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池金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160.99 KB
- 文档页数:2
张池金教授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丁思路,张池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摘要]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病患者的病情可反复发作,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张池金教授长期从事临床皮肤病诊治工作。
他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因多与外感及内生风邪有关,其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及脾失健运。
治疗该病宜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
本文主要总结张池金教授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并附临床验案两则。
[关键词]张池金;荨麻疹;中医;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6-0155-03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的比较(s x ±)组别例数TNF-α(n g/L)CRP(mg/L)IL-6(n 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五物汤组6043.23±5.2420.62±4.2511.37±1.72 4.22±0.5318.88±3.52 6.64±1.22西替利嗪组6043.58±5.3327.96±4.8811.74±1.807.61±1.2918.74±3.2912.27±2.09t 值0.368.78 1.1518.820.2218.02P 值0.350.000.120.000.410.00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Q 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74.28±2.16)分,西替利嗪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74.54±2.11)分;两组患者的GCQ 评分相比,P >0.05。
治疗后,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106.61±7.32)分,西替利嗪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98.24±5.25)分;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高于西替利嗪组患者,P <0.05。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痤疮经验总结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发生于青春期,主要特征是面部、颈部、胸部和背部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粉刺、丘疹、化脓、结节等。
通常情况下,痤疮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国医大师张震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痤疮的经验,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治疗方法。
1.辨证施治张震认为,治疗痤疮必须要辨证施治。
他认为,痤疮的发生和机体内分泌、免疫、消化等多个方面有关,因此治疗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张震在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常常使用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痤疮,他常常采用中药外用治疗,常用的外用药物有黄柏、五倍子、苦参、地黄等。
对于重度痤疮,他则采用中药内服加外用的综合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连翘、板蓝根、黄柏、冬瓜皮、金银花等。
3.饮食调理张震认为,饮食与痤疮的关系密切。
他指出,痤疮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等,并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情绪波动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等对皮肤有益的营养素。
4.心理疏导治疗痤疮不仅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张震认为,痤疮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疾病,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少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病情的改善。
总之,张震治疗痤疮的方法综合且有效,既注重药物治疗,又注意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正在为痤疮烦恼,可以尝试一下张震的治疗方法,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一、引言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
痤疮的发生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细菌感染以及遗传、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
面部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部痤疮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基础护理(1)保持面部清洁:每天早晚用温水清洁面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洁面产品,选择适合油性皮肤的温和型洁面乳。
(2)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轻生活压力。
2. 药物治疗(1)局部用药:常用的外用药物有维A酸、水杨酸、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等。
维A酸可以促进皮肤角化,减少痤疮的形成;水杨酸具有抗炎、去角质的作用;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杀菌、抗炎的作用;抗生素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
(2)口服药物:常用的口服药物有异维A酸、抗生素、口服避孕药等。
异维A酸具有调节皮脂分泌、抑制毛囊角化的作用;抗生素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女性激素水平,减少痤疮的发生。
3. 物理治疗(1)光动力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激活痤疮丙酸杆菌,产生光毒性反应,从而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
(2)激光治疗:激光可以破坏毛囊,减少皮脂分泌,促进痤疮愈合。
(3)微针治疗:通过微针在皮肤上制造微小伤口,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再生,改善皮肤质地。
4. 皮肤护理(1)定期去角质:每周1-2次,使用去角质产品或物理去角质方法,去除多余的角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2)使用修复类护肤品:选择具有修复、保湿、抗氧化等功效的护肤品,保护皮肤屏障,减少痤疮的发生。
(3)防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5. 心理调适(1)保持积极的心态:痤疮虽然影响容貌,但并非无法治愈,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2)避免用手触摸面部:用手触摸面部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加重痤疮病情。
青春痘的中医治疗方法引言青春痘,又被称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多发于青春期,也可出现在成年人身上。
青春痘不仅会影响面部外貌,还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痛苦。
中医认为,青春痘是由于皮肤毛孔堵塞,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针对青春痘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青春痘首先要进行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确定治疗方法。
常见的辨证有:1. 湿热壅滞症状表现为面部痤疮多,发红肿痛,伴有油腻感。
治疗可选用清热泻火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
2. 血热郁滞症状表现为痤疮多为红色暗疮,伴有疼痛和结痂,面部偏红。
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红树皮、蒲公英等。
3. 气滞血瘀症状表现为痤疮较少,但经久不愈,且伴有经前乳腺胀痛,经期血块较多等症状。
治疗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
4. 脾胃虚弱症状表现为面部的痤疮较少,但面色暗黄,脾胃功能较弱,容易消化不良。
治疗可选用健脾益胃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等。
二、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青春痘的重要方法,其通过调节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来治疗痤疮。
常用的中药有:1.丹皮: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2.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3.黄连: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的作用。
中药治疗青春痘可以通过煎剂服用或者外用药膏的方式进行。
一般情况下,中药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三、中医调理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对整个身体的调理,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体质。
常见的调理方法有:1.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等。
2.情绪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
3.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保持面部清洁:注意面部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面奶。
中医调理的关键在于综合调理,根据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四、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青春痘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病程慢性,部分患者可遗留瘢痕,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中医药治疗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和改善伴随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疗效,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痤疮提供指导性意见。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
初发者多由肺经风热、湿热内蕴,肺胃热邪上熏头面而致,久者痰瘀互结而出现结节、囊肿甚至瘢痕。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肝郁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越来越多的作用。
1 治疗原则以皮疹辨证结合整体辨证,中医内、外治结合为原则,同时应注意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辨证有所侧重。
青春期痤疮,多从肺、胃论治;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多从肝、肾论治[1];久治不愈者,多存在本虚标实,应注意补泻兼施。
在辨证施治基础上联合合适的外治方法可以加快皮疹消退,减少后遗瘢痕的形成。
2 治疗方法2.1 辨证论治2.1.1 肺经风热证皮疹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色红,或有痒痛。
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宜疏风清肺。
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
常用药物:黄芩、桑白皮、枇杷叶、银花、蒲公英、连翘、生甘草等。
2.1.2 湿热蕴结证皮疹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皮疹红肿疼痛,或伴有口臭,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
方用茵陈蒿汤、泻黄散加减治疗[3]。
常用药物:茵陈、焦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赤芍、生山楂、薏苡仁、鸡内金、枳实等。
若表现为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等以脾虚湿蕴为主者,上方酌减茵陈、焦栀子,加苍术、茯苓、陈皮等。
2.1.3 冲任不调证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结节,色暗红,或伴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血块、经前皮疹加重。
舌质暗或有瘀点,苔黄,脉弦细。
治宜调理冲任。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4]。
常用药物:焦栀子、丹皮、柴胡、当归、赤芍、黄芩、陈皮、金银花、连翘、白术、茯苓、甘草;若肝郁化火伤阴以阴虚内热为主要表现者,上方去柴胡、焦栀子,加女贞子、旱莲草等。
痤疮的中医治疗处方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青春期。
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与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辨证施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
1. 清热泻火方
- 材料:黄连、黄芩、黄柏、地黄、知母各10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疏肝解郁方
- 材料:柴胡、白芍、川芎、郁金、香附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健脾化湿方
- 材料:茯苓、白术、陈皮、厚朴、泽泻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 滋阴降火方
- 材料:生地黄、玄参、麦冬、玉竹、石斛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 养血润燥方
- 材料: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各10克。
-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外用敷药方
- 材料:金银花、野菊花、黄柏、白芷、薄荷各适量。
- 用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用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敷于痤疮
患处,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 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痤疮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方。
- 中药治疗需一定时间,患者应有耐心,不宜频繁更换处方。
- 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若痤疮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以上处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张池金教授应用中药外洗法治疗跖疣临床经验导师张池金教授结合诸家观点认为跖疣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热毒蕴结,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消疣为主,遂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
此方是在斩毒箭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并结合患者本身皮疹的特点而成,在临床治疗跖疣等疣目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标签:跖疣;中药外洗法;临床经验;斩毒箭张池金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发挥中医的特点和优势,擅长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银屑病、痤疮等皮肤疾病,对于各种疣类皮肤病,张老师的中药外洗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中药外洗方是张老师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自拟外洗方药,以斩毒箭(麻黄、地丁、甘草等量)为基础加减而成。
笔者有幸跟随张老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张老师治疗跖疣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跖疣中医称“足瘊”、“千程蹇”、“枯筋箭”,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外由于风热毒邪,搏于肌肤,凝聚气血而成;内由于腠理不密,卫外失固,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1]。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HPV-2、HPV-4、HPV-27、HPV-57型)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跖疣传染性不强,外伤和摩擦可为其发病的诱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2]。
然而,免疫力较强者,即使具备这些诱因也不会发病,这也正符合《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隋代《诸病源候论·疣目候》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
此亦是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也。
”清代《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疣,亦名枯筋箭,初起如赤豆,渐渐微槁,日久破裂,钻出筋头,蓬松枯槁,如花之蕊,多生于手足、胸乳之间,系肝虚血燥,筋气不荣。
”《中医大辞典·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称“足瘊,脚病名,即足部的各种扁平疣、寻常疣、粉瘤等,多为生物、物理刺激造成。
痤疮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0例发表时间:2014-03-12T14:34:25.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张金华崔素洁张火金季华[导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
张金华崔素洁张火金季华(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501)【摘要】目的:痤疮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方法:符合青春期后痤疮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法分成2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痤疮方内服,每日一剂,对照组60例采用肠溶红霉素胶囊0.5mgBidPo,隔周治疗。
二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4个疗程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6.67%)△△P<0.01;治疗组治愈率(71.67%),对照组治愈率(30%)△P<0.01,均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应用中药痤疮方能有效控制痤疮,降低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青春期后痤疮女性痤疮方内服【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43-02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近10年以来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才发生痤疮,另外一些病人从青春期发病一直持续到成年,长达10余年之久,临床上将25岁以后开始发生的痤疮或青春期开始的痤疮一直延续到成年不愈的疾病称为青春期后痤疮[1],笔者自2010.10—2012.9月采用痤疮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病例均为2010.10-2012.9月到中医外科就诊的符合青春期后痤疮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痤疮诊断标准;年龄>25岁;女性。
除外标准: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职业性痤疮患者;不能坚持服用中药患者。
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
治疗组中年龄25-44岁,平均35岁,病变部位局限颜面的34例,颜面合并前胸背部26例,病程8个月-11年,平均3.5年,其中寻常型痤疮45例,伴月经失调4例;囊性痤疮15例,伴月经失调3例。
治疗痤疮的心得(精选4篇)治疗痤疮的心得篇1痤疮,也叫粉刺、青春痘,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
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荷尔蒙水平变化、皮脂腺过度活跃、细菌感染等。
痤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用药物:轻度的痤疮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软膏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从而控制痤疮的发展。
2.口服药物:对于中重度痤疮,口服药物是必要的。
常用于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有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维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维胺酯等)和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痤疮的发病机制进行调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光电治疗:光电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痤疮的新的方法。
主要包括光子嫩肤、激光治疗、红光照射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炎症,缩小毛孔,使皮肤更加光滑。
4.化学剥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痤疮:1.保持面部清洁:每天洗脸2-3次,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化妆品。
2.饮食调理:多吃水果、蔬菜、坚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甜食等刺激性食品。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4.避免摩擦:避免用力摩擦面部,以免刺激痤疮。
5.坚持治疗:治疗痤疮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一定要坚持治疗,定期复诊,不要轻易放弃。
最后,如果您的痤疮比较严重,建议您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
治疗痤疮的心得篇2痤疮,俗称“青春痘”,是青春期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
对于许多人来说,痤疮不仅影响外貌,还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我的心得体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痤疮的成因及症状、治疗方法和个人护理技巧。
首先,痤疮的成因及症状。
痤疮的形成主要与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等因素有关。
痤疮的症状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
我曾经因为痤疮问题困扰,脸上出现了很多红肿的痘痘,有时还会感到瘙痒和疼痛。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痤疮经验总结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国医大师张震先生是一位擅长中医外治的医师,他治疗痤疮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他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治疗痤疮的经验:1. 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张震先生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气滞、湿热和瘀血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
对于气滞型的痤疮,可以用调理气机的方法来治疗;对于湿热型的痤疮,可以用清热解毒、祛湿排毒的方法来治疗;对于瘀血型的痤疮,可以用活血化瘀、调理肝气的方法来治疗。
2. 注重外治痤疮是一种外表病,因此外治是治疗痤疮的关键。
张震先生认为,外治的方法包括中药外敷、针灸、艾灸等,其中中药外敷是应用最为普遍也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他常用的外敷方包括黄柏泡膏、佩兰泡膏、连翘泡膏等,将药膏敷于患处后再用纱布包紧,每日2-3次,连用10天为一疗程。
除了中药外敷,针灸和艾灸等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3. 调整饮食饮食与痤疮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调整饮食也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方向之一。
张震先生建议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烟熏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肠胃和皮肤的健康。
4. 调整心态痤疮对患者不仅在身体上造成的影响,更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因此,张震先生认为,调整心态也是治疗痤疮的重要个方面。
要让患者明白,痤疮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且痤疮并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这也是治疗痤疮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张震先生治疗痤疮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通过辨证论治、注重外治、调整饮食和心态,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痤疮的中医辨治方法一、什么是痤疮?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作于毛囊或皮脂腺位置,是美容皮肤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
病症表现为在面颈部、胸背部、肩膀、上臂等位置出现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包、结节等等。
这种疾病在青春期的年龄段比较多发,但是并不完全取决于年龄段,从儿童到成年人的各个阶段都有发病的可能性。
痤疮按皮损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痤疮、结节痤疮、囊肿痤疮、聚合型痤疮、暴发型痤疮等。
除了上述的症状以外,痤疮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比如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是肥厚性瘢痕等等。
色素沉着主要表现为,痘痘发炎后出现暗褐色或是黑褐色的色素沉积,痘印的持续时间较长,且颜色暗沉,红色痘印出现没有经过恰当地处理,就会导致色素沉着。
持久性红斑大多出现在痘痘炎症消退后,严重影响到美观。
凹陷性或是肥厚性瘢痕大多是由于痤疮比较严重,没有经过恰当地处理,或是经常挤压粉刺等等,就会导致瘢痕,非常影响美观。
一般情况下,痤疮多发生于以下几种人群之中:第一,青春期人群,因为青春期年龄段的人体内雄激素的分泌非常旺盛,由此导致皮脂腺的皮脂分泌量和细菌代谢产物增多,进而引发痤疮疾病。
第二,乱用护肤品或化妆品的女性群体,油性过高或是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护肤品可能会导致毛孔堵塞。
第三,因情志不畅引起内分泌环境紊乱,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比例失衡,皮脂腺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皮脂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痤疮。
第四,洗面奶或是皂类产品中富含脂肪酸盐,多度清洁破坏角质层的结构和水油平衡,使皮脂分泌反馈性增加。
图1 痤疮的各种类型病理表现二、什么原因导致痤疮?痤疮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得到科学明确的论证。
痤疮的引发大多与皮脂腺分泌油脂过盛亦或是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多度或堵塞,微生物(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增多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现在还有争议,绝大多数患者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并未高出正常范围,而可能与发病部位的皮脂腺上分布的雄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有关。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痤疮经验总结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往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对于这种疾病,许多患者往往采取各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在传统的中医治疗中,国医大师张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国医大师张震治疗痤疮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辨证施治在中医治疗中,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国医大师张震认为,对于痤疮的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如果患者的痤疮主要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就需要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就需要行气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对痤疮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药熏洗张震大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熏洗。
他认为,痤疮患者可以通过中药的熏洗来改善肌肤的状态。
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功效的中药,煎煮后,利用热气蒸腾的原理,将中药的药性渗透到皮肤表层,以达到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痤疮的症状,还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三、中药内服除了外治法外,国医大师张震也强调了中药内服的重要性。
他认为,痤疮患者的体质各异,对于痤疮的治疗也需要综合施治。
在内服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可以选用黄连、当归、赤芍等中药,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
这样既可以从内部调理,改善体内环境,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调整饮食在中医治疗痤疮时,国医大师张震还特别强调了饮食的调整。
他认为,痤疮患者在饮食方面要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姜、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毛囊,加重痤疮的症状。
还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以免加重湿热的症状。
可以多食用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比如苦瓜、黄瓜、丝瓜等,有利于改善痤疮的症状。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外,国医大师张震还强调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痤疮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池金主任医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假疝经验
孙建桥;赵凯乐;周菲;张池金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22(37)22
【摘要】带状疱疹后假疝为带状疱疹的罕见后遗症,又称为带状疱疹后节段性腹部运动神经麻痹或带状疱疹后腹壁膨出,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张池金主任医师通过运用内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节段性腹部运动神经麻痹,从清肝泻火,凉血化瘀入手,佐以平肝安神,行气消导,后期治以扶助正气、调和气血,分期论治,随症加减,可很快改善患者症状,疗效可观。
【总页数】3页(P4164-4166)
【作者】孙建桥;赵凯乐;周菲;张池金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张金虎主任医师治疗夜啼的经验
2.张金虎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慢性胃炎临床经验
3.张池金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经验
4.张池金教授应用中药外洗法治疗跖疣临床经验
5.张金虎主任医师从肝脾同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经汤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体会谭金华【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12【总页数】1页(P82)【关键词】温经汤;痤疮;青春期后【作者】谭金华【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门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金匮要略》温经汤为调经之方,经少能通,经多能止,凡冲任虚寒而兼有瘀血阻滞的病证皆可用之,在妇科临床中应用甚广。
笔者将本方运用于痤疮的临床治疗,疗效良好,现结合典型案例来谈体会。
覃某,女,36岁。
门诊号:20032717。
患者因颜面粉刺、丘疹、脓疱3年余,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在外院及我院皮肤科及妇科诊治1年余,效果不明显,于2012年6月6日来诊。
刻下症见:颜面色暗欠光泽,油腻,散见粉刺、暗色丘疹,少量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有蚁走感,颧部可见暗黄色斑片。
伴有月经不调,经期每每十余天,量少,经血色暗有淤块,少腹冷痛,敷热水袋可减缓疼痛,伴见四肢发冷,夜寐差。
舌质暗,边尖有瘀点,脉细。
西医诊断:痤疮、黄褐斑;中医诊断:粉刺、黧黑斑(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胞宫)。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消痤。
药用:吴茱萸10 g,丹皮10 g,当归10 g,甘草5 g,白芍10 g,法半夏10 g,川芎10 g,麦冬10 g,生晒参10 g,桂枝10 g,阿胶10 g(自备,烊化),生姜3片(自备),夏枯草20 g,昆布20 g,共7剂,日一剂,水煎服。
14天后患者来复诊(中间停药7天,因为来月经而停止服药),诉痛经明显好转,但经色仍暗,颜面丘疹自觉蚁走感减轻,信心大增,遂来复诊。
原方加红花5 g,14剂。
7月16日来复诊,皮疹基本消失,原来抓破的皮损遗留炎症后色素性丘疹,四肢温暖,正值经期,诉月经无冷痛,经血色红无淤块。
患者很满意疗效,但夜寐尚差,要求治疗失眠,于是改方治疗。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全方共由十二味药物组成,这在经方中实属少见,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论此方:“本方兼四物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生姜汤、当归芍药散、桂枝伏苓丸、麦门冬汤等方义。
青春期痤疮以何法治疗为好
孙浩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48)2
【总页数】1页(P185-185)
【关键词】青春期痤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疗;《外科正宗》;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临床实践;青春痘
【作者】孙浩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733
【相关文献】
1.痤疮方合硫黄霜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观察 [J], 诸婧;张金华;盛平卫;张喜军
2.痤疮合剂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痤疮48例临床观察 [J], 林燕;苗晓玲
3.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观察 [J], 王建军;张建艳;张楠
4.痤疮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0例 [J], 张金华;崔素洁;张火金;季华
5.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J], 李静波;高以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