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一、电池行业概览

1. 一次电池

常见的一次电池有锌锰(干)电池、碱锰电池和锂一次电池/高能锂一次电池(锂亚电池、锂锰电池、锂铁电池等)等。

国内的一次电池市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已有的一些龙头企业包括南孚、双鹿、广州虎头、香港松柏、香港高力等。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中国锌锰电池的产量将呈下降趋势;碱锰电池的产量增速较慢;而锂一次电池产量的增速将最为强劲。2. 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表1 二次电池主要种类的基本情况

二、锂离子电池概况

1. 行业发展概况

201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达到672亿元。而据赛迪经智预测,2015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将增长到1251.5亿元,CAGR (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0%以上。从整体上看,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正处于行业的高速增长期。

2.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三大应用市场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和储能市场。2013年,三大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分别是647.54万kWh、295万kWh和170万kWh。未来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或将由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将会成为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广阔。

2.1 消费电子市场

从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情况看,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应用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等。2013年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市场中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中占比(2013年)总体而言,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移动电源等需求的高速增长拉动下,消费类电子用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几年仍会有稳定的发展。

2.2 电动交通工具市场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预计未来2年内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将超过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将会成为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3. 锂离子电池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有机电解液。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电池成本如下表所示:

锂离子电池成本占比

正极材料40%~50%

负极材料10%~15%

有机电解液17%

隔膜20%~30%

3.1 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电池的容量、充放电倍率、安全等性能。目前,主流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

近年来,我国大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迅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内正极材料厂商较多,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供应链深度整合持续,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或带来深度洗牌。

3.2 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四大原材料之一,占锂电池材料成本的10%~15%左右,对锂电池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种类繁多,目前市场化运用的负极材料绝大多数仍以碳系负极为主。据高工产研(GBII)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2.76万吨(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比90%),其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改性石墨分别占比59%、30%和8%。

当然,除石墨材料外,目前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型负极材料,如钛酸锂、无定型碳、硅碳复合材料、锡基合金、金属合金、石墨烯等。

3.3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穿梭过程,而电解液就是锂离子流动的介质,它对于锂电池的运行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电解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溶剂、溶质和添加剂,其中构成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是其中的溶质。目前市场上最广泛采用的溶质是六氟磷酸锂(LiPF6)。

近年来,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迅速增加,产能利用率较低,价格

处于下降通道,企业盈利能力受到较大抑制。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六氟磷酸锂需求的CAGR将在35%左右。

3.4 隔膜

在锂离子电池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其性质决定了锂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

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约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隔膜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制作隔膜的关键技术被日本和美国所垄断。中国隔膜大约75%左右需要依靠进口。

三、锂离子电池投资机会及建议

1. 投资机会——新型硅负极材料

在整个市场层面,与正极材料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石墨类材料凭借较高的工业成熟度和低廉的成本,几乎独霸了整个负极材料市场。而一些新型负极材料,如钛酸锂、硬碳、硅碳复合材料及石墨烯等的产业化仍需时日。

在产品性能层面,相比石墨材料循环性偏差、克容量低等劣势,新型硅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3700mAh/g,约为石墨类材料的10倍)、脱/嵌锂电位低、放电平台长而稳定、安全性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

在技术层面,苏州大学能源学院郑洪河教授团队已克服硅负极材料的主要应用瓶颈,掌握了应用硅负极材料的核心技术(建议不要讲,技术是否真的可以用于产业化现在还无法做出判断)。

2.产业化考察

?技术考察:拜访了苏州郑教授,深圳的教授。均认为硅未来作

为负极材料的前景非常可观。但生产中采用的硅是否是纳米硅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而纳米硅的价格基本在15万元/吨以上。

?深圳考察:以生产软包装电池为主,作坊形式,成本控制较好,

产销情况良好,年盈利将近1000万,采用的负极材料为石墨。

?三墩赛恩斯考察:公司以生产“18650”电池为主,由于市场竞争

激烈无价格优势,每年亏损1000万左右,处于半停产状态。车间生产流水线和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采用的负极材料为石墨材料。

3. 投资建议

建议集团与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集团提供资金,学校提供技术的方式,实现对新型硅负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

在产品的营销上,可与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进行合作,生产出具有价格低廉、性能优质的动力锂电池,以成为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的直接供货方。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锂电池行业分析 目录 一、锂电池概述 (2) 1、锂电池构成 (2) 2、锂电池产业链 (2) 二、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3) 三、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 (4) 1、3C类产品锂电池市场 (4) 2、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市场 (4) 四、锂电池主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5) 1、正极材料 (6) 2、负极材料 (8) 3、隔膜材料 (10) 4、电解液 (10) 五、锂电池材料技术特点及技术趋势 (11) 六、动力电池市场前景 (12) 1、国家对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门槛要求 (12) 2、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线 (13) 3、纯电动汽车发展 (13) 4、锂电池的竞争格局 (14)

一、锂电池概述 1、锂电池构成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电池材料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此外还有电池外壳。 2、锂电池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产业链体系。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材料厂商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为锂离子电芯厂商提供原材料。 电芯厂商使用上游电芯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模组厂商根据下游客户产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不同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不同的精密结构件、不同的制造工艺等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设计与生产。

2017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 (6) 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 (6) 二、废弃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其中钴和锂潜在价值最高 (12) 三、废弃动力电池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第二节动力锂电池回收渠道及商业模式分析 (26) 一、目前以小作坊回收渠道为主,随规模扩大必将走向规范化 (26) 二、发达国家电池回收产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约束为辅 (28) 1、德国:政府立法回收,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设立基金完善回收体系市场 化建设 (28) 2、日本: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循环再利用”模式,企业作为先锋参与到电 池回收中 (29) 3、美国: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对其进行约束管理,辅 助执行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 (30) 三、我国明确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随政策不断完善,产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31) 四、商业模式比较:构建经济激励下的生产者回收体系 (33) 第三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技术:湿法回收技术为主 (38) 一、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概况 (38) 二、国内外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和趋势:湿法工艺和高温热解为主流 42 第四节锂电回收经济性强,电池厂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44)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9) 一、赣锋锂业:锂产品龙头企业,同行业具有废料提锂能力唯一企业 (49) 二、杉杉股份: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打造全生命周期运营闭环 49 三、格林美:专业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依托汽车拆解基地抢占动力电池回收先机 (49) 四、比亚迪:与锂电回收龙头格林美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回收再利用闭环 (50) 五、超威动力:发展智能化电池回收,回收率可达百分之百 (50) 六、骆驼股份:正在进行资质申请 (51)

2017年三元锂电池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三元锂电池行业前景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一、全球视角:汽车电动化浪潮来袭,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6) (一)全球的汽车电动化浪潮正在来袭 (6) (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国 (9) 二、我国情况:政策风云发幻,产业运行砥砺前行 (11) (一)政策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砥砺前行 (12)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步恢复,下半年逐月增长 (14) 三、三元锂电池大势所趋,行业回暖高增长可持续 (15) (一)三元锂具备高能量密度,引领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17) (二)三元锂贴合政策要求,推荐目录见微知著 (19) 2.1 补贴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可获得1.1~1.2倍补贴 (20) 2.2 积分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获得1.2倍积分概率更大 (21) 2.3推荐目录——三元锂电池比例提升至约70% (23) (三)海外Model 3放量在即,指明三元锂方向 (26) (四)三元锂材料价格已进入上行通道,印证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28) (五)三元锂需求测算,到2020年渗透率达80%,复合增速88% (30) 四、湿法隔膜锦上添花,逐步突破海外封锁 (33) (一)隔膜决定电池安全性能,行业壁垒较高 (33) (二)湿法隔膜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干法工艺转湿法有难度 (35) (三)湿法隔膜国产化率有望稳步提升,未来三年需求持续增长 (38) 五、主要公司分析 (40) (一)当升科技 (40) (二)国轩高科 (41) (三)科恒股份 (42) (四)创新股份 (43) 六、风险提示 (44)

中国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8413658478.html, 1

目录 中国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锂电池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1、正极材料 (4) 2、负极材料 (4) 3、电解液 (5) 4、隔膜 (6)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6)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7) 第三节锂电池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7)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 (1)手机市场 (8) (2)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 (8) (2)电动自行车市场 (9)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9)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10) 2

中国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锂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锂电池上游是金属矿产资源,下游为各种数码产品、电动工具以及电动汽车行业。 图表- 1:锂电池行业产业链 锂电池上游材料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其他材料,而其行业源头则为金属矿产资源行业。金属矿产资源行业为锂电池制造行业提供了锂、镍、锌等初始原料。 锂电池的下游客户包含电子产品行业、电动工具制造行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以及相关新能源存储行业。 除此之外,一个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还应包括锂电池的回收利用。 第二节锂电池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在四大关键材料领域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已逐步自给,只有隔膜材料还高度依赖进口,但是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3

锂离子电池的三大特性分析

锂离子电池的三大特性分析 时间:2014-11-12 11:12:47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9697 一、电池的容量特性 容量测试得到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放电电压与容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倍率下的放电电压与容量的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电压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1)电池在初始阶段端电压快速下降,放电倍率越大,电压下降的越快; 2)电池电压进入一个缓慢变化的阶段,这段时间称为电池的平台区,放电倍率越小,平台区持续的时间越长,平台电压越高,电压下降越缓慢。在锂离子电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希望电池工作在平台区; 3)在电池电量接近放完时,电池负载电压开始急剧下降直至达到放电截止电压。从容量测试的结果中,同时还可以得到放电电流与容量的曲线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放电电流与容量的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实际容量。放电电流越大,电池容量相应减小,这表明放电电流越大,到达终止电压经历的时间越短。所以谈到电池容量时,应指明其放电电流(放电倍率)。 二、电池开路电压特性 开路电压测试[6]得到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与电池SOC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电池充电与放电时的OCV-SOC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池的OCV-SOC曲线与电池放电电压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在SOC的中间区间(20%<SOC<80%)内,电池的OCV变化极小,电池处于平台区;而在SOC的两端区间(SOC<10%和SOC>90%),OCV 的变化率较大,整个磷酸铁锂电池的OCV-SOC曲线呈现中间区域平坦,头尾两端陡峭的样子,开路电压法即是利用这一稳定的对应关系进行SOC估计。 锂离子电池OCV-SOC关系曲线受温度、放电倍率、老化程度因素影响较小[7],但在充放电2种状态下,两条特性曲线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 三、电池内阻特性 图6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的欧姆内阻。 图6 电池内阻变化曲线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 (2012-2016)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 前言 锂电池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前景最为广阔。相对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锂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 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基本完成。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届时将带动锂电池材料快速增长。 全球锂电行业现状:电芯和材料市场是日、韩、中占据绝对份额,日、韩企业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随着中国、韩国锂电池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提升,日本锂电池出货量的比例在逐渐降低。中国锂电池材料企业发展迅速,但从综合技术实力来看,日、韩企业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落后日本大约2-3年时间,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整个市场对锂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已经有了很多论述。但是对锂电池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前景的关心却很少。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低于预期,锂电产品在非汽车领域的需求是否能够支撑行业继续向前发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细致地研究了锂二次电池在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内的应用前景,结果让我们对锂电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锂电池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锂电池产业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锂电池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锂电池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锂电池行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全解析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全解析 锂电池结构 锂离子电池构成主要由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和隔膜四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采用较多的锂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二者正极原材料差异较大,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接近但工艺参数需变化巨大。若磷酸铁锂全面更换为三元材料,旧产线的整改效果不佳。对于电池厂家而言,需要对产线上的设备大面积进行更换。

锂电池制造工艺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涵盖电极制作的搅拌涂布阶段(前段)、电芯合成的卷绕注液阶段(中段),以及化成封装的包装检测阶段(后段),价值量(采购金额)占比约为(35~40%):(30~35)%:(30~35)%。差异主要来自于设备供应商不同、进口/国产比例差异等,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价值量占比有偏差但总体符合该比例。 锂电生产前段工序对应的锂电设备主要包括真空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中段工序主要包括模切机、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后段工序则包括化成机、分容检测设备、过程仓储物流自动化等。除此之外,电池组的生产还需要Pack 自动化设备。 锂电前段生产工艺 锂电池前端工艺的结果是将锂电池正负极片制备完成,其第一道工序是搅拌,即将正、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通过真空搅拌机搅拌成浆状。配料的搅拌是锂电后续工艺的基础,高质量搅拌是后续涂布、辊压工艺高质量完成的基础。 涂布和辊压工艺之后是分切,即对涂布进行分切工艺处理。如若分切过程中产生毛刺则后续装配、注电解液等程序、甚至是电池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锂电生产过程中的前端设备,如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等是电池制造的核心机器,关乎整条生产线的质量,因此前端设备的价值量(金额)占整条锂电自动化生产线的比例最高,约35%。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概览 (5) 1、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 (5) 2、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 (6)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7) 4、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速超全球 (8) 5、电子化学品各子行业分化明显 (8) 二、锂电池化学品: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1、锂电池化学品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2、中国锂电材料行业下行趋势将反转,在全球价值链底部攀升 (12) 3、原材料碳酸锂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供需处于紧平衡 (13) 4、3C 领域是锂电发展主战场 (14) 5、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强力拉动锂电池尤其是聚合物锂电池大发展 (15) 6、动力电池发展缓慢而曲折 (16) 三、正极材料:高压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发展迅猛 (22) 1、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LCO) (24) 2、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25) 3、高电压镍钴锰酸锂材料(NCM 三元材料) (26) 4、富锂高锰层状固溶体(OLO)和镍锰尖晶石(LNMS) (27) 四、负极材料:石墨类量增价跌,LTO发展空间广阔 (28) 1、钛酸锂(LTO) (30) 2、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31) 3、硅合金负极材料 (32) 五、锂电隔膜:国内生产商快速成长,进口替代效应显现 (32) 六、锂电电解液:全球产能释放迅猛,中国厂商迅速崛起 (36) 七、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41)

1、新宙邦:高速成长的电子化学品巨头 (41) 2、江苏国泰:快速发展的锂电电解液龙头 (43) 3、杉杉股份:综合性锂电巨头 (44) 4、沧州明珠:迅速崛起的锂电隔膜巨头 (45)

2018年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摘要 作为第三代电池技术,锂电池凭借着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锂电池发展迅速,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可充电的二次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预计到2018年锂电池产业的产值将达到约320亿美元,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产值将占50%以上,超过160亿美元。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2011年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保守估计,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了900亿元人民币。 锂电池巨大的市场潜力除了归功于其性能优点,也离不开近年来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多次明确支持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且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措施,例如国家对锂离子电池出口退税从13%上调至17%。同时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于电动汽车发展的鼓励政策也直接刺激了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 目前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韩国企业发展迅速,去年三星已经取代日本三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制造企业。中国锂电池制造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主要企业有比亚迪、欣旺达电子、天津力神电池等。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极高。其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极 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关键的原材料,决 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 三分之一。目前,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镍锰 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正是因为锂电池技术门槛高,该行业存在很高的利润水平。整个行业的毛利润率水平在50%以上,其中,隔膜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利润率最高。 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普遍为业内看好,在磷酸铁 锂电池领域,国内领军企业比亚迪已经制造出了全球首款基于磷酸铁 锂电池的电动汽车F3DM。 目录 摘要 (1) 一、................ 锂电池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产业政策4 (一)行业界定 (4) (二)行业主管部门 (4) (三)相关产业政策 (4) 二、行业基本情况 (6) (一)行业概述 (6) (二)市场容量 (10) (三)行业竞争格局 (12)

新能源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

新能源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索引 一、政策未雨绸缪,2018年市场启动 (4) 二、梯次利用+拆解利用酝酿电池回收广阔市场 (6) 2.1规模化、体系化、商业化亟待完善 (6) 2.2梯次与拆解利用齐头并进 (6) 2.3蓄势待发直指未来五年巨大市场空间 (9) 三、电池厂布局提速,变现渠道价值 (11) 四、相关标的:提前布局蓝海,卡位细分领域 (14) 4.1东方精工:立足P ACK建立回收渠道优势 (14) 4.2天奇股份:整合回收设备产业链 (15) 4.3格林美:再生资源龙头企业 (16) 4.4湖南邦普:深耕电池回收,稳居同业第一 (17) 五、投资建议 (17) 六、风险提示 (18)

图表索引 图1: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 (6) 图2: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途径 (6) 图3:湿法回收锂和铁的工艺流程 (7) 图4:固相法再生磷酸铁锂工艺流程 (7) 图5: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产业链布局 (11) 图6:第三方回收系商业模式 (11) 图7:2016年电池回收市场份额 (12) 图8:锂电材料系商业模式 (12) 图9:动力电池系商业模式 (14) 图10:普莱德产业链布局 (14) 图11:天奇股份主营业务 (15) 图12:邦普集团主营业务 (17) 表1:动力锂电池主要回收资源及污染来源 (4) 表2:我国电池回收相关的主要政策 (4) 表3: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预测 (5) 表4:钴、镍、锰及其混合物回收工艺 (8) 表5:动力电池市场空间测算 (9) 表6: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测算 (10) 表7:动力电池企业布局电池回收 (13) 表8:天奇股份电池回收业务布局 (15) 表9:格林美电池回收业务布局 (16)

锂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璽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关于循环不合格的分析 一、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的影响 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容易脱嵌的活性材料充放电循环时,活性材料的结构变化较小,而且这种微小变化是可逆的,因而有利于延长充放电循环寿命。 1、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其充放循环性能。如尖晶石材料LiXMn204,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胶出过程中,单元晶胞膨胀、收缩率小于1%,即体积变化小;LiXMn204(X大于等于1)电极在充放过程中容量损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其颗粒表面发生John- Teller畸变效应,单元晶胞膨胀严重,使结构完整性破坏。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离子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如对尖晶石结构LiXMn2O4进行适量的钻(Co) 掺杂,因钻使该材料的晶格参数变小,在循规蹈矩环过程中晶体结构趋于稳定,从而有效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 2、活性材料的料度分布及大小影响 活性材料的粒度对其循环性能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活性材料的粒度在一定范围与材料的循环性能正相关;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宽,其循环性能就越差,因为当粒度分布较宽时,其孔隙度差,从而影响其对电解液的毛细管作用而使阻抗表现较大,当充电到极限电位时,大颗粒表面的锂离子会过度脱嵌而破坏其层状结构,而不利于循环性能。 3、层状结构的取向性及片度的影响

具有高度取向性和高度层状有序结构且层状结构较厚的材料,因锂离子插入的方向性强,使用其大电流充电放循环时性能不佳,而对于一些具有无序性层状结构 (混层结构)或层结构较薄的材料,山于其锂离子脱嵌速率快,且锂脱嵌引起的体积变化较小,因而其充放循环过程中容降率较小,且耐老化。 4、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改善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可有效抑制有机溶剂的共插入及其与电解液间的不良反应,如在石黑表面包覆一层有机聚合物热解碳,在一些正极活性材料如LiC002, LiC0XNil-X02等表层涂覆一层玻璃态复合氧化物如 LiO-A12O3-SiO2, Li20-2B203等可显著改善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及电池的安全性。 二、电极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 正负极涂层的粘结强度足够高时,可防止充放循环过程中正负极优其是负极的粉化脱落或涂层因过度膨胀收缩而剥离基片,降低循环容降率;反之,如果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则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因涂层剥离程度加重而使电池内阻抗不断增大,循环容量下降加剧。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儿方面的因素。 1、胶粘剂的材料选择 LI前常用的粘合剂为水溶性有机氟粘合剂(PVDF, PTFE等),其粘结强度受物理化学性能参数如分子量、热稳定性、热收缩率、电阻率、熔融及软化温度以及在溶剂中的溶胀饱合度、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此外,正极和负极所用的粘结剂及溶剂均要非常纯,以免因杂质存在而使电极中的粘结剂氧化和老化,从而降 低电池的循环性能。 2、胶粘剂的配制

2018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锂电池回收市场已处于爆发前夜,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 (5) 1、锂电池回收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是构筑产业链闭环的关键 (5) 2、政策框架明确,细则不断落实推动回收市场发展 (7) 3、动力电池首批退役潮将至,预计2020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156亿元 (9) 二、商业模式已具雏形,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或将成主角 (12) 1、“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框架性商业模式正在不断优化 (12) 2、动力电池生产者在磷酸铁锂的梯次利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16) (1)离散整合技术 (18) (2)全生命周期追溯技术 (18) 3、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综合效益高,需求放量后将成为市场主角 (20) 三、专业化处理企业优势显著,能延伸至三元材料者盈利更强 (22) 1、湿法技术日渐成为主流,多种技术发展综合提高回收效率 (22) 2、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 (25) 3、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专业化处理企业盈利能力更强 (27) 四、相关企业简析 (29) 1、芳源环保:掌握三元材料前驱体技术,实现对松下供货 (30) 2、西恩科技: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商,主打电池级硫酸镍 (31) 3、金源新材:湿法资源回收技术成熟,钴产品质量高标 (32) 五、主要风险 (33) 1、政策落地不达预期 .......................................................................................... 33 33 2、梯次利用经济效益偏低 .................................................................................. 33 3、竞争加剧破坏行业生态 ..................................................................................

锂电池生产工艺修订稿

锂电池生产工艺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锂离子电池工艺流程 正极混料 原料的掺和: (1)粘合剂的溶解(按标准浓度)及热处理。 (2)钴酸锂和导电剂球磨:使粉料初步混合,钴酸锂和导电剂粘合在一起,提高团聚作用和的导电性。配成浆料后不会单独分布于粘合剂中,球磨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为避免混入杂质,通常使用玛瑙球作为球磨介子。 干粉的分散、浸湿: (1)原理:固体粉末放置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吸附部分空气在固体的表面上,液体粘合剂加入后,液体与气体开始争夺固体表面; 如果固体与气体吸附力比与液体的吸附力强,液体不能浸湿固体;如果固体与液体吸附力比与气体的吸附力强,液体可以浸湿固体,将气体挤出。 当润湿角≤90度,固体浸湿。 当润湿角>90度,固体不浸湿。 正极材料中的所有组员都能被粘合剂溶液浸湿,所以正极粉料分散相对容易。 (2)分散方法对分散的影响: A、静置法(时间长,效果差,但不损伤材料的原有结构); B、搅拌法;自转或自转加公转(时间短,效果佳,但有可能损伤个别 材料的自身结构)。 1、搅拌桨对分散速度的影响。搅拌桨大致包括蛇形、蝶形、球形、桨形、 齿轮形等。一般蛇形、蝶形、桨型搅拌桨用来对付分散难度大的材料或配料的初始阶段;球形、齿轮形用于分散难度较低的状态,效果佳。 2、搅拌速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一般说来搅拌速度越高,分散速度越快, 但对材料自身结构和对设备的损伤就越大。 3、浓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浆料浓度越小,分散速度越快,但 太稀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浆料沉淀的加重。 4、浓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浓度越大,柔制强度越大,粘接强度 越大;浓度越低,粘接强度越小。 5、真空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高真空度有利于材料缝隙和表面的气体排 出,降低液体吸附难度;材料在完全失重或重力减小的情况下分散均匀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6、温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下,浆料流动性好、易分散。太热 浆料容易结皮,太冷浆料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 稀释。将浆料调整为合适的浓度,便于涂布。 原料的预处理 (1)钴酸锂:脱水。一般用12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 (2)导电剂:脱水。一般用20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 (3)粘合剂:脱水。一般用120-14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烘烤温度视分子量的大小决定。 (4) NMP:脱水。使用干燥分子筛脱水或采用特殊取料设施,直接使用。 2.1.2物料球磨

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一、电池行业概览 1. 一次电池 常见的一次电池有锌锰(干)电池、碱锰电池和锂一次电池/高能锂一次电池(锂亚电池、锂锰电池、锂铁电池等)等。 国内的一次电池市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已有的一些龙头企业包括南孚、双鹿、广州虎头、香港松柏、香港高力等。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中国锌锰电池的产量将呈下降趋势;碱锰电池的产量增速较慢;而锂一次电池产量的增速将最为强劲。2. 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表1 二次电池主要种类的基本情况

二、锂离子电池概况 1. 行业发展概况 201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达到672亿元。而据赛迪经智预测,2015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将增长到1251.5亿元,CAGR (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0%以上。从整体上看,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正处于行业的高速增长期。 2.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三大应用市场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和储能市场。2013年,三大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分别是647.54万kWh、295万kWh和170万kWh。未来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或将由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将会成为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广阔。 2.1 消费电子市场 从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情况看,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应用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等。2013年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市场中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中国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废旧锂电池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得到重视 (6) 一、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不断增长 (6) 二、废弃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其中钴和锂潜在价值最高 (12) 三、废弃动力电池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第二节动力锂电池回收渠道及商业模式分析 (26) 一、目前以小作坊回收渠道为主,随规模扩大必将走向规范化 (26) 二、发达国家电池回收产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约束为辅 (28) 1、德国:政府立法回收,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设立基金完善回收体系市场 化建设 (28) 2、日本: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循环再利用”模式,企业作为先锋参与到电 池回收中 (29) 3、美国: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对其进行约束管理,辅 助执行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 (30) 三、我国明确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随政策不断完善,产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31) 四、商业模式比较:构建经济激励下的生产者回收体系 (33) 第三节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技术:湿法回收技术为主 (38) 一、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概况 (38) 二、国内外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和趋势:湿法工艺和高温热解为主流 42 第四节锂电回收经济性强,电池厂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44)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9) 一、赣锋锂业:锂产品龙头企业,同行业具有废料提锂能力唯一企业 (49) 二、杉杉股份: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打造全生命周期运营闭环 49 三、格林美:专业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依托汽车拆解基地抢占动力电池回收先机 (49) 四、比亚迪:与锂电回收龙头格林美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回收再利用闭环 (50) 五、超威动力:发展智能化电池回收,回收率可达百分之百 (50) 六、骆驼股份:正在进行资质申请 (51)

锂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关于循环不合格的分析 一、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的影响 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容易脱嵌的活性材料充放电循环时,活性材料的结构变化较小,而且这种微小变化是可逆的,因而有利于延长充放电循环寿命。 1、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其充放循环性能。如尖晶石材料LiXMn2O4,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胶出过程中,单元晶胞膨胀、收缩率小于1%,即体积变化小;LiXMn2O4(X大于等于1)电极在充放过程中容量损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其颗粒表面发生Jahn-Teller畸变效应,单元晶胞膨胀严重,使结构完整性破坏。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离子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如对尖晶石结构LiXMn2O4进行适量的钴(Co)掺杂,因钴使该材料的晶格参数变小,在循规蹈矩环过程中晶体结构趋于稳定,从而有效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 2、活性材料的料度分布及大小影响 活性材料的粒度对其循环性能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活性材料的粒度在一定范围与材料的循环性能正相关;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宽,其循环性能就越差,因为当粒度分布较宽时,其孔隙度差,从而影响其对电解液的毛细管作用而使阻抗表现较大,当充电到极限电位时,大颗粒表面的锂离子会过度脱嵌而破坏其层状结构,而不利于循环性能。 3、层状结构的取向性及厚度的影响 具有高度取向性和高度层状有序结构且层状结构较厚的材料,因锂离子插入的方向性强,使用其大电流充电放循环时性能不佳,而对于一些具有无序性层状结构(混层结构)或层结构较薄的材料,由于其锂离子脱嵌速率快,且锂脱嵌引起的体积变化较小,因而其充放循环过程中容降率较小,且耐老化。 4、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改善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可有效抑制有机溶剂的共插入及其与电解液间的不良反应,如在石黑表面包覆一层有机聚合物热解碳,在一些正极活性材料如LiCOO2,LiC0XNi1-XO2等表层涂覆一层玻璃态复合氧化物如

2017年锂电池检测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池检测行业前景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锂电池检测概述 (4) 锂电池概述 (4)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 (5) 电池检测行业概述 (7) “十三五期间”300亿市场 (10) 电池检测行业的几点思考 (13) 国产品牌本土化优势凸显 (13) 产业化分工是大势所趋 (16) 主要公司分析 (18) 星云股份 (18) 图表目录 图1:锂离子电池原理示意图 (4) 图2:二次电池性能比较 (5) 图3: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6) 图4: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频出 (7) 图5: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8) 图6:锂离子电池检测的国内发展历程 (9)

图7:锂离子电池检测产品 (9) 图8:国内电池检测领域的主要企业 (11) 图9:全国锂电池产能扩张计划(累计值) (11) 图10:全国锂电池设备预计投资额 (12) 图11:2014年国产动力锂电设备产值细分 (12) 图12:锂电池检测设备预计市场规模 (13) 图13:国外锂离子电池检测设备制造商 (14) 图14:Aerovironment公司盈利状况 (15) 图15:Aerovironment公司收入拆分 (15) 图16:Aerovironment公司海外收入状况 (16) 图17:电池检测企业与锂电池企业毛利率对比 (17) 图18:电池检测企业与锂电池企业营业收入对比(亿元) (17) 图19:星云股份营业收入及增速 (19) 图20:星云股份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19) 图21:星云股份毛利率和净利率 (20) 图22:星云股份产品收入按应用结构变化 (20) 图23:星云股份股权结构图 (21) 图24:星云股份募投项目(单位:万元) (21)

锂电池生产中各种不良原因及分析

各种不良原因的造成以及原因分析20130830 一、短路: 1、隔膜刺穿: 1)极片边尾有毛刺,卷绕后刺穿隔膜短路(分切刀口有毛刺、装配有误); 2)极耳铆接孔不平刺穿隔膜(铆接机模具不平); 3)极耳包胶时未包住极耳铆接孔和极片头部(裁大片时裁刀口有毛刺); 4)卷绕时卷针划破隔膜(卷针两侧有毛刺); 5)圧芯时气压压力太大、太快压破隔膜(气压压力太大,极片边角有锐角刺穿隔膜纸)。 2、全盖帽时极耳靠在壳闭上短路: 1)高温极耳胶未包好; 2)壳壁胶纸未贴到位; 3)极耳过长弯曲时接触盖帽或壳壁。 3、化成时过充短路: 1)化成时,正负极不明确反充而短路; 2)过压时短路; 3)上柜时未装好或内部电液少,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短路。 4、人为将正负极短路: 1)分容上柜时正负极直接接触; 2)清洗时短路。 二、高内阻: 1、焊接不好:极耳与极片的焊接;极耳与盖有虚焊。 2、电液偏少:注液量不准确偏少;封口时挤压力度过大,挤出电液。 3、装配结构不良:极片之间接触不紧密;各接触点面积太小。 4、材质问题:极耳及外壳的导电性能;电液的导电率;石墨与碳粉的导电率。 三、发鼓: 1、电池内有水分:制造流程时间长;空气潮湿;极片未烘干;填充量过大,入壳后直接发鼓;极片反弹超厚,入壳后发鼓。 2、短路:过充或短路。 3、高温时发鼓;超过50°C温度发鼓。 四、低容量:

1、敷料不均匀,偏轻或配比不合理。 2、生产时断片、掉料。 3、电液量少。 4、压片过薄。 五、极片掉料: 1、烘烤温度过高,粘接剂失效。 2、拉浆温度过高。 3、各种材料因素:如P01、PVDF、SBR、CMC等性能问题。 4、敷料不均匀。 六、极片脆: 1、面密度大,压片太薄。 2、烘烤温度过高。 3、材料的颗粒度,振头密度等。 各工位段不良原因的造成及违规操作 一、配料: 不良原因:1)各种添加剂与P01的配比; 2)浆料中的气泡;导致拉浆时不良率增加,以及 3)浆料中的颗粒;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容量发挥和 4)浆料的粘度。极片掉料。 不良操作:1)加入添加剂时少加或多加; 2)浆料搅拌时间不准确; 3)浆料中添加剂或多或少。 二、拉浆: 不良原因:1)敷料不均; 2)掉料或湿片;不良率增多,和电池性能不好。 3)断带。 不良操作:1)刀口调试不标准或刀口垫干料,或走速太快;

2020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6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3)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 二、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5) 1、电池行业概况 (7) 2、锂离子电池行业概况 (8) (1)消费类 (9) (2)动力类 (10) (3)储能类 (12)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2) 1、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3) 3、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13) 4、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14)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4) 1、技术壁垒 (14) 2、资金壁垒 (14) 3、品牌壁垒 (14) 五、行业市场供求关系及利润水平 (15) 六、行业技术水平,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5) 1、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5) 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6)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6)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锂电池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在本行业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负责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调节经济运行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具有协助政府管理的职能,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协助编制、参与论证国家本行业和关联行业的发展规划,收集汇编行业发展信息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8000吨年废锂电池回收工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8000吨/年废锂电池回收工艺项目 1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8000吨/年废锂电池金属全封闭清洁回收工艺及其应用项目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 企业名称: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市武进区遥观镇工业园今创集团 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 2.1 编制依据 ⑴英凯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签定的《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8000吨/年废锂电池金属全封闭清洁回收工艺及其应用项目建设工程咨询合同》。 ⑵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1.1. 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⑴执行原化学工业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化计发(1997)426号。 ⑵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经济法规。 ⑶ 重视环境保护,使生产装置的生产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及工业卫生的各项法令、法规,并做到环保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⑷ 充分利用现有今创集团提供的公用工程设施和环保设施,以节约投资,加快建设进度。

⑸ 技术选择上力求高起点,先进稳妥可靠,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工艺生产充分考虑节能降耗,以降低成本。 ⑹ 贯彻“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的“五化”设计原则。 ⑺ 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的精神,力求对技术成熟程度,市场需求预测、建设条件、经济效益,“三废”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对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8000吨/年废锂电池金属全封闭清洁回收工艺及其应用的可行性作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 1.1.3 项目建设容 8000吨/年废锂电池金属全封闭清洁回收工艺及其应用。 1.1.4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4.1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今创博凡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今创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占地15000平米,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总投资额约1.5亿元人民币。公司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为基础,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以科学的生产管理和严格品质控制为保证,主要生产电积钴、电池级四氧化三钴以及硫酸钴、氯化钴等钴盐系列产品,年产量达到1500吨钴金属量,此外还有副产品1200吨电积铜。公司产品主要针对二次充电电池的严格要求设计、生产和检验的,完全满足合金产品的质量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二次充电电池、航空航天、电机电气、机械、陶瓷、通讯、化工等行业。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受客户信赖,具有很强的产品竞争力。 公司重视与地方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以技术师学院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为技术支撑的课题研发组,配以本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市场开发人员,分层次解决技术和产业化过程中工程与市场问题。小试研究在大学实验室,共同完成实验室技术的攻关。此外,本公司还配有技术开发工程师和市场开发工程师,与课题组一起完成工程设计和应用任务,同时具备新产品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经济分析能力。工程师群体的任务是负责对高校合作取得的实验室技术进行中试转化与市场接轨工作,完成工程应用,

锂电池行业报告

锂电池行业报告 目录 一、行业和政策研究……P3 1.行业前景 2.政策支持

二、关键技术……P4 1.正极材料 2.负极材料 3.电解液; 4.隔膜 三、产业链分析……P5 1.锂电池的产业链 2.上下游的产业链 四、竞争优势分析……P6 1.锂电池的特性; 2.各种电池性能比较; 五、市场和成本分析……P7 1.市场份额 2.需求预测 3.成本构成 六、公司分析……P8 1.相关公司 2.公司财务 3.相关公司业务与投入 4.推荐公司

一、行业和政策研究 1.行业前景 (1)概述: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缩写为LIB),又称锂电 池。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 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电 池是迄今所有商业化使用的二次化学电源中性能最为优秀的电池,这也是促进锂电池用于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锂电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是备受关注。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理想的新一代绿色能源,具有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不会产生污染等优点。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的消费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持续走强,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市场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巨大需求也引导锂电池行业的继续走强。 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2)国内现状: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全球第一,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100多家锂电生产企业对锂离子电池材料需求殷切,不少厂商都计划在今后两年内把产量大幅提高。目前,中国锂电制造企业形成了液态锂电以比亚迪为首,聚合物锂电以TCL电池为首的两大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