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火灾防治》复习题

《矿井火灾防治》复习题

《矿井火灾防治》复习题
《矿井火灾防治》复习题

矿井火灾防治

课程复习题

山西电大工学院编

目录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1

三、简答题

5

四、.................................................................... 论述题

6

小学考试答题卡模板

小学考试答题卡模板 ?答??○? 沙雅县第二中学xx年春季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 3.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高中阶段所学的《氓》及《涉江采芙蓉》在句式以及内容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4.你是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诗的?(3分) 5.“空中孤月”和“江天一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6.你是如何理解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的?(3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3分) (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春风桃李花开夜,。(2)玉容寂寞泪阑干,。 (3).天长地久有时尽,。(4).袅袅兮秋风,。(5).江天一色无纤尘,。(6).江畔何人初见月,。(7).鸿雁长飞光不度,。 第1页,共4页(8).岩扉松径长寂寥,。(9).天姥连天向天横,。(10).云青青兮欲雨,。(11). 。使我不得开心颜?(12).吴楚东南坼,。 (13).垆边人似月,。(14). 。千金散尽还复来。(15).主人何为言少钱,。

(16).五更鼓角声悲壮,。(17).女娲炼石补天处,。(18).问君能有几多愁?。 (19).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20).星垂平野阔,。 11() .12()(请在你要选做的题项括号后划钩)(1)(2)(3)(4) 16 17 六、写作(60分) 第2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xx年冀州市事业编考试答题卡 部门:姓名:分数: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课后练习答案

13课 1.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2. (1)?????. (2)??????. (3)????. (4)??????. (5)???????? (6)???????? 3. (1)?(2)? (3)? (4)? (5)? (6)? 4. (1)???????. (2)??????????. (3)???????????. (4)????????????. (5)???????. 5.(1)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6.(1)????. ???? ??????????. (2)??????. (3)?, ?????????. (4)?, ??????. 7. (1)?????? ???????. (2)???????????? (3)????????????. (4)?????????????? (5)??????? ?, ??????. 8.(1) ??: ??? ??: 18? ??: ?? ????: 1987?5?19? ??: ?? (2) ?????? ?? ??????. ???18??? ????????. ??1987?5?19???????????. 14课 ? (2)? (3)? (4)? (5)? (6)? 2. (1)? (2)? (3)?, ? (4)?, ? (5)? (6)?, ? 3. (1)???????. (2)?????? (3)??????. (4)?????? (5)??????. (6)??????.

标准韩国语第1册课文翻译

第13课1. 你好?我是王丹。 你好?我是李世民。 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 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 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 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

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 请写 请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 我见了朋友。 见谁了? 见了朴民洙先生 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 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 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 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 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第16课 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 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 在这里, 多少钱? 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 500元。 那苹果多少钱? 那个是800元。 要那个苹果5个。 4000元。 给您钱。 慢走。请再来。 再见。 第17课 一天的工作 1. 王丹早晨6点起床。先做晨练。然后洗脸。8点吃饭。8点半去学校。9点到下午1点学习韩国语。1点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下午和韩国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全部课文翻译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课文翻译 第13课 1. 你好?我是王丹。 你好?我是李世民。 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 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 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 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 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 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 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 请写 请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 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 我见了朋友。 见谁了? 见了朴民洙先生 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 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 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 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 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第16课 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 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 在这里, 多少钱? 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 500元。 那苹果多少钱? 那个是800元。 要那个苹果5个。 4000元。 给您钱。 慢走。请再来。 再见。 第17课 一天的工作 1. 王丹早晨6点起床。先做晨练。然后洗脸。8点吃饭。8点半去学校。9点到下午1点学习韩国语。1点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下午和韩国朋友一起去图书馆。在图书馆认真学习。一般晚上6点左右回到寄宿房。晚上给朋友们写信。然后听音乐。11点睡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证明》 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为什么要证明?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理有据的证明。 定义与命题 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要说明一低点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公理、定理 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本书认定的真命题: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玙这条直线平行。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对顶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载,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教案

教案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系、部) 教研室(实验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标准韩国语》第一册 二○年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韩语二外(一)课程编号 总学时 64 讲课:64 学时 听力:学时 上机:学时学分数 4 课型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1.《标准韩国语》学生用书(第一册) 2.《韩国语实用语法》教师用书 3.《初级韩国语上下册》教师用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韩国语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了解韩国语的文字创制原理、韩国语和朝鲜语的名称及差异、韩国语的 基本知识,了解韩国,树立学好韩国语的信心。 (二)语音阶段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语音知识,讲授韩国语字母(辅音19个、元音21个、韵尾 27个)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矫正发音偏误。使学生掌握各种语音变化及 语调、语气。学习600多个单词。 (三)课文 1. 巩固已学600多个单词,讲授600多个单词、130个语法项目。要求掌握 其中的1000个左右单词的意义及用法,会运用100个左右的语法项目。 2.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主要段落。朗读速度为每分钟130-150音节左右,能复述课文内容。到期末根据所学内容能写出300字以上的作文。 (四)练习 1. 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做好课后练习,达到巩固课文知识的目的。 2. 利用课后阅读文,使学生接触课文以外的词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教学大纲要求的核心词汇及短语、句型结构等语言点及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1.篇章结构的分析及写作技巧的掌握 2.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平行线(含答案)

第一章 平行线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 已知:如图1,AB ∥CD ,∠DCE =80°,则∠BEF 的度数为 A. 120° B . 110° C . 100° D . 80° E D C B A 图1 图2 图3 2. ( 如,2,直线DE 经过点A,DE ∥BC,,∠B=60°,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C=60° (B )∠DAB=60° (C )∠EAC=60° (D )∠BAC=60° 3. 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30°,则∠DOT=( ) A.30° B.45° C. 60° D. 120° 4、如图4,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A .30° B .25° C .20° D .15° 图4 图5 图6 5、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5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AB ∥CD ,∠EAB=45°,则∠FDC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6、如图6,已知直线a ∥b,∠1=40°,∠2=60°,则∠3等于 ( ) A.100° B.60° C .40° D.20°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 7.如图7,直线DE 交∠ABC 的边BA 于点D ,若DE ∥BC ,∠B =70°, 则∠ADE 的度数是 .

图 10 123 45A B C D E F 图7 图8 图9 8.如图8,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3的同旁内角是( ). A .∠1 B .∠2 C .∠4 D .∠5 9.如图9所示,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701,,b c a c , 则=∠2 0 10.如图10,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70o ,则∠2的度数是 A .80o B .110o C .120o D .140o 图11 图12 11. 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 ∥b ,a ⊥c ,那么b ⊥c ; ②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③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④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其中真命题的是 .(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2. 如图11,已知CD 平分∠ACD ,DE ∥AC ,∠1=30°,则∠2= 度. 13.如图12,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o 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o 方向,则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等于 . 三、解答题(共25分) 14、如图:已知;AB ∥CD ,AD ∥BC ,∠B 与∠D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15、如图,∠1+∠2=180°,∠DAE =∠BCF ,DA 平分∠BDF . C A E D B D C B A

2019-2020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平行线》专项测试(含答案) (850)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有下列结论:(1)∠1 = ∠2;(2)∠3 =∠4;(3)∠2 +∠4 = 90°;(4)∠4 + ∠5 = 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 2 C.3 D. 4 2.(2分)如图,已知 AB∥CD,∠A = 70°,则∠1 的度数为() A. 70°B. 100°C.110°D. 130° 3.(2分)如图,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A.因为 AB∥CD,所以∠ABC +∠LC = 180° B.因为∠1=∠2,所以AD∥BC C.因为 AD∥BC,所以∠3 =∠4 D.因为∠A +∠ADC = l80°,所以 AB∥CD 4.(2分)如图,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 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A.右转80°B.左传80°C.右转100°D.左传100° 5.(2分) 根据图中所给数据,能得出() A.a∥b,c∥d B.a∥b,但c与d不平行 C.c∥d,但a与b不平行 D.a 与b,c 与d均不互相平行 6.(2分) 如图,直线 a∥b,则直线a到直线b的距离为() A.13 B.14 C.17 D.21 7.(2分)如图,a∥b,∠2是∠1的3倍,则∠ 2等于() A°45° B. 90° C. 135° D.150° 8.(2分)如图,a∥b,则∠1=∠2 的依据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2分)如图直线 c与直线a、b相交且 a∥b,则下列结论:①∠1 = ∠2 ;∠1 = ∠3 ;∠2= ∠3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修订本)翻译

前言:自学标韩过程中,发现网上修订本翻译几乎没有。我虽然可以看懂课文,但近来想用学英语的方式背诵课文,然而对于早过而立之年的我,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尝试根据中文翻译成韩语。对于补充段落的翻译全程手打,谢谢支持! 第13课 1. 你好?我是王丹。 你好?我是李世民。 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 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 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 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 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 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 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 请写 请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 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我见了朋友。 见谁了? 见了朴民洙先生 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 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 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 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3. 昨天去教保文库(书店)了吗? 是的,去教保文库(书店)了。

怎么样去的书店? 在家前面的地铁上车到钟阁站下车。 在书店做了什么? 买了几本韩国语教材,还买了电子词典。 第16课 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 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 在这里, 多少钱? 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 500元。 那苹果多少钱?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

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 7.1为什么要证明、7.2定义与命题 知识点1: 1、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命题是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 2、公认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_.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①.若a>b ,则b a 11 . ②.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一个角的邻补角大于这个角. (5).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 专题 推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在院里玩球,忽听“砰”的一声,球击中了李大爷家的窗户.李大爷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裂了.李大爷问:“是谁闯的祸?” 甲说:“是乙不小心闯的祸.” 乙说:“是丙闯的祸.” 丙说:“乙说的不是实话.” 丁说:“反正不是我闯的祸.” 如果这四个小朋友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请你帮李大爷判断一下,究竟是谁闯的( ) A.甲 B. 乙 C.丙 D.丁 7.3平行线的判定 知识点2: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_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1: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2: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定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___________. 专题 平行线的判定的实际应用 2、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 ,求证:AB//CD 3.已知:BC//EF ,∠B=∠E ,求证:AB//DE 。 4、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 件,要求AB ∥CD ,∠BAE=35°,∠AED=90°.小明发现工人师傅只是量出∠ BAE=35°,∠AED=90°后,又量了∠EDC=55°,于是他就说AB 与CD 肯定是平 行的,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A B E P D C F

小学考试答题卡模板

小学考试答题卡模板 期末考试答题卡模板…答……○…沙雅县第二中学2014年春季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3.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高中阶段所学的《氓》及《涉江采芙蓉》在句式以及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分)答:4.你是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诗的?(3分)5.空中孤月和江天一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6.你是如何理解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的?(3分)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分)(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3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春风桃李花开夜,。 (2)玉容寂寞泪阑干,。 (3).天长地久有时尽,。 (4).袅袅兮秋风,。 (5).江天一色无纤尘,。 (6).江畔何人初见月,。 (7).鸿雁长飞光不度,。 第1页,共4页(8).岩扉松径长寂寥,。

(9).天姥连天向天横,。 (10).云青青兮欲雨,。 (11). 。 使我不得开心颜?(12).吴楚东南坼,。 (13).垆边人似月,。 (14). 。 千金散尽还复来。 (15).主人何为言少钱,。 (16).五更鼓角声悲壮,。 (17).女娲炼石补天处,。 (18).问君能有几多愁?。 (19).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20).星垂平野阔,。 11().12()(请在你要选做的题项括号后划钩)(1)(2)(3)(4)16 17 六、写作(60分)第2页,共4页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考试答题卡(100题单选)模板2014年冀州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语法汇总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语法汇总 ① -??? 接在表示场所的名词后表示去某处, 询问用????????? 去哪儿? ??????. 去学校. ② -?? 场所名词后=在某处(做什么) 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 在学校学习. ③ -?/??? 谓词后共动式终结词尾 =吧表示尊敬共动语气???走吧./ ????.读吧 ④ -(?)??? 动词后命令式终结词尾=请 . -(?)??表示尊敬语气,前者更尊敬????. / ???. 请看?????. / ????. 请读 ⑤?,-??? 谓词前,后=不,=没表示否定?????????没看报纸?????????? / ⑥ -?/? 名词代词后 =和… 一起 -??口语常用表示与人共同… ??????????和朋友一起去剧场了?????????和我一起去剧场吧①63 ???连接副词=还… 连接两个句子,表示顺接关系?????????. 我喜欢狗, ????????????. 也喜欢猫. ⑦???? 接续副词 =但是…,而… 连接两个句子,表示转折关系??????????. 昨天去学校了, ????????????. 但今天没去. ⑧ -?/?…??/?? 名词后 =有/没有表示存在与否 =在/不在???????? 有词典吗? ??????? 有谁在? ⑨数词有两种数词: 固有数词和汉字数词根据后面量词种类,选择使用固有词或汉字词 100以下-根据量词选; 100以上-用汉字数词固有数词-??20/??30/??40/?50/ ??60/??70/??80/??90 ⑩量词与汉字数词搭配 -????元分层号使用的量词????年月日周与固有数词搭配 -?????名次个头使用的量词????岁月时卷?????杯碗瓶张与量词连用时,固有词??/ ?/?/ ?/ ??需要转成?/ ?/ ?/ ?/ ?? 2005-8-15(?????????)2005年8月15 3:45’ (??????) 3点45分 3F# (??) 3层 / 20???(???) 20路巴士????. 3个苹果. / ???. 30遍. ①74 ?,?,?

新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语法

新标准韩国语(初级1)—语法总结 ①叙述形终结词尾 名词+???.(格式体-书面语)名词+???∕??(非格式体-口语)动词∕形容词+???.∕+???.(格式体-书面语) 动词∕形容词+??∕??∕??.(非格式体-口语) ②疑问形终结词尾 名词+????(书面语)名词+???? ∕???(口语) 动词∕形容词词干+???? ∕????(书面语) 动词∕形容词词干+??? ∕??? ∕???(口语) ③命令形终结词尾 动词词干+(?)???(书面语)动词词干+(?)??(口语) ④过去时制词尾 动词∕形容词词干+?∕?+???.(书面语) ??系列动词 -????.(书面语) 动词∕形容词词干+?∕?+??.(口语) ??系列动词 -???.(口语) ⑤将来时制词尾 动词∕形容词词干+?+???.(书面语) 动词∕形容词词干+?+??.(口语) ⑥尊敬阶词尾 现在时-(?)???∕(?)??.过去时- (?) ????∕(?)???. 将来时- (?)?????∕(?)????.

⑦询问听者意见的终结词尾 1-动词词干+(?)????《表示说话者征求听者对自己行动的意见》回答——+(?)??. 2-动词词干+(?)????《表示说话者建议听者一起行动》 回答——+(?)???. ????(询问他人对某事情、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意见口语用) ??????(书面语) ⑧否定形式 名词+?∕????. ?+动词∕形容词词干+???.∕??\??\?? +?????.∕???. ⑨指示代词 事物——??∕??∕??方向——?∕?∕?+名词 场所——??∕??∕?? ⑩助词 主格助词——?∕?∕??宾格助词——?∕? 处所格助词——?连接助词——??\??(口语) 位格助词——???????.(从家里来、表示起点) 对比助词——?∕?接名词后表示主语(话者想讨论的话题或者特定话题) 方向格助词——??(也)助词——?时间副词格助词——?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汇编

A B E P D C F 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1:命题 (1)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命题是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 (2)公认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_. 典型练习: 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①.若a>b ,则b a 11 . ②.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一个角的邻补角大于这个角. ⑤.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 2.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在院里玩球,忽听“砰”的一声,球击中了李大爷家的窗户.李大爷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裂了.李大爷问:“是谁闯的祸?” 甲说:“是乙不小心闯的祸.” 乙说:“是丙闯的祸.” 丙说:“乙说的不是实话.” 丁说:“反正不是我闯的祸.” 如果这四个小朋友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请你帮李大爷判断一下,究竟是谁闯的( ) A.甲 B. 乙 C.丙 D.丁 知识点2:平行线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_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1: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定理2: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定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___________. (2).平行线的性质 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__. 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________. 性质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_________. 典型练习: 1、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 ,求证:AB//CD 2.已知:BC//EF ,∠B=∠E ,求证:AB//DE 。 3、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 件,要求AB ∥CD ,∠BAE=35°,∠AED=90°.小明发现工人师傅只是量出∠ BAE=35°,∠AED=90°后,又量了∠EDC=55°,于是他就说AB 与CD 肯定是平 行的,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标准韩国语第二册笔记(整理版)

《标准韩国语》(第二册)学习笔记 第1课???(紫禁城) 一、发音提示 1、补充单词里的“???”要变音为“???” 二、“(没)做过某事”的表达:-?/??????/?? 1、网上教程里曾学过-?/????的句型,与此表达的意思一样 2、?是??这个动词做重句修饰名词时的过去式,?本意是“……时候”,因此直译是“(没)有做过某事的时候”,与日语中“……たことがある”的句型类似 三、“好像……”,表不确定的推测:-??? 1、?是一个形式体言,前面要跟重句。根据重句的结尾是形容词还是动词,以及时态的不同,连接方式也不同,遵循的规则是《标准韩国语》第一册最后一课中关于重句修饰名词的小结,详情请看以下帖子的第一点:https://www.doczj.com/doc/8417305671.html,/337439111/blog/1259721720 2、??是一个形容词,因此后面如果使用??之类的句尾时,适用“????”的形式 四、-?的用法 1、属于“和型”的句式(详情请看《韩语语法分类记忆(2):“和”型》的帖子),即动词去掉词尾后直接跟? 2、?后面一定跟名词,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去时态的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名词 3、这个句型与过去时的区别 (1)表示过去多次、反复发生的动作,在这方面很像西班牙语中的过去未完成时 (2)表示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未结束的动作,带有回忆往事的色彩 五、其它(网上教程已经学过的句型,不再详细讲解,放在这里) 1、-?/????:属“谓词句简体型”,详情请看《韩语语法分类记忆(3):谓词句简体型》的帖子 2、-(?)????:属“请型”,详情请看《韩语语法分类记忆(5):“请”型》的帖子 六、需要解释的其它句子 1、课文中的“1406???1420????”——这句里的“……??……??”是指“从……至……之间”。这里不能用??,是因为不是在整段时间内都持续地发生。通常这种“时间+???”的情况是时间不确定或在该时间段内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2、语法中的“???”是指“小时候”,是???+?,?前面的谓词要加韵尾? 第2课????(预约) 一、表“在……的时候”:? 1、前面是名词时,直接跟? 2、前面是谓词时,适用“将来时型”的句式(详情请看《韩语语法分类记忆(6):将来时型》的帖子),即(1)元音结尾时,元音加?的韵尾 (2)辅音结尾时,后加? *这时?前面其实是一个重句,如果要强调主句是发生在重句里的动作已完成时,则重句用过去时,即用?/??连接。但是要注意,并不是重句的动作发生在过去就用过去时,如果重句里的动作虽然是发生在过去,但表示的是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处于某种状态里,重句并不使用过去时(如例句中的(5)和(7),虽然重句发生在过去,但并不使用过去时)。 二、??的用法: 1、表“只”,后面一定要跟否定句,如??/?(??)/?(??)/???等,分别表示“只有”、“只做”、“只能做”、“只知道”。其用法相当于日语中的しか 2、与?的区别:?后面不需要跟否定句,类似于日语中的たけ 三、??:或者 1、句型属于“和型”(详情请看《韩语语法分类记忆(2):“和”型》的帖子),即谓词去掉词尾后直接跟?? 2、第一册里已经学过-(?)?的句式,其实跟这里是同一种用法,都表示“或者”,只是-(?)?用于连接两个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初级) 单词表

1.??名小孩 2.??名弟弟 3.??副怎么 4.??名黄瓜 5.?副峰拥貌 6.?名牙齿 7.?????您好 8.??????再见,请走好 9.??名傻瓜,傻子 10.?名雨 11.??名寻呼机 12.??名(小孩语)爸爸 13.?名葱 14.?名血 15.?名萝卜 16.?名苗 17.??名我们(补充) 18.???名父亲(补充) 19.??名母亲,妈妈(补充) 20.???名(泛指很亲切的)母亲(补充) 21.??????再见 22.????再见 23.??名树 24.??名腿,桥 25.?副又 26.??名鸭子 27.??名头 28.??名蝴蝶 29.???名西红柿 30.???名橡子 31.??他摘,采 32.?名梨;船 33.???名小树 34.???他压 35.???他集拢,聚集 36.?名麻布 37.??名沙子 38.??名蚕 39.?名胃;上面 40.?名后 41.?名脑 42.??自成为 43.???他叫;唱歌 44.??副始终;一直 45.????副金碧辉煌貌;森严貌 46.??名海(补充) 47.??名苹果(补充) 48.?名钱(补充) 49.?????(见到您)很高兴 50.????请坐 51.?????谢谢 52.??名地球 53.??名裤子 54.??名裙子 55.??名马车 56.??他蒸 57.??形咸 58.??名狮子 59.??名勺、筷子 60.???名叔叔 61.??名射击 62.??熬(粥,药) 63.?名铁 64.??名根 65.?名罪 66.??自输,败 67.???比赛输了(补充) 68.??自,他休息 69.??名喙 70.?名崔 71.??自睡觉 72.??名技能,才能 73.??名蚂蚁 74.???名济州岛 75.??名蜘蛛 76.??堆 77.??名虾米 78.??数,停车,厉害 79.?名后 80.??名数数 81.?名老鼠 82.??名处理 83.??名霜 84.???名未结婚的年轻女性(补充) 85.??形便宜(补充) 86.??名下(补充) 87.???????您喝咖啡吗? 88.?,?????好的,谢谢 89.??名皮鞋 90.??名歌手 91.??名喜鹊 92.???名大象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平行线的证明》测试题AAAAA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平行线的证明》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精心选择(30) 1.下列图形中,由A B C D ∥,能得到12∠=∠的是( ) 2.如图,直线L 1∥L 2 ,则∠α为( A.1500 B.1400 C.1300 D.1200 3.下列命题: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梯形的两底互相平行; 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④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命题: ①两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偶数;②带有负号的数是负数;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其中假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AB ∥CD ,那么∠BAE+∠AEC+∠ECD =( ) A.1800 B.2700 C.3600 D.540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证明为正确的真命题叫公理 B .假命题不是命题 C .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举一个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结论的命题即可 D .要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只要举一个例子,说明它正确即可. 7.下列选项中,真命题是( ). A .a >b ,a >c ,则b=c B .相等的角为对顶角 C .过直线l 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l 平行 D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B D C . B D C A D . 1 2 A B C D E 1 (第2题图)

小学三年级语文考试答题卡2018模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考生号。将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笔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贴条形码区 学校班级姓名 一、基础训练营(3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6分) 装载(zǎi zài)海参(cān shēn)胳臂(bìbei) 凌乱(líng lín)根茎(jìng jīng) 玫瑰(gui guì)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3.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3分) (1)()(2)()(3)() 4.看拼音,写词语。(9分)。 fúzhuāng qiáng bìsuíbiàn yáo yuǎn shìxiàn gǎn shòu z hǔn bèi hēi àn chìbǎng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5分) 眼()手快摇头()脑四()八达目瞪口() 成()结队一()正经细嚼()咽鸦()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练习。(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5)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二、综合展示厅(13分) 7.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7分) 9.课文背诵:补充句子。(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写出你对课文中这些人物的印象。(4分) (1)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 (3)列宁:__________________ (4)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秋期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答题卡 缺考(考生禁填) 四、阅读检阅台(20分) 11.(1)()() () () (2)“犹豫”在选文中的意思是_____ _____,“我”知道英子在犹豫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在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英 子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用“——”画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第一次是为 ______________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响起。(3分) (4)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在英子不敢站到讲台上时,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用文中的“不顾一切”说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要奖赏罗蒙诺索夫时,他想要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和水手们听了罗蒙诺索夫的话后为什么“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四、习作乐园(30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测试题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 ) A .延长线段A B 到C B .垂线段最短 C .过点O 作直线a ∥b D .锐角都相等吗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 .两锐角之和为钝角 B .两锐角之和为锐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 .锐角大于它的余角 3. 如图1,已知AD ∥BC, ∠B=30°,DB 平分∠ADE,则∠DEC 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4. 如图2,能推断AB//CD 的是( ) A. 35∠=∠ B. 123∠=∠+∠ C. 24∠=∠ D. 45180C ∠+∠+∠=o 5. 如图3,已知∠1=∠B ,∠2=∠C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AD ∥BC B. ∠B=∠C C. ∠2+∠B=180° D. AB ∥CD A D B E C 图1 A B C D 1 2 3 4 5 E 图2 图3 B C D E A 图4 图5 图6

6.如图4,AB ∥CD ,CE 平分∠BCD ,∠DCE=18°,则∠B 等于( ) A .18° B .36° C .45° D .54° 7.如图5,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5°,则∠2的度数为( ) A. 10° B. 20° C. 25° D. 30° 8. 如图6,若AB ∥CD ,则∠A 、∠E 、∠D 之间的关系是( ) A. ∠A+∠E+∠D=180° B. ∠A -∠E+∠D=180° C. ∠ A+∠ E -∠ D=180° D. ∠ A+∠ E+∠ D=270° 9. 如图7,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且CD ,?BE 交于一点P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10.如图8,∠B =∠C ,则∠ADC 与∠AE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DC >∠AE B B .∠AD C =∠AEB C .∠ADC <∠AEB 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同角的余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与此对应的三个内角的比为__________. 图7 图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