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1.90 KB
- 文档页数:2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院毒性药品的使用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毒性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医院毒性药品指具有毒性、剧毒性以及放射性、麻醉性等危险性的药品,包括但不限于麻醉药品、化疗药品等。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毒性药品使用与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医院毒性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毒性药品使用与管理档案,记录毒性药品的采购、配送、使用、销毁等信息。
第六条医院人员使用毒性药品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经历,确保安全使用。
第七条医院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医院内部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二章:毒性药品的采购与配送管理第八条医院毒性药品的采购和配送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采购渠道。
第九条医院毒性药品采购时应根据需要的药量、药品规格、药品质量进行订购,避免浪费和过量采购。
第十条医院毒性药品的配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配送信息,确保药品安全。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药品储存区,确保毒性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储存区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并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医疗废弃药物的回收和处理制度,确保毒性药品的安全销毁。
第三章:毒性药品的使用与管理第十三条医院毒性药品的使用应按照医疗需要进行,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第十四条医院应制定毒性药品的使用管理流程,明确使用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毒性药品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药品的名称、规格、用量、用途、次数等信息。
第十六条医院应加强对毒性药品的库存管理,定期清点库存并记录,确保药品安全。
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药品库房的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库房的使用和防护措施。
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医务人员使用毒性药品的岗前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操作规范的培训。
第四章:毒性药品的销毁与监测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毒性药品的销毁制度,定期对过期和废弃的毒性药品进行销毁,并制定详细的销毁流程和记录。
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一、总则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为了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组织1.药学部成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负责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2.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由药学部主任、采购员、储存员、配送员、临床药师等组成,药学部主任担任组长。
3.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成员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三、采购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采购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采购员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供应情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并向药学部主任报告。
3.采购员应当从具有相应资质的药品生产厂家或者合法的药品经营企业采购医疗用毒性药品,并留存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和采购记录。
4.采购员应当定期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供应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四、储存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当储存在专门的药品仓库中,储存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储存员应当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合理储存医疗用毒性药品,并建立储存记录。
3.储存员应当定期对医疗用毒性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储存员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药品的泄漏和污染。
五、配送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配送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配送员负责,配送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配送员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供应情况,合理制定配送计划,并向药学部主任报告。
3.配送员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和运输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配送员应当及时将医疗用毒性药品送达临床科室,并与临床科室人员进行交接,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六、使用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使用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负责,并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安全,规范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提高药品使用效益,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药房及病房等相关医疗部门。
三、责任分工1. 医院应建立毒性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2. 医疗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毒性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3. 药房负责统一采购、储存和配送毒性药品,做好药品的分类、标签、存放等工作,并及时更新药品信息。
4. 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医院的毒性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毒性药品使用管理1. 选择使用药品须遵循以下原则:(1)毒性较小的药物应优先选择。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毒性药品。
(3)使用新药物时,必须有权威机构的批准,并经过临床试验。
2. 毒性药品使用前应进行评估,确保使用的药物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避免过度使用。
3. 毒性药品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执行医嘱,遵循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2)准确计算药物剂量,避免过量用药或低剂量用药。
(3)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4)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4. 毒性药品使用后应进行记录:(1)使用药品的具体名称、批号、剂量、疗程等应当详细记录并保存。
(2)记录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药物治疗的进展和调整等信息。
六、药品储存和配送管理1. 药房负责毒性药品的储存和配送工作,应设立专门的药品储存区域和货架。
2. 毒性药品的储存应满足以下要求:(1)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且远离火源和日光直射。
(2)药品应按照不同的毒性程度,进行分类和标识,并设置可见的药品标签。
3. 毒性药品的配送应满足以下要求:(1)药品配送人员应持有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熟悉药品的分类、储存和配送要求。
(2)药品配送过程中,应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完整性,避免药品的损坏或污染。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如果管理不严,将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
因此,制订如下管理刚度。
(一)毒性药品由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主管药师负责管理。
(二)毒性药品实行专人、专柜、专帐,加锁保管的方法。
并记载收入、使用、消耗亭情况,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放置。
(三)需用毒性药品者,应由多年实践经验的主治或主治以上的医师开方,并写明病青及用法,方可调配。
(四)调配毒性药品时,必须按医嘱要求,并由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调配。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一律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配制。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调配完毕,必须经另一位主管药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发出,并行双签名,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五)配制毒性药品的制剂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并将之保存五年备查。
每次配料都必须经两人或两人以上复核无误方可配制。
配制时,称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需用原料和成品数,所使用的容器都要处理干净,不得污染其他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经手人、检查人都要签名。
(六)毒性药品的领用、发放、在库、出库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并设立专帐卡,每日盘点一次,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七)管理人员交接时,应在科主任监督下进行交接,并在帐卡上签字,严格交接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八)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人员将追究相关责任。
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修改稿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如果管理不严,将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
因此,制订如下管理刚度。
(一)毒性药品由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药师负责管理。
(二)毒性药品实行专帐、专册登记、专人、专柜加锁保管。
(三)需用毒性药品者,应由执业医师开处方,并写明疾病诊断及用法,方可调配。
医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二、药学部门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医生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应准确清楚地写明处方全部内容。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三、药剂人员对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加强核对,审查剂量,对不清楚的处方拒绝调配,严禁估计发药。
四、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才可发出。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备查。
五、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并由专人保管,严防混药。
六、建立专门的收支帐目,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出现问题时,必须迅速追查,并报主管部门。
七、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
八、需报损的毒性药品须经科主任、主管院长批准交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销毁前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日期、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等,必要时拍照。
九、因配方错误造成损失或不良后果者,应迅速追查原因,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
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一、引言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为了加强毒性药品的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毒性药品的采购管理1、采购毒性药品必须向具有合法资质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购买,并索取加盖企业公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药品 GSP 证书》复印件、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法人委托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2、采购部门应根据医疗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购。
3、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不得擅自超计划采购。
4、采购的毒性药品必须有明确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包装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三、毒性药品的验收管理1、毒性药品到货后,验收人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进行验收。
2、验收时应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规定,同时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3、对验收不合格的毒性药品,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处理。
4、验收合格的毒性药品,应及时入库,并做好验收记录。
四、毒性药品的储存管理1、毒性药品应专柜加锁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2、储存毒性药品的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保持仓库内的清洁卫生。
3、毒性药品的储存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剂型、规格等分类存放,并有明显的标志。
4、定期对储存的毒性药品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五、毒性药品的调配管理1、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2、调配人员应严格按照处方进行调配,核对处方的内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确保调配准确无误。
3、调配后的毒性药品处方应保存二年备查。
六、毒性药品的使用管理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毒性药品,不得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
2、使用毒性药品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根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办法》,医院对于毒性药品使用需要进行以下管理:1. 定期更新毒性药品目录:医院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并定期更新毒性药品目录,明确哪些药品属于毒性药品,并及时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2. 药品使用许可: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药品使用许可制度,只有经过相关科室负责人批准的医生或护士才能使用毒性药品,确保使用毒性药品的医疗行为合理合法。
3. 毒性药品存储管理:医院需要设置专门的毒性药品存储区域,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并制定相关的存储管理流程,如分区存储、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等。
4. 使用记录和监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毒性药品使用记录和监测系统,每次使用毒性药品都要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剂量、使用目的、使用者等信息,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医院需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每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防范。
6. 专业培训:医院需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有关毒性药品使用和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对毒性药品的认识和安全使用能力。
同时,根据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医院在使用毒性药品时还需考虑以下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 对于有毒副作用的药品,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和身体反应。
- 进行相关药物临床试验时,需严格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
-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防止药品质量问题导致不良反应。
总之,医院使用毒性药品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管理和监测,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和报告不良反应情况。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2)是指医院内部针对毒性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的一套规定、流程和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 采购规定:明确毒性药品的采购程序和要求,要求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有效期等因素。
2. 储存要求:确定毒性药品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防火防爆等要求,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卫生部关于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药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79.06.30•【文号】•【施行日期】1979.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发布日期:1988年12月27日实施日期:1988年12月27日)废止卫生部关于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药管理规定(一九七九年六月三十日)第一条为防病治病的需要,防止流弊,根据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颁发《药政管理条例(试行)》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将毒、限剧药分为二类(详见附表)。
第三条各药厂生产毒、限剧药,每个品种都必须报经省、市、自治区卫生局审核批准。
属于附表第一类中的毒、限剧药的生产由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或省、市、自治区医药管理局统一安排计划,下达有关指定的药厂生产。
第四条各生产厂和医疗单位,生产和配制毒、限剧药必须由熟悉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
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与一般药品发生混药事故。
每次配料,必须经第二人复核无误,要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料和成品数。
经手人要签字备查,所有工具容器要处理干净,以防污染其它药品,标示量应准确无误,包装物料要有明显标记,与一般药品相区别。
第五条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由各级药材公司负责。
凡需加工炮制的毒性中药,必须遵照中国药典和各省、市、自治区关于加工炮制的有关规定和中医用药的要求进行,符合药用者方可使用。
第六条药厂按计划生产的毒、限剧药,应全部交医药供应部门收购,药厂不得自行销售,也不得擅自配制成药。
第七条本规定第一类的毒、限剧药,只限供应医疗单位和有关医药门市部配方使用,不得在门市零售。
第二类毒、限剧药,可由医药门市部经营零售。
附表第二类品种必须凭盖有公章的医生处方才能发售。
除精神病患者、癫痫和其他特殊病人应由医生掌握外,每次处方毒药不得超过一日极量,限剧药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留方存查,如因报销需要,可在发票注明“处方留存备查”,医生不得自开处方使用。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一、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和国家规定的制剂品种;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二、药学部门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医师开具毒性药品的处方时,应准确清楚地写明处方全部内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日极量;
三、药剂人员对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加强审核,对不合格处方拒绝调配;
四、调配处方时,必须计剂量准确,由配方人员及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五、毒性药品的储存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专人保管,避免混放;
六、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项制度;建立专门的收支帐目,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出现问题时,必须迅速查明,并报相关主管部门;
七、报损的毒性药品需经药学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长批准,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销毁前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日期,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经办人等;
八、因用药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医务人员违规使用毒性药品,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九、医疗用毒性药品采购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并有专人负责;
十、药学部门应制定采购计划,按照有关规定由采购人员到国家指定的经营企业进行毒性药品采购;
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到货后须经双人验收、核对;验收到最小包装单位;验收合格后,药品采购人员、验收人员需在经营企业提供的发票上签字;
十二、条药学部门应制定自查制度,并定期进行自查;药学部门对自查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对于自查过程发现问题或疏漏,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对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学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
医院管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药品治理制度(一)毒性药品须具有由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主管药师以上的药剂人员负责治理。
(二)毒性药品需设毒剧药橱,实行专人、专柜、专帐,帖明显标签加锁保管的方法。
(三)调配毒性药处方时,必需仔细负责,称量要精确无误,处方调配完毕,必需经另一位药师复核后,方可发出,并行签名。
(四)本院就诊的患者,如需用毒性药品者,应由多年实践阅历的主治以上的医师开方,并写写明病情及用法,一类毒性药品由院长签字,二类毒性药品由药学科主任签字,方可调配,对于民间单方,验方需用的毒性中药,患者购置时,应有购置者所在机关单位出具购置证明。
(五)毒性药品须按药典规定,内服一类药品为一日量,二类药品为二日量,外用适量。
(六)毒性药品应设立专帐卡,每日盘点一次,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并填写使用登记本。
登记本应明患者姓名,年龄,用药品名数及日期,处方医生姓名、调配人员姓名。
处方及证明一般保存一年,以备后查。
(七)治理人员交接时,应在科主任监视下进展交接,并在帐卡上签字,严格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附;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品种。
第一类砒石(红砒)(白砒),水银。
其次类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前子、生乌头、生川乌,生草乌、生天雄、斑蟊(包括青娘虫、葛上亭长、地胆)红娘虫、生巴豆、生半夏、生甘遂、生南星、生狼毒、生藤黄、洋金花、闹洋花、生千金子、生天仙子、蟾酥、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雄黄、九分散、九虎丹、九转回生丹、回生散。
Edit篇2:主要危急源监控治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对主要危急源的监视治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工程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本方法所称主要危急源,是指在危急源明白卡上所规定的危急源。
第三条存在主要危急源的部门,其部门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急源的安全治理与监控工作。
第四条对主要危急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安全协调办公室及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规定
1.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2.药库、药房要对医疗用毒性药品进行严格管理,按照采购、验收、保管、领发、核对等有关规定妥善管理,防止丢失和违规使用,保证医疗使用,防止发生事故。
3.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并由专人保管,严防混药。
4.建立专门的收支账目,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5.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医师签名的处方,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6.药剂人员对毒性药品处方要加强核对,审查剂量,对用药目的不明确、超范围、超剂量、超疗程等处方可以拒绝调配,严禁估计发药。
7.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剂量准确,处方保存2年备查。
8.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9.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10.制剂室、中药房必须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
11.需报损的毒性药品须经科主任、主管院长批准交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销毁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等,必要时拍照。
12.因保管不当、配方错误造成不良后果者,应迅速追查原因并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