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考古学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9
托福听力背景知识:考古学(Archaeology) Definition (定义):根据发掘或古代遗物、遗迹研究古代人文历史的科学。
Categories (类别):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
也有人主张在两者之间加入原史考古学而成为三大分支,但从实际意义来说,原史考古学的重要性不如前两者。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两者的界线在于文字的发明。
世界各地,文字的发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和历史考古学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性。
但由于历史考古学必须参证文献记载,而史前考古学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所以两者的研究任务也有所不同。
史前考古学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历史考古学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
由于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时也包括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尤其是铁器时代,两者所研究的遗迹和遗物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史前考古学要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历史考古学则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
从断定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田野考古学”的名称,是20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
但当时的田野考古学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遗迹和遗物,依靠地图进行调查,有时则要根据调查结果,测绘地图,作为记录的附件。
考古学中的科技手段与应用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它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古代人类遗址、文物等遗存,以了解和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中常见的科技手段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人造卫星、航空器等遥感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在考古学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影像进行解译,发现和识别潜在的考古遗迹。
例如,通过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到地下墓葬中存在的不同温度,从而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墓葬的位置和规模。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发现地下城市、遗址遗迹等,为考古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
二、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地下信息探测的技术手段。
在考古学中,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帮助确定和探测地下遗存的位置和构造。
地球物理勘探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阻率法、磁法、重力法和地震法等。
通过对地下的电阻率、磁力等物理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考古人员可以推测地下潜在的建筑遗迹、城市布局等信息,从而指导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三、三维扫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等高精度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和建模的技术。
在考古学中,三维扫描技术可以用于对文物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包括建筑遗址、石刻、器物、动物骨骼等。
通过将实物扫描成数字模型,可以实现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还原和保存,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准确性。
四、碳14测年技术碳14测年技术是一种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碳14同位素的衰变来推测物质年代的方法。
在考古学中,碳14测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有机材料(如骨骼、木材、纤维等)的年代测定。
通过测定样品中碳14的含量,结合碳14的半衰期,可以推算出物质存在的年代,从而为考古学家提供时间线索和年代确认。
五、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工具和环境。
课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年级:2010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姓名:曾科学号:201020445航空考古学一、基本概念①考古学的概念、航空的概念考古学:是指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航空: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从事飞行及有关的活动。
②航空考古学的概念:航空考古学是采用多种形式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在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利用地貌形态、地物阴影、霜雪、植被及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在遗址地区形成的不同标志,解释地面或地下遗迹的特征。
勘察者在飞机上用肉眼寻觅大地上的考古遗迹或与其有关的迹象,但是人看不到进紫外、红外和微波等电磁辐射线。
③研究内容:在航空考古学中,通常将考古遗迹分为地上考古遗迹和地下考古遗迹。
地上考古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在自然地貌上遗留下来的,至今仍或多或少地暴露在地面之上的痕迹,例如露出地表的宫殿、住宅城墙、村落、寨堡、寺庙、堤坝、古道、坟墓等建筑和设施的基址,以及古代农耕所留下的印迹等等。
地下考古遗迹是指完全被移平了的,埋没在地下的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如被填平的沟堑、坑穴、埋藏在地下的木结构建筑的柱眼,道路以及其他建筑和设施的地基等。
④航空考古学与遥感考古学的区别:遥感考古以各类飞行器为平台,在高空利用波谱和可见光认识、探测地表或地表以下保存的古代遗迹,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在室内进行数字化的分析、研究,进而利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整合、虚拟和复原,开展包括资源、社会、人文等全方位的保护和研究。
遥感考古利用的是地学遥感手段获得田野考古信息。
⑤航空考古学的目的:在一定的作业区内迅速获得使用航拍分析和其他田野考古方法不易或不能得到的有关地上和地下遗存的考古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节省时间和经费的目的。
一、选择题1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A、1900.0∙B、1921.0∙C、1935.0∙D、1947.0我的答案:B2苏秉琦是哪所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创始人∙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复旦大学∙D、中国科技大学我的答案:B3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不包括∙A、研究对象∙B、研究方法∙C、研究目的∙D、研究主体我的答案:D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王威先生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C5在龙骨药材上有下列哪项重要考古发现∙A、汉晋简犊∙B、龙门石窟∙C、甲骨文∙D、良渚文化我的答案:C6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A、王国维∙B、梁启超∙C、章太炎∙D、季羡林我的答案:A1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A、墓葬∙B、房屋∙C、道路∙D、鼎我的答案:D2下列不属于遗物的是()。
∙A、生产用具∙B、生活用具∙C、房屋∙D、刀我的答案:C3“三器说”是哪国人提出来的∙A、英国人∙B、埃及人∙C、丹麦人∙D、西班牙人我的答案:C1人类第一次合成的金属材料是什么∙A、铜∙B、铁∙C、金∙D、银我的答案:A2人类第一次能够合成的材料是什么∙A、铜器∙B、铁器∙C、陶器∙D、银器我的答案:C3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影响因素不包括什么∙A、磨制石器的出现∙B、铜器的出现∙C、农业生产的出现∙D、动物的驯养我的答案:B4石器时代可再分为四个时期,关于四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晚石器时代我的答案:D1夏鼐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A2下列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的是∙A、苏秉琦∙B、夏鼐∙C、张忠信∙D、樊锦诗我的答案:C1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A、房屋∙B、村落∙C、道路∙D、武器我的答案:D2下列属于遗物的是∙A、运河∙B、房屋∙C、耳环∙D、墓葬我的答案:C1下列哪个陵墓可能是目前唯一未被盗过的∙A、昭陵∙B、永康陵∙C、贞陵∙D、乾陵我的答案:D2武则天葬在哪个陵墓里∙A、定陵∙B、昭陵∙C、乾陵∙D、秦陵我的答案:C1青铜器时代完全被铁器时代取代是在什么时期∙A、夏∙B、西周∙C、初秋战国∙D、东汉我的答案:D2中国从什么时期开始制作铁器∙A、夏∙B、周∙C、春秋战国∙D、秦陵我的答案:C3铜石并用时代主要是用哪种铜∙A、青铜∙B、红铜∙C、黄铜∙D、灰铜我的答案:B1考古学在我国属于什么学科范畴∙A、人类学∙B、历史学∙C、哲学∙D、语言学我的答案:B2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主动挖掘的帝王陵墓是哪一个∙A、定陵∙B、乾陵∙C、秦陵∙D、德陵我的答案:A1人类历史上合成的第一种材料是什么∙A、磨制石器的出现∙B、陶器∙C、铜器∙D、铁器我的答案:B2标志着人类结束史前时代的遗存不包括下列哪项∙A、文字∙B、金属∙C、石器∙D、城我的答案:C3下列哪项可称之为考古学之根∙A、田野考古学∙B、水下考古学∙C、航空考古学∙D、科技考古学我的答案:A1下列不属于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法的是∙A、调查∙B、发掘∙C、清理∙D、分析我的答案:D1越王勾践剑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A、铁∙B、铝∙C、铜器∙D、锡我的答案:C21977年12月复旦大学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下列哪种文物进行了无损科学研究∙A、曹操头骨∙B、越王勾践剑∙C、金缕玉衣∙D、《兰亭集序》我的答案:B3世界上最大的钟——“钟王”是哪国制造的∙A、中国∙B、美国∙C、英国∙D、苏联我的答案:D1人工驯养和人工栽培大概出现在什么时代∙A、1万年前∙B、2万年前∙C、5万年前∙D、5000年前我的答案:A2人类从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原生活∙A、5000年前∙B、1万年前∙C、2万年前∙D、5万年前我的答案:B3下列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A、植物考古学∙B、动物考古学∙C、陶瓷考古学∙D、美术考古学我的答案:D1敦煌与哪种宗教密切相关∙A、道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我的答案:D2中国最早的玉器大约产生于多少年前∙A、5000.0∙B、8000.0∙C、10000.0∙D、50000.0我的答案:B3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起于哪个时代∙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铜器时代我的答案:A1建国以来,下列哪一个人引领了中国考古工作∙A、李济∙B、夏鼐∙C、裴文中∙D、贾兰坡我的答案:B2下列不属于人工遗存的是∙A、遗物∙B、遗迹∙C、遗痕∙D、长江河口我的答案:D3中国考古学之父是谁∙A、裴文中∙B、高蒙河∙C、李济∙D、夏鼐我的答案:C4下列不属于遗物的是∙A、生产工具∙B、武器∙C、墓葬∙D、礼仪用具我的答案:C1中国喇家灾难性现场发现了哪种食物∙A、馒头∙B、米饭∙C、玉米棒子∙D、面条我的答案:D2庞培古城消失的原因是∙A、战争∙B、海啸∙C、火山爆发∙D、泥石流我的答案:C3能够对考古资料产生突发性破坏的自然力不包括∙A、海啸∙B、地震∙C、泥石流∙D、日晒我的答案:D1下列不属于考古学中的文物价值的是∙A、历史价值∙B、经济价值∙C、艺术价值∙D、科技价值我的答案:B2中国文物保护的最高等级是∙A、国宝级∙B、一级∙C、二级∙D、三级我的答案:B3下列属于人为作用对考古形成破坏的是∙A、海啸∙B、地震∙C、生产∙D、洪水我的答案:C1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不包括∙A、收集遗存∙B、整理遗存∙C、研究遗存∙D、拍卖遗存我的答案:D2古人居住地选址条件不包括∙A、水源∙B、交通便利∙C、环境优美∙D、山脚下我的答案:C1探方的规格一般为多少∙A、1乘1平方米∙B、4乘1平方米∙C、4乘4平方米∙D、5乘5平方米我的答案:D2探铲在哪一年开始用于考古∙A、1921.0∙B、1952.0∙C、1979.0∙D、1981.0我的答案:B3探铲又叫做什么∙A、安阳铲∙B、北京铲∙C、洛阳铲∙D、南京铲我的答案:C1下列属于国内探方编码的是∙A、a∙B、I∙C、α∙D、T1我的答案:D1收集遗存的方法不包括∙A、调查∙B、发掘∙C、记录∙D、整理我的答案:D2每一个关键柱连接几个探方∙A、1.0∙B、2.0∙C、3.0∙D、4.0我的答案:C3下列哪个人物曾提出薄葬制度∙A、商汤∙B、曹操∙C、秦始皇∙D、李世明我的答案:B4兵马俑博物馆属于∙A、遗址类博物馆∙B、艺术博物馆∙C、历史博物馆∙D、科技博物馆我的答案:A1碳14测定年代只能测定含哪种元素的文物∙A、碳∙B、铜∙C、氮∙D、氧我的答案:A2开元通宝中有哪位皇帝的年号∙A、李世明∙B、武则天∙C、李隆基∙D、李治我的答案:C3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A、铝∙B、铍∙C、碳∙D、石英我的答案:D4热释光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哪种器物的年代∙A、铜器∙B、铁器∙C、瓷器∙D、丝制品我的答案:C1地层堆积是按时间早晚,()依次堆积形成的∙A、自左至右∙B、自右至左∙C、自上至下∙D、自下至上我的答案:D2下列哪项属于叠压关系∙A、井∙B、地窖∙C、早期在下面,晚期在上面自然形成的底层∙D、房基我的答案:C1下列不属于文物学的特点的是∙A、辨真伪∙B、断代∙C、买卖∙D、鉴赏我的答案:C1研究古代的部落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学∙A、植物考古学∙B、计量考古学∙C、聚落考古学∙D、动物考古学我的答案:C2炎帝黄帝是在哪起家的∙A、河南∙B、湖南∙C、河北∙D、湖北我的答案:A3下列不属于考古学文化要素的是∙A、时间范围∙B、空间范围∙C、遗存特征∙D、研究方法我的答案:D1孔子提倡的“克己复礼”思想中,是想复哪朝的礼?∙A、夏∙B、商∙C、周∙D、琴我的答案:C2金石学是在哪个朝代发展起来的∙A、唐∙B、宋∙C、元∙D、明我的答案:B3天子可以用几个鼎∙A、3.0∙B、5.0∙C、7.0∙D、9.0我的答案:D4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器图录是∙A、《先秦古器图碑》∙B、《考古图》∙C、《集古录》∙D、《金石录》我的答案:B1甲骨文的发现者是∙A、王懿荣∙B、王国维∙C、王圆箓∙D、刘鹗我的答案:A2古史研究方法论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A、王懿荣∙B、王国维∙C、王圆箓∙D、刘鹗我的答案:B3常书鸿是学什么出身的∙A、化学∙B、历史∙C、美术∙D、考古我的答案:C1在甲骨断代上贡献最大的是谁∙A、罗振玉∙B、王国维∙C、董水宾∙D、郭沫若我的答案:C2殷墟是在哪一年正式发掘的?()∙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7年我的答案:B3甲骨四堂中谁是雪堂∙A、罗振玉∙B、王国维∙C、董水宾∙D、郭沫若我的答案:A1发现敦煌藏经阁的是什么人∙A、传教士∙B、和尚∙C、道士∙D、学者我的答案:C2仰韶村是在哪一年发掘的∙A、1900.0∙B、1901.0∙C、1920.0∙D、1921.0我的答案:D3《铁云藏龟》的作者是谁∙A、罗振玉∙B、王懿荣∙C、刘鹗∙D、王国维我的答案:C1中国第一个猿人头盖骨是谁发现的∙A、安特生∙B、梁思永∙C、梁思成∙D、裴文中我的答案:D2北京人的发现与下列哪个人关系密切∙A、安德森∙B、麦格雷戈∙C、安特生∙D、桑志华我的答案:C3在殷墟的王陵区发现哪一个商王的墓是只建成一半∙A、商德王∙B、商纣王∙C、商太祖∙D、商匡王我的答案:B4中国考古学中的“考古”两字来自于哪个国家∙A、中国∙B、日本∙C、瑞典∙D、美国我的答案:B5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中国考古的摇篮∙A、河南洛阳∙B、山东龙山∙C、河南仰韶∙D、安阳殷墟我的答案:D1在考古探方编号中,用来表示灰坑的是下列哪个字母∙A、M∙B、F∙C、H∙D、G我的答案:C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谁∙A、傅斯年∙B、蔡元培∙C、董作宾∙D、李济我的答案:A1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做考古的带领人是()∙A、安特生∙B、李济∙C、裴文中∙D、贾兰坡我的答案:B2下列遗迹属于安阳的是∙A、唐三彩∙B、乾陵∙C、殷墟∙D、兵马俑我的答案:C1在达尔文之后,很多人提出人与哪种动物是同一进化谱系上的不同阶段的生物∙A、猴子∙B、狒狒∙C、猩猩∙D、猿我的答案:D2人类最早诞生于()∙A、亚洲∙B、美洲∙C、欧洲∙D、非洲我的答案:D3计量地球历史的等级单位不包括()∙A、宙∙B、代∙C、光年∙D、世我的答案:C4人类最大的进步发生在()∙A、第四纪全新世∙B、第四纪更新世∙C、新近纪上新世∙D、白垩纪我的答案:A1利基家族共有几代人致力于考古学∙A、1.0∙B、2.0∙C、3.0∙D、4.0我的答案:C2第一代利基人发现哪种动物的化石∙A、南猿∙B、腊玛古猿∙C、智人∙D、直立人我的答案:A1成年人全身共有多少块骨头∙A、198.0∙B、201.0∙C、206.0∙D、211.0我的答案:C1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包括()。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C)A.、胡适B、王懿荣C、王国维D、梁思成单选题]中国发现甲骨文是在哪一年?(B)A、1888年B、1899年C、1900年D、1901年[多选题]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家?(AC)A、作宾B、傅斯年C、王威D、梁思永[判断题1三次文物大发现之前国内历史学的学者们主要是根据纸本文献进行研究的。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1.2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单选题]以下哪项出现时间最早?(C)A、铜器B、铁器C、石器D、银器[多选题]考古学上的遗存包括(AC)。
A、遗迹B、遗失C、遗物D、遗留[多选题]以下属于遗物的是(ABC)。
A、生产的工具B、武器C、装饰品D、墓葬[判断题]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仅是人类的制品(×)[判断题]进化论的提出为形成科学的考古学创造了条件。
(V)1.3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三)[单选题]伴随磨制石器产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B)。
A、工业革命B、农业革命C、商业革命D、医学革命[多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BC)。
A、以商业为生B、打制石器为主C、以渔猎采集为生D、铜石混合石器为主[多选题]新时期区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包括(AD)。
A、磨制石器B、以渔猎采集为生C、靠自然为生D、陶器[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或者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还原历史的一门科学。
(√)[判断题]旧石器是以磨制为主的。
(×)2:考古学概述(- )[单选题]以下哪位不是考古学家?(D)A、张忠培B、苏秉琦C、严文明D、王小波.[多选题]中国的三个为人称道的领域是(ABD)。
A、航天B、体育C 新闻D、考古[多选题]可能给考古造成危机的是(ABCD)。
A、修大坝B、铁路建设C、农业用地D、旧城区改造[判断题]考古和现代经济发展建设是存在矛盾的(√)[判断题]考古学家不需要较强的行政能力。
(x)2.考古学概述(二)[单选题]以下哪部电影跟文物密切相关?(C)A、.阿甘正传B、林则徐C、东陵大盗D、戊戌变法[多选题]以下哪些领域遗存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BCD)A、公海B、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C、中国人民共和国内水D、中国人民共和国领海[多选题]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可以收藏通过哪些方式取得的文物?(BD)A、拍卖B、依法继承C、变卖D、接受赠与[判断题]遗迹-般来说是可移动的。
考古的基本知识要点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
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
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考古学的分类1. 史前考古学呀,那就是专门研究没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学呢!想想看,就像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去了解远古的秘密。
比如说研究那些古老的洞穴壁画,通过它们去感受几万年前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不是超级神奇呢?2. 历史考古学呢,这可是和有文字记载时期打交道的哟!简直就像是拿着一把钥匙去开启历史大门。
就好比通过挖掘古墓,找到古代文献中提到的物品,那感觉,哇,就像拼图对上了一样惊喜!3. 田野考古学,那可是最接地气的啦!需要考古工作者们亲自到野外去挖掘、探索。
这不就像探险家在无人之境寻找宝藏嘛!比如在一片荒地上一点点挖掘出珍贵的文物,那成就感简直爆棚!4. 水下考古学,哇哦,这多酷呀!就是在水下探寻那些被淹没的历史。
就好像在神秘的海底世界寻找失落的文明。
像发现水下的沉船,里面可能藏着无数的秘密和宝贝呢!5. 航空考古学呢,就像是有一双上帝之眼俯瞰大地。
通过从空中观察,发现那些隐藏在大地上的遗迹。
比如可以从飞机上看到地面上不一样的地形,从而找到被遗忘的遗址哦!6. 科技考古学,这可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来研究的呀!简直就是给考古配上了超级装备。
好比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文物的成分,就像给文物做了一次最精细的体检!7. 民族考古学,是去研究不同民族的考古学呢!就像走进一个个独特的文化部落。
想想去了解那些独特的民族习俗和他们留下的物品,多有意思呀!8. 美术考古学,哈哈,这就是和艺术打交道的啦!专门研究古代的艺术作品。
就如同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欣赏那些美妙绝伦的古代美术,多让人陶醉啊!我觉得啊,考古学的这些分类真的都好有意思,每一种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让我们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呢!。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C)A.、胡适B、王懿荣C、王国维D、梁思成单选题]中国发现甲骨文是在哪一年?(B)A、1888年B、1899年C、1900年D、1901年[多选题]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家?(AC)A、作宾B、傅斯年C、王威D、梁思永[判断题1三次文物大发现之前国内历史学的学者们主要是根据纸本文献进行研究的。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1.2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单选题]以下哪项出现时间最早?(C)A、铜器B、铁器C、石器D、银器[多选题]考古学上的遗存包括(AC)。
A、遗迹B、遗失C、遗物D、遗留[多选题]以下属于遗物的是(ABC)。
A、生产的工具B、武器C、装饰品D、墓葬[判断题]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仅是人类的制品(×)[判断题]进化论的提出为形成科学的考古学创造了条件。
(V)1.3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三)[单选题]伴随磨制石器产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B)。
A、工业革命B、农业革命C、商业革命D、医学革命[多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BC)。
A、以商业为生B、打制石器为主C、以渔猎采集为生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D、铜石混合石器为主[多选题]新时期区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包括(AD)。
A、磨制石器B、以渔猎采集为生C、靠自然为生D、陶器[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或者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还原历史的一门科学。
(√)[判断题]旧石器是以磨制为主的。
(×)2:考古学概述(- )[单选题]以下哪位不是考古学家?(D)A、张忠培B、苏秉琦C、严文明D、王小波.[多选题]中国的三个为人称道的领域是(ABD)。
A、航天B、体育C 新闻D、考古[多选题]可能给考古造成危机的是(ABCD)。
35鸟瞰过去航空考古的奠基人克劳福德文图/吴玲何文竞斯伯特•盖伊•斯坦霍普•克劳福德(Osbert Guy Stanhope Crawford)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英国考古学家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史前考古、航空考古以及苏丹考古等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
特别是20世纪20—50年代,克劳福德在推进航空考古学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著作等身,光是专著就有20多部,他留下的大量航拍照片和其他类照片至今仍是考古学家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军年的经历克劳福德1886年10月28日生于印度孟买,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父亲是当地高等法院的一名法官。
虽然出生于中产之家,但童 年的克劳福德是非常不幸的。
尚在襁褓之中,母亲便因病去世,出生刚三个月的克劳福德即 被担任圣公会修道院院长的姑姑带回伦敦,由另外两位未婚的姑姑多拉(Dorah)和格特鲁德 (Gertrude)抚养。
幼年的克劳福德很少有机会青年时代的克劳福德学业,夏季的时候克劳福德会在周六下午骑自 行车回家。
虽然他不喜欢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但在这里学监马利姆(F.B.Malim)给了少年时 代克劳福德慈父般的关爱。
马利姆是马尔伯勒能见到父亲的面,与两个姑姑生活到8岁时,中学自然历史学会考古部的负责人,受其影响,父亲又撒手人寰,母爱和父爱对小克劳福德来 克劳福德对考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马尔说是一种奢望。
上小学时克劳福德对战争史非常趣,这可能对其之后的人生道路有一定的影响。
1900外的伯勒中学上学期间,克劳福德有机会参观了巨石阵、墓地(Long Barrows)、石圈遗迹等,他还根据央国地形测彳(Ordnance Survey)J制助地形图尝试探索姑姑家附护的丘I*年14岁的克劳福36Legend 考古人传奇1905年,克劳福德获得牛津大学基布尔学 院的奖学金,主修文学。
但克劳福德在这一方 面缺乏天赋,成绩不佳,于是在1908年改学地理。
考古学分类
因研究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又可以分为以下门类:
1.美术考古
美术考古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的考古学分支。
2.宗教考古
宗教考古是以有关宗教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
3.航空遥感考古
航空遥感考古学,是指使用飞机和遥感卫星从空中向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分析,判定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它们的分布情形。
4.环境考古
环境考古是通过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和采样分析,恢复各种时空尺度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土壤、动物等自然环境,研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了解古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探讨自然环境对聚落选址、生产布局、食物结构、经济形态、文化演进、人类迁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等人地关系问题的考古学分支。
5.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是对淹没于水下的遗物和遗迹进行调查、勘测、发掘及摄影记录的考古学分支,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
6.沙漠考古
沙漠考古是以考古学的手段,去研究沙漠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考古学分支。
沙漠考古有特殊的目的,与一般的沙漠地区考古活动有所不同,后者是以获得人类的物质文化资料为目的,并不研究沙漠的变迁。
中国考古最早的时期汉语的考古学来自于欧洲,而欧洲各国文字中的考古学都源于希腊文的αρχα?ολ?γ?,这个词是由αρχα?ο?(意为古代事物或古代)和λ?γο?(意为科学)组成,在古希腊泛指古代史的研究。
那么,你知道我国最早考古的时期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考古最早的时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考古最早的时期以中国国家考古机构的诞生和活动为开始,则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批准创建国立中央研究院,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和指导机构,1928年3月底,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下设了三个组,第一组历史学,第二组语言学,第三组考古学。
1928年,史语所派遣董作宾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并于同年10月由董作宾主持了对殷墟的正式第一次考古发掘。
最早的有意的墓葬破坏,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可能属于”挫骨扬灰“性质。
而以盗窃墓中随葬品的行为定义为盗墓的话,最早《吕氏春秋;安死》就有记载”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此外《庄子;外物》亦有儒者扪珠的盗墓记载;《汉书;刘向传》又有吴王阖闾陵墓“十有余年,吴人发之”的记载,可见盗墓之陋,也是源远流长了。
考古学的研究年代考古学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各国考古学研究的范围都是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古代历史时期,所以它的上限是人类出现,各国考古学都有它们的年代下限。
例如,英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美洲各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C.哥伦布(约1451~1506年)发现新大陆(1492年)。
古代航空器与太空探索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引发人们的好奇和兴趣。
而在考古学的范畴中,古代航空器与太空探索的研究堪称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
本文将通过对古代航空器与太空探索的考古学研究进行探讨,向读者展示一些令人惊叹的发现。
一、古代航空器的考古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考古学家们纷纷发现了一些与古代航空器相关的遗物,这些遗物包括石制模型、绘画和雕塑等。
这些发现引发了人们的猜测,是否存在某种古代航空器。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些遗物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古代航空器的理论。
例如,有人认为古代埃及人曾使用热气球作为一种航空工具。
他们指出埃及早期的绘画和雕塑中出现了一种与热气球相似的飞行器。
而在古代印度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类似于飞行器的石制模型。
这些模型包括类似飞船的结构和翼状物。
一些理论认为,这些石制飞船是古代印度人所使用的航空器。
另外,部分古代文献中也提到了一些关于古代航空器的描述。
例如,中国古代的《淮南子》中提到了一种称为“不死鸟”的飞行器。
这些文献也成为考古学家研究古代航空器的重要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古代航空器的存在并没有得到全面证实。
目前,这些遗物和文献的真实性仍然存在争议。
因此,古代航空器的考古学研究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和深入研究。
二、太空探索的考古学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日趋深入。
然而,尽管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太空探索的考古学研究仍然是一个崭新而充满挑战的领域。
太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外文明的考古遗址以及人类对外太空的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目前,主要的太空考古学研究集中在对月球登陆器、探测器以及人类在太空中进行活动的遗址进行考古学勘探。
除了对人类在太空中进行的活动进行研究外,太空考古学也关注地外文明的考古遗址。
例如,通过对火星表面的图像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看似人造构造物的痕迹。
这些构造物引发了人们对是否存在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智慧生命的猜测。
17春南开16秋学期《考古发现与探索(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推翻了中国古代农业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南方没有农业起源发展的事件是A. 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变异稻发现B.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达的证明C. 湖南玉蟾岩最早稻谷的发现D.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正确答案:2. 中国考古之父是A. 夏鼐B. 张忠培C. 李济D. 郭沫若正确答案:3. 文化区系划分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 环境气候差异B. 物质文化特点C. 人类行为D. 地域差别正确答案:4. 下列哪一项被认为是一类遗存对象而非一种遗存对象A. 宗教考古学B. 植物考古学C. 动物考古学D. 陶瓷考古学正确答案:5. 成人有206块骨骼,骨骼之间用()连接起来A. 结缔组织B. 软骨C. 肌腱D. 关节和韧带正确答案:6. 能人是最早()的人A. 直立行走B. 区分性别C. 使用工具D. 群居7. 下列不属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建筑种类的选项是A. 地穴式建筑B. 平地式建筑C. 泥土式建筑D. 干栏式建筑正确答案:8. 考古学上所说的“透物见人”是指透过器物研究当时人类的情况,该情况不包括A. 器物本身的构成B. 当时的生产状况C. 家庭及社会关系D. 宗教信仰正确答案:9. 在青铜中,为加强硬度,应该添加哪种元素的剂量A. 铅B. 铜C. 锡D. 铝正确答案:10. 下列不属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是A. 城市B. 阶级出现C. 金属使用D. 文字出现正确答案:11. 时间比元谋人早,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遗址为A. 殷墟B. 夏阴村C. 小长梁D. 周口店正确答案:12. 第一代利基家族发现了A. 腊玛古猿B. 南猿C. 北京人D. 甲骨文正确答案:13. 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一个非洲女性祖先后代的理论是A. 进化论B. 物种起源C. 夏娃理论D. 迁徙学说正确答案:14. 类型学制造某个特定时空范畴,通过人们使用的器物来了解当时人类的情况,这种情A. 国家的地形与气候B. 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C. 心理因素D. 传统习俗正确答案:15. 下列不属于历史考古学阶段的是A. 秦汉考古学B. 隋唐考古学C. 宋元考古学D.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正确答案:16. 路易斯·利基提出一项假说式的理论,影响深远,该理论是A. 人类由非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B. 人类从亚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C. 人类从欧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D. 人类从美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正确答案:17. 关于龙山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B. 彩陶发展非常迅速C. 龙山遗址位于山东境内D. 玉器在平民中普遍使用正确答案:18.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条件包括A. 地质学的发展B. 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C. 古物学的发展D. 历史学的发展正确答案:19. 聚落考古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 聚落中的人际关系B. 聚落中单独的器物C. 聚落中的贸易关系D. 聚落中的战争正确答案:20. 考古遗存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考古资料,具有研究价值,是由于A. 保存时间长B. 保存形态完好C. 经过官方鉴定D. 存在于特定环境中正确答案:21.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年A. 3000年C. 6000年D. 9000年正确答案:22. 我们在山西等地发现大量彩陶,通过断代认为A. 东方陶器早于西方B. 东方陶器晚于西方C. 中原陶器早于西南D. 中原陶器晚于西南正确答案:23. 北方岩画所采用的方式为A. 浮雕B. 刻制C. 涂绘D. 彩画正确答案:24.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不包括A. 磨制石器出现B. 陶器出现C. 动植物的驯练与培养D. 合成金属材料正确答案:25. 拍照整理文物的目的是A. 鉴定B. 留下影像资料C. 为之后的研究做准备D. 为了更好的修复正确答案:26. 中国古代开始有规模的战争时期是A. 仰韶时期B. 龙山时期C. 夏代D. 周代正确答案:27. 中国的可查祖先位于A. 非洲B. 我国西北C. 我国西南D. 我国东南正确答案:28. 在石器时代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时代是A. 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B. 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C. 新时期时代铜石并用时代D. 铜石并用时代旧石器时代正确答案:29. 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被用来A. 装饰B. 祭祀C. 生产工具D. 建筑正确答案:30.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标准不包括A. 研究对象B. 研究方法C. 研究目的D. 研究年限正确答案:31. 下列哪些不属于人为作用对文物的破坏A. 生产B. 地震C. 盗墓D. 大型工程建设正确答案:32. 下列不是用以区分男女骨骼的部位是A. 下颚B. 盆骨C. 肩骨D. 牙齿正确答案:33. 中国出现最早使用玉的文化史A. 贾湖文化B. 兴隆洼文化C. 大汶口文化D. 仰韶文化正确答案:34. “考古”二字最早出自于《考古图》,此时指的是A. 考证文物B. 考察历史C. 考证古文字与古文章D. 考证古人类生活正确答案:35. 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A. 明确的地层信息B. 历史信息准确C. 科研价值低D. 科研价值高正确答案:16秋学期《考古发现与探索(尔雅)》在线作业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课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年级:2010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姓名:曾科学号:201020445航空考古学一、基本概念①考古学的概念、航空的概念考古学:是指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航空: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从事飞行及有关的活动。
②航空考古学的概念:航空考古学是采用多种形式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在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利用地貌形态、地物阴影、霜雪、植被及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在遗址地区形成的不同标志,解释地面或地下遗迹的特征。
勘察者在飞机上用肉眼寻觅大地上的考古遗迹或与其有关的迹象,但是人看不到进紫外、红外和微波等电磁辐射线。
③研究内容:在航空考古学中,通常将考古遗迹分为地上考古遗迹和地下考古遗迹。
地上考古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在自然地貌上遗留下来的,至今仍或多或少地暴露在地面之上的痕迹,例如露出地表的宫殿、住宅城墙、村落、寨堡、寺庙、堤坝、古道、坟墓等建筑和设施的基址,以及古代农耕所留下的印迹等等。
地下考古遗迹是指完全被移平了的,埋没在地下的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如被填平的沟堑、坑穴、埋藏在地下的木结构建筑的柱眼,道路以及其他建筑和设施的地基等。
④航空考古学与遥感考古学的区别:遥感考古以各类飞行器为平台,在高空利用波谱和可见光认识、探测地表或地表以下保存的古代遗迹,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在室内进行数字化的分析、研究,进而利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整合、虚拟和复原,开展包括资源、社会、人文等全方位的保护和研究。
遥感考古利用的是地学遥感手段获得田野考古信息。
⑤航空考古学的目的:在一定的作业区内迅速获得使用航拍分析和其他田野考古方法不易或不能得到的有关地上和地下遗存的考古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节省时间和经费的目的。
航空摄影,并非或主要用来发现遗址,关键是运用它们来记录、解释和考察遗址的历史变化。
⑥航空考古学的要求:发现遗存、确定位置、保存状况、形制结构、记录摄影。
二、基本理论(一)航空考古学是以航空摄影勘察、航空照片分析为主,文献研究、考古调查发掘为辅。
航空考古学的理论基础:第一,遗址特征与地面地貌之间存在某种可以辨认的规律性关系。
第二,有些地区的遗址只能在某个特定季节的特定时间内才会暴露。
第三,有些大规模遗址的地面视觉特征只能从上向下,或从一定的倾角才能看清它们的轮廓。
第四,各种遗址在夜间都会发出与周围环境不同特征的红外光谱,夜间卫星或航空摄影红外光波照片中可以发现这类遗址。
(二)航空考古学的判断标准:传统上航拍的遗址往往以它们被揭示的方式,而不是以它们所体现的考古实际进行描述,判断考古遗址的标准:①阴影标志:是指太阳斜射大地时,高出地面的地物都会在其背光一面投下阴影,这是航空考古学的主要判断标准。
清晨初升和傍晚落山的太阳,能将物体的阴影拉得很长。
这时即使露出地面不是很多的地上遗迹也能投下十分明显的阴影,从而可以在空中发现并拍照下来。
这一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应用时还应注意到许多因素。
重要的是应当根据遗迹的形状特点,选择适合观察和拍照的时间,充分利用阳光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照射方向,使遗迹的各个部位都能显露出来。
阴影拉得长短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地物高低,物体越高,阴影越长,即阴影与物体高矮成正比;阳光照射角度:阳光斜射时阴影长,直射时没有阴影;地面倾斜度和倾斜方向:地物高矮和光线照射角度一定时,在倾斜度和倾斜方向不同的地面上,阴影长短也不同。
阴影标志的前提条件,除了充足的阳光和有利的阳光照射角度以外,地上遗址周围地表是否平坦。
②洪水标志:是指泛滥的洪水淹没了遗迹周围低陷区域,只有凸出地表的遗迹部分幸免水淹,露出水面,显现出形迹。
洪水标志不仅可以在汛期出现在山谷或河谷的低洼地带,而且可以在相应比较平坦、地势较高的地方观察到。
后一种情况一般是在初春,当大地还没有开始解冻,上面忽然聚集了不能流掉,也不能渗入的刚刚融化的雪水时,整个田野被水淹没,只有高于周围地面的地上遗迹露出水面。
寻找洪水标志的最佳勘察方向是逆光飞行,在反光的水面上凸起的地物比较容易发现。
洪水标志由于水面反光,一般反差比较大,给拍照带来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采用中心重点侧光进行多次拍照,或者采用黑白感光材料。
③霜雪标志:遗迹通过霜或雪表现出来的各种迹象,利用霜雪标志我们可以看到地上遗迹和地下遗迹。
地上遗迹是通过其凸出在地表的部分造成霜雪分布不同,而明显标示出来的。
地下遗迹一般则是通过它与其周围土壤形成的温差,致使地面上的霜、雪融化的速度不一而表露出来的。
霜雪经过风吹,一般会落在地物凸起部分的四周或及其背风面,以及地面的凹陷地带。
地面查证表明,只要遗迹在地表凸出或凹陷几厘米,就能形成十分清晰的霜雪标志。
霜雪标志有两种情况:深秋或初冬,降第一场霜或下第一场雪,遗迹中储存的水分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过程中,散发热量,使覆盖在遗迹上的霜或学先融化,形成负霜雪标志;冬末或初春冰消雪化时,冰封的遗迹在解冻时需要的热能比周围的自然土层多,因此霜雪融化慢,形成正霜雪标志。
④土壤标志:遗迹上面的土壤颜色有别于周围土壤所产生的迹象,在飞机上俯视大地,能够看到较多的参照物,只要地上遗迹同周围土壤颜色有略微的区别,就容易发现,地上遗迹的土壤标志一般在非农耕区最常见。
使用土壤标志勘察地下遗址仅限于农耕区,地下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不同,土质颜色就不一样。
土壤标志在机耕区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里翻耕的土层一般都在逐年加深。
考古遗存的土壤有路土、夯土、填土、淤土等,与自然土壤的色泽、结构、温度、致密度存在差异。
通常在耕土层中容易发现,尤其是耕土层被翻过之后,当该地区潮湿时土壤的颜色变化明显(这是因为不同的土壤有机物和矿物质含量不一样),反复的耕作使表面物质混合一致。
⑤植被标志:植被标志是地下遗存影响其上面地表植物的生长,造成这里的植物从颜色或长势高低有别于周围植物而显露出来的遗存形迹。
在农耕面积比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植被标志要比其他标志出现的机会多一些,能够引起土壤标志和潮湿标志的考古遗迹也可以影响根茎较长的植物的生长。
植被标志之所以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些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土壤中的微妙变化,足以能够影响比较敏感的植物的生长,从而使之通过植被标志表露出来。
形成植被标志的原因是由古人类活动遗迹在自然土壤中引起的水分和养分的变化。
考古遗迹的土壤颗粒一般比自然土壤细小,含水分多;而且很多时候考古遗迹的土壤中混有很多有机物和腐植质,其养分比自然土壤多。
因此,遗上的植物一般比周围的植物生长得好。
只要地下埋藏了坚固的砖或石结构的古建筑残余,生长在上面的植物在生长初期就会由于缺少养分和水分开始枯萎,就是在植物生长的中后期降雨很充足,这些在生长初期已经萎缩了的植物也不能再恢复元气了。
它们一般比周围的植物矮,颜色不是碧绿,而是浅绿,甚至枯黄。
种植密集的庄稼是形成清晰的植被标志的重要因索。
由庄稼生长高矮不同所引起的阴影效果,又给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负植被标志造成了很鲜明的立体感。
负植被标志出现的时间以及表现的强弱是和当地气候,植物的生长阶段, 植物的种类以及考古遗迹埋藏的深浅有直接的关系。
形成正植被标志所需要的前提条件相应来说比较多。
比较重要的是土壤和气候条件。
我们现在有两种植物标志:在坚硬的古建筑地基上出现的负植被标志和在壕沟等地下遗迹上出现的正植被标志。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我们几乎在任何土壤里都有可能遇到负植被标志。
植物或庄稼生长时期就是观察植被标志的时间。
拍摄植被标志时,应区别对待通过植被颜色和高矮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标志。
如果植被标志是反映在植物颜色不同(绿-黄)或色调不同(深绿-浅绿),一般顺光拍摄效果比较好;如果植被标志在成熟的金黄色庄稼地里失去颜色差异,尚且可以通过长势高矮区分出来,那么可以同拍摄阴影标志一样,采取侧光或逆光拍照。
就种类而言,草本植物的植被标志较明显,尤其是谷类农作物。
⑥潮湿标志:地上或地下遗迹通过土壤潮湿程度的差异反映出来的形迹。
黄土地或泥土地等颗粒较细而又平坦的耕田中,雨后可以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潮湿标志显露出埋藏在耕地里的考古遗迹。
形成潮湿标志的原因是遗迹和其周围自然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造成它们存水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时常是不能从土壤的颜色上分辨出来的。
土壤的储存水分的能力主要同它的密度和颗粒大小有关系。
墓葬、坑穴、房屋柱洞、灰坑、壕沟等遗迹的填土,颗粒细小,土质松软,密度小,则吸收水分的总面积大,土壤的水分更多。
反之,夯打的房屋地基、大型建筑台基、城墙和墙基、墓葬的封土、道路的路基等遗迹,土质坚硬,密度大,贮存水分少。
附表考古航空勘察及航片分析标志同自然因素的关系(三)航空摄影考古方法在各种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应用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直接影响航空勘察地下考古遗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气候和植物的种类等。
第一,土壤条件:植被标志和土壤标志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很大。
沙石地、沙土地、黄土地、石灰地都不能储存很多水分,而且腐殖层很薄。
这两个特点能使自然土壤和经过人类活动改变了的,颗粒较细的土壤之间的潮湿差异变得明显。
含有比较多的腐殖质,较厚的泥土却正相反,只有在缺水季节或干旱年景才可能出现正植被标志。
通过腐殖质的产生和雨、雪、风、温差等等因素引起的自然风化形成的地层。
各个地层在化学成分、物理结构等方面都各不相同。
第二,气候条件:涉及到航空考古勘察的气候条件,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在旱年里会比在涝年里发现的遗迹多。
降雨和蒸发差是直接影响植被标志出现与否的最关键的气候因素。
与降雨和蒸发量差同等重要的是降雨量和土壤种类的关系。
各个地区的最低降雨量要根据土壤储存和散发水分的能力而定与比如在中欧地区,在腐殖层不深的沙石地带,一般五月至十月的总降水量不超过四百五十毫米,就足可以造成降雨和燕发的量差,从而构成勘察植被标志的有利条件。
第三,植被条件:作物标志的形成:作物在壕沟等下陷的遗址上面生长得高而茂密,在地下有墙的地方则长势较差,对地下考古遗迹在土壤里造成的水分和养分的差异反映最灵敏的首先是根茎较长的庄稼。
不同种类的庄稼对考古遗迹的反映也不同。
原因是各种庄稼的各个部位对缺水和缺养的反映不一致。
一般来说,植物缺水首先叶子发蔫,然后是茎,最后到根,造成植物生长速度减慢直至枯萎。
如果及时降雨或进行人工灌溉, 植物恢复的过程正相反:先恢复根,然后茎,最后才恢复到叶子。
叶子比较宽大的大麦形成植被标志最早,也最清楚二继大麦之后,对考古遗迹反应依次逐渐减弱的庄稼有:燕麦、小麦和黑麦。
马铃薯和玉米不是反应地下遗迹的很好介质。
(四)航空勘察水下考古遗迹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一、透明度要高;二、无风时,水面应近乎没有波浪及波纹;三、无反光的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