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保证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制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9年12月1日)2.《处方管理办法》(卫政部令〔2007〕第53号)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号)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2018年第三次修订)三、名词定义1.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简称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四、内容(一)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
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
具体品种如下:1.毒性中药品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生川乌、红升丹、生马钱子、生甘遂、雄黄、生草乌、红娘子、生白附子、生附子、水银、生巴豆、白降丹、生千金子、生半夏、斑蝥、青娘子、洋金花、生天仙子、生南星、红粉、闹阳花。
2.毒性西药品种去乙酰毛花苷丙、阿托品、洋地黄毒苷、氢溴酸后马托品、三氧化二砷、毛果云香碱、升汞、水扬酸毒扁豆碱、亚砷酸钾、氢溴酸东莨菪碱、士的宁。
(二)毒性药品管理1.采购:医院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采购医疗用毒性药品。
2.入库验收:医疗用毒性药品入库验收,入库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入库验收记录应当采用专册登记,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人和保管人签字。
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报告药剂科主任、医务科、主管院长办理相关手续处理。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到货后须经双人验收、核对,验收到最小包装单位。
二、医疗用毒性药品专柜加锁存放。
三、医师开具毒性药品处方时,应准确清楚地写明处方全部内容,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四、调配毒性药品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
由配方人员和具有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对处方未标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处方一次有效,保存2年备查。
五、报损的毒性药品必须经药学部负责人、主管院长批准,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并做好记录。
六、因用药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医务人员违规使用毒性药品,依据有关法律予以处罚。
七、药学部每季度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对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学部负责人、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
八、国家规定毒性药品管理品种。
(一)毒性西药品种(仅指原料药):去乙酰毛花苷、阿托品、洋地黄毒苷、氢溴酸后马托品、三氧化二砷、毛果芸香碱、升汞、水
杨酸毒扁豆碱、亚砷酸钾、氢溴酸东莨蓉碱、士的宁。
(二)毒性中药品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班鳌、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阳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轻粉、红粉、雄黄。
九、本院在用毒性品种。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毒性、具备一定医疗应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人体构成一定危害的药品。
鉴于其特殊性,为了保障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用药安全,并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建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规范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行为,防范医疗用药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管理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从药品采购、存储、发放、使用到药品废弃处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并设立了相应的责任机制和管理要求,以实现对医疗用毒性药品全面管理的目标。
二、药品采购管理1. 供应商选择医疗机构应严格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
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进行充分调查,评估其信誉度和质量管理能力,签署合同后进行进货。
2. 采购程序采购部门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程序逐级审批。
采购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确保采购品质、价格和数量的合理性。
三、药品存储管理1. 存储条件医疗机构应按照药品包装上的标识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存储条件。
同时,设立药品存储区域,严格区分不同类别的药品,避免交叉污染。
2. 存储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入库记录、库存记录、药品发放记录等相应的存储记录,以便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追溯和监控。
四、药品发放管理1. 发放程序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药品发放程序,确保发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医务人员在发放药品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用药处方的准确性,并填写相应的发药记录。
2. 管理要求医务人员发放药品时,应确保发放的药品符合患者的需求,并详细解释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五、药品使用管理1. 用药授权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职责、不同岗位对医务人员进行用药授权管理。
医务人员应在授权范围内合理使用药品,并依据相关规定开展用药监测与评估。
2. 用药监测医疗机构应设立用药监测系统,对医务人员使用药品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2、药剂科应设立毒性药品专柜,实行专人负责保管、专柜加锁、专帐登记的管理方式,做到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
3、毒性药品凭医师处方调配,每次处方剂量不超过二日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付炮制品。
4、药师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或盖章后方可发出。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5、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6、医院毒性药品目录:A型肉毒毒素粉针。
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一、总则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为了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组织1.药学部成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负责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2.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由药学部主任、采购员、储存员、配送员、临床药师等组成,药学部主任担任组长。
3.药学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成员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三、采购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采购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采购员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供应情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并向药学部主任报告。
3.采购员应当从具有相应资质的药品生产厂家或者合法的药品经营企业采购医疗用毒性药品,并留存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和采购记录。
4.采购员应当定期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供应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四、储存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当储存在专门的药品仓库中,储存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储存员应当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合理储存医疗用毒性药品,并建立储存记录。
3.储存员应当定期对医疗用毒性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储存员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药品的泄漏和污染。
五、配送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配送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配送员负责,配送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2.配送员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供应情况,合理制定配送计划,并向药学部主任报告。
3.配送员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和运输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配送员应当及时将医疗用毒性药品送达临床科室,并与临床科室人员进行交接,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六、使用管理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使用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负责,并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定义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
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和国家规定的制剂品种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二)管理制度1.医疗用毒性药品采购按照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采购办法进行,采购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并有专人负责,到指定的经营企业进行采购。
2.医疗用毒性药品到货后须经双人验收、核对验收到最小包装单位。
验收合格后,药品采购人员需在经营企业提供的购买记录及发票回执联上签字。
3.毒性药品的储存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
毒性药品必须专库、专柜加锁,专人保管,避免混放。
实行双人双锁,要求与麻醉药品一致。
4.药剂科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毒性药品处方使用专用处方单独开具,医师开具毒性药品的处方时,等同麻醉药品处方管理,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日极量。
5.药剂人员对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加强审核,对不合格处方拒绝调配。
6.调配处方时,必须剂量准确,由配方人员及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7.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
建立专门的收支账目,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出现问题时,必须迅速查明,并报相关主管部门。
8.报损的毒性药品须经药剂科负责人、主管院长批准,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
销毁前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日期、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经办人等。
9.因用药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医务人员违规使用毒性药品,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10.制定自查制度,并定期进行自查。
药剂科对自查情况及时汇总分析。
对于自查过程发现问题或疏漏,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
对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剂科负责人、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根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办法》,医院对于毒性药品使用需要进行以下管理:1. 定期更新毒性药品目录:医院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并定期更新毒性药品目录,明确哪些药品属于毒性药品,并及时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2. 药品使用许可: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药品使用许可制度,只有经过相关科室负责人批准的医生或护士才能使用毒性药品,确保使用毒性药品的医疗行为合理合法。
3. 毒性药品存储管理:医院需要设置专门的毒性药品存储区域,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并制定相关的存储管理流程,如分区存储、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等。
4. 使用记录和监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毒性药品使用记录和监测系统,每次使用毒性药品都要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剂量、使用目的、使用者等信息,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医院需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每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防范。
6. 专业培训:医院需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有关毒性药品使用和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对毒性药品的认识和安全使用能力。
同时,根据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医院在使用毒性药品时还需考虑以下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 对于有毒副作用的药品,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和身体反应。
- 进行相关药物临床试验时,需严格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
-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防止药品质量问题导致不良反应。
总之,医院使用毒性药品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管理和监测,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和报告不良反应情况。
医院毒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2)是指医院内部针对毒性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的一套规定、流程和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 采购规定:明确毒性药品的采购程序和要求,要求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有效期等因素。
2. 储存要求:确定毒性药品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防火防爆等要求,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其管理应按照《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二、毒性药品须具有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主管药师以上的药剂人员负责管理。
应设毒剧药厨,实行专人、专柜、转账,贴明显标签加锁保管的方法。
三、调配毒性药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称量要准确无误,处方调配完毕,必须经另一位药师复核后,方可发出,并行签名。
四、本院就诊的患者,如需用毒性药品者,应由多年实践经验的主治以上的医师开方,并写明病情及用法,一类毒性药品由院长签字,二类毒性药品由药剂科主任签字,方可调配,对于民间单方,验方需用的毒性中药,患者购买时,应有购买者所在机关单位出具购买证明。
五、毒性药品需按药典规定,内服一类药品为一日量,二类药品为二日量,外用适量,一张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六、毒性药品应设立专账卡,每日盘点一次,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并填写使用登记本。
登记本应明患者姓名,年龄,用药品名数及日期,处方医师姓名、调配人员姓名。
处方及证明一般保存一年,以备后查。
七、管理人员交接时,应在科主任监督下进行交接,并在帐卡上签字,严格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
第三条毒性药品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医院管理部门下达给指定的毒性药品生产、收购、供应单位,并抄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生产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生产计划,自行销售。
第四条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与其他药品混杂。
医用毒性药品管理规定
1、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2、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3、毒性药品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签具开方医生姓名,调配处方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4、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处方当日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5、毒性药品的保管:毒性药品做到“二专”保管,即专柜加锁、专人保管,并建立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严禁与其它药品混放。
6、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进行,符合药用要求后,方可用于配方和中药制剂。
7、配制含毒性药品的制剂,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在质检人员的监督下准确投料,记录完整,保存两年备查。
医疗用毒性药品(中药饮片)使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做好采购、供应、管理和使用工作。
2、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必须根据临床需要,到国家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药品经营企业购买。
3、医疗用毒性药品入库需经双人验收。
验收时,除按普通药品项目验收外,还必须对其内、外包装印有的法定特殊标志进行检查,无特殊标志的应予拒收。
不符合验收标准的药品不得入库,对质量有疑问的,要求供货单位提供质量验收报告。
认真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后双人签字。
4、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储存、双人双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
按月盘点,做到日清、月结、账账、账物相符。
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并及时处理。
5、专人负责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质量检查和日常养护,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出库时必须填写毒性药品出库登记,双人核对,双人签字。
7、因跑潮等原因引起的药品数量减少,因霉变等质量原因导致药品不能使用,提出报损申请,报药剂科主任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8、调剂时应严格按相关调剂规定的剂量调剂。
9、发现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签字后再行调配。
10、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由调剂人员及复核人员双签字。
并填写“毒性药品使用登记”,双人签字。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医疗用毒性药品治理轨制
一. 毒性药品系指毒性激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邻近,应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逝世亡的药品.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和国度划定的制剂品种;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二. 药学部分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医师开具毒性药品的处方时,应精确清晰地写明处方全体内容.每次处方子量不得超出两日极量.
三. 药剂人员对应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增强审核,对不及格处方谢绝调配.
四. 调配处方时,必须计(剂)量精确,由配方人员及药师以上技巧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印后方可发出,处方保管两年备查.
五. 毒性药品的储存容器上必须印有划定的毒药标记.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专人保管,防止混放.
六.树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查对等项轨制.树立专门的进出帐目,按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消失问题时,必须敏捷查明,并报相干主管部分.
七.报损的毒性药品需经药学部分负责人.主管院长同意,按划定报上级主管部分分散烧毁.烧毁前要有记载,包含烧毁日期,时光.地点.品名.数目.办法.经办人等.
八. 因用药错误造成轻微不良效果,应实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分.医务人员违规应用毒性药品,根据有关律例予以处罚.
九. 医疗用毒性药品倾销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并有专人负责.
十.药学部分应制订倾销筹划,按照有关划定由倾销人员到国度指定的经营企业进行毒性药品倾销.
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到货后须经双人验收.查对.验收到最小包装单位.验收及格后,药品倾销人员.验收人员需在经营企业供给的发票上签字.
十二.条药学部分应制订自查轨制,并按期进行自查.药学部分对自查情形实时汇总剖析.对于自查进程发明问题或疏漏,应采纳须要措施予以解决.对重大问题应实时上报药学部分负责人.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分.。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1、为加强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保证正常医疗工作需要,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2、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中毒和死亡的药品。
卫生部把28种中药和11种西药列为医疗用毒性药品(名单见附件1)。
3、学部指定专人负责毒性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及管理工作,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合法药品经营单位购入。
4、毒性药品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入库验收应当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5、在入库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毒性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报院长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6、储存毒性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存放区域有专门标识。
对进出专库(柜)的毒性药品建立专用账册,内容包括:日期、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7、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超过二日极量。
8、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9、对处方末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师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10、毒性药品处方当日当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备查。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第二条管理品种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
第三条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毒性药品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医疗需要制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医药管理部门下达给指定的毒性药品生产、收购、供应单位,并抄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生产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生产计划,自行销售。
第四条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每次配料,必须经二人以上复核无误,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料和成品数。
经手人要签字备查。
所有工具、容器要处理干净,以防污染其他药品。
标示量要准确无误,包装容器要有毒药标志。
第五条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
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从事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
第六条处方和调配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毒性药品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签具开方医生姓名。
调配处方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第七条保管和储存毒性药品的保管应做到“二专”保管,即专柜加锁、专人保管,并建立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放。
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进行,符合药用要求后,方可用于配方和中药制剂。
第八条配制含毒性药品的制剂配制含毒性药品的制剂,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在质检人员的监督下准确投料,记录完整,保存两年备查。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遵照国务院发88年第23号令《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要求,为规范我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保证医疗安全,制定制度如下:
1、按规定下列药品属于毒性药品: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
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马钱子、雪上一枝蒿、
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
洋金花、闹羊花、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斑蝥、蟾酥、青娘虫、红娘虫。
2、经培训取得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生同时拥有毒性药品处方权。
3、毒性药品的采购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严格按计划采购。
4、毒性药品的验收必须验至最小包装,并做好验收纪录,双人签字。
5、毒性药品的保管采用专人、专柜双人双锁管理并建专帐,出入库由专人申领、验收,做好交接并双签字。
6、为加强毒性药品的处方管理,毒性药品的处方采用红色处方,处方格式与麻醉药品处方一致,右上角标注“毒”字;具有毒
麻药处方权的医生可根据临床需要开具毒药处方;对患者自行购买毒性药品用于单、秘、验方的配制,须验明患者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的证明信后方可开处方,并将证明信与处方一起交药房。
7、毒性药品实行处方限量,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日极量。
8、调配毒性药品须凭有毒麻药处方权的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调剂时要认真负责,剂量准确,双人复核、签字;所用调剂工具要及时清理干净。
9、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10、医疗用毒性药品因年久失效、虫蛀、发霉等质量问题需要报损时,毒性药品管理人员应提出书面申请,经药剂科及院相关领导审核后,采用适当的销毁方式对报损药品妥善处理(不流失、不污染环境),同时详细填写毒性药品销毁记录存档备查。
11、管理毒性药品的人员工作调动时须清点帐物,帐物相符方可调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