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14.29 MB
- 文档页数:117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轨道交通线路长、站点多、设备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本文将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为例,分析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了详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以下为该预案的主要内容:1. 组织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等职能小组。
2. 预警与监测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通过气象、地质、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3.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响应等级。
各响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人员配备。
4. 应急处置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疏散、现场救援、设备抢修、交通管制、医疗救护等。
5. 后期处置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1. 应急响应迅速在某次突发事件发生时,公司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职能小组按照职责分工,立即投入到应急处置工作中。
在1小时内,现场指挥部、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均已到达现场,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人员疏散有序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司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通过广播、短信、现场引导等方式,确保乘客安全有序地撤离现场。
在疏散过程中,未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
3. 现场救援及时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同时,设备抢修组迅速对受损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4. 信息发布及时信息宣传组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消除公众恐慌情绪。
在事件发生后,公司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确保信息透明。
5. 后期处置完善在突发事件结束后,公司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作者在从事建设部项目“城市地铁系统反恐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探讨中,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突发事务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便为该指南的制定供应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平安问题异样突出,严峻威逼人民珍贵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
例如,20xx年的韩国大邱地铁火灾;高雄地铁、新加坡地铁、广州地铁3号线工地地面坍塌;北京5号线的施工事故;上海地铁4 号线管涌;上海地铁1号线停运62rain等突发事务绐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分析各国的事故和灾难案例,以便探讨制定相应的颈防措施与应急对策,对于改善地铁的平安现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地铁突发事务典型案例地铁在运营中发生的突发事务是指列车脱轨、冲突、解体、路外人员伤亡、群死群伤、火灾、爆炸、毒气攻击、地震、恶劣天气、突发大客流或因重要设备严峻故障、损坏等绿由造成中断运营的特别事务。
近年来,地铁系统突发事务不断发生,下面是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如表1所示:袭1地铁突发事务典型案例事务特点与缘由1995 年1月17日,日本阪神车站与区间隧道的破坏主大地震,山阳新干线高架桥坠要为:中柱开裂、倒埸,顶落。
神户有466根地铁车站和板开裂、坍塌与侧墙开裂区间结构柱严峻破坏。
地铁系破坏区域地震烈度均为7,原有设计中均未考虑地震统遭遇的因巨大破坏。
素。
(续)事务特点与缘由大火燃烧到后续进站列车,20XX年2月18 日,韩国大邱并且波与车站;运营员和列市地铁遭人为蓄意纵火,造成车司机在火灾发生时措施不198人死亡,146人受伤,导致当;车厢里大量人员死亡;大邱市地铁系统陷入瘫痪平安疏散导向灯和路标没有。
起作用,很多乘客在逃难中窒息死亡。
沙林毒性剧烈,作用快速,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中毒后主要症状是:大声咳地铁发生沙林毒气泄漏事务,嗽、头昏、恶心、呼吸困难、造成12人受伤,约5500人中眼睛看不清东西。
在不明毒毒,有16个地铁车站受到毒气源、毒物名称的状况下给诊攻击,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
地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相关范文篇一:地铁运营事故案例一、运营事故案例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发生时间:2021年9月22日18时11分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事故类型:违章违纪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事故经过202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
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
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修复完成。
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
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
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
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优秀案例一、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在日常运营中,由于各种因素,如天气、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城轨运营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和城市的安全。
二、案例分析1. 强化预警机制某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各类突发事件信息。
一旦发生可能影响乘客安全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效遏制事故扩大,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制定科学应急预案该城轨运营单位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不仅包括日常应急处理流程,还包括了多种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
3. 加强人员培训城轨运营单位注重员工应急管理意识培训,通过不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应急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4. 完善设备监控系统该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设备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完善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乘客的安全。
5. 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该城轨运营单位充分发挥其在城市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加强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总结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
其强化预警机制、科学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设备监控系统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为其他城轨运营单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希望通过这些优秀案例的共享,能够推动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为乘客和城市的安全保驾护航。
四、引入智能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发展的热点。
某城轨运营单位积极引入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一)咱就说坐地铁的时候吧,那可真是人挤人。
有一回我正被人群裹挟着往车厢里走,突然听到“嘎吱” 一声,那声音就像老木门被狠狠关上时发出的抗议。
紧接着,车厢里的灯开始忽闪忽闪的,就跟恐怖片里的场景似的,大家都懵了。
这时候,就体现出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啦。
首先,工作人员得赶紧通过广播安抚大家的情绪,得用那种特别镇定、让人安心的语气说:“各位乘客,不要惊慌,我们正在排查问题,请大家保持冷静,在原地等待。
” 可不能声音发抖,不然乘客更慌了。
然后呢,维修人员得麻溜地去查看是电路出了问题,还是其他啥故障。
我就记得有个维修小哥,背着个大大的工具包,像个超级英雄冲向战场一样,在狭窄的设备通道里快速穿梭。
他先是检查了配电箱,发现有个保险丝有点烧焦的迹象,这就好比是家里的电闸跳闸了,但在地铁里可没那么简单处理。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把旧保险丝取出来,那动作轻得就像在给小婴儿换尿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发更大的问题。
接着换上新的保险丝,再仔细检查周围的线路有没有破损或者短路的地方。
在这期间,安保人员也不能闲着,得在车厢里来回走动,看看有没有乘客因为恐慌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要是有个大妈突然喊着心口疼,那安保就得赶紧联系车站里的医疗急救人员,同时疏散周围的乘客,给大妈腾出点空间来。
等维修小哥把电路问题解决了,灯重新亮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曙光。
这一套应急处置流程下来,每个环节都得紧紧相扣,就像一条铁链,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城市轨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二)我有次在地铁站等车,正低头玩手机呢,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
抬头一看,原来是站台边缘的屏蔽门出故障了,有一扇门歪歪斜斜地卡在那里,关也关不上,开也开不全。
这可把大家都急坏了,尤其是那些着急上班或者赶火车的人,一个个都在那跺脚叹气。
这时候,站台的工作人员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他们手里拿着对讲机,一边和控制中心汇报情况,一边指挥乘客远离故障门。
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总结: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定义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应急处置办法总结20XX年11月6日19时许,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女孩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车站工作人员立即采取列车紧急停车和线路停电措施,迅速将受伤乘客抬上站台,由120急救车送往中日友好医院。
该乘客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
惠新西街南口,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也因为单双号限行加上第二天北京就要放假,造成客流增高。
据目击者说当时站台上多位乘客发现此情况后都在拍打屏蔽门。
短短两三秒时间,没有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意外情况,也没有车内乘客或站台乘客按下紧急制动装置,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列车开动了。
女孩坠落;按操作规范应该是先关闭车门,缓冲数秒后再关闭屏蔽门,“如果有乘客没挤上车,或者上去了又被挤下来了,就可以退回到站台上,防止被夹在中间。
”先关车门为什么没能避免事故?据5号线乘客表示,大多印象里车门和屏蔽门是同时关的;按照北京地铁的站台标准化作业流程,地铁在站台设有站务人员,站务人员须确认车门、屏蔽门状态,确认安全后,会打出允许列车出站的手势,而车头的驾驶员会在门口以手势回应,确认安全再返回驾驶室启动列车。
未确认安全,车辆为何启动了?是不是因为客流量太大还是因为没有完成安全确认程序,站务员认为安全,放行了车辆…经过讨论我班组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没能及时发现意外,没能按照流程进行作业;(2)乘客对于站台上的紧急制动按钮、车厢内的紧急通话器和紧急把手不了解;为防止类似惨剧的发生,我班认为应该对乘客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按照作业流程进行工作;不能大意,出现想当然的情况;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经过对5号线事故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突发事应急处置办法的讨论和学习。
认为应吸取教训,结合自身实际,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我后勤班主要从事天车等工作,而天车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如:大车撞车、起重伤害事故、电气线路漏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掉物伤人事故等。
江苏省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江苏省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之相应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列车故障、人员聚集、恶劣天气等。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要保障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及轨道交通运营的正常进行,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起草背景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省份,轨道交通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但是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尤其是高峰时段,人员聚集、列车运行多次会增加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
由此,江苏省制定了这一应急预案,确保轨道交通运营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内容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联合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制定了该应急预案。
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的等级和程序、应急组织体系、应急资源配置方案、信息报送和发布等内容。
按应急响应等级进行应急处置。
预案将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按照事件严重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每一级别都有对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和应急处置程序。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
预案明确了应急工作组织体系,规定了联合指挥机构、综合协调组、处置小组、医疗救护组、信息报送组等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协调应急资源配置方案。
针对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预案规定了应急资源的配置方案和调度方式。
信息报送和发布。
预案规定了信息的报送、接受、交流和发布流程,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要紧急判定事件性质,判断事件等级。
随后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联系各应急组织部门,协调应急资源进行处置。
处置完毕后,应急组织部门需要对处置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四、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尽管江苏省的应急预案已相当完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排查制度,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优秀案例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营安全、提高服务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应急管理案例不仅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还可以提高城轨运营单位的整体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关于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的优秀案例。
北京地铁在应急管理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北京地铁能够利用先进的指挥调度系统,快速响应,并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消防、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2019年北京地铁4号线发生刹车故障事件是,地铁运营单位采取了快速疏散乘客、加强善后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情况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
上海地铁也是应急管理的典范。
上海地铁运营单位在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2017年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列车车窗脱落事件时,地铁运营单位及时切断相关线路,疏散乘客,积极开展善后工作,有效稳定了事件局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广州地铁在应急管理方面也表现出色。
广州地铁为加强应急管理,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与多家医院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推动应急资源共享,确保应急救援能够及时到位。
在2018年广州地铁2号线发生列车撞库事件时,地铁运营单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乘客,及时处置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了事故损失。
城轨运营单位应急管理的优秀案例无不凸显了其在组织机构、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果,也为其他城轨运营单位在应急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城轨运营单位能够借鉴这些优秀案例,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为城市运营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