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隧道情况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36.09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最雄伟的6座山岭隧道,有三座是世界第一!1、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世界最长高海拔铁路隧道新关角隧道建设人员鏖战7年后终于打通了世界最长高原铁路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山隧道。
新关角隧道全长32.645公里,最高海拔3497.45米,建设人员破解了多项世界技术难题。
隧道通车后,青藏铁路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
“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
新关角隧道2、秦岭终南山隧道-------世界最长双洞高速公路隧道隧道位于我国西部大通道内蒙古阿荣旗至广西北海国道上西安至柞水段,在青岔至营盘间穿越秦岭,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出口位于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小峪街村,全长18.4公里,道路等级按高速公路,上下行双洞双车道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终南山隧道不同位置,不同色彩的灯光,在隧道里构成了一个光的世界。
而更为特殊的是,走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前面一片光明,似乎就要走到洞口了。
天上白云朵朵,地下绿树成荫。
在隧道里特殊灯光带长150米,宽度20.9米,在隧道中就像一个袖珍的小公园。
3、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中国首次采用TBM掘进机修建的铁路特长隧道西康铁路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连接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
是继京沪、京广、京九、京哈之后,中国第5条南北大通道。
铁路正线长度267.49km。
西康铁路是当时中国桥隧比例最高的铁路,其中着名的秦岭隧道全长18.46km,最大埋深1600m,隧道长度为当时国内第一位、世界第六位。
该隧道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和柞水县交界处,在青岔车站与营盘车站之间,由两座基本平行的单线隧道组成,两线间距为30m。
秦岭隧道-4、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中国首座新奥法施工的铁路特长隧道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是当时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铁道部组成15个攻关小组,经过5年努力,解决了42个技术难题,获得10项成果。
中国最长隧道排名前十
中国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国家,其中也有很多隧道,那么最长的隧道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搜集的中国隧道排名前十,欢迎阅读!
中国最长的隧道排名前十
1.太行山隧道双洞单线 27839(左)27848(右)石太客专山西盂县
2.青云山隧道双洞单线22175(左)21843(右)永莆铁路福建永泰-莆田
3.吕梁山隧道双洞单线20785(左)20738(右)太中铁路山西汾阳-吕梁离石
4.乌鞘岭隧道双洞单线20060(左)20050(右)兰新铁路甘肃天祝-古浪
5.秦岭隧道双洞单线 18460(左)18456(右)西康铁路陕西西安长安-柞水
6.雪峰山隧道双洞单线17842(左)17826(右)昌福铁路福建将乐-沙县
7.高盖山隧道双洞单线 17594(左)17612(右)昌福铁路福建永泰
8.永寿梁隧道双洞单线17160(左)17154(右)西平铁路陕西永寿-彬县
9.象山隧道双洞单线 15898(左)15917(右)龙厦铁路福建龙岩
10.戴云山隧道双洞单线 15623(左)15605(右)昌福铁路福建尤溪-永泰。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徐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急剧增长,为解决人口流动与就业点相对集中给交通、环境等带来的压力,满足国家环境和局势变化需求,修建各种各样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给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机遇。
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特别是在改变我国水资源条件及油气能源储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本文首先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详细探讨了近年来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旨在促进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展望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和科学技术水平,在最近十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成功地修建了一大批长度长、断面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隧道工程;施工机械化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城市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的利用有了新的进展;工程地质先进勘探技术的应用有了突破;地下工程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有所前进。
这些成就缩短了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1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1.1主要领域的隧道建设进展情况1.1.1铁路隧道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建铁路隧道3 784座,总长8 692 km;规划隧道 4 384座,总长9 345 km;运营隧道13 411座,总长13 038 km o 2015年新增开通运营铁路隧道1 316座,总长2 160 km,其中10 km以上隧道18座,总长245 km。
表1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统计的全国铁路隧道情况汇总。
相比2013年,新增铁路运营隧道2 337座(总长4 099km)。
1.1.2公路隧道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运营公路隧道14 006座,总长12 684 km;近两年新增运营公路隧道2 647座(3 079 km)。
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为17. 1km的木寨岭隧道,于2016年7月18日贯通。
2024年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于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产业规模、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里程总长超过14万公里,公路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同时还有大量隧道和桥梁工程需要建设和维护。
这庞大的基建规模为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和物流运输不断增加,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扩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也将为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
例如,在铁路建设方面,高铁、磁浮等新型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在道路建设方面,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在隧道和桥梁建设领域,先进的材料和设计理念被不断引入和应用,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趋势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政府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增加,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未来,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例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
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市场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隧道施工情况介绍济南指挥部 2009年3月10日一、工程概况本标段隧道共10座,设计优化后为9座,均为单洞双线高速正线隧道,总长10.229km。
长度L≤1000m的5座,1000m<L ≤2000m的3座,2000m<L≤3000m的1座,最长为西渴马一号隧道2812m,最短的为六郎隧道185m。
其中西渴马一号隧道、金牛山隧道(1905m)为本标段的重点控制隧道。
罗而庄隧道:隧道进出口均为采石场,洞顶距采石场底部高程仅10m左右。
进出口地形平缓略起伏,隧道洞身山坡坡度约30°,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内坡度为4.5‰及12‰的上坡,隧道进口位于R=7000m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隧道最大埋深约118m。
西渴马一号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山东省长清县西渴马村西南端,出口位于大刘庄北之低山斜坡上,地势起伏较大,最大相对高度210m,隧道最大埋深201m,大部分基岩裸露,进口段及山凹处地表覆0.5~3m新黄土,进出口坡度15°,植被稀少,洞身DK421+375~DK421+600段为一山沟,隧道埋深相对较浅。
隧道内坡度为12‰及 5.5‰的上坡,全隧道位于R=7000m的曲线上,隧道最大埋深约189m。
西渴马二号隧道: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进口山坡坡度约30°,山坡自然坡度10°~20°,地表植被稀疏。
全隧道位于3‰的下坡,进口~DK423+427.50与DK424+358.64~出口分别位于R=30000m的凸、凹竖曲线上,全隧道位于R=7000m的曲线上。
张夏隧道:隧道位于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山坡坡度约10°,出口坡度约15°,隧道洞身植被较少。
隧道内坡度为4.5‰的下坡,全隧道位于R=7000m的曲线上。
凤凰台隧道:隧道进口左侧500m为山东省泰山市泰山区粥店乡小辛庄村,出口左侧约200m为山东省泰山市郊区乡陡山村。
中国已建和在建最长铁路隧道排行榜一、已建成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排行榜。
1、TOP9乌鞘岭隧道——20050米兰武二线简介: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隧道地质复杂,穿越2条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煤层、热害、岩爆等不良地质地段,是兰新线增建二线的控制工程。
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地质迷宫”、“地质博物馆”。
工期:2003年3月30日—2006年3月,2006年8月23日兰武二线开通运营。
设计单位:铁一院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局、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五局、中铁建十二局、中铁建十六局、中铁建十七局、中铁建十八局监理单位: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2、TOP8吕梁山隧道——20785米太中银铁路简介:吕梁山隧道东进口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上林舍村西北侧,西出口位于离石区吴城镇西南侧的吴城水库库区边缘,为太中银铁路重点控制工程。
工期:2006年4月—2009年9月,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施工单位:中铁三局、中铁建十二局监理单位: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3、TOP7燕山隧道——21153米张唐铁路简介:燕山隧道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年代久远,穿越断层破碎带19条,多富含地下水,最大涌水量达到每天20万方,造成隧道施工组织难度加大。
为全线最长、唯一一座双洞单线隧道,为张唐铁路的控制性工程。
工期:2010年11月12日—2014年9月,2015年12月30日,张唐铁路开通运营。
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局4、TOP6青云山隧道——22175米向莆铁路简介:青云山隧道位于永莆线(向莆铁路)永泰-涵江北区间,是向莆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国家4A级风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环水保要求极为严格;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综合技术难题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极为罕见。
工期:2008年8月8日—2011年9月16日,2013年9月26日向莆铁路客运线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3月1日货运线正式开通运营。
亚洲最长⾼铁隧道 全国最长⾼铁隧道也是亚洲最长⾼铁隧道,这些你知道吗? 地理位置 全国最长⾼铁隧道—沪昆⾼铁隧道壁板坡隧道位于云贵⾼原滇黔两省接壤地带,全长14756⽶,隧道进⼝位于贵州盘县,出⼝位于云南富源县。
2015年6⽉9⽇讯,亚洲最长⾼铁隧道—沪昆⾼铁壁板坡隧道⽇前贯通,隧道全长14.7公⾥,地跨云南和贵州两省。
明年沪昆⾼铁全线通车后,旅客从昆明到上海只需要10⼩时左右,⽐现在缩短近30个⼩时。
壁板坡隧道全长14756⽶,穿越滇黔两省交界处,于2010年12⽉开⼯建设。
隧道穿越的⼭脊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进⼊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滇第⼀关”。
因此,隧道的贯通意味着⼊滇⾼铁⼤门的打开,为沪昆⾼铁2016年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
壁板坡隧道先后多次穿越断层、岩层接触带、⾼压富⽔区、煤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
隧道最⼤埋深达735⽶,最⼤⽇涌⽔量达32万⽅,施⼯难度和安全风险极⼤,是沪昆⾼铁全线3座Ⅰ级风险隧道之⼀。
隧道采⽤“进⼝合修、出⼝分修”的设计形式,从⽰意图上看,铁路线如同⼀个“⼈”字穿越⼤⼭,这样的设计在我国铁路隧道建设中尚属⾸次。
沪昆⾼铁全长2264公⾥,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是我国东西向线路⾥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速铁路。
其中,云南境内正线全长184.7公⾥,沪昆客专开通后,云南将接⼊全国⾼铁⽹络,昆明⾄上海由⽬前的40多个⼩时缩短⾄10⼩时左右。
近年来最长隧道之最 你了解近年来最长隧道之最吗,⼩编今天就带你⼀起去细数这些“之最”!⽂章仅供参考。
1.中国⾃主建成的⼀座铁路隧道:京张铁路⼋达岭隧道。
它是中国杰出的⼯程师詹天佑亲⾃规划督造,依靠中国⼈⾃⼰的⼒量建成的第⼀座铁路隧道。
这座单线越岭隧道全长1091⽶,⼯期仅⽤了18个⽉。
2.中国第⼀条长铁路隧道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
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排名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排名随着日渐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隧道交通都在完善,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
中国最长的隧道排名你了解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排名1、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世界最长的双洞单向公路隧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南至商洛市所辖的柞水县营盘镇,是国家规划的'包头至北海、银川至武汉两条公路西部大通道共用的“咽喉工程”,是沟通黄河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网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长18.02公里,双洞总长36.04公里。
2、山西省的太古高速公路西山隧道,太古高速路的太原西山隧道,规划全长13.7公里,建成后将是全国高速路第二长隧道,比秦岭隧道短4公里。
3、贵州邵怀高速公路雪峰山隧道横穿雪峰山脉,为上下分离式四车道隧道,设计于2002年,时为国内设计最长的公路隧道,现为国内贯通的第三长、全省第一长高速公路隧道。
4、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麦积山特长隧道(原大坪里隧道),该隧道双洞总长为24.58公里,是迄今为止我省最长、全国第四长的公路隧道,其6330米的独头掘进长度创下了亚洲公路隧道最大独头掘进纪录。
中国铁路隧道长度排名前十:1.阳糯雪山隧道未知 54000 成昆铁路峨米复线四川越西-喜德/冕宁2.高黎贡山隧道未知 34531 大瑞铁路云南保山-瑞丽3.新关角隧道双洞单线 32645 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青海天峻-乌兰4.平安隧道未知 28398 成兰铁路四川茂县5.西秦岭隧道双洞单线 28236 兰渝铁路甘肃陇南武都6.太行山隧道双洞单线 27839(左)27848(右)石太客专山西盂县7.岷山隧道未知 25047 成兰铁路四川九寨沟8.南吕梁山隧道双洞单线 23440(左)23470(右)山西中南部铁路山西蒲县-尧都/洪洞9.中天山隧道双洞单线 22449(左)22467(右)南疆铁路吐库二线新疆托克逊-和硕10.青云山隧道双洞单线 22175(左)21843(右)永莆铁路福建永泰-莆田Part 4 中国最长铁路隧道变更历史(时期/名称/长度/铁路线/地点): 1890——1904 狮球岭隧道 261 台湾铁路台湾基隆1904——1942 兴安岭隧道 3077 东清铁路(滨州铁路)内蒙古牙克石1942——1965 杜草隧道 3849 中东铁路(滨绥铁路) 黑龙江尚志1965——1966 凉凤垭隧道 4270 川黔铁路贵州桐梓1966——1972 沙木拉达隧道 6383 成昆铁路四川喜德1972——1988 驿马岭隧道 7032 京原铁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1988——2000 大瑶山隧道 14295 京广铁路广东坪石-乐昌2000——2006 秦岭隧道 18460 西康铁路陕西长安-柞水2006——2009 乌鞘岭隧道 20060 兰新铁路甘肃天祝-古浪2009至今太行山隧道 27848 石太客运专线山西盂县。
中国铁路隧道发展与展望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铁路隧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铁路隧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本文将对中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分析当前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自那时以来,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铁路隧道总长度已位居全球首位。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隧道包括穿越秦岭的宝成铁路隧道、穿越大瑶山的湘桂铁路隧道等。
这些隧道的建设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交通距离,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
当前,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正朝着更长、更大断面的方向发展。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隧道施工的效率、安全和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中国铁路隧道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采用新型盾构机进行施工,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确管理。
展望未来,中国铁路隧道将朝着更高质量、更长距离和更大断面的方向发展。
首先,政策层面将进一步鼓励铁路建设,为铁路隧道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其次,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有更多的跨区域铁路项目上马,为铁路隧道的建设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铁路隧道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更多可能性。
例如,采用超长距离盾构技术建设跨海隧道,以及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隧道运营效率等。
中国铁路隧道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后,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中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把握机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铁路隧道的质量和效率,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出行的便利。
我们还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确保铁路隧道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为中国的绿色交通建设做出贡献。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隧道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进口到国产化的历程。
全国最新铁路隧道之最榜单,刷新排名的基建狂魔都有谁坐着火车去拉萨,出去看神奇的布达拉~中国人梦想了70年的川藏铁路如今终于要转为现实了!日前,由线路中铁二院主导的川藏铁路重要路段设计方案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根据方案,川藏铁路将诞生世界第一长隧(69km)以及世界第二长隧(59km)!而当下的世界第一长隧——瑞士圣哥达基线铁路隧道(57km),到时候只能排老三了!一、巨龙进藏,铸就史诗级铁路说起川藏铁路,可以用八个字以蔽之:巨美、巨难、巨险、巨长。
川藏铁路全线1742.39km,设计速度为200km/h,部分路段限速160km/h,总投资约2500亿元。
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48小时减少到约13个小时。
川藏铁路干线路线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萨。
沿线几乎都是风景区,大渡河、海螺沟、新都桥、理塘、稻城亚丁、金沙江、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路上看不完的世界奇观,享不尽的人间花海,想想都很鸡冻咧!川藏铁路不仅是一条铁路黄金肥蛛,更是重要的军事战略线路,有了这条铁路,印度阿三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因此川藏铁路的修建甚为迫切,但工程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可想而知的。
这条五条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铁路,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规划,但由于技术原因搁置,直到2021年才开始实施建设。
↑川藏铁路线路布置图川藏铁路共分八段进行:成都—雅安段:41.184km于2021年底开工建设,建设总工期3年,预计2021年通车运营;雅安—康定段:299.482km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教育工作,建设总工期8年,建设时间待定;康定—林芝段:998.61km(预计康定—昌都段普货200km/h单线、昌都—林芝段普货200km/h双线)已完成预可研工作,建设总工期8年,建设时间待定;拉萨—林芝段:403.11km(普货160km/h单线)于2021年底开工建设,建设总工期7年。
修建川藏公路、青藏铁路这些窗口进藏通道够难了吧,但是比起川藏铁路那叫小菜一碟。
全国最长的隧道排名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是西康铁路秦岭一线隧道,全长十八点四六公里,为目前中国铁路隧道长度之首,被称为”神州第一长隧”。
隧道设计为两座平行的单线隧道,分别长18.452公里和18.456公里,间距仅为30米,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
它横穿秦岭山脉,最深处距山顶1600米。
中国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美菰林隧道工程位于福建省闽清县与尤溪县交界的峡谷地带,全长11.2公里,这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以来,所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
铁路穿越秦岭的历史中国铁路有过三次穿越秦岭的经历:第一次是50 年代宝成铁路盘山越过秦岭;第二次是修建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第三次是宁西铁路东秦岭隧道。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是中国已投入使用的第三长铁路隧道,位于在建的西(安)(安)康铁路青岔站和营镇站之间,由两座基本平行的单线隧道组成,两线间距为30米,其中Ⅰ线隧道全长18460米;Ⅱ线隧道全长18456米。
隧道通过地区岩性主要为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洞身穿过13条断层,其中大的断层有 F、F、F等区域断层。
隧道北洞口高程约870米,南洞口高程约1025米,隧道两端高差约155米。
卫星拍摄的秦岭隧道位置图Ⅰ、Ⅱ线隧道纵坡基本相同,由西安端进洞后约14.7公里范围为11‰上坡,然后以3.2公里、3‰的下坡出洞。
隧道最大埋深约1600米,埋深超过1000 米地段长约3.8公里。
秦岭隧道穿越地段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经多种手段测试,施工时有高地应力、岩爆、地垫、断裂带涌水、围岩失稳等不良地质灾害发生,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秦岭隧道Ⅰ、Ⅱ线均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全部采用支承块式整体道床,超长无缝线路。
Ⅰ线(左线)隧道使用2台8.8米敞开式掘进机(TBM)由隧道两端相向施工。
Ⅱ线隧道(右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初期支护为锚喷,二次支护为马蹄型带仰拱的模筑混凝土复合衬砌。
Ⅱ线平行导坑于1995年元月18日开工,平导单口平均月进度为200~250米,平导比Ⅰ线隧道提前10个月贯通。
全国铁路最长的隊道全国铁路最长的隊道,你知道是哪条隧道吗?现在就由⼩编我给你介绍下全国铁路最长的隊道。
乌鞘岭(汉语拼⾳:wū shāo lǐng)特长隧道全长20.05公⾥,于2006年8⽉23⽇上午实现双线开通,兰新铁路兰武段(兰州西⾄武威南)新增⼆线铁路全⾯建成,欧亚⼤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乌鲁⽊齐3651公⾥间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简介 乌鞘岭,祁连⼭⽀脉,海拔3650⽶,⼀年中冬季长达7个⽉,东西长17公⾥、南北宽10公⾥,四季⾬⽔丰沛,⼭顶积雪终年不化,为坐落在东西两⾯的的天祝和古浪两县⼈民提供了醇美不竭的⽔源和辽阔肥美的草场。
作为河西⾛廊的天然屏障,⾃古以来就是连通中西⽅经济和⽂化交流——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
设计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隧道长20050m,隧道出⼝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200m的曲线上,右、左缓和曲线伸⼊隧道分别为68.84m及127.2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武警进驻乌鞘岭隧道线间距40m,两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的单⾯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0.56~0.73m,洞⾝最⼤埋深1100m左右。
隧道左、右线均采⽤钻爆法施⼯,右线隧道先期开通。
隧道辅助坑道共计15座,其中斜井13座,竖井1座,横洞1座。
修建意义 ⽢肃省省长陆浩指出:兰武⼆线和乌鞘岭特长隧道⼯程是⽢肃⼈民渴盼已久的⼯程,也是西北⼈民的致富⼯程。
这项⼯程的建设对于加快⽢肃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沿线⼈民群众⽣产⽣活条件有着⾄关重要的作⽤。
沿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民群众⼀定要顾全⼤局,以主⼈翁的的姿态,想铁路之所想,急⼯程之所急,⼀路绿灯,全⼒以赴配合铁路部门的⼯作,积极帮助解决⼯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竭尽全⼒⽀持武⼆线和乌鞘岭隧道⼯程建设。
兰新铁路兰武段是中国铁路⽹“⼋纵⼋横”中最主要的“⼀横”——陆桥通道的组成部分,也是亚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在近年来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近两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状况,包括技术进步、工程规模、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同时展望未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梳理和案例的分析,本文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近两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如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项目中,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技术层面,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盾构机、全断面掘进机、TBM等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使得隧道开挖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结构设计、防水防火、节能减排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创新。
在规模上,近两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例如,多个城市的地铁线路不断延伸,高速铁路网络中的长大隧道不断增多,一些重要的越江、越海隧道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能力,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地质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安全压力大等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总体而言,近两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技术创新、规模扩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技术创新与进步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可谓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