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2.38 KB
- 文档页数:3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WHDT3-11-AQJD-分部工程围护结构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第十一标段(范湖站)土建工程分项工程地下连续墙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日期交底内容及要求:一、一般规定1、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项目部统一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带;2、所有人员上班前四小时严禁饮酒,酒后禁止上班;3、各工种必须按要求佩戴对应工种应配备的各种劳动防护用品;4、非特种作业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5、高处作业(离坠落面2米以上)无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系好安全带;6、非专业电工,严禁从事电工作业;7、所有作业人员严禁在高处抛物,高处作业时,作业工具应放置于工具袋内;8、所有人员在施工现场严禁嬉戏打闹,严禁打架斗殴;9、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工班长及其它管理人员的合理安排;10、各工种作业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11、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向工班长或上级管理人员报告,待隐患处理后方可进行作业;12、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注意避让各种机械设备,严禁搭乘各种施工车辆,经过各种行走机械旁时,必须与操作司机进行沟通,确保安全后方可通行,应高度重视机械伤害;13、非专业操作司机严禁操作各种机械设备;14、工人之间协同作业时,必须配合良好,兼顾协同人员安全,做到不伤害自己的同时,还应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并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15、对于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力拒绝,并可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16、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工班或项目部组织的各种安全培训;17任何人员严禁在吊物下方工作、停留,吊物经过时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提醒,必须进行避让;18、施工现场发生险情后,所人员有参加抢险的义务。
二、临时用电: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按照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架设三相五线制的电气线路,所有电线均应架空,过道或穿墙均要用钢管或胶套管保护,严禁利用大地作为工作零线。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危险源辨识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
二、现场一般安全要求:1、进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帽带,锁好带扣;2、作业时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3、严禁酒后上岗作业,现场严禁吸烟,严禁穿拖鞋和光背作业;4、禁止私自拆改防护设施,施工现场禁止打闹;5、禁止操作与自已无关的机械设备。
电工应持证上岗,非电工不得修理和拆改电器设施;6、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点四周有无危险,作好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严禁上下交叉作业;7、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标识卡),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三、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要求:①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上级制定的安全规章。
②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③施工中加强监测,以保证墙体及地面、地下结构物的管线安全。
④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吊车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⑤专人负责检查钢丝绳,吊钩等吊装机具机具的安全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2)钢筋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①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②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③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熟识机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④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持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
人工抬运钢筋,上户卸料要注意安全。
⑤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⑥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3)电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①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②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级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③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
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1. 地质勘测: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层情况、地下水位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安全操作规程等,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地下连续墙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安全防护设施:搭建安全稳定的施工平台,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线,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周边交通管理: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周边交通,设置交通指示牌和交通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秩序。
3.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1. 设备检查和维护:每天施工前,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不存在安全隐患。
2. 操作规程遵守: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引发意外事故。
3. 过程监控:设置实时监控系统,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风险应急措施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风险和意外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1.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工作。
2. 应急设备准备: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急救箱、消防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救援措施:建立救援队伍,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和职责,并确保救援队伍成员的培训和装备的合格性。
1、工程概述
工程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且为两墙合一,连续墙两侧已通过三轴搅拌桩加固,地下连续墙总长约238m,地下墙厚度为0.8m及1m,有效墙深22m、24m 及25m,地下墙墙趾最深插入⑥暗绿色粉质粘土层,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采用柔性接头,地下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抗渗等级P8;钢筋采用HPB235、HRB335钢。
本工程场地小、工期紧,临近恒丰路下地铁,施工难度大。
2、施工总体部署
2.1、工程施工总体目标
⑴工期目标:40天。
⑵质量目标:一次性通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⑶文明目标:达到上海市文明工地标准。
2.2、施工组织机构
2.2.2、施工管理网络
本工程主要施工管理网络如下:
⑴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网络
⑵技术管理网络
⑶质量管理网络
2.2.3 、现场项目部人员组成
⑴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2.3、施工进度计划
2.3.1、施工组织安排。
1.工程概况1.1 市站本站为3、4号线换乘站,两站同期施工。
3号线车站设计范围为K20+880.575~K21+057.175,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采用双柱三跨框架结构,车站长176.6m,站台宽13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K20+975.175。
车站主体围护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基坑深度约25.1m,端头井段基坑深度约25.6m。
共设6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1000×1000钢筋砼支撑,第2~6道支撑采用Ф609钢支撑。
4号线车站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共设5道支撑,其中第一道支撑采用1000×1000钢筋砼支撑,第2~5道支撑采用Ф609钢支撑。
1.2 桥站车站设计范围为车站设计起点里程右K21+404.622至设计终点里程右K21+907.422。
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多跨框架结构,标准段宽度21.1m,有效站台长度140m,站台宽12m,车站净宽19.6m,中心里程K21+829.372。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厚度为800mm地下连续墙加竖向4道内支撑方案,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采用钢管支撑。
主体基坑深度约为16.1~19m。
1.3 行站大行宫站K22+605.548~K22+783.388,站台中心里程K22+687.048。
地铁3号线大行宫站是地铁3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两线十字交叉,车站采用岛式换乘。
其中2号线车站沿中山东路布设,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3号线大行宫站位于太平北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的北面,沿太平北路路中布设,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
主体围护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为基坑底以下22m。
基坑开挖过程中首道为800X1000混凝土支撑,支撑间距为9.12m,其余设置五道Φ609钢管支撑(壁厚16mm),支撑间距约3m。
车站标准段基坑深度约23m,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杂填土、粉土、粉砂、粉质粘土夹粉砂、粉细砂层。
1.4 工程地质1.4.1市站工程地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杂填土、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工种
工程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现场施工区域应有安全标志和围护设施。
三、挖槽的平面位置、深度、宽度和垂直度,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四、潜水电钻等水下电器设备应有安全保险装置,严防漏电。
电缆收放应与钻进同步进行,严防拉断电造成事故。
五、应控制钻进速度和电流大小,遇有地下障碍物要妥善处理,禁止超负荷强行钻进。
六、泥浆配置质量、稳定性、槽底清渣和置换泥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七、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日期:
接受人(全员)签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组、交底人、资料保管员各一份。
安全技术交底纪录编号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
×××工程
×××建筑工程公司
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内容:
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用泥浆护壁挖槽施工的地下连续墙,应先构筑导墙。
导墙应能满足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导向、蓄积泥浆并维持其表面高度、支承挖槽机械设备和其他荷载、维护槽顶表土层的稳定和
阻止地面水流人沟槽的要求。
2.地下连续墙支护的施工设计应遵守现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的有关规定。
3.导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墙支撑应每隔 1~ 1.5m 距离设置。
(2)导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构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3)导墙的平面轴线应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平行,两导墙的内侧间距宜比地下连续墙体厚度
大 4~ 6cm 。
(4)导墙底端埋入土内深度宜大于 lm ,基底土层应夯实,遇特殊情况应妥善处理。
导墙顶面应高出地面,遇地下水位较高时,导墙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
墙后应填土,并与墙顶平齐,
全部导墙顶面应保持水平。
内墙面应保持垂直。
4.地下连续墙支护必须具备施工区域内完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建(构 )筑物结构状况的资料。
5.导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预制块导墙时,块件连接处应严密,防止渗漏。
(2)导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开挖该导墙槽段下的土方。
(3)混凝土导墙浇注和养护时,重型机械、车辆不得在其附近作业。
(4)导墙分段施工时,段落划分应与地下连续墙划分的节段错开。
(5)导墙土方开挖后,直至导墙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在导墙槽边设围挡或护栏和安全标志。
6.槽壁式地下连续墙的沟槽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到槽底设计高程后,应对成槽质量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技术规定并记录。
(2)现场应设泥浆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废弃泥浆和钻渣,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
环境。
(3) 开挖前应按已划分的单元节段,决定各段开挖先后次序。
挖槽开始后应连续进行,直至节段完成。
(4) 挖掘的槽壁和接头处应竖直,竖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技术规定;接头处相邻两槽段中心线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不得大于墙厚的1/3 。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
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
安全技术交底纪录编号
工程名称×××工程
施工单位×××建筑工程公司
交底提要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内容:
(5)成槽机械开挖一定深度后,应立即输入调好的泥浆,并保持槽内浆面不低于导墙顶面30cm。
泥浆浓度应满足槽壁稳定的要求,重复使用的泥浆如性能发生变化,应进行再生处理。
(6)挖槽时应加强观测,遇槽壁发生坍塌、沟槽偏斜等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
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遇严重大面积坍塌,应先提出挖掘机械,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挖掘。
7.地下连续墙沟槽开挖应选择专业机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检查挖槽机械状况,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2)施工前应划定作业区,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3)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
(4)挖槽机械应安装稳固。
8.槽段清底应在吊放接头装置前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清底工作应包括清除槽底沉淀的泥渣和置换槽中的泥浆。
(2)清理槽底和置换泥浆工作结束1h 后,应检查槽底以上20cm 处的泥浆密度,确认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并检查槽底沉淀物厚度,确认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3)清底前应检查节段平面、横截面和竖面位置。
遇槽壁竖向倾斜、弯曲和宽度不足等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进行修槽,并确认符合要求。
节段接头处应用刷子或高压射水清扫。
9.挖槽前应完成准备工作,保持挖槽和浇注混凝土施工正常连续进行。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
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