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课堂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9.06 KB
- 文档页数:3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音乐表现性分析姓名:李兴兵专业:化学学号:2012210569【Chapter One】: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一、利用不同乐器独有的音色来表达不一样的感情开头利用钢琴干净清脆的声音,通过优雅的琴声缓缓切入主题。
轻柔的音乐缓缓行进,由浅入深。
演奏家们利用了钢琴清脆干净的音色,向听众描绘了一幅犹如一个小孩儿正在黑夜中摸索,小心向前行进的画面。
紧接着加入了各种弦乐(小提琴、竖琴、大提琴、、、)和管乐(长笛、单簧管、短笛、、、)的演奏,使得音乐整体显得更加丰满,音色更加丰富。
利用节奏的由慢到快,声音由低到高,与此同时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变化也将整个故事慢慢带向了高潮,仿佛描述了黑夜中的小男孩儿正逐渐的遇到了许多危险性的困难,也将整个观众由轻松带入了紧张的精神状态。
再接着也加入了各种打击乐,利用打击乐轻快有力的独有音色,同时结合各种弦乐、管乐的共同演奏。
这时也将整个剧情带向了高潮,整体给人以浑厚、紧张、多变的音乐形态。
向听众也描绘出了一幅男孩儿正在与困难作斗争的画面,充分显示出了男孩儿的勇敢与坚强、同时也揭示了斗争的艰苦。
随着音乐的缓缓进行,弦乐成了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声音慢慢变得柔缓,预示着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男孩儿取得了胜利。
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和时间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不一样的画面感受整体节奏感由若到强再到弱,既能够给听众以放松沉浸的感觉,同时高亢的节奏也能给听众以紧张的体验。
正如《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音乐一样,主题音乐开篇则是缓缓前行,带着我们进入轻松地享受和探索之中。
中篇则节奏变得异常亢奋,直接把听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让大家都十分的紧张,仿佛进入了一个布满杀机的地方。
末尾又以缓和的节奏收尾,也预示着正义战胜邪恶,带来美好的明天。
三、音色、节奏、时间结合的表现形式凸显画面感《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利用了各种西洋乐器独有的音色、以及整体节奏感和时间的完美把握结合。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音美,即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高一人教版的音乐课程中,音美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四个方面介绍高一人教版音美的知识点。
一、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给音乐赋予了有规律的时间感。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节奏记号的意义和应用。
例如,4/4拍表示四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的时间;3/4拍表示三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三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的节奏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作品。
二、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直观、最易感受到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音程、音阶和音程关系等旋律构成的知识。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有大调和小调。
音阶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的一组音符。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音阶类型,如大调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旋律的构成方式和音乐表达中的节奏变化。
三、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中的声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也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要素。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和弦的构成和应用。
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个音组成的音群,通过和弦的演奏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和弦类型,如三和弦、四和弦等。
通过学习和声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结构和变化。
四、音色音色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情感和个性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应用。
各种乐器的音色各有千秋,如钢琴的明亮清澈、小提琴的悠扬动人。
通过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乐器来演奏音乐作品,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以上就是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第1篇第一章:音乐教育概述第一节:音乐教育的定义与价值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对人的审美、情感、认知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音乐教育具有以下价值:1. 审美教育:音乐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2. 情感教育:音乐能够表达和调节人的情感,有助于情感的健康发展。
3. 认知教育:音乐能够锻炼人的听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
4. 技能教育: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音乐技能,如演奏、歌唱、创作等。
第二节:音乐教育的历史与发展音乐教育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乐教”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现代音乐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章:音乐教学理论第一节: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如乐理、演奏、歌唱等。
2. 情感与态度: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4.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第二节: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讲、记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歌唱等技能,学生模仿学习。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技能。
4. 游戏法:将音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第三章:音乐教材与教学资源第一节:音乐教材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奏、和声等基本乐理知识。
2. 歌曲作品:包括中外经典歌曲、儿童歌曲等。
3. 音乐欣赏:包括音乐史、音乐流派、音乐家介绍等。
第二节:教学资源音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音响设备:音响、录音机等。
3. 多媒体资源:音乐软件、音乐视频等。
艺术常识——音乐部乐理常识和音乐流派(讲义)分一、乐理常识(一)音1.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类:乐音——规则振动;噪音——不规则振动。
(一)音3.音的性质音的性质包括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四种。
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音高音值唱多久?30秒?3分钟?(一)音3.音的性质音量音色(二)音阶音阶是指调式中的音按照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排列。
简谱:1234567·1五线谱:(三)音程在乐音体系中,先后或同时出现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叫作音程。
(四)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三度或非三度的关系叠置起来,叫作和弦。
(五)调式以主音为主干,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起来的一系列音,叫作调式。
简谱:1234567·1粉笔速记规律于否乐噪音,高质量色为性质。
调式范围是音阶,多音组合形式变。
2是音程3和弦,调式主音规律排。
随堂练习1.根据物体振动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乐音和噪音B.高音和低音C.强音和弱音D.长音和短音随堂练习2.()指的是先后或同时出现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A.音阶B.音程C.和弦D.调式二、音乐流派1.古典音乐2.标题音乐3.爵士音乐4.摇滚音乐(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广义上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狭义上也可特指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标题音乐标题音乐即标题交响音乐,其内容是将常规交响乐与文学、美术结合的一种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体裁。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三)爵士音乐爵士音乐是20世纪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南部的一种黑人舞曲性质的音乐。
“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三)爵士音乐(四)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式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具有强烈的节拍和通俗的歌词。
(四)摇滚音乐——英国&美国随堂练习1.()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
A.古典音乐B.标题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随堂练习2.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流派的代表人物。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未来发展音乐美学是一门探讨音乐艺术之美的学科,涉及到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和批评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了解其定义、性质、基本范畴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音乐美学的定义和性质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艺术之美的学科,涉及到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和批评等多个方面。
它具有以下性质:1、跨学科性:音乐美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探讨音乐艺术之美。
2、主观性与客观性:音乐美学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
主观性表现在个人的审美偏好和感受方面,而客观性则表现在音乐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方面。
3、实践性与理论性:音乐美学既强调实践性,也强调理论性。
实践性表现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方面,而理论性则表现在对音乐艺术之美的规律和本质的探讨方面。
二、音乐美学的基本范畴音乐美学包含许多基本范畴,以下是其中几个:1、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美学特征包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音量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
2、音乐的意义:音乐的意义涉及到音乐的情感、象征、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音乐可以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音乐的表达:音乐的表达方式包括歌唱、演奏、作曲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现出音乐的不同美感,传达出音乐家的情感和思想。
三、音乐美学的应用音乐美学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例子:1、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音乐美学的实践之一,作曲家运用音乐美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在音乐欣赏中也有重要作用,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了解音乐的美学特征和意义,观众能够更深入地领略音乐的魅力。
3、音乐教育:音乐美学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为音乐教师提供理论知识,还指导他们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通过教授学生音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范畴,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笔记一、引言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教育的基石,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实践导向等方面,探讨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1. 寓教于乐初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音乐知识竞赛,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比拼,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2. 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音乐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基础知识。
3. 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音乐基础知识。
例如,可以问学生们音乐中的节奏是什么,为什么音乐会有不同的节奏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案例分析1. 音符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音符,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这些音符,例如可以用手势或者画图的形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音阶的学习音阶是音乐中基本的音符组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学生跟唱的方式来教授音阶。
例如,教师可以用钢琴演示C大调音阶的音符和音程,然后让学生模仿并跟唱。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阶的构成和演唱方法。
四、实践导向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的操作方法可以总结如下:1.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王次炤教授一、课程性质与目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为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高中起点本科班”、“音乐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班”专业课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讲述,使学员对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与认识,从而增加他们的理论素质,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提倡任课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并随着学科和自身的发展,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1.本课程以网上电子课件教学讲授为主;2.配合以文字教材的阅读;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积极回答学员们提出的学习问题;4.本课程平均每周由各地认证课室安排1学时的面授辅导,每学期考试前集中安排2学时的面授辅导;5.考试方式为笔试;6.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讲授15周,复习1周,期中、期末考试2周。
4学分。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1周第一讲什么是音乐美学一、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学科定位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2.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二、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1.哲学是基础2.心理学的方法3.社会学的方法4.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扩展三、音乐美学研究的具体课题1.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2.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第2周第二讲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作为一门学科的音乐美学1.学科的诞生2.学科的发展3.20世纪音乐美学的新发展二、作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1.西方追溯到古希腊2.中国追溯到先秦时期3.解放之后的音乐美学研究第3周第三讲音乐的材料一、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音调比较)二、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1.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音调比较)2.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三、小结第4周第四讲音乐形式的构成一、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二、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三、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之中的中介环节——形式美的法则第5周第五讲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一、时间的表象1.音乐形式在时间中存在2.音乐的时间概念3.音乐的时间结构二、虚幻的空间1.音乐形式在空间存在2.听觉空间与视觉空间比较3.音乐的空间结构三、想象中的运动1.音乐运动的两种含义2.音乐运动的本质第6周第六讲音乐中自律性的内容一、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二、音乐中自律性的内容1.基本情绪2.风格体系3.精神特征第7周第七讲音乐中他律性的内容一、音乐中的画面和视觉形象——绘画性内容1.音乐中的绘画性因素2.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3.音乐表现画面和视觉形象的几种手段二、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1.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2.与文学有关的几种音乐作品3.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几种主要的手段第8周第八讲音乐创作的本质和过程一、音乐创作的本质1.音乐创作的本质――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的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二、音乐创作的过程1.对音乐创作过程的基本认识2.精神创作3.物质创作第9周期中复习第10周第九讲音乐创作中的想象一、音乐想象的本质及其方式二、音乐想象的源泉和动力1.外在体验2.内在体验3.艺术体验三、音乐创作中的灵感第11周第十讲音乐表演一、音乐表演的本质和基本原则二、音乐表演中的技巧和灵魂三、音乐表演中的心理因素第12周第十一讲音乐欣赏一、音乐欣赏的本质和基本方式1.音乐欣赏的本质2.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二、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和基本原则1.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2.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3.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第13周第十二讲音乐传统的多层结构一、传统的形态二、|传统的观念三、传统的思维方第14周第十三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中国传统音乐观念中的人文精神1.礼乐思想的人文本质2.“天人合一”的人文内涵三、中国传统音乐形态中的人文精神1.思维形态2.结构形态第15周第十四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二)——“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一、“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传统审美观念二、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善合一”观三、“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1.以声乐为主的传统音乐体系2.象征隐喻的器乐表现3.缺乏功能性的结构特点和“一曲多用”的结构体制第16周第十五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三)——“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一、“自然观照、物我合一”的审美价值观二、“寓情于景、情景相即”的艺术境界三、“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1.把自然万物作为器乐创作最广泛的题材2.以独白自娱为主的器乐表现形式3.“虚”的意境与“含蓄”的表现方式第17周期末复习第18周期终考试。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
4、音乐美学的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1、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2、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3、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曲体组织:把音响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在音乐学科中被称为“曲体”,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和形态。
3、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第四章音乐的创作1、音乐创作: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写景手法:模仿;同构联想法;经验联想法;音乐定式法。
音乐美学术语,美的多重性一、音乐美学基本问题1、音乐的本质2、术语美学Aesthetics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是对于美的系统的思考。
美是感觉的、感官的;美的存在总有引发我们感觉的东西;要发生关系。
【显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显学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物理研究,被称为实践学派;墨家学说与杨朱学派组成了中国较早的显学学说学术。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 Musikasthetik美作为感受,悦耳动听的感受苏格拉底:至善就是有一个有条理的灵魂哪种音乐更美:比较两组音乐比才《哈巴涅拉舞曲》《卡门》《月迷皮埃罗》巴赫《约翰受难曲》沃尔夫《命运女神》音乐美的多重性·自身(纯粹音响现象)·自身之外(纯粹音响现象之外)比如:情感、概念、目的…….二、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2、心理学3、社会学(音乐是社会的合力)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问题一如何感知音乐人不仅仅能听见声音,人还会产生好听和不好听,快感和痛感问题二什么样的音乐音乐是丰富问题三:什么样的声音秩序“最美”音乐文化的多样性1、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美学2、从历史角度来看:音乐风格也是多样的小结: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需要与表现需要而创造的第一属性:音高音高:声音的相对高度(由振动频率所决定)乐音: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固定的振动频率,相等的时间周期)第三种属性:音色指发音体的音质。
比如:明亮、暗淡、灿烂、圆润、饱满、干涩斯特拉文斯基《火鸟》拉威尔《波莱罗舞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Cosimos——chaos从有序走向无序,从有调走向无调旋律melody“横向线条型”的一系列单个音符的组合(旋律单位:乐句、乐段)排列方式:阶进step;跳进leaps;高潮climax【调式】大调、小调调性:主音,和弦,音阶转调:C(开始)——G/a,…….—C(结束)在流行音乐中,小调比大调多,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副A B A’【和声harmony】“纵向立柱型”三个或三个以上单音同时奏出的声音组合。
文章编号:1003-7721(2009)02-0088-09韩锺恩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摘 要:文章通过历史叙事与问题丛生,提出21个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归属于传统美学范畴)1.形式与内容,2.自律与他律,3.音响与情感,4.形态与风格,5.感性与理性;(归属于工作美学范畴)6.结构与功能,7.功能与价值,8.声音与声音概念,9.情感与形式,10.有声与无声,11.感性与形式,12.作品与现象,13.感受与诠释,14.事实(Faktum)与实事(Sache),15.意向(Intention)与意义(Sinn);(归属于思辨哲学范畴)16.经验(experience)与先验(a priori),17.存在(Sein)与理式(Idee),18.时间与空间,19.语言与表述,20.艺术与美学,21.美学与哲学。
关键词:音乐美学;问题;历史叙事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主要限定在理论形态的基本问题这一范围当中。
综观西方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其理论形态的基本问题,应该说,与1929年德国音乐学家伽茨(Felix Maria G atz,1892-1942)发表:《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Musik2Ast hetik in ihren Hauptricht un2 gen)有直接关联性。
关于直接关联性,参见金经言:《对音乐美学作自律和他律划分的最初尝试———介绍伽茨的〈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中的有关叙事,认为:伽茨首次把普通美学领域的他律论和自律论概念引进音乐美学,并构想了一种以他律和自律为主线的系统分类方法[1]。
在这里,伽茨主要凸显的理论形态的基本问题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比如:以内容与形式为依据的他律论中的内容美学认为:音乐暗示音响以外的东西。
音乐是音响以外的东西的表达、语言、映象、比喻、象征、符号和标记,而这里的音响以外的东西则是音乐的内容(金经言:1996,p.98)。
再比如:以本质与现象为依据的他律论中的化身美学认为:音乐暗示音响以外的东西。
音乐篇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
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因此有人称其为形式的艺术。
音乐的几种社会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实用(可能出论述题详见书5页)第二章音乐的声音材料音乐建立于特殊的音响——乐音。
乐音是有规律振动的声音,它是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
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声乐和器乐(人的嗓音和乐器发出的乐声)节奏、速度与旋律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任何音乐都具有节奏。
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
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
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
对于传统的音乐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
曲式涉及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
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乐段,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个乐句。
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详见书10页)第三章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远古中国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有物证可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8支用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
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骨哨和陶埙证明中国的音乐文明不仅产生在黄河流域,同样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
原始时代的音乐往往是与生产劳动、巫术联系在一起的。
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成为昭显统治者功德的工具。
音乐中的美学原则音乐学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的组合与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存在着一些美学原则,它们为音乐赋予了特定的美感。
本文将介绍音乐中的美学原则及相关的音乐学知识点。
一、节奏与韵律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奏可以通过音符的长短、重音位置和音符之间的间隔来体现。
合理的节奏安排可以使音乐旋律更加生动有力,引发听众的共鸣。
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音乐节奏,指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或反复出现的乐句或乐段。
韵律可以使音乐旋律更加统一和流畅,让听众有一种愉悦感。
二、旋律与和声旋律是音乐中最为直观和可感知的部分,它是由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音符组成的。
旋律可以通过音高、音程、音符的排列方式等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音乐创作中,旋律的设计要注意使其既具有独特性,又具备一定的旋律性和可听性。
和声是指多个音响同时存在并且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音乐现象。
合理的和声安排可以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和谐感,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三、音色与音乐情感音色是音乐中不同乐器或嗓音所特有的音质特征。
不同的乐器或嗓音产生的声音质地各异,音色的选择和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情感是音乐所能传达给人们的各种情感体验,包括愉悦、悲伤、欢乐、怀旧等。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段,表达情感,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四、曲式与结构曲式是音乐创作中的一种组织形式,规定了音乐中各个部分的排列方式和结构。
常见的曲式包括奏鸣曲式、舞曲曲式、变奏曲式等。
合理的曲式设计可以使音乐更加有条理和完整。
结构是指音乐作品整体上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的关系。
常见的音乐结构包括起始部分、发展部分和终止部分等。
良好的音乐结构可以使音乐更加有张力和吸引力。
五、表演与演奏技巧音乐的表演和演奏是音乐传达给听众的重要环节。
表演包括歌唱、演奏乐器等方式,通过表演手段将音乐中的美感传递给听众。
演奏技巧是指音乐家在演奏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包括速度控制、音准、音量控制等。
[精品]音乐听课笔记
本篇笔记主要介绍了我在音乐课上所听到的内容和我的理解。
第一节:音乐基础知识
1. 音高:音调的高低。
从低到高的音高分别为DO,RE,MI,FA,SOL,LA,SI。
2. 音符:音符长短代表着音符的节奏。
音符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 节奏:音乐中的重复模式。
通常由强拍和弱拍组成。
4. 调式:音乐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听起来欢快,小调听起来沉重。
第二节:音乐欣赏
1.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某个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它们通常带有特有的音色和节奏。
2.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包括由著名作曲家作曲的交响乐、协奏曲和歌剧。
它们的乐曲具有高度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3.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包括摇滚、流行和爵士等。
它们的歌曲通常带有快节奏的旋律和简洁易懂的歌词。
4.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由合成器和电声处理器合成。
它们常常被用于电影和电视剧的配乐。
1. 音乐的用途:音乐可以用于表达情感、提高创造力和促进健康。
2. 音乐的历史: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文明的音乐通常是为了娱乐和宗教仪式而设计的。
4. 音乐的发展:音乐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新的音乐风格随着时间不断涌现,以适应人们的需求。
总结:本节课程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提高生活质量和沟通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欣赏音乐,让自己成为一名对音乐具有深刻理解和品味的人。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基本西洋乐器音色感受描述姓名:李兴兵专业:化学学号:2012210569一、弦乐小提琴:欢快活泼、优雅美妙,声音尖细而润滑。
让人听了有种沉浸其中、放松的感觉。
中提琴:浑厚、低沉、声音宽厚美妙。
给人有一种忧郁的感觉。
竖琴:声音如同溪水一般干净、欢畅。
使人感觉十分愉悦、欢乐,表达的情感更加积极欢乐。
大提琴:低沉、声音宽厚而有广度。
给人一种进入广袤大草原的感觉。
低音大提琴:低沉而欢快,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十分有节奏感。
表达的感情更加复杂。
二、木管部长笛与短笛:长笛声音更加低沉、浑厚,短笛更加欢畅活泼。
长笛给人的感觉是忧郁的、短笛则给人欢乐喜悦的享受。
双簧管:音色轻柔而舒缓,给人以柔美的感觉,让人十分享受。
单簧管:音色相比与双簧管更加低沉,但也很欢快。
同样会给人一种欢快的享受,如同沐浴在春风中。
低音管:声音低沉婉转、浑厚有力、节奏感较强。
给人一种进入大礼堂的感觉,十分正式庄严。
三、铜管部圆号:声音十分浑厚圆润、饱满。
让人有一种天空遨游的感觉。
小号:声音欢快活泼、节奏感强,明亮而锐利。
让人有种冲锋上阵的感觉。
长号和低音号:长号音色显得十分辉煌、高傲、庄严壮丽,给人一种进入大会堂的感觉。
低音号声音粗犷低沉。
四、打击乐木琴:声音清脆、活泼。
犹如溪水一般欢畅、活泼的感觉。
让人感觉十分放松。
响板和锣:响板和锣的声音都很清脆、干净利落。
铃鼓和三角铁:声音有力而又干净利落。
总之打击乐给人的感觉就是清脆干净、声声有力,节奏感很强。
表达的感情也是欢快有力的,让人听了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五、主题全体乐团:全体乐团一起演奏整体性更强、集合了弦乐、管乐、打击乐的优点,刚中带柔、柔中蕴刚。
时而让人感觉欢快活泼,沉浸在弦乐的优美享受中,时而让我们热血沸腾,带我们进入打击乐的强烈节奏感之中,当然也有管乐的低沉和轻快。
从而使我们时时刻刻享受着这音乐的大餐。
弦乐:主要给人以优雅美妙、浑厚的音乐享受。
管乐:主要让人一圆润、低沉、舒缓的感受。
第1篇一、音乐的基本概念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来传达情感、思想和艺术表现的艺术形式。
2. 音乐的要素(1)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强弱、快慢等时间关系的总和。
(2)旋律:音乐中连续出现的音高变化,形成旋律线。
(3)和声:音乐中不同音高的声音同时出现,形成和声效果。
(4)音色: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特性,使音乐具有独特的色彩。
(5)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包括主题、副题、变奏、尾声等。
3. 音乐的分类(1)按形式分类:声乐、器乐、舞蹈音乐、戏剧音乐等。
(2)按风格分类: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
(3)按用途分类: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娱乐音乐等。
二、音乐的历史1. 古代音乐(1)古代音乐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人类为了祭祀、庆祝、求神、驱鬼等目的而产生的。
(2)古代音乐主要采用自然音阶,如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
(3)古代音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古希腊的合唱、印度的宗教音乐等。
2. 中世纪音乐(1)中世纪音乐主要指欧洲中世纪的音乐,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2)中世纪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如圣歌、弥撒曲等。
(3)中世纪音乐开始出现多声部音乐,如复调音乐。
3.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以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并存为特点。
(2)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代表人物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约翰内斯·古尔丁等。
(3)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强调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和谐统一。
4. 巴洛克时期音乐(1)巴洛克时期音乐以丰富的和声、复杂的曲式和装饰音为特点。
(2)巴洛克时期音乐代表人物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等。
(3)巴洛克时期音乐在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5. 古典时期音乐(1)古典时期音乐以简洁、清晰的旋律、和声和节奏为特点。
(2)古典时期音乐代表人物有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一、选择题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 B )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A.哲学B.美学C.心理学D.社会学2.西方一般把音乐学划分为三大类:即体系音乐学、历史音乐学和(B )。
A.音乐美学B.音乐生理学C.民族音乐学D.分类音乐学3.下列( B )项属于对音乐实践问题的研究。
A.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音乐感性材料的特点C.音乐与社会的关系D.作曲家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4.下列哲学家与著作对应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D )A.黑格尔《美学》B.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C.尼采《悲剧的诞生》1D.康德《艺术哲学》5.下列哲学家和主要思想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C )A。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
汉斯立克: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C.尼采:判断力为人的审美活动,并要求人的审美判断能够提升到先天的综合判断的标准。
D。
霍夫曼:它(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浪漫主义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是惟一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因为它惟一的主题内容就是无限。
6.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A。
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 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
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
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7.艺术的感性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 B )A.非自然性B.非实用性C。
非语义性D。
非对应性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表现的方式:( D )A。
模仿B.暗示C。
象征D。
拟人9.以下关于音乐与语言之共通点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C )2A。
音乐与语言都是一种符号B。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表情音调C。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非自然性D。
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确的意义10.以下各陈述中,哪一项正确:( A )A.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指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B.唢呐曲《百鸟朝凤》主要运用了暗示的方式来表现鸟鸣的声音。
音乐美学一、什么是音乐美学?答:音乐美学可以说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基本特点在于美学与音乐学的结合二、音乐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研究课题?答:1.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三、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答:1.哲学基础(哲学为音乐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立场和方法,它是研究这门学校的理论基础)2.心理学的方法3.社会学的方法4.20世纪现代音乐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心扩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四、音乐的声音与现实中的自然声音及语言表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是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五、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
六、怎么样理解音乐材料的现实基础?答:①声音现象的现实基础:1.音乐音响与自然音响之间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还体现在审美因素和艺术素质方面。
2.表情音调给音乐音响的表情性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②音响运动的现实基础1.音乐的运动不是客观物质运动的直接再现,而是作曲家对这些客观物质运动的艺术概括。
2.音乐不但能表现客观现象的运动,而且也能通过艺术概括的作用,表现诸如社会力量的冲突、人的思想斗争等复杂的矛盾运动。
七、音乐形式基本要素有哪些?为什么?答:音高(振动频率为440赫兹,钢琴上中音区的A音定为标准音高,与节奏结合就构成了音乐最具表现力的旋律,不同的音高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低音深厚、沉重,中音宽广、温和、高音明亮。
)、音强(音高单位:分贝。
任何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旋律都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力度变化)、音色(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时间(时间是音乐的存在方式)八、浅述音乐基本组织形式的基础。
答:节奏(节奏的表现力,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节拍、旋律(良好的旋律必须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表现,良好的动力三个基本特征。
音乐美学
术语,美的多重性
一、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1、音乐的本质
2、
术语
美学Aesthetics
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是对于美的系统的思考。
美是感觉的、感官的;美的存在总有引发我们感觉的东西;要发生关系。
【显学】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显学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物理研究,被称为实践学派;墨家学说与杨朱学派组成了中国较早的显学学说学术。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 Musikasthetik
美作为感受,悦耳动听的感受
苏格拉底:至善就是有一个有条理的灵魂
哪种音乐更美:比较两组音乐
比才《哈巴涅拉舞曲》《卡门》
《月迷皮埃罗》
巴赫《约翰受难曲》
沃尔夫《命运女神》
音乐美的多重性
·自身(纯粹音响现象)
·自身之外(纯粹音响现象之外)比如:情感、概念、目的…….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
2、心理学
3、社会学(音乐是社会的合力)
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
问题一如何感知音乐
人不仅仅能听见声音,人还会产生好听和不好听,快感和痛感
问题二什么样的音乐
音乐是丰富
问题三:什么样的声音秩序“最美”
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1、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美学
2、从历史角度来看:音乐风格也是多样的
小结: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需要与表现需要而创造的
第一属性:音高
音高:声音的相对高度(由振动频率所决定)
乐音: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固定的振动频率,相等的时间周期)
第三种属性:音色
指发音体的音质。
比如:明亮、暗淡、灿烂、圆润、饱满、干涩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What a wonderful world
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
Cosimos——chaos
从有序走向无序,从有调走向无调
旋律melody“横向线条型”的一系列单个音符的组合(旋律单位:乐句、乐段)
排列方式:阶进step;跳进leaps;高潮climax
【调式】
大调、小调
调性:主音,和弦,音阶
转调:C(开始)——G/a,…….—C(结束)
在流行音乐中,小调比大调多,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主、副
A B A’
【和声harmony】
“纵向立柱型”三个或三个以上单音同时奏出的声音组合。
音乐织体变化与对比
听:比才
1、两个主题
2、主题调性:大调、小调
【曲式from】
各种要素(音高、音色、力度、节奏、旋律、织体)在时间中的组织方法与形式。
技巧:反复repetition
乐思(动机、乐句、乐段、主题)的反复
对比contrast
强弱、管乐与弦乐、快与慢、大调与小调
变奏variation
一个乐思在时间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莫扎特C大调作品第K.265/300e)
【曲式结构】
三段式曲式:A B A
a b a c d c a b a
柴可夫斯基《牧笛之舞》选自《胡桃夹子》A B A’
abcd a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