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习题 (1)
- 格式:docx
- 大小:21.10 KB
- 文档页数:9
铝的重要化合物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铝的重要化合物是:A) 铝矾 B) 铝锌合金 C) 铝硅合金 D) 硫化铝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铝的无机盐类是:A) 甲烷 B) 氧化铝 C) 乙酸铝 D) 四氯化铝3. 铝最重要的氧化物是:A) 氢氧化铝 B) 二氧化铝 C) 氮氧化铝 D) 氯氧化铝4. 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铝的重要有机化合物是:A) 乙酸铝 B) 甲基铝酸甲酯 C) 三氟化乙铝 D) 乙酸铝锂5. 以下哪个化学式代表了铝的重要有机化合物?A) Al2(SO4)3 B) AlO2- C) (C2H5)3Al D) AlBr3二、填空题1.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 二氧化铝常用于制备_________材料。
3. 铝锌合金中,铝的含量通常在_________%范围内。
4. 氯氧化铝可用作催化剂,常用于_________反应。
5. 乙酸铝锂被广泛应用于_________电池中。
三、简答题1. 说明铝矾的化学式及其主要用途。
铝矾的化学式为Al2(SO4)3·K2SO4·24H2O,主要用途有:作为酸性土壤中的石膏改良剂,用于皮革工业中的鞣剂,用于造纸工业中的填料等。
2. 铝硅合金的成分和性质有哪些?铝硅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和硅,其中铝的含量一般在90%以上。
铝硅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3. 乙酸铝的结构式是什么?它在化工产品中的应用有哪些?乙酸铝的结构式为Al(CH3COO)3。
乙酸铝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产品中,例如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用于染料和颜料的制备,以及纺织工业中的媒染剂等。
四、解答题1. 简要介绍铝的三种重要氧化物的特性及应用。
铝的三种重要氧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铝、二氧化铝和氯氧化铝。
氢氧化铝具有吸湿性强、能与酸反应的特性,常用于制备药品、油漆和化妆品等。
二氧化铝是铝最重要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制备陶瓷、磨料和电子元件等。
高一铝的知识点及习题一、铝的性质和用途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它是一种轻巧、柔软且具有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能的金属,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物理性质:- 密度:铝的密度为2.7g/cm³,是常见金属中最轻的之一。
- 熔点:铝的熔点约为660℃,属于低熔点的金属。
- 导电性:铝是良好的导电体,在电子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2. 化学性质:- 反应性: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 耐腐蚀性:铝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氧化铝膜,能够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3. 用途:- 包装材料:铝的轻盈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制造轻型包装材料的理想选择,如铝箔。
- 建筑材料:铝广泛用于制造门窗、幕墙和屋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 电子工业:铝是制造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板的重要材料,如散热器、电线等。
- 汽车工业:铝合金的轻质和高强度特性使其成为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
二、铝的制取和炼铝工艺1. 工业制取:- 铝的工业制取主要采用电解法,即通过电解氧化铝的熔融物质来制取纯铝。
- 过程:在电解槽中,将熔融的氧化铝(称为电解质)加入到电解槽中,然后通以直流电。
电流通过电解质时,氧化铝被分解成氧气和金属铝。
铝被电解出来后,定期收集和提取。
2. 炼铝工艺:- 炼铝主要包括冶炼、精炼和铝的制品加工。
具体工艺流程因不同的生产厂家而有所不同。
三、铝合金的特点和应用铝合金是将纯铝与其他金属元素(如铜、锌、镁等)进行合金化而制成的材料。
它继承了铝的轻巧性和良好性能,并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特点:- 良好的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散热器制造。
- 优良的耐腐蚀性:铝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使用。
铝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例题1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8 g【答案】A【解析】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若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铝,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之比1∶3,现在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于盐酸来说是过量的,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量的,所以与盐酸反应的铝粉质量为2.7 g,与NaOH 反应的铝粉质量为5.4 g。
【总结升华】因为铝与NaOH溶液反应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反应,所以当铝与NaOH溶液在同一题目中出现时,往往要用到2Al+2NaOH+2H2O=2NaAlO2+3H2↑这一关系来解。
举一反三:【变式1】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1∶2 C.1∶3 D.3∶2【答案】A【变式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1)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3)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4)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5)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A、(1)(2)(3)B、(2)(3)C、(1)(4)(5)D、全部【答案】B【解析】(1)对于变价金属中,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
(2)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4)金属性的强弱要看失电子的难易。
(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Cl。
类型二:Al2O3、Al(OH)3的性质与制法例题2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答案】C【解析】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化合物”,防止错选A。
1.人类第一次获得金属铝是在1825年,由丹麦化学家用无水AlCl3与钾作用制得的。
当时由于价格非常昂贵,称为“银色的金子”。
直到19世纪后期发明了电解法制铝,才使铝的价格大大下降,使铝成为当今广泛应用的一种金属材料。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解析:选B。
A项正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项错误,铝在常温下就能与NaOH溶液剧烈反应;C项正确,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第5位,是比较活泼的金属;D项正确,铝比较活泼,铝无负价,在铝参加的各反应中铝一般作还原剂。
2.(2011年高考山东卷)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解析:选C。
A项,Fe、Cu对应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而Al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项,Al、Fe放置在空气中生成氧化物Al2O3、Fe2O3,而Cu放置在空气中会生成Cu2(OH)2CO3(铜绿),故B错误;C项,制备AlCl3、FeCl3、CuCl2若蒸干会由于盐水解生成氢氧化物和HCl而失败,故C正确;D项,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为Fe3+>Cu2+>H+,析出的物质只有Cu和H2(Fe3+生成Fe2+),故D错误。
3.(2011年厦门高二检测)将等体积的AlCl3和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发现铝元素有一半形成了沉淀,则此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双选)()A.Al3+和Al(OH)3 B.Al(OH)-4和Al(OH)3C.Al3+和Al2O3 D.Al(OH)-4和Al2O3解析:选AB。
铝及其化合物——习题课一、铝与盐酸(或硫酸)、NaOH 溶液的反应例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思考:上题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若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100mL 2mol/L ,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
二、典型图像问题1、向AlCl 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2、向氨水中滴加AlCl 3溶液至过量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n (NH 3H 2O )n (沉淀)n (3)n (沉淀)3、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4、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n (NaOH )n (沉淀)n (沉淀)n (AlCl 3)5、向NaAlO 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6、向盐酸中滴加NaAlO 2溶液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n (沉淀)n (3)n (沉淀)n (NaAlO 2)7、向NaAlO 2溶液中逐渐通入CO 2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8、向含H ╋、Al 3╋、Mg 2╋、NH 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9、向含1molKAl(SO 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n (沉淀)0m (沉淀)n[Ba (OH )2]n[Ba (OH )2]【针对训练】1、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n (沉淀)n (2)n (沉淀)n (NaOH )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2 B.2∶3 C.3∶2 D.1∶12、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3、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生成沉淀后变澄清的是( )①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②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④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⑤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②D.③④⑤4、有一镁铝合金,用过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合金中镁铝的质量比为()A.4∶3 B.4∶9C.8∶9 D.20∶275、向a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单质钠,完全反应后恰好只生成NaCl和NaAlO2溶液,则加入的Na的物质的量为()A.2.5a×10━4 mol B.5.0a×10━4 mol C.7.5a×10━4 mol D.a×10━3 mol6、有镁、铝混合粉末10.2 g,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 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 500 mL7、向盛有0.2mol/L 50mL的明矾溶液中,慢慢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的沉淀随着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如下,当产生的沉淀量达到B点时,改为加0.5mol/L的盐酸,沉淀量又发生变化(虚线部分)。
铝电解习题1、铝电解⽣产的主要技术参数及主要操作有哪些?答:主要技术参数有;系列电流强度,槽电压,电解温度,极距,电解质组成,两⽔平,效应系数等。
主要操作有;出铝,阳极更换,熄灭阳极效应2、分析电解⽣产中产⽣阳极掉块的原因?答:发⽣阳极掉块的原因主要有:(1)阳极组装质量不好。
在阳极组装过程中,炭碗中的焦粉没有清理⼲净,阳极钢⽖伸⼊炭碗的深度不够,这样阳极易掉块。
(2)由于阳极氧化严重,磷⽣铁碗周围的炭块全部氧化掉,造成阳极掉块。
阳极氧化严重的原因;a、炭块本⾝的抗氧化性能差;b、预焙极上的氧化铝保温料少;c、电解温度⾼;d、阳极电流分布不均从⽽造成阳极掉块;e、电压保持不当,造成长时间压槽,阳极与伸腿或沉淀接触;f、阳极安装时下得过深或卡具没有夹紧,导致阳极下滑,造成阳极电流负荷过重;g、电解质⽔平过⾼,电解质全部淹没炭块,发⽣阳极效应也易造成阳极掉块。
3、为什么铝电解⽣产中要采⽤弱酸电解质?答:A.此电解质具有较低的初晶点.B.能减⼩Al的溶解损失,减少钠的析出,改善炭渣的分离情况C.槽⾯结壳酥松易打碎4、铝电解⽣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画出其⼯艺流程图。
答:基本原理:以熔融冰晶⽯为电解质,氧化铝为原料,通⼊强⼤的直流电压,在阴极上析出铝,在阳极上放出⼆氧化碳等。
其主要反应式;2Al2O3+3C=4Al+3CO25、⽤润湿性变差学说来分析阳极AE的反应机理。
并说说如何熄灭阳极效应?答:由于存在于熔融冰晶⽯中的氧化铝,是能降低电解质在炭阳极上的表⾯张⼒的表⾯活性物质。
所以在冰晶⽯—氧化铝熔体中,Al2O3的浓度较⾼时,电解质能很好地湿润阳极表⾯。
因此,可在很⼤的D阳下进⾏电解。
在这种条件下,由于电解质与阳极间的界⾯张⼒很⼩,阳极⽓体容易以⼩⽓泡形式从阳极表⾯逸出。
随着电解过程的进⾏,Al2O3浓度降低,电解质对阳极的湿润性就变坏起来,因此⽓泡的体积增⼤,难以从阳极表⾯逸出。
当电解质中Al2O3含量降低到⼀定浓度后,阳极与电解质的界⾯张⼒变得很⼤,以致⽓泡很容易把电解质从阳极表⾯推开,因⽽使它⾃⼰在阳极表⾯停留下来,在阳极表⾯上形成⼀⽚⽆隙的⽓体薄膜,因⽽使电压升⾼,产⽣⽕花放电,⽓体停⽌析出,电解质沸腾停⽌,阳极效应于是到来。
考点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知识梳理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2)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3)与酸反应(注意钝化)(4)与强碱(NaOH溶液等)的反应:4.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基础练习】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3)Mg粉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H2和NH3()(4)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5)1mol Al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6)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题组一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1.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2.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题组二铝与酸或碱反应的计算3.(2016·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 HClB.4mol/L HNO3C.8mol/L NaOHD.18mol/LH2SO44.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硬铝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Fe O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颜料B.34C.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H为燃料的汽车D.储氢合金可用于以22.常温下,下列溶液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稀硫酸 B.浓硝酸 C.盐酸D.氢氧化钠的溶液3.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水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和乙醇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色,原溶液一定含有Fe2+C.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有AlO2-D.向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SO32-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不易锈蚀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C.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D.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5.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变成铝C.铝的密度小,是一种轻金属D.铝易被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2NaCl(熔融)电解2Na+Cl2↑B.Al2O3+3H2高温2Al+3H2OC.Fe3O4+4CO高温3Fe+4CO2D.2HgOΔ2Hg+O2↑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金属钠具有还原性,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8.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B.Na2O2呈浅黄色,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锅炉除垢时CaSO4沉淀的转化剂9.如表所示,关于物质的分类,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关于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不易锈蚀B.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氧化铝为酸性氧化物C.Al、Al2O3均能与酸、碱反应,因此铝制炊具不宜用来蒸煮酸性或碱性食物D.在酒精灯上加热打磨过的铝箔,铝箔熔化,但熔化的铝不滴落下来11.镁、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二者质量之比为2:3C .二者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体积仍然相等D .二者消耗H 2S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2.下图是铝热反应(2Al +Fe2O3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为镁条B .2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 个C .b 为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D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二、填空题13.分析下列氧化物的类别,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
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 •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摄入 过量的铝,还能引发软骨症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铝对人体有害,故禁止使用铝锅等饮具B •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是 AI(0H )3,因此铝元素超标对人体无影响C •膨化食品中的铝元素超标可能来自添加剂明矶D .土壤的主要成分是 AI 203 2SiO 2 2H 2O ,因此粮食中含有较多的铝元素,人过多食用含铝元素的食 品显然也没有影响2. (2007海南)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 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④⑤③①B .③②④①⑤C .③④②⑤①D .②④③⑤① (2005北京理综)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 Mg 、AICI 3、NaAIO 2 B . KNO 3、NaCI 、CH s COONa NaCIO 、Na 2SO 3、BaCl 2D . Ba(NO 3)2、FeSO 4、NH 4HCO 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C .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5 .用稀硫酸、NaOH 溶液、AI 为原料制取 AI(OH)稀H 2SO 4NaOH 溶液甲:AI ―Al 2(SO 4)3 ――^ AI(OH) 3NaOH 溶液 稀H 2SO 4乙:AI ―― 液 NaAIO 2 ——> AI(OH) 3 斗 稀H 2SO 4 丙:AI -------- > AI 2(SO 4)3 混合--- >AI(OH) 3A NaOH 溶液八,, AI --------- > AI 2(SO 4)3制得等量AI(OH)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甲用原料最少B •乙用原料最少C •丙用原料最少D •三人用原料的量相同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铝和铁在常温下遇硫酸或硝酸发生钝化现象B •金属钠除保存在煤油中,也可以保存在汽油中C •湿法冶炼就是指金属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金属钠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D •涂油层、电镀金属层、制合金等都是保护金属的措施7. (2009潍坊模拟)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
铝加工知识复习题一、填空:1、1030B合金主要合金元素有(Fe)、(Mn)、(Si)。
2、8011合金主要合金元素有(Fe)、(Si)。
3、铝箔主要指厚度小于(0.2mm)以下的铝加工产品。
4、代号“F”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自由加工)状态代号“O”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退火)状态代号“H”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加工硬化)状态代号“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固溶热处理)状态代号“T”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热处理)状态5、空调箔产品的主要缺陷(孔洞)、(擦划伤)、(油斑)、(厚度超差)、氧化腐蚀等6、衡量箔材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几何尺寸)、(表面质量)、(机械性能)、(内部组织)和(物理性能)等7、铸轧卷的主要缺陷(热带)、(夹渣)、(气道)、(粘铝)、(氧化)等。
8、1***系铝合金的主要杂质是:(铁)和(硅)。
9、均匀化退火工艺制度的主要参数为(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其次为(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
10、冷轧机轧制时使用的润滑剂是(轧制油)。
11、我厂冷轧机最薄可以生产(0.05mm)的产品12、轧制油温度一般要求控制在(35~45℃)之间。
13、空调箔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延伸率)、(杯突值)。
14、影响空调箔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有(铸轧卷的晶粒度)、(化学成分)(加工率)、(退火工艺)。
15、铸轧卷一级品标准是工艺裂边(≤5mm)、同板差(≤0.05mm)、中凸值(≤0.05mm)。
16、铸轧带边部破裂称为(裂边)17、铸轧带卷卷取时,(层)与(层)之间无规律的串动称为串层或错层。
18、H**状态,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获得该状态的基本处理程序),第二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
19、冷轧指的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生产方式)。
20、铝箔成品退火工艺的选择有(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
21、铝箔退火的方式有(普通空气电阻炉退火)、(保护性气体退火)、(真空炉退火)。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一Al2O3、Al(OH)3的两性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稀盐酸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铝条表面钝化,其表面上的物质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把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C.烧碱溶液 D.稀盐酸答案:C解析:Al2O3能够与烧碱溶液反应,而Fe2O3不与烧碱溶液反应,因此选择烧碱溶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
3.以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C.氨水 D.澄清石灰水答案:C解析: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因此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氨水。
4.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有下列操作步骤,最恰当的组合是(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过量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A.①⑤⑥③ B.②③⑥③C.②③④③ D.②③⑤③答案:C解析:利用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特点,先加入过量烧碱溶液溶解,过滤除去镁,氢氧化铝不与弱酸反应,所以向含AlO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生成Al(OH)3沉淀,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5.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答案:D解析: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但不能溶于氨水,D项错误。
6.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A.酸性 B.碱性C.两性 D.氧化性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治疗胃病,主要是和胃酸中的HCl发生反应,体现了氢氧化铝的碱性。
7.氢氧化铝[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
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通常不选用NaOH溶液。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好B.复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氢氧化铝可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是因为NaOH会与Al(OH)3反应答案:A解析: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所以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差,A项错误;“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正确;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能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因此可以用于灭火,C项正确;Al(OH)3+NaOH===NaAlO2+2H2O,故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D项正确。
知识点二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8.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当SO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 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全部为Al(OH)3沉淀D.几乎全部以AlO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答案:D解析:反应方程式为: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故D项正确。
10.已知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一种高熔点的物质,丙常温下是一种液体。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
(2)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 O2 NaAlO2(2)(3)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2O3+2OH-===2AlO+H2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从物质A作为突破口,A与NaOH反应放出H2,判断A是Al;由C+B→水,判断B为O2;由A+B→甲,判断甲为Al2O3;其余则容易判断:乙为NaAlO2,丁为Al(OH)3。
11.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AlO2 Al(OH)3 Al2O3 AlCl3 NaAlO2(2)AlO+CO2+2H2O===Al(OH)3↓+HCOAl(OH)3+OH-===AlO+2H2OAl2O3+6H+===2Al3++3H2O解析:解题时,抓住B具有“两性”且受热分解,C具有“两性”且难溶于水。
从物质B作为突破口,B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能受热分解,B为Al(OH)3,C为Al2O3,则D为AlCl3,E为NaAlO2,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B,且焰色反应为紫色,A为KAlO2。
知识点三Al(OH)3沉淀量的计算12.(双选)向50 mL 1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100 mL K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3.9 g沉淀,则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1 mol·L-1 B.3 mol·L-1C.1.5 mol·L-1 D.3.5 mol·L-1答案:CD解析:经常出现的错误:忽略了氢氧化铝被过量的强碱溶解一部分。
即用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作为计算的基本量,生成了0.1 mol的氢氧化铝沉淀;或认为3.9 g氢氧化铝中的OH-就是加入的氢氧化钾物质的量而少选一个答案。
首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所给的数据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方法一:根据Al3+的物质的量与沉淀Al(OH)3的物质的量比较可推测KOH的两种情况:①加入溶液不足量时,n(KOH)=3n[Al(OH)3]=3×=0.15 mol,c(KOH)==1.5 mol·L-1。
②当KOH溶液过量时,n(KOH)=4n(Al3+)-n[Al(OH)3]=0.4 mol-0.05 mol=0.35 mol,c(KOH)==3.5 mol·L-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是因为铝的性质不活泼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硫酸铝铵不溶于水答案:B解析: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是因为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A项错误;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C项错误;硫酸铝铵能溶于水,D项错误。
2.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分别与过量强碱溶液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H2O生成 B.都有H2生成C.都有AlO生成 D.都有Al3+生成答案:C解析:2Al+2OH-+2H2O===2AlO+3H2↑,Al2O3+2OH-===2AlO+H2O,Al(OH)3+OH-===AlO+2H2O,Al3++4OH-===AlO+2H2O,据此可知C项正确。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1(OH)3 ④AlA.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全部答案:D解析:Al为两性金属,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它们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能与稀硫酸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本题选D。
4.一块金属钠投入过量的AlCl3溶液中,生成物是( )A.H2、NaOH B.H2、Al(OH)3C.H2、NaCl、NaAlO2 D.H2、NaCl、Al(OH)3答案:D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AlCl3反应生成NaCl和Al(OH)3。
本题选D。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AlO B.Cu2+C.Al3+ D.Mg2+答案:A解析:加入过量盐酸,Mg、Al分别转化为Mg2+、Al3+,Cu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Mg2+转化为Mg(OH)2,Al3+转化为AlO。
本题选A。
6.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 )A.铝和NaOH溶液B.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热水D.Al2(SO4)3溶液和过量的氨水答案:D解析: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A项错误;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NO3和H2O,B项错误;Al2O3和热水不反应,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