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91
管理心理学概述谭伟学习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熟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前情回顾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现场研究法测验法案例比较法⏹个体水平⏹ Individual level ⏹群体水平⏹ Groups level⏹组织水平⏹ OrganizationSystems Level管理心理学的一般模型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勒1900-1927 人际关系理论以及X-Y理论阶段霍桑实验1927-1965现阶段权变1965-now工业心理学之父《心理学和工业效率》《管理心理学》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背景霍桑: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位于芝加哥附近的工厂名实验时间:1924-1932年实验起因:待遇很好,效率很低为什么?实验内容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大规模调查接线实验(群体实验)照明实验实验假定:随着照明强度增加,产量应增加实验设计:实验组VS对照组实验结果对照组、实验组:照明增加,产量增加,照明下降,产量也增加照明不变,产量也在增加实验结果无法被解释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哈佛大学的梅奥来进行这项实验挑选了六名女工改变各种工作条件,休息条件和奖励办法产量不断地增加什么原因?❑ 我们有一种实验的紧张感 ❑ 实验中没有人监视我们,说闲话没有人叱责 ❑ 你们对我们的健康很关心,我们有一种满足感 ❑ 什么事都同我们商量,我们象也参与了实验 ❑ 改善了材料供应情况和工作方法 ❑ 减少了工作天数,减轻了工人的疲劳 ❑ 改变了休息时间从而缓和了单调性 ❑ 产量增加了,奖金增加了 ❑ 改善了监督方法,使工人改变了工作态度女工的回答原因分析(假定)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方法:问卷和访谈时间:1929-1932对象:两万多个西方电器公司的工人结论:不是工作环境, 是人际关系影响人的生产效率接线实验(群体实验)14人自动组成两个非正式小组不能工作太多不能工作太少不能向领导打小报告不得打官腔定额为7312个焊点, 工人只干6000-6600 工人偷懒害怕失业小组的监督保护落后工人人际关系理论观点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由金钱驱使的纯“经济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的士气和积极性企业有非正式组织评价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它突出了生产中人的因素,这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新的起点。
学校管理心理学学习目标:把握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校治理心理学的概念,明白得该学科同临近学科的关系及其内容体系了解学校治理心理学产生和进展概况学会学校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学校治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
何为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抓住治理的核心二是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处于治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和领导常会显现特有的心理现象,而且有规律可循,因此是能够研究的。
例学校治理心理学在研究上的“三个侧重”使得它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别开来。
(教材二版P9-10)1、侧重“心理”研究。
不研究学校治理本身,有别于学校治理学。
例治理过程、原则——心态;治理政策与方法——心理反应;治理方面改革——心理承担力。
2、侧重“治理”研究。
即研究学校“治理”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不研究学校中“一样的”和“教育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有别于《普心》”和“《教心》”。
与“普心”关系:一样——专门;与教心关系:并列互依。
3、侧重“学校”研究。
即研究“学校”治理心理问题,不研究“一般”治理心理问题,有别于治理心理学。
二者关系。
企业——学校;一样——专门。
(二)研究内容:1 学校治理中的个体心理。
2 学校治理中的群体心理。
3 学校领导心理。
4 学校组织心理。
分别说明。
研究体系问题。
对教材中关于学校治理心理学差不多问题的看法(三)学校治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心理学的分支。
是应用性专门强的心理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性的学科1 是一门应用学科。
相关于基础学科(Basic Sciences)。
探究自然、社会一样规律,以学科知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偏学术性的属于基础学科。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等专业。
应用学科:是以解决工程、社会某领域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实践岗位性的属于应用学科,例如:工程类,治理类,设计类,技术方面的学科。
它们分别与实践的关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实践2 是一门边缘学科(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紧密联系的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