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节的同 时引起双眼内转的现象。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6
调节产生的机制: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7
眼的三联动现象:
调节 集合 瞳孔缩小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8
屈光状态与发育:
“正视化”过程 年龄 眼轴 屈光状态 出生 16mm 高度远视 3岁 23mm 远视 成人 24mm 正视 24+mm 近视 24++mm 高度近视
Epi-LASIK 飞秒激光等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20
近视预防:
与遗传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后天的生活, 环境和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
姿势端正
阅读距离:25~30cm
不乘车、走路看书,不在强光暗光下阅读
用眼1小时后休息、远眺
眼保健操能解除眼的疲劳。
定期查视力,如有异常及时矫治
多户外活动(很重要),注意营养,增强体质等
24
远视临床表现(二)
视力疲劳: 较近视明显,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 甚至恶心、呕吐,尤其近距离阅读时.
内斜视: 调节发生时必然出现集合. 远视→过多的调节→过多的集合→ 调节性内斜视→斜视性弱视.
解剖特点:常伴小眼球、浅前房,视乳头小、色红、 边界不清, “假性视乳头炎”.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25
近视是一种环境相关性眼病——王宁利
课余用眼时间 发病率 2年后新发率
1~2 h 27.85% 7.9%
3h 39.7% 16.7%
4~5h 55.2% 25.6%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14
近视分类: 屈光性近视(曲率性近视)
按屈光成分
轴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