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寝殿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孔府大成殿介绍孔府大成殿介绍孔府大成殿是中国山东省曲阜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之一。
作为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古代教育机构和文化中心。
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孔府大成殿进行全面介绍。
历史背景孔府大成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彰儒家思想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下令在曲阜修建孔庙,并将其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和儒家文化中心。
随后,明朝皇帝多次前往曲阜祭奠孔子,并在此设立了行宫和官署。
因此,在明代,孔庙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和文化中心之一。
建筑特点1. 建筑布局孔府大成殿占地面积达到了2,87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86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
整个建筑群由前门、大成殿、后殿和配殿组成,其中大成殿是主体建筑,也是孔庙祭孔活动的主要场所。
大成殿内分为三个区域:前区、中区和后区。
前区为供奉孔子和其弟子的地方;中区为祭祀场所;后区则用于存放牲礼。
2. 建筑结构孔府大成殿采用了典型的明代宫殿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采用了斗拱、檐口飞檐和砖雕等技法,使得整个建筑既具有雄伟壮观之感,同时又不失优美精致之美。
大成殿屋顶采用了重檐歇山顶形式,四面围以廊柱和栏杆,并在屋檐下悬挂着数百个灯笼。
内部结构则采用了多层次的斗拱结构,并使用了棂板、花格窗等装饰手法。
3. 建筑装饰孔府大成殿的建筑装饰以雕刻和绘画为主,包括了木雕、石雕、砖雕、彩画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成殿的屋顶上的“九龙戏珠”图案,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壮观的屋顶装饰之一。
此外,大成殿内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如《春秋》铭、《孟子》铭、《尚书》铭等。
文化内涵孔府大成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内涵也非常丰富。
首先,它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和儒家文化中心,孔庙曾经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并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曲阜三孔的介绍
孔庙和孔府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最
大的一组孔氏家族墓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2公里处的孔庙内。
孔庙又
名“大成殿”,为祭祀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
始建于唐,盛于宋。
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在此筑台祭祀,后
人称为“圣城”。
明成化年间重建时将“圣城”改称为“孔庙”。
孔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2779平方米,建筑面积37200平方米。
建筑布局为两进院落,有大成殿、大成殿、明伦堂、十三碑亭等
建筑。
孔庙内保存有大量的石刻和碑碣,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
艺术宝库。
孔子死后第67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墓迁到曲阜
城北1公里处的尼山东麓(今孔庙内),并派人守墓三年。
公元
前484年(鲁哀公十三年)鲁国贵族季氏将孔子墓上的封土占为
私家墓地,形成了一处墓地。
此后孔子的后代每年清明都到此祭
祀孔子。
—— 1 —1 —。
山东曲阜孔庙(下)(照片72张)上接山东曲阜孔庙(上)大成殿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
字径1米,为清雍正皇帝手书。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
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
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承以重层宝装覆莲柱础,原为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敕调徽州工匠刻制,清雍正二年火后重刻。
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磨浅雕石柱,以云龙为饰,每面浅刻9条团龙,每柱72条,细心的工匠在石柱上记下了雕刻的龙的总数,共1296条。
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
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
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
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大成殿的建筑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
殿建于两层台基上,前连露台,高2米多,东西宽约4.5米,南北深约35米,镌花须弥石座,双层石栏干,底层莲花栏柱下均有石雕螭首,南面正中有两块浮雕龙陛。
露台是祭祀时歌舞行礼的场所,现在第逢孔子诞辰(农历九月二十八日)都要表演祭祀乐舞--八佾舞(排列成行,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
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
大成殿简介大成殿从杏坛到大成殿的台阶大成殿牌匾大成殿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
曲阜孔庙大成殿介绍曲阜孔庙大成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建筑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孔庙。
它最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为纪念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而建立的。
从那时起,它一直被视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和教育象征,也是一座古老而辉煌的建筑。
大成殿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其设计和施工技术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特征。
它的正面是一个巨大的拱门,代表着孔子的追随者要向他进学习。
拱门旁边是两个大宝塔,代表宇宙的极端,象征繁荣昌盛。
大成殿内部宽敞明亮,气氛庄严肃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殿堂之一。
在大成殿的门口,有两个守门人名为“乐正门”,分别代表着儒家和道家两个子派。
进入大成殿后,首先看到的是名为“明堂”的大厅,著名国学大师杨传璧先生曾在这里讲课。
其次是大成殿的主殿,殿中央供奉着孔子与其31位弟子,左右各有两个配殿。
大成殿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它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坚韧决心。
除了历史价值之外,大成殿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领略到古老而优美的建筑和艺术之美。
除了文化和艺术价值之外,大成殿还是一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之,曲阜孔庙大成殿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它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宝库,值得每个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在大成殿的宁静氛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和深邃之美。
曲阜三孔导游解说词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
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
“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
“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
“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
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mou,相等,齐)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
“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
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
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
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
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
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
世界文化遗产之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故里,天下第一家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
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编号:704)。
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
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
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
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
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出生颜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颜征在”,孔子之母。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
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徵在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14岁时,颜徵在因操劳过度而逝。
孔子生前在自己的故乡曲阜开坛授学,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地打上了儒学烙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堪称宫殿之城。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与孔庙毗邻,共有九进院落,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
古韵浓郁的曲阜孔庙与孔林之旅曲阜孔庙和孔林是中国文化名城曲阜的两个重要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孔子的故里,曲阜孔庙和孔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一、曲阜孔庙的历史渊源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座孔庙。
公元478年,孔子的后人修建了第一座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
随着历代的更迭,曲阜孔庙逐渐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建筑群。
如今的曲阜孔庙占地面积达到了8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孔庙。
二、孔庙的建筑特色曲阜孔庙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庙内主要包括三进大成殿、二进宣毅殿、一进舆地殿,以及东西多个次殿和配殿。
每座殿宇都采用典型的明清式建筑,飞檐翘角、斗拱雕刻、彩绘壁画无不彰显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曲阜孔庙还设置了一条长廊,上书历代名人的题字,展示了曲阜作为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
三、参观孔庙的经典行程安排游览曲阜孔庙,可以依据以下经典行程进行安排:1.大成殿: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核心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
进入大成殿,可以欣赏到孔子的神像,感受到崇敬与庄严。
2.宣毅殿:宣毅殿是曲阜孔庙的次要建筑,主要用于祭拜孔子的学生。
宣毅殿内还陈列着许多文物,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3.舆地殿:舆地殿是孔庙中的最小建筑,供奉孔子的马车和地球神石。
这里还陈列着古代的军械器具,是了解孔子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场所。
4.步道漫游:在庙内的步道上漫步,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园林景观,同时也能欣赏到历代名人的题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孔林的文化底蕴孔林位于曲阜孔庙的北面,是孔庙祭祀孔子后裔的场所。
孔林内分为内林和外林两大区域。
内林以建筑为主,包括有孔子和七十二位后嗣的祠堂,其中以“显考堂”最为著名。
外林则是以墓葬为主,是孔子后代的安葬地。
在孔林的参观过程中,游客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家族氛围和孔子思想的传承。
祠堂内陈列着孔子后代的神像和各种文物,墓葬区保存着历代孔子后嗣的墓碑。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天。
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谥加封,同时扩大他的祠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规整的建筑,艺术的宝库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
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
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
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
廊下有28根龙古柱,没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
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
孔庙中还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
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
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
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
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曲阜孔庙寝殿介绍
曲阜孔庙寝殿是中国山东省曲阜市的一座古代建筑群,是儒家学者孔子的祭祀场所。
寝殿是孔庙内最重要的建筑,位于孔庙的中轴线上,是孔子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
寝殿始建于公元478年,共经历四次大规模修建,最后一次修建于1664年。
整个寝殿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个部分,以亭楼式屋顶覆盖,外观庄重大气。
寝殿正中设有三间大殿,用于祭祀孔子的灵位,分为上、中、下殿,上殿供奉孔子正室和嫡妻的灵位,中殿供奉孔子的灵位,下殿供奉孔子的嫡子孔鲤的灵位。
寝殿两侧的配殿分别供奉孔子的各位妻妾和子孙的灵位。
寝殿的内部陈设包括了孔子的肖像画、祭器、祭服等。
每年的孔子诞辰和忌日,寝殿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
曲阜孔庙寝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