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_YB9082_97_讲座第一讲总则及应用_方鄂华
- 格式:pdf
- 大小:368.76 KB
- 文档页数:4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结构理论简介:简介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着重说明其设计思路,及节点构造和有关施工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大跨度梁构件中可与宽扁梁结合一起应用。
关键字:钢骨砼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宽度节点构造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 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 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由力矩平衡公式ΣM=0,力平衡公式ΣX=0可得:fcAc=fyAs+Nss , Mu≤fcAc(hos+hoc)-Nss(hos-hoss)+MssAc:受压区砼的面积,hoc、hoss、hos分别为受压区砼的合力点、钢骨中心以及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结构理论摘要:简介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着重说明其设计思路,及节点构造和有关施工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大跨度梁构件中可与宽扁梁结合一起应用。
关键词:钢骨砼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宽度节点构造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欢迎阅读深圳世贸中心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由混凝土包裹钢骨做成的钢骨混凝土结构( SRC) , 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 虽然我国钢骨混凝土技术起步比国外晚一些, 但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钢骨混凝形1个特点:1)承载力高,钢材的强度远高于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较高, 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520倍。
2) 刚度大, 钢材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高出一个数量级。
3)抗震性能好。
4)节省钢材, 与钢结构相比可节省大量钢材。
5)耐久性与耐火性好, 混凝土可以作为型钢的保护层,劲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耐火性都比钢结构好得多。
2钢骨混凝土设计要点目前, 我国有两本行业标准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其一是建设部颁发的JGJ 138200113v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其二是原冶金工业部颁发的YA905220061381型钢混凝土结构:说板20mm以上,腹板16mm以上, 但当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钢材的厚度方向的断面收缩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313厚度方向性能钢板中的Z15级的规定。
这是因为厚度较大的钢板在轧制过程中存在各向异性, 由于在焊缝附近常形成约束, 焊接时容易引起层状撕裂,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钢骨的宽厚比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3)钢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根据规范规定, 对钢骨柱,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20mm, 对钢骨梁则不宜小于100mm。
4) 要重视钢骨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构造连接上的配合协调问题。
钢骨混凝土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不同且难度最大的是:a. 需确定钢骨柱中每根钢筋的准确位置;b. 根据;d.4适于在,工程1998年5月1近年来,认识到这种组合柱比纯钢柱的刚度要高。
1908年Burr 做了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发现型钢外包混凝土后强度和刚度都有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