器经过初次成型后,自然晾干使之形成初步结构,以便进行后续的砂光和施釉等工艺。
4. 上釉上釉是在陶器表面刷涂或浸渍釉料,然后再进行烧制成釉面。
釉面上的颜色和纹饰决定了陶器整体的色彩和装饰效果。
5. 烧制烧制是将上釉后的陶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使之呈现出完整的色彩效果。
四、陶器色彩的历史与文化陶器色彩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极为先进,无论是青瓷、汝窑、定窑、官窑等,都在陶器色彩的创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陶瓷的传播,中国的陶瓷工艺也逐渐影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五、陶器色彩的保养与鉴赏1. 陶器色彩的保养陶器色彩的保养主要包括放置、清洁、防污等步骤。
陶艺釉料制作1 简介陶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而釉料则是陶艺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釉料制作对于陶艺的品质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原材料、配方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介绍陶艺釉料的制作过程。
2 原材料陶艺釉料的原材料主要有硅酸盐、氧化物和矿物等。
其中硅酸盐是釉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高岭土、瓷土、长石等多种类型。
氧化物则主要包括钴、铁、锰、铬等,这些氧化物可以调整釉料的颜色和质感。
矿物是陶艺釉料原材料中较少见的组成部分,但某些矿物可以增强釉料的附着力和硬度。
3 配方陶艺釉料的配方和比例是制作成功的关键。
不同原材料的配比和比例对于釉料的性质和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例如,高岭土适合作为釉料主体,而瓷土则适合调整釉料的流动性和附着力。
常用的釉料配方包括铁釉、青瓷釉、白瓷釉等,每种配方都针对特定陶艺作品的需要而设计。
4 操作流程釉料制作的流程可以概括为粉料处理、配料、筛分、磨料、研磨、筛分、调配等多个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1. 粉料处理**将原材料中粗糙的小石子和其它杂质筛掉,保证釉料的纯度和稳定性。
**2. 配料**按照配方和比例将原材料精准称量。
**3. 筛分**采用筛网对配料进行筛分,主要是去除配料中过大的颗粒。
**4. 磨料**将筛好的配料放入磨缸中进行磨料。
这一步作用是将原材料中不容易破碎的颗粒粉碎,以便后续的加工。
**5. 研磨**将磨好的颗粒放入研磨机加工,使原材料变为细腻的粉末。
**6. 再次筛分**将加工好的釉料用筛网重复筛分,保证釉料中不会出现粗糙颗粒。
**7. 调配**将釉料中的各种原材料按照配方逐一加入和混合,制成适合特定作品的釉料。
5 结论陶艺釉料的制作是陶艺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作成功的釉料可以提高陶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步骤对釉料原材料的选择、配方和操作流程的精心安排,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釉料,使陶艺作品更加出色。
传统陶瓷成分传统陶瓷又称为中国传统陶瓷,是指在中国古代时期所生产的陶瓷制品。
而传统陶瓷成分则是指这些陶瓷制品中所含的各种成分。
一、传统陶瓷成分的分类传统陶瓷成分主要包括原料、助剂、釉料和色料四个方面。
原料:传统陶瓷的原料主要是各种土壤和矿物质。
常用的土壤有黄土、红土、瓷石等,常用的矿物质包括长石、石英、方解石等。
助剂:用于改善原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等天然有机物,以及硅酸钠、碳酸钠等无机物。
釉料:釉料是一种特殊的瓷釉,它能够使陶瓷制品表面呈现出平滑、光亮、彩色等特性。
传统陶瓷的釉料主要是石灰、石英、白云石等矿物质和辰砂等。
其中,石灰是主要的基础成分,石英和白云石起填充作用,使釉料变得细腻、均匀。
色料:色料主要用于给陶瓷制品着色,使它具有艺术化的效果。
传统陶瓷所用的色料有铜绿、铁红、钴蓝、黑色等,其中铜绿是标志性的明代官窑颜色,铁红、钴蓝则是清代时期的流行颜色。
二、传统陶瓷成分的特点1. 原料采自当地的自然环境。
传统陶瓷的生产多以当地的土壤和矿物为原料,因而形成了各地陶瓷制品的独特特色。
2. 无害环保。
传统陶瓷成分中的原料、助剂、釉料和色料基本上都是天然物质,不存在对环境和人的危害。
3. 工艺注重传承。
传统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注重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在工匠之间进行,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4. 色泽鲜艳、图案丰富。
传统陶瓷成分的使用使得陶瓷制品在色泽上变得更加鲜艳,而对于工艺技术的提升,又使得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三、传统陶瓷成分的应用传统陶瓷成分主要应用于传统陶瓷的制作中。
传统陶瓷在古代时期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祭祀器物、文化礼仪等方面。
到了现代,虽然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但传统陶瓷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在现代陶艺中,传统陶瓷成分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如在瓷画、现代仿古陶瓷等方面均有应用。
总之,传统陶瓷成分是传统陶瓷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陶瓷制品增添了很多色彩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陶瓷制作的精湛技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对于陶艺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釉料和陶瓷颜料的选择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还会对作品的耐久性和观赏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釉料是制作陶艺作品的关键。
釉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熔化并形成一层光滑、坚固的涂层的材料。
釉料不仅可以提高陶艺作品的观赏性,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耐久性和防水性。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温度范围:不同类型的釉料适用的烧制温度范围不同。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烧制设备和技术水平来确定适合的温度范围。
2. 颜色和效果:釉料可以提供各种颜色和效果,如透明、半透明、亮光、哑光等。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创作需求来确定适合的颜色和效果。
3. 安全性:一些釉料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镉等。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注意选择无害的釉料,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其次,选择合适的陶瓷颜料也是制作陶艺作品的重要一环。
陶瓷颜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烧结成色的颜料,可以用于绘画、装饰和着色陶艺作品。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稳定性:陶瓷颜料在高温下需要保持稳定的颜色和效果。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颜料,以确保作品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或褪色的问题。
2. 颜色选择:陶瓷颜料提供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创作需求选择适合的颜色。
同时,还需要考虑颜色的互相搭配和相容性,以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性。
3. 使用方法:陶瓷颜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干粉颜料、涂料、釉料等。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作品的需求来确定适合的使用方法。
最后,除了釉料和陶瓷颜料的选择,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釉料和陶瓷颜料,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2. 实验和测试:在正式使用釉料和陶瓷颜料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和测试,以了解其性能和效果。
陶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工艺,以土为材料,手工制作各种艺术品或日用品。
它具备独特的自然美感和传统文化氛围,能够让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释放压力和充实生活的方式。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釉料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陶瓷作品的魅力。
一、釉料的种类釉料一般分为矿物釉和植物釉两种,其中矿物釉又分为透明釉和不透明釉。
透明釉主要包括白釉、乳白釉、薄釉、明釉等,不透明釉主要包括黄釉、绿釉、蓝釉、青釉等。
植物釉则是指由植物粘合剂和各种颜料制成的釉料,应用较为广泛。
二、釉料的使用技巧1.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在制作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和釉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釉料种类。
同时,在制作之前要彻底准备和打理工具,如陶轮、刀、刷子等,以及烧制的炉子等。
2.釉料的均匀涂布在涂釉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釉料均匀涂布,不能出现厚和薄的情况。
在涂釉之前,一定要将作品清洗干净,完全干燥,避免油污、清洁剂等杂物附着在表面上,影响釉料的附着和烧制效果。
3.釉料的保持釉料附着后的陶瓷作品需要保持几分钟的静止或晾干,否则涂层就可能变得不稳定。
在保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釉层划痕或变形,其次不要将作品堆放在一起,以免相互碰撞和破损。
4.一定要遵循烧制规律和操作规程,烧制时间和温度要根据不同的釉料和陶瓷材质而定,以获取最理想的烧制效果。
三、不同釉料的使用技巧1.白釉白釉是一种透明釉,具有光泽,配合色彩斑斓的陶瓷雕刻,更有典雅之感。
使用白釉时,应该均匀地涂覆在整个陶器表面,注意不要出现缺陷和起纹。
2.黄釉从环境的感知来看,黄釉能够给人们带来明亮、温馨、欢快的感觉,能够有效地增强陶瓷的视觉效果。
使用黄釉时,应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器表面上,同时需要浸泡至少1-2个小时,以保证陶器的完全吸收黄釉颜色。
3.青釉青釉是一种具有清新、淡雅效果的透明釉,能够为陶瓷作品带来新鲜生气和音乐感。
在使用青釉之前,作品必须在高温下烧制至1450摄氏度以上,否则青色的颜料会变成翠绿色或者墨绿色。
第三篇陶瓷工艺学第一章绪论1 、答:( 1 )传统陶瓷:指以粘士和其它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焙烧等工艺过程所制得的各种制品。
(2 )现代陶瓷:指用陶瓷的生产方法制造生产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
2 、答:( 1 )按用途来分:①传统陶瓷(普通陶瓷)、②特种陶瓷或新型陶瓷亦称精密陶瓷( 2 )按物理性能分:陶器、炻器、瓷器。
3 、答:吸水率相对密度陶器 3-15% 1.5-2.4炻器 1-3% 1.3-2.4瓷器<1% 2.4-2.64 、答:由陶瓷原料到制成陶瓷制品的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5 、答:有原料选定(进厂)、配料、坯釉料制备、成型、干燥、施釉烧成等工序。
6 、答:陶器:内墙砖;炻器:建筑外墙砖;瓷器:卫生洁具、地砖。
第二章原料1 、答:可塑性原料;熔剂类原料和瘠性类原料。
炻炻2 、答:粘土是一种或多种呈疏松或胶状密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
3 、答: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岩石,如长石、伟晶花岗岩等经过长期地质年代的自然风化作用或热液浊变作用而形成的。
长石转化为高岭石的反应大致如下:2[KAlSi 3 O 8 ]+H 2 CO 3 ------Al 2 Si 2 O 5 (OH) 4 +4SiO 2 +K 2 CO 34 、答:按成因分类:( 1 )原生粘土。
又称一次粘土、残留粘土,它是由母岩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形成的。
( 2 )次生粘土。
又称二次粘土、沉积粘土。
按耐火度分类:( 1 )耐火粘土。
其耐火度> 158 0 ℃。
( 2 )难熔粘土。
耐火度为 1350~ 158 0 ℃( 3 )易熔粘土。
耐火度在 135 0 ℃以下。
5 、答:化学成分:(1)SiO 2 : 40-78%(2)AL 2 O 3 : 12~40%(3)R 2 O+RO : R 2 O=0.5~5%, RO=1~6%( 4 ) Fe 2 O 3 、 TiO 2 ≤ 1%( 5 )灼减量。
粘土的矿物组成:( 1 )高岭石( Al 2 O 3 · 2SiO 2 · 2H( 2 )蒙脱石( Al 2 O 3 · 4SiO 2 · nH 2 O , n > 2( 3 )伊利石( K 2 O · 3Al 2 O 3 · 6SiO 2 · 2H 2 O · nH 2 O )。
陶瓷釉料介绍入的形态通常是红色三价氧化铁,由坯体融入釉内可产生微妙的装饰效果。
铁在氧化焰气氛时在陶瓷釉中能产生淡黄色、蜂蜜色与棕色。
在还原焰气氛时可以形成淡蓝灰色、绿色、蓝色或黑色;黑色氧化钴是釉料中最强烈的着色剂,当含量低于1%时,能形成鲜艳的蓝色。
钴在玻璃釉基质中容易熔融并加入瓷釉结构中;氧化铬能使某些釉呈现绿色,而在其他成分的釉中可以形成红色、黄色、粉红色或棕色;氧化镍在釉中有很宽的成色范围,可以形成棕色、绿色、深蓝色釉,当釉中含有碳酸钡时,它会形成粉红色、紫红色;二氧化锰在颜色釉中能形成黑色,但也能形成红色、粉红色与棕色;含锰的高碱釉经过高温烧成后会产生淡蓝色;氧化铜配制的色釉,在氧化焰时呈现绿色,但在还原焰时则呈现红色;五氧化二钒可产生棕色或黄色,但在釉中即使用量增加也只是呈现中强度黄色。
钒与锆可以制成钒锆黄、钒锆蓝等成色稳定的色釉;此外,硫化镉与硒色料可制成黄、橙黄与红釉。
5、透明釉与乳浊釉建筑卫生陶瓷普遍使用乳浊釉料,由于透明釉缺乏遮盖力,难以掩盖不洁的砖面,而环保工作又要求尽量采用低质原料制坯,因此透明釉使用范围变得更加窄了。
陶瓷企业使用过的釉料乳浊剂经历了氧化锡、氧化锌、二氧化钛、磷酸盐、直到硅酸锆等过程。
但氧化锡作为乳浊剂,由于成本过高,使用量越来越少。
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用锆英石作为釉料乳浊剂,后来又开始使用锆英石取代氧化锡,降低了瓷砖装饰用釉料产品成本。
不过如在常规釉料内加入5%的氧化锡,可产生白里泛青的釉调;氧化锌广泛应用于锆英石釉内,可以提高白度与乳浊度。
在高温卫生洁具产品釉中氧化锌具有强溶剂作用,能显著降低釉的粘度,因此目前仍有部分使用,以后也难以完全排除;将氧化钛加入釉中时,可以制成高档的白乳浊釉,已被证实是可行的配方方式。
磷化合物在釉中的作用有:一,用做乳浊剂使釉不透明;二,增加釉对光的折射率,增加釉料的光泽。
磷酸钙、骨灰、磷灰石均可酌情适量配入釉料内,使釉形成良好的乳浊与光亮效果。
陶瓷坯釉用色料陶瓷坯釉用色料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工艺品,它可以用于制作餐具、装饰品、工艺品等多种物品。
而陶瓷的制作过程中,釉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釉料不仅能够美化陶瓷表面,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增强瓷器的硬度和耐用性。
而色料则可以使陶瓷更加绚丽多彩。
以下是关于陶瓷坯釉用色料的介绍:一、分类陶瓷坯釉用色料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机、有机和金属氧化物三种类型。
其中无机用色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它们大都是金属氧化物的化合物,能够坚固地与瓷釉结合,在不同的高温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并且颜色鲜艳持久。
有机颜料在高温下容易燃烧和分解,无法使用;而金属氧化物的颜料种类繁多,但造价也普遍较高。
二、颜色特点不同的颜色在陶瓷制作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
红色、黄色、橙色等较为暖色调的釉料可以使瓷器更具活力和光泽度,同时也能够增强整体的视觉冲击力。
而蓝色、绿色、紫色等较为冷色调的釉料可以使瓷器更显高贵、深邃。
在具体的制作中,不同的颜色需要与瓷器的形状、大小、纹理等细节相互匹配,才能更好地勾勒出它所要表达的意境。
三、选择技巧正确地选择陶瓷坯釉用色料是制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耐高热能力,其次则是对基本釉料颜色的影响。
不同的用色料与釉料的比例也会影响到最终的颜色效果,因此在选择时要格外注意。
对于非专业制陶人员来说,可以先试着在试验用坯上进行实验,掌握不同颜料的特点,找出最佳比例。
这样可以减小在实际制作中出错的可能性,也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发掘出陶瓷工艺的魅力。
总之,陶瓷坯釉用色料是制作陶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可以使陶瓷更具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因此,需要我们有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制陶经验,打造出更具个性、独特的作品。
陶艺釉料釉是⼀种近似于玻璃的物质,覆盖于坯体的表⾯,也称为釉⾐。
釉玻璃主要的成份是⽯英,但⽯英本⾝很耐温,160O度才会熔解。
没有这样⾼的成瓷温度,因此需加⼊助溶剂作⽤的钾、钠、钙等来降低熔点,熔成玻璃质。
⼜由于不够稠,在⾼温时流动性很⼤,⽆法依附于坯体,易流失,为此就得加⼊⼀种原料,增加其粘性,缓和流动性,这种原料就是氧化铝。
釉有防污、防液渗的作⽤,其变化也⾮常丰富,是陶艺的常备⽤料,如能同作品的内容、形态结合恰到好处,能产⽣很好的艺术效果。
⼀、釉的分类:1 D2 c1 B& C2 ~& K" M+ E/ x% d( @$ B+ E0 c按制品分陶器釉、炻器釉、瓷器釉按烧成温度分⾼温釉、中温釉、低温釉按表⾯特征分透明釉、乳浊釉、⽆光釉、半光⾯釉、结晶釉、光泽釉、纹⽚釉、电光釉、流动釉、砂⾦釉、花釉按制备⽅法分⽣料釉、熔块釉、挥发釉(盐釉)按溶剂成份分长⽯釉、⽯灰釉、镁质釉、锌釉、铝釉、锡釉等。
按氧化⾦属着⾊剂分铁釉、铜红釉、钴兰釉、铬釉等。
按应⽤⽅式分单⾊釉、复合⾊釉⼆、釉料的化学组成依据化学性质可分成三类:⽯英类物料属酸性类(代号:RO2)熔剂类的钾、钠等,属碱性类(代号:RO、R20),氧化铝类的物料属中性类(代号:R203),釉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坯釉之间的反应及釉⾯的形成状态,釉的化学组成应与坯的化学性质接近,但⼜保持适当的差别,特别是碱性氧化物,能良好地渗⼊坯体,坯的酸性⾼,釉是弱酸性;坯是弱酸性,釉是中性;坯是中性,釉是碱性碱性类酸性类中性类RO、R20R20R203氧化钾K20⽯英Si02氧化铝AL203氧化钠NaO氧化钛Ti02氧化硼B203氧化钙Ca0氧化锆Zr02氧化钡Ba0氧化锡Zu02氧化锌Zn0氧化锰Mn02氧化铅Pb0氧化镁Mg0氧化锶Sr0三、配料组成及其作⽤制釉的原料要纯净,主要原料有粘⼟矿物长⽯、⽯英等,粘⼟的成份少,熔剂的成份多,才具备⽣成璃璃质的条件,为制釉提供⼀种和多种的氧化物组成,由此决定釉的性质。
釉及色料书一、釉的作用和种类釉是一种用来覆盖陶瓷表面的玻璃状涂层,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使陶瓷表面光滑均匀、增加透亮度,同时还可以防水、防尘、防污等。
釉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成分可分为瓷釉、玻璃釉、釉浆等;按使用方式可分为透明釉、彩釉、滴釉等;按烧成方式可分为高温釉、低温釉等。
不同种类的釉都有其特殊的特点和用途。
玻璃釉是一种主要由硅酸盐、碱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釉料,它可以在高温下熔化形成玻璃状涂层。
玻璃釉具有良好的陶瓷效果,表面光洁透亮,色彩丰富多变,能够增加陶瓷作品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玻璃釉适用于高温烧制陶瓷作品,常用于制作瓷器、瓷砖、花瓶等。
通过调配不同成分的釉料,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和效果的玻璃釉。
透明釉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釉料,主要由硅酸盐和碱金属氧化物组成,不含有颜料。
透明釉能够使陶瓷作品表面更加光滑均匀,增加透亮度,使彩色图案更加鲜艳。
透明釉适用于各种陶瓷作品的表面覆盖,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表面质感。
透明釉还可以与彩釉结合使用,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彩釉是一种加入颜料的釉料,可以使陶瓷作品表面呈现各种颜色和纹理效果。
彩釉有很多种类,如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等,它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和效果有所不同。
彩釉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陶瓷作品,如青花瓷、五彩瓷、釉里红等。
通过控制彩釉的厚度、施釉方式和烧成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彩和纹理效果。
滴釉是一种特殊的釉料,其特点是熔化温度较低,容易形成滴状或流动的效果。
滴釉可以使陶瓷作品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装饰效果,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滴釉常用于瓷器、陶器等作品的装饰,通过控制滴釉的施釉方式和量度,可以制作出各种独特的效果。
二、色料的种类和特点色料是用来给陶瓷作品着色的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彩釉、彩绘等,使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色料有天然色料和人工色料两种类型,天然色料主要由矿石、土石、植物等天然物质提炼而成,人工色料则是由化学合成或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