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 格式:docx
- 大小:19.18 KB
- 文档页数:3
一、政治微寒的春天到酷暑。
开始去听李凡老师的导学班时,机构给了一本政治基干知识册子(里面附了两年的真题),暑假之前我就看这小本全是知识条的册子,权当政治复习的热身,之前也听好多人在讲晚点复习政治也行,但我还是很早就看了。
一般,在下午看着用笔划着知识点花上半个钟头,就这样,暑假前,看完了这本基干知识。
炎炎暑假。
这段时间除了在暑假班上课花掉的20多天,就是在固定的早晨念和背了,毛中特马哲史一点一点背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我从来背东西都是读的顺嘴了才能背,所以大都在练习神马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原理的顺嘴。
不过学习其它科目疲惫了抄写一下政治知识点还是对记忆有很多帮助的(我就抄了好几本子,疲惫时间太多哈),用的材料的话,就只是辅导班发给的教材叫做《政治新时器》。
秋到凛冽寒冬。
秋季刚开学那两周,每天早晨我还是找个地方继续暑假的读和背,时间7点半至九点。
九月份,我开始分配时间做真题,01年到11年做一遍就到了十月份下旬,周围同学都在买其他参考书书籍,我没买,而是又看了一遍暑假讲义,讲义上有些题做了做。
然后,做真题分章的部分,做政经那部分,我花了很多力气还整理了好多知识条,神马地租、资本再生产呀的,到后来才知道,这部分已经改革不这么考了(神坑啊)。
后来,上时政课,开始背诵美霸权、新干涉等,这期间花了很大时间在上面,政治基本上是早晨和饭空了。
十二月,政治比较忙,冲刺班有讲义、十八大(这个是宝典),又李凡老师的押题卷、冲刺卷,基本上午睡都快挤没了,狂做吧。
四六级考试那天,教室被占用,我找了个有暖气的地方,把以上资料(老师“终极预测”的点)包括题目背了三四遍。
再后来,基本上就看机构给的冲刺知识总结,最后10天左右,要针对性背诵了,参照各种消息把自己觉得绝对要考的知识点(20个左右)整理下来,五页纸,于是乎早晨和深夜狂背。
首先我英语很烂六级考了四次也没过,所以复习起来有点费劲,基本上也是跟着大家的进度向前走,大体是,有空就去背单词,我用的是《一本单词》关于背单词我也很迷茫,问了一些前辈,他们说,虽然记不住还是要背的,就是一个为暑假做阅读的预热过程,而且英语是要慢慢积累的,所以我就又耐心的背了下去,背到暑假开始阅读,当时大家都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效果不错,对高频词汇的解析十分到位。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生物起源论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3.自我效能感4.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5.最近发展区二、辨析题1.蔡元培的教育独立就是教育独立于政治经济。
2.要素主义注重阅读经典著作。
3.隐性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隐性课程。
三、简答題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3.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4.美国的《国防教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次作文考试完试卷发下来后,小林说:“我这次考得不好,我不会写作文,特别是老师要求的那种作文。
”小杨说:“我考得不好,我早知道我考不好,我该早点努力的。
”小张说:“我运气太好了,我不会写作文,老师给我了A,估计是他没认真看吧。
”下课后,小张马上出去打篮球,而小杨则认真在座位上分析自己的试卷。
用归因理论分析材料中同学们的行为表现,并且对如何提升小张的动力水平提出建议。
2.材料:关于《雷雨》的教学安排,第一堂课,教师让学生自读,并且以最深刻的一点写100字左右的短评。
第二堂课,学生分组,然后讨论自己要表演的具体情况,老师指导。
第三、四堂课,小组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适当点评,评出最佳演员等奖项,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一个体会。
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来分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安排。
[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生物起源论参考答案: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
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史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中国教育史》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各专业课参考书如下:813小学教育学参考书:《小学教育学》黄甫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815学前教育原理参考书:《学前教育学》杨晓萍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学》牟映雪主编,教育科学出版公司816特殊教育基础参考书:《特殊教育学》方俊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82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薛晓嫘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827历史教学论参考书:《历史教学论》赵克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28数学教学论参考书:《数学教育概论》张奠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1地理教学论参考书:《中学地理教育学》李晴主编,科学出版社834生物教学论参考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8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闫金铎郭玉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41化学教学论参考书:《化学教学论》(第四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学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选择考研,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锻炼自己,更可以在其他方面锻炼自己。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正因为很多人认为和高水平高层次的人做朋友,我们也会变得更加明理睿智,所以很多同学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深造。
既然我们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定信念,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下去。
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说说英语,考研英语的复习我大概是从二三月份就开始了,最开始是每天用《一本单词》背单词,效果很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按计划提前了大概1个月的时间完成单词背诵。
英语70+,英语主要是阅读,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黄皮书虽然很多人推荐,我自己也买了本上届学姐用过的看了看,但相比较起来自己还是更喜欢《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的。
同期还进行了蛋核英语强化,关注蛋核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与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也非标必要。
其次写作也是很重要的,占分比重也挺大,写作部分也是自己整理了大、小作文的模版,真的是自己一词一句的写的用各种高级词汇穿插一下然后再背一背就OK了,市面上畅销热门书上给的模版用的人太多了,自然老师批卷子也不会给太高分,所以最好还是自己整理写作句子比较好。
人人都推荐我看李凡老师的视频,我自己也真的看了一下,讲的很好,李凡老师的课幽默生动,很便于大家理解记忆,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对应的把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也给看了,结合起来效果很好。
然后到大概12月上旬结束了所有的知识点学习。
每天晚上8点出图书馆,回一个没人的空寝室背《政治新时器》到12点,然后再背半小时的专业课。
这就是每天的背书。
最后考前(22号)我也只背了一遍多,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是最后还是很感谢李凡老师,成绩还不错的。
我专业知识复习的很晚,因为参加了很多活动,所以我没有像大家一样7、8月就开始复习,而是一直拖到了9月份。
这时候听到大家的复习进度,早的有的复习了半年,正常的也复习了两个月,自己的进度完全慢了,所以有点着急,就开始狂背知识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背下了参考书,然后就开始做专业课真题,主攻关键点,专业课的那本书我翻来覆去的做了至少6,7遍,书都快烂了,真题是最后一个月开始着手准备的,背了一些历年真题就上了,至于考点真的就随缘了。
英语,挺一般的,每天背单词,我用的是《一本单词》然后,基本的做法就是每天下午的两点到五点都会做题,主要就是做真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要反复的做,反复的总结。
报了一个蛋核英语的课程,这里包括总结常考单词,用法,句法,语法,易错点,做题技巧等等。
最好自己做个笔记,还关注了木糖英语考研微信与蛋核英语考研微信,这个很有用。
到了最后半个月的时候,要养成按时间做题的习惯,主要做英语二这四年的真题。
找到自己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学会安排时间。
单词:最开始4-5月份背单词,中间打卡一度断了好久。
8月份第一次做真题,深深地体会到单词的重要性,然后做阅读的时候也要记单词!把在阅读中遇到的不会的单词,整理到单词本上,以后可以随时翻一翻。
且每天记单词的时间不用很长,因为有很多单词你只需要在阅读中认识它的意思就可以了。
阅读:阅读真题我是从8月底开始做的英语一,每天2-3篇阅读,做完对照解析,看看文段的意思,记一下不认识的单词,大概一直到10月份我才刷完所有的英语一阅读。
然后转战英语二的阅读,因为英语二的题实在有限,所以就一天做2篇阅读的速度,也是按照做题——对答案——看文段——记单词这个流程,做错题多并不可怕,你把它真正的意思读懂了就ok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题的答案真的有两个分不出来的情况,有的资料答案是A有的资料答案是B,但是这种题是很少的。
所以,别总纠结在这种题上面。
英语二的真题我大概刷了3遍,第三遍的时候就是重新定时做整套卷子,用答题卡的那种。
写作翻译:英语二的翻译和英语一相比简直太善良了,我也是做了做英语一的翻译,简直失去了信心的那种。
后来,又做了做英语二的翻译,感觉又好了一点。
写作开始就是背文章,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的写,我大概11月份才开始弄的作文,所以有点匆忙吧。
还有就是英语作文的字啊,一定要写漂亮!字体不好看的同学一定要练一练呀。
政治呢,我大题34分。
作为一门彻头彻尾的工科生,政治真是头疼。
从6月就开始准备,初期是每天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看书,然后跟着做题。
重庆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高等教育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通才教育是一种(),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A.通识教育B.全才教育C.素质教育D.英才教育2.()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3.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以上都不是4.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受下列哪项因素的制约?()A.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B.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C.学生发展水平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5.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无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6.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7.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是()。
A.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水平B.某些方面达到了成熟水平C.各方面都未达到成熟水平D.正处在由未成熟向成熟的过渡之中9.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A.一般群体B.正式群体C.非正式群体D.特殊群体10.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知新”,在迁移的观点看,这是一种()。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英才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是指称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最初由()提出。
2.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的结果。
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考试的一些复习经验。
接下来我们说说英语,真题是最重要的,也很宝贵,我只做了一遍,不大对,大家都做了三遍左右吧,我建议做两遍以上,感觉遍数不重要,还是看自己有没有get到,还是要多总结,我做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各种解析的都很不错,尤其是生态教材这一块做的很好,相当于不花钱。
在此之前应该着重于打好单词的基础。
单词我用的是《一本单词》最后冲刺阶段,我用的是蛋核英语的课程,那里面有很多的新题型和阅读理解,非常适合后期冲刺用,以上大家可以搜索相关公众号。
在暑期我边看边做对应章节的李凡《政治新时器》,整个过程重复了3遍,弄清了考研政治的逻辑以及后期答题的技巧。
强烈推荐李凡老师,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定要看,特别是《政治新时器》一定要买我专业知识复习的很晚,因为参加了很多活动,所以我没有像大家一样7、8月就开始复习,而是一直拖到了9月份。
这时候听到大家的复习进度,早的有的复习了半年,正常的也复习了两个月,自己的进度完全慢了,所以有点着急,就开始狂背知识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背下了参考书,然后就开始做专业课真题,主攻关键点,专业课的那本书我翻来覆去的做了至少6,7遍,书都快烂了,真题是最后一个月开始着手准备的,背了一些历年真题就上了,至于考点真的就随缘了。
专业知识这部分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专业课一定要考的高,但是我复习的很随意,专业课这种东西考高分难,考低分也难,想考这个专业的人不要把大把的精力放在别的地方上,因为专业课是非常重要的。
我每天撑死了抽出一个半小时看看书,书就推荐课本,复习他不用太着急,就是这样,最后很重要模拟题一定要买!大题一定要背!因为会出现原题,我们这一年最后专业课四道大题就出现了两道原题,所以大家掂量一下他的分量。
专业课方面由于我本身就是本专业出身,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门槛,很多东西之前就学过。
在复习的时候我建议是分成部分复习,因为他们是有联系的。
这东西很细碎,所以书要好好看,要理解,死记硬背不可缺少,因为毕竟知识点在那儿,但是理解也是很重要的,理解之后就好记了。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1英语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4英语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11翻译硕士英语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240自命题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41自命题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42自命题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43自命题英语任选一套大学英语教材301数学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2数学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3数学三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网络技术部分)张高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第四版),杨文士,人民大学出版社。
348文博综合1.《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版)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354汉语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357英语翻译基础1.《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510素描《设计素描》(第2版)黄作林、杨悦、李育,重庆大学出版社610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1教育学基础综合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教育心理学》陈琦,高教出版社,20115.《教育科研方法》陈时见,高教出版社,2007612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613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14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15文学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616基础英语一《高级英语》(第一、二册)(第三版),张汉熙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考研英语是很多人的绊脚石,今天给大家重点说说英语怎么复习。
大家从备考开始,就可以每天做点真题,比如每天做两篇阅读,一开始可以先找找感觉,那么从第三四篇开始就可以掐时间来练了,你可以根据总分100分,时间150分钟来分配每道题的答题时间。
分版块练,你觉得阅读差不多了,可以开始练翻译,练小作文、大作文,练完形。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每天都得保持做题,保持感觉。
在练的过程中,你可能觉得提有点少,那么你可以找找从九几年开始的真题,那时候的真题和现在有些区别,但是思路相似。
当你觉得都连差不多的时候,好了,你可以开始成套地做题了。
有的同学说我要一天做一套真题,我想说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越到备考后期,你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不可能每天抽出150分钟来做一整套真题。
每周做一套就已经很不错了。
做真题的目的是对于时间的把控,看看你最终在考场上如何分配时间。
我经过联系安排了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我会先做翻译,然后是小作文、大作文,阅读,完形。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阅读分值这么大,不应该先做阅读吗?但是我在练习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阅读经常会超时,大概有20分钟,这必然会占用翻译和作文的时间。
那么最后你可能潦草地写一下翻译和作文了事。
我们知道,翻译和作文都是定档给分的,如果你的字迹工整些,翻译通顺些,基本没有错词、语病,那么你至少可以拿个中档,如果你再用一些特别的词,句子稍微复杂些,字迹漂亮些,那么你可以拿个高档。
所以翻译和作文你有时间写就可以拿到分。
但是你阅读填错了,就一分没有,你有3/4的几率得0分。
如果你最后没时间写了,阅读蒙一个,那你还有1/4的概率拿到分,但是你翻译和作文没时间写的话,你就基本拿不到多少分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和理解,最终你要怎么做,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哦,还有单词。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英语考试,词汇都是基础。
考研单词有《一本单词》,一般大家都会看这个。
有些同学记单词的时候会这样,“abandon,abandon,a-b-a-n-d-o-n,abandon”,这是小学生记单词的方法。
政治复习比较头疼,后期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一定得买,我没买,吃亏了,考完据说大题好几道都中了。
也怪我没经验。
强烈推荐李凡老师,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定要看,特别是《政治新时器》一定要买英语真题特别重要,是VIP。
为什么如此强调真题?因为她的价值特别大,完型填空主要考词义区分、动词与介词搭配、短语选择、连接词等,如果你想考高分,那么三四月份就要开始记单词,记词组,单词书力荐《一本单词》每天一点点,不要太多,但是要记住坚持记到考试前,然后通过真题找感觉,如果你只要求过线,那么完型完全不用准备,随他去,把重点放在阅读和新题型上。
可以去看看蛋核英语的课程。
接下来是最最重要的阅读部分,应该说是关系英语成败的关键,真题的阅读部分是个宝库,很多优秀作文的模板(写作思路、句型、段落构成)都是来源于此,就算是背下来也不为过,如果你想考高分,建议背诵,每天一篇,一点也不多(做好时间管理哦);从真题解析中你会发现外国人的写作思路,写作顺序(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建议,又或者是引子--主题--分述主题等等),这样就为你做新题型做好了准备;《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挺好的,里面非常详细还补充许多课外知识。
仔细分析各类题型的解法,知道答案来自文章的哪个部分。
小作文可以背背模板,关注木糖英语考研微信与蛋核英语考研微信知道各种题材该怎么写,哪些套话可以记记,但是如果你真想考试的时候把背的模板写下来,那最好考前一个月练练,这样你还可以发现其他更好的句子,从而超越模板,脱离模板,形成自己的风格。
后期也就是暑假结束后,就是要开始准备新题型和作文了。
新题型建议以专题的形式,拿出一段时间集中攻克,作文则一定一定要注重写,自己就是出于惰性和畏难情绪,看也看了,背也背了,就是不想下笔写,以至于在考场上写作时非常痛苦。
作文的另一点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独家模板,可以多参考下市面的作文书,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将时间浪费在选择而不是应用上。
英语的复习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3-6月(单词+长难句):这段时期,着重基础。
单词是你看懂英语阅读的前提,所以考研词汇必背无疑哦。
我用的《一本单词》,每天背个200个,一次量太大的话,可以早中晚分开背,但是一定要记得复习,要不然很容易忘记。
也可以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去背。
可以找个草稿本什么的,一边背一边写。
背单词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可以找室友、研友,有男票、女票的都可以派上用场。
帮你听写,每天准点进行,完成奖励,没完成就惩罚。
具体的奖惩规则自己定,什么对自己最有吸引力就可以用来作为奖励,自己最害怕什么就可以作为惩罚。
6-10月(阅读+单词):阅读的重要性我就不在这里强调了。
其实阅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多做练习,多找规律。
英语复习中,我只做英语真题,觉得这是和考试难易程度、科学性最接近的。
用的复习辅导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阅读逐词逐句的讲解,不会让我看不懂。
文章后面还有答题的方法技巧的总结。
这本真题我做了5遍。
每次都是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对答案,看里面一句一句的分析文章,一个周之后再做第二遍……这样买一本书就可以重复利用很多次。
到后期的时候,直接把一些自己常错的题背下来。
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先听听蛋核英语的课程再去做真题,大家也可关注“蛋核英语”和“木糖英语”的微信,里面都有课程讲解的。
同时这个阶段依然不能忽视单词,不过可以减轻比重。
在做题的过程中看看真题阅读中的标注出来的重点单词就行了。
11-12月(作文+翻译):冲刺阶段要准备作文和翻译。
作文不建议背模板,雷同太多,分值不高。
可以在之前做真题的时候,把老师讲解的重要句型句式整理出来,这个时候拿出来背。
然后在结合对于作文的分析,试着用这些经典句式词组去写。
写的多了,自己心里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模板和写作套路。
翻译呢,在做真题阅读的时候,把原文和全文翻译结合看,一句一句的对照,看老师怎么去翻译的。
政治
政治其实真的不难,我就用了一套书,就是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系列。
这套书有多么经典不必多说,我看各个考研论坛都是推荐这个,大家都推荐
的有一定的道理,我来说说为什么大家推荐这个,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在最后冲刺了尝试做了下其他卷子,其题难偏怪,不是不好而是不且实际。
《政治新时器》里的题量适中,难度正常,符合考研。
我想多说的是其他的市面上的所有的对应的练习题我全部对比覆盖过,没有任何一本书能超过这本书,这个筛选的艰难过程我不想多说,大家看结论即可。
习题集非它莫属。
这套书怎么看?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认真的看,利用早读和中午以及晚上吃完饭到教室的时间,我当时就是像看小说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的,因为我觉得里面字字都是老师的心血,我就没有理由不认真的对待!
看完后开始做配套练习,不要在书上做,自己在空白纸里写,做完一章背一章知识点部分。
做完后紧接着做第二遍,这个时候你的书上基本上就有了你自己的重点,肯定是密密麻麻的一片,这是好事!后面你就会看到成效的。
第二遍可以在书上习题上做了,但是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错题。
第二遍和第一遍过程一样,但是会快点,具体操作大家自己决定,我是完完全全和第一步一样做下来的。
我专业知识复习的很晚,因为参加了很多活动,所以我没有像大家一样7、8月就开始复习,而是一直拖到了9月份。
这时候听到大家的复习进度,早的有的复习了半年,正常的也复习了两个月,自己的进度完全慢了,所以有点着急,就开始狂背知识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背下了参考书,然后就开始做专业课真题,主攻关键点,专业课的那本书我翻来覆去的做了至少6,7遍,书都快烂了,真题是最后一个月开始着手准备的,背了一些历年真题就上了,至于考点真的就随缘了。
专业知识这部分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专业课一定要考的高,但是我复习的很随意,专业课这种东西考高分难,考低分也难,想考这个专业的人不要把大把的精力放在别的地方上,因为专业课是非常重要的。
我每天撑死了抽出一个半小时看看书,书就推荐课本,复习他不用太着急,就是这样,最后很重要模拟题一定要买!大题一定要背!因为会出现原题,我们这一年最后专业课四道大题就出现了两道原题,所以大家掂量一下他的分量。
专业课方面由于我本身就是本专业出身,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门槛,很多东西之前就学过。
在复习的时候我建议是分成部分复习,因为他们是有联系的。
这东西很细碎,所以书要好好看,要理解,死记硬背不可缺少,因为毕竟知识点在
那儿,但是理解也是很重要的,理解之后就好记了。
只要把书啃透彻,把课后习题做会就没问题了,难的是考点,基本上看书的前两遍都是抓狂状,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都要崩溃了……后来看了书大概4遍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的讲义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讲义里有,但是书上没有的东西却偏偏是考题!我在做试卷的时候就发现了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发生。
而且讲义是老师自己编写的,所以会相对容易理解,书和讲义相互配合着看就很容易懂了。
其实我考研的总分和专业课分都不是很高,一路都是擦着边跌跌撞撞的走进了梦想学府。
能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基础较好+强大的抗压能力+一定的运气。
想当初考研一个人孤军奋战几乎被逼的走投无路,所以把自己能写的都写出来了,而且我的全部考研资料和笔记都上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免费下载看看。
我当初立下誓言,如果考上了就写经验贴。
所以,这篇经验文既作为一个记录,又希望能够帮到今后要考研的师弟师妹们。
这期间的心路历程,就是自信、自负、自卑、灰心、绝望、否定、怀疑各种循环往复。
我是个喜欢多想的人,经常睡不好觉,不过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也只有没完成任务或者闲了才有心思想那些有的没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